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聞媒體的編輯部會有什麼變化,對讀者有什麼影響,哈佛大學的Nieman 新聞實驗室邀請了多位新聞媒體人士,提出他們的看法,尤其是網路時代讀者的期待,新聞媒體的因應與創新,這些人士提出的意見、做法、趨勢、預測,林林總總,有些我們或不熟悉、或不留意。以下幾個概念,覺得新穎,或有參考價值。 原生廣告(Native Advertising)開始起步。「原生廣告」這個名詞也許是近年產生的,但使用已經很久了,尤其是線上新聞,把廣告隱藏在文字報導之中,讀者不覺得是直接的廣告語詞,卻得到廣告的訊息,類似電視的置入行銷。原生廣告本不會出現在傳統的印刷新聞媒體,因為仍然要固守新聞與廣告的嚴格區分,但去年紐約時報打破了禁忌,用一大張厚紙的精美印刷,刊載「殼牌」(Shell) 石油廣告(下圖),包在報紙外面分送訂戶,同時也讓讀者可以用手機FlippAR應用程式進一步觀看詳細內容。 (圖片: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領頭,其他的報紙會漸漸跟進,對讀者來說,好的原生廣告的確有很好的資訊與知識,如果不在意商品,可能是一篇閱讀性很高的報導。對媒體來說當然可以增加收入,對廣告主來說,是否有對應的效果尚待觀察,好在原生廣告有很多類別,廣告主可以嘗試。 身歷其境新聞(Immersive Journalism),雖然還在研究階段,極可能成為另一種新聞的表達方式。新聞與高科技的結合,有如電玩把自己的角色帶進虛擬現場,與電玩不同的是自己可以親身「進入」虛擬現場,在場內任意行走,以不同角度觀看當時事件發生的情況。體驗這類新聞要戴上頭盔進入虛擬境內,所看到的場地與人物與實際發生的情況相似,人物的對話則用實際現場的錄音,看過的人都說雖然知道是模擬的,仍然有相當的震撼。讀者可觀看下面一段影片。 (飢餓洛杉磯:洛杉磯南加州大學新聞學院製作) 飢餓洛杉磯(Hunger in LA)是一個身歷現場的新聞製作,由洛杉磯南加州大學新聞學院Nonny de la Pena教授主持,事件是食物銀行發放食物延遲所起紛爭的實況,虛擬人物以及場景與實際情況相同,語音為實際現場的錄音。影片右側有時出現一個帶有頭盔的人走來走去,這個人就是進入虛擬現場的人。這樣的新聞表達方式固然有趣,但也震撼甚至驚嚇,加上「進場」與製作技術複雜,剛開始僅能用在教育上。 公眾編輯(Public Editor),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是一位報紙編輯,任務是監督報紙遵守新聞倫理,檢驗並指認重大錯誤與遺漏,同時代表報紙對外發言。公眾編輯也在報紙上寫社論或專欄,但為了維護公眾利益,不排除批評自己的報紙。紐約時報最先有公眾編輯,自2003年起共有五任,Margaret Sullivan為現任公眾編輯,她最近的網誌除了巴黎的查里週刊,還寫了17條對紐約時報的期望與夢想。 BuzzFeed是一個新興的線上新聞媒體,規模無法與紐約時報相比,可是也宣佈要請一位公眾編輯,來強化新聞的報導。這位公眾編輯不會從圈內遴選,但要有足夠的勇氣,回答外來的「魔鬼式」問題。這位編輯對內部可以增加群體趣味,讓記者、編輯、製作人工作的更好,並引以為榮。且看BuzzFeed今年的表現。 Vox.com是一個新興的線上新聞網站,即時新聞幾乎以分鐘報導,而且報導簡潔,像巴黎兩次恐怖攻擊,都是用同樣的手法報導:我們知道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有哪些,分條說明,不做冗長的敘述。畫面的設計以大圖片為主,橫跨電腦畫面三分之二、甚至全頁,新聞標題放在圖片上,廣告以三分之一畫面在新聞圖片旁邊,除了標題連到內文,極少連結,清爽悅目,不同於傳統報紙的新聞網站。 Vox.com僅是Vox Media線上媒體公司旗下的新聞網站,另外還有體育、餐飲、電玩、資訊、居家、時尚六個網站,設計的同樣美輪美奐,為大家稱道的優良網站。這些網站的設計有什麼機密?原來是採用自行開發的一套專用「內容管理系統」稱為(Chorus),除了一般的內容管理功能,還有許多特殊工具,讓編輯很容易按著自己的構想編排,連競爭對手都稱讚Chorus的好處。傳聞Chorus可能出售,果真如是,就可能成為線上新聞製作的標準工具。 有人預測2015年是新聞媒體被駭客攻擊的一年,新聞媒體不容質疑是被攻擊的對象,巴黎的查里週刊是最明顯的例子。新聞媒體對外聯繫頻繁,加上對安全鬆懈的傳統,無異把自己暴露在駭客面前。安全不但需要花費,學習曲線也深長,駭客、釣魚客也不會等安全防線穩固了再來。加強安全方法之一,是察看上線資料的「元數據」(Metadata)有沒有異狀,這是以前少有人提出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