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作文班教學,常看見資優生寫不出作文,很多父母都納悶,孩子怎麼各科都優秀,唯獨作文一科不行?
資優生並非作文不行,因為他們能說話也會寫字,不至於寫不出文章,更何況甚多資優生喜歡閱讀。那麼為何資優生寫不出作文呢?在我有限的觀察中,作文沒有標準答案,不像一般的學科,資優生也許無法確定,能寫出一篇「好」文章?但「資優」的帽子,是堂皇的冠冕,也是沈重的負擔,他們如何面對一個不確定的考試結果呢?
資優生的困境
在我接觸的學生,不少是國小進入資優班,在國中、高中階段發生狀況:沈迷電玩、拒學、憂鬱症,甚至拿刀恐嚇父母。他們普遍的狀況,都是學校成績下滑,行為端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資優生面臨的情況,不禁讓人想起中國的俗諺:「少年得志大不幸」。
很多國小設有資優班,這些身處於資優班的孩子,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呢?是否會覺得高人一等?或是覺得自己特別聰明?若是的話,我將之歸類為「得志」族群。
當資優生如此看待自己,會有什麼樣的風險存在?
美國的心理學家,史丹佛大學教授卡蘿•德威克,曾經發表過一個著名的研究報告。她將400位小學生安排三場考試,第一次考試題目為一般考題,但是第二次考試題目非常困難,幾乎所有學生都不及格。
在第二次考試成績揭曉之後,德威克將這些學生,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實驗。A組的學生被稱讚:「你們是聰明的學生,一定可以的。」,B組的學生被稱讚「雖然考不好,但是你們很努力。」
緊接著德威克進行第三場考試,結果呈現了一個現象:被稱讚「很努力」的孩子,成績大幅度上揚,甚至超過第一場考試平均分數的30%;被稱讚「很聰明」的孩子,成績反而下降20%。
這份研究報告,常被引用來稱讚孩子努力、認真,而不要稱讚孩子聰明。因為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常會失去面對「挫敗」的能力。德威克說:「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就一定做得到。」
資優生較常出現的狀況,相信自己是聰明的,而不是擁有改變最重要的努力?
當資優生升上國中,仍舊就讀資優班,但是課業成績無法如預期,資優生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呢?會如何看待自己呢?若無人引導孩子,往往在行為端產生負面的表現,如此又會得到負向評價,產生了反覆循環。
給予聰明、成績以外的肯定
如何面對一個挫敗的資優生呢?我的意見是,讓孩子們學習接受挫敗,從挫敗中看見自己的價值:努力、不放棄,以及其他優秀特質。
但是這具有相當的難度,因為父母得先接受孩子的失敗,接納孩子的狀況,而不是一味在課業上面要求,或是一味在課業上想方設法。因為孩子要從課業的挫敗中,看見自己的價值,這是難上加難的工作,更何況被認為是資優生呢!何況是資優生父母呢?
一般資優生父母,著眼點都是功課,期待孩子回到學業的軌道,期待孩子認真學習。因為父母也無法面對失落,尤其孩子從資優生成為一般生,甚至「落後」一般生了。
更普遍的狀況,是台灣的資優生檢定程序,無法篩選出那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從小便讓孩子「大量學習」,取得超前的學習進度,創造資優生的「能力」,這一類孩子童年多半是「乖乖牌」,較為聽父母的話。這一類的父母,易信奉某種價值,其努力鞭策的方式,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也亦讓孩子遭遇挫敗時情緒起伏巨大。
因此父母需要認真看待自己的失落。
若是父母能接受失落,在生活上彼此的情緒影響會減少,內在的力量才不會不斷內耗。其次請父母以連結彼此內在為目標,感受彼此的關懷與愛,而不是看見孩子的墮落,著眼於孩子功課的得失,進而能將目光放遠,比如讓孩子參加各式活動,並且從中看見孩子的勇敢、努力,不放棄,將來若有機會,再援引這樣的力量回到課業。
若是父母同意這樣的看法,轉學與否就不是最重要的選項,或者轉學應與孩子商量。我建議父母與學校輔導室深談,因為單憑父母的力量,並不容易在起伏的狀況中平靜以對,若是學校與家庭一起努力,協助孩子找到力量,研究是否能有配套?為孩子斷續上課的表現,找到可變通的方式?或者請輔導老師協助,和孩子討論如何為自己負責?並且透過談話建立孩子的價值,這是我經常做的選擇。
至於孩子沈迷於電腦,那是應對壓力的一種方式,當父母的著眼點不同,談話的內容有了改變,孩子也才有機會改變外在的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