法國總統馬克宏五年前在歐洲國家政治兩極化的氛圍下當選,被視為中間主義的成功範例,不過他任期中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戰爭,加上部分政策並不成功,若可連任,能否堅持中間路線,備受關注。
根據「經濟學人」雜誌調查,馬克宏通過十日大選首輪投票的機率高達九成八,在廿四日二輪投票勝出的機率亦高達七成八。此次若馬克宏成功連任,將是戴高樂一九六五年連任以來,再度有法國總統在國會多數優勢下連任。
馬克宏二○一七年當選法國總統的前一年,英國公投通過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民粹主義在歐洲擴散,連瑞典、丹麥和德國都不例外。經濟一度崩潰的希臘由極左派當家,民粹政黨北方聯盟掌握義大利聯合政府過半勢力,將地中海偷渡移民原船遣返,並揚言要退出歐元區。
當時的歐洲被極左和極右派政治籠罩,中間路線馬克宏的當選令人鬆了口氣。馬克宏的政策支持全球化,實施勞動和法規改革,鼓勵技職訓練和學前教育。
身為具分量的成員國,馬克宏同時也是歐盟的堅定擁護者。但相較之下,他就沒那麼重視其他組織,二○一九年受訪時稱北約「腦死」曾引發輿論譁然。
馬克宏五年執政最受批評之處,包括他降低富人稅,因此被取了「有錢人的總統」外號。此外,他端出許多政策構想,卻被批評不切實際,加上未能處理棘手的退休金改革問題,皆削弱他「中間主義標竿」的鋒芒。
任期中,馬克宏遭遇疫情和俄烏戰爭,令他的中間主義路線更形艱難。
根據民調,最有可能在第二輪投票和馬克宏對決的,是極右政黨民族陣線的瑪蘅.雷朋,這是雷朋第三次參加總統大選、第二次和馬克宏對決。
二○一七年雷朋以百分之卅四得票率敗給馬克宏的百分之六十六,然而五年來她修正路線,並積極吸引年輕選民,雖然當選總統機率僅二成一,預估得票率百分之四十七,小輸馬克宏的百分之五十三,但已是她參選總統歷來最高,足以對馬克宏構成威脅。
中間路線不易維持,需要不斷的論辯與競爭來持續進化,更需要有力的傳承者。馬克宏的當選對於中間主義者固然是種鼓舞,卻更是個警世寓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