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換人,新閣揆毛治國上任後,便指派有資通訊專長的副閣揆張善政規劃「毛式三箭」,宣稱在半年內要靠「開放資料」、「大數據」與「群眾外包」,讓民眾有感。可能是因此之故,"大數據" ,這個原本社會大眾已經習以為常的科技詞彙,最近又如影隨形地出現在任何角落,這倒不打緊,只是,坊間許多來自技術人的觀點,將大數據的效能無限上綱,認為是解決萬事之靈丹,讓我有些擔心。 我不算十分迷信的人,但在高中時期,因為對於紫微斗數其中所包含之豐富命理與人生哲學的關聯著迷,也曾買許多專書鑽研過一陣子,我記憶猷新,單單是一個按書索驥的排列命盤,好像就花了我好個幾小時,往後,很長的一個時期,只要碰到學有所成的朋友或師傅,我都會請其就命盤解讀,有趣的是,不同的十個人就有十種不同的說法,視個人學養、人生經歷、智慧高低而有異,其結果讓我莫衷一是。 今天,大家已漸漸不用傳統的方式排盤,網站上有許多免費的資源,你只消在鍵盤上輸入生辰八字,網站幾乎在三秒內就能提供你個人的"生命大數據" (算命學,基本上更是 based on 跨越古往今來的大數據,結合統計學的應用,所產生的一種產物),方便不已。但,同樣的問題出現了,有了編排清晰、有根有據的數據命盤之後,誰能做出最有質感、正確性的判讀,你又有何依據來採信不同的解讀? 科技可以解決所有因效率所產生的問題,但是,真正在做價值判斷的,永遠是人們,試問,萬能的大數據科技,可以取代人的素養嗎? 再提第二個想法,其他的行業我不熟,我來聊聊電視媒體的大數據應用。 1991年我在紐約專研廣電學,其中一門必修課是 Audience Research,專門研究電視的收視族群行為及特質,當然,也包括了收視的數據。回台在電視媒體工作,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天天必須跟上司報告各個節目的收視數字,以及分析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做為帶狀談話性節目的製作人,我必需依時段、不同節目各個段落,甚至於是每一分鐘之收視起伏,何故?因為,如此一來,將收視對照節目播出,便可以分析那位與談人的收視效果好,那位與談人一開口,收視便下滑,依此做為日後邀約特別來賓時的重要參考,這也就是觀眾會很好奇,電視各台怎麼總是那些同樣名嘴的原因,有收視率,當然就有邀約,只是,那是在根本還沒有網路的年代。科技人以為將大數據運用在節目製作上,是發現了新大陸,其實,媒體很早就在用了。 近年最眾所週知的例子,便是利用大數據成功的美國電視劇 "紙牌屋"了,根據報導,早在一年前,美國串流影音業者Netflix就開始利用大數據分析,透過節目的進行,來了解其收視戶的觀影習慣,Netflix發現,那些喜歡看BBC舊版「紙牌屋」的觀眾,同樣也喜歡大衛芬奇導演的電視劇,或者凱文史貝西主演的電視劇,因此,高層決定花一億美元重製這部由大衛芬奇導演,凱文史貝西主演的同名電視劇。 但,從此之後,利用大數據做節目便所到皆捷、一帆風順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最明顯的例子,便是由Netflix 自製,利用大數據,但成績平平的《鐵杉樹叢》及《女子監獄》等電視劇集。 最後,就算是利用大數據來製作節目,可以提高成功討好觀眾的機率,但此種製作節目的手段本身,就真的只有好,沒有壞嗎?大家有沒想過一個問題,利用大數據成就節目,長此以往,影音內容的多元性便大大降低,無論在戲劇、綜藝,甚至是新聞領域,都是同一批人,同一種主題及素材。我們都知道金城武很帥,我們都知道梁朝偉、劉德華演技很讚,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的電影院十部片子有八部由其組合演出,難道身為觀眾的你不會生厭。對電視創意而言,根本是大扼殺,你別期待新人、素人、新題材,因為,他們一點參考的數據都沒有。 你還認為大數據是萬靈丹嗎?最起碼,在內容、文創的產業裡,我覺得是兩面刃,它會不會扼殺了文創產業的創意呢? 甚至,它可能使得已經一窩瘋的台灣,更加一窩瘋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