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巨人時代終結 新加坡的下一步?


【跟我學日語—中級報】以插圖搭配句型文法說明,讓你不僅瞭解文法,更可輕鬆、愉悅地學會實用的生活日語。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3/27 第3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周推薦 兩會後創業潮來得更猛
精彩摘要 姍姍來遲的商務 Facebook
李光耀的經濟奇蹟,新加坡的下一步怎麼走?
活動快訊 換本雜誌看世界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訂閱優惠

     
兩會後創業潮來得更猛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要了解中國湧動的熱潮,北京的咖啡館是不錯的選擇。最近一年,不論在北京的哪個咖啡館,幾乎都能聽到人們興致勃勃地談論著創業投資項目,「天使」、「A輪」、「B輪」等是出現頻率極高的詞彙。這股熱潮在2014年出現了一個高峰,稱為中國的創業投資元年,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新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有1293萬戶,增長率達到45.9%。

創業熱潮在今年兩會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助推到一個新的高度。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他認為,「這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於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我國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資源,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活躍起來,必將匯聚成發展的巨大動能,一定能夠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讓中國經濟始終充滿勃勃生機。政府要勇於自我革命,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為公平競爭搭好舞台。個人和企業要勇於創業創新,全社會要厚植創業創新文化,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

兩會之後,更多的人從原來的工作崗位上離開,準備開創自己的事業。「從互聯網公司到傳統餐飲、媒體、汽車行業,今年都有我認識的人離職創業。」打車軟體「大黃蜂」的原產品合夥人劉子楓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在大黃蜂被「快的」打車收購後也從團隊離開,在嘗試過不少創業專案後,於春節後選擇了農業與互聯網結合的創業項目。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創業風起,嗅覺敏銳的VC、PE行業也快速引進人才加速擴張。資深媒體人何華峰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從騰訊離開,投身長石資本,成為這家VC公司的合夥人。他說:「這是覺醒的時刻,這個風很大,我希望當豬追趕一下。」

2014年中國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1917起,較2013年增長67%。其中披露金額的1712起投資交易共計涉及金額168.83億美元,同比激增155.8%。「投資多,對想要創業的人來說啟動專案更加容易。」劉子楓說。財經作家吳曉波也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預言,未來三五年中國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創業潮。

實際上,李克強在兩會上號召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不是首次提出,而是本屆政府一以貫之的政策引導。去年,李克強就曾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公開鼓勵創業,並推動利好政策出台,降低創業門檻。

今年2月10日,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與外國經濟學家座談時說,中國正致力於在世界產業鏈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如果「大眾創業」的局面能夠形成,「萬眾創新」的態勢得以發展,將會形成新的巨大動力,形成中國經濟的新引擎。

如果說此前政府鼓勵創業還停留在「說」的階段,那麼現在就推進到了「做」的階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鬆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在政府明確鼓勵的大背景下,劉子楓認為:「創業將不再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事情,它會變成一種普通職業。」在談到創業的目的時,他說: 「創業是為了自由,包括財務自由、人身自由。另外,創業與打工不同的是,很多事情可以自己說了算。」

儘管中國正進入全民創業熱潮期,但離真正的創新還有一段路途。2014年對中國社會影響巨大的互聯網產品,幾乎都能在美國找到原型。向美國已經開發出的產品尋求模仿與借鑒,仍然是中國最前沿的互聯網行業的普遍特徵。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今年3月11日在中國經濟網主辦的電視論壇上提出一個觀點:中國95%的創業都是不成功的,而在5%的成功案例裡面,也有超過90%的項目都是沒有創新的。「因為在中國的環境下,人口眾多,需求眾多,一個稍微好點的項目就很容易被抄襲,但是抄襲者也能很好地活下來。」

俞敏洪說,「所以需要年輕人來創業,需要有創意來顛覆已有的模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今年2月訪問中國時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如果大多數中國人,因為從事挑戰性工作和創新事業而獲得成就感,而不是通過消費得到滿足的話,結果一定會非常美好。」

最近,矽谷創投教父、PayPal創始人蒂爾(Peter Thiel)撰寫的《從0到1》一書在全球投資界十分火爆。很多投資機構都深刻地認同他在書中寫到的:「照搬他人的模式要比創造新東西容易。但這些事只會使世界發生從1到n的改變,增添許多類似的東西。而創造新事物會使世界發生從0到1的改變。美國的公司,如果不在艱難的創新上進行投資,不管現在有多掙錢,將來都會以失敗而告終。」

不少投資機構認為蒂爾的這一理念對當下中國的創業潮更有啟發意義。經緯創投合夥人王華東在接受本刊採訪時提到,自己喜歡投資創新的東西,移動互聯網、移動社交、社交遊戲、交易類產品、消費升級及與此相關的內容產品,比如海外購物和網絡視頻短劇等等。他說,這些產業都是千億甚至萬億的市場。此前他和團隊所投資的移動社交產品「陌陌」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截至3月19日,「陌陌」市場價值約合20億美元。

從創業到創新,除了民間自發走「從0到1」之路,確實也需要做到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強調的「政府要勇於自我革命」。王留全在出版領域創業,他創辦了「讚賞」項目。這是一個被稱為典型的去仲介化的創業項目。王留全自己評價:「讚賞是對出版鏈條的優化。」他介紹,「讚賞」省去了出版發行環節,作品先上網絡,讓讀者判斷作品是否有意義,有價值便出錢「讚賞」以推動書籍的正式出版。在王留全的設想中,通過「讚賞」平台,作者能夠在出書之前得到一部份資金,支撐繼續寫作和將來的出版工作。他還能知道讀者是哪些人,能和讀者具體溝通交流。讀者能通過讚賞和作者建立起聯繫,可以在作品下寫評論,直接和作者交流想法。出版社也解決了出版前期資金不足、出版後找不到市場的問題。但這個新型平台面臨的最大門檻是書號限制。「所以目前必須依賴於出版社解決這個問題。」王留全說,「另外是書籍審查監管太嚴,中國是先審查後出版,國外的基本是先出版後審查,這使國內的作者在創作時不得不先自我閹割。」

而在其他行業,也存在牌照管控、審查等類似的問題。創新往往是在前人未曾到過的地方開荒拓土,禁區和藩籬顯然與創新背道而馳。不過,這些禁區和藩籬正在打破。1月14日,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的國務院黨組會議上宣佈,今年將繼續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大幅減少投資項目前置審批,取消全部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消除行政審批「灰色地帶」,整治「紅頂仲介」,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

姍姍來遲的商務 Facebook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Facebook正在向辦公室進發。1月14日,這家社交網絡公司推出了網站和應用的企業版Facebook at Work,在這個版本中,旅行照片和貓咪視頻被備忘錄和專案更新資訊取代。裡面沒有廣告,而且Facebook還表示不會使用這個平台來追蹤使用者動態,或將人們的職場資料和個人資料聯繫起來。「我們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把Facebook當一種強大的生產工具用了,」Facebook at Work工程總監拉斯姆森(Lars Rasmussen)說,目前他正在一些專門挑選出的公司裡測試這款產品。「我們幾乎所有的內部通訊都是用它,經驗表明它的效率比外面已有的工具都高。」

作為一家在挑戰私隱底線方面臭名昭著的公司,Facebook能否贏得各企業IT經理們的信任尚不得而知,此外Facebook at Work要想進入市場,還有幾個重大障礙需要跨越。首先,它已經來晚了。微軟(Microsoft)、銷售力量(Salesforce)以及許多創業公司都早早開始嘗試專用於職場的社交網絡。其次,Facebook at Work沒有拿出任何跟競爭對手不一樣的功能,甚至跟自己的消費者版都沒區別。對於企業內部社交網絡經常出現的資訊超載和由來已久的尷尬問題,Facebook也沒有給出什麼對策。「有可能會非常嘈雜,你非但不能為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反而被分散了注意力,」從事商業技術研究的德勤前沿中心(Deloitte's Center for the Edge)聯席主席哈格爾(John Hagel)說。

Facebook盯上23億美元的企業社交市場是意料之中的事,過去幾年裡,企業在尋找一種比電子郵件更高效的、多功能的內部通訊手段,企業社交應用的受眾群隨之迅速擴大。根據研究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資料,2013年全球超過2.08億人在使用某種用於工作的內部社交平台,比前年增長了30%。這些人中將近九成是付費會員。而對Facebook而言,每個月有13.5億人在使用它的服務,但付費使用者為零。企業版能夠增加收入,讓那些對公司的美國用戶增長量低於Instagram、Pinterest和領英(LinkedIn)感到憂慮的投資人放心。拉斯姆森說Facebook目前還沒有通過企業版賺錢的計劃,但像這樣沒有廣告的服務,收取會費是接下來最有可能的一步。

Facebook at Work 看上去很眼熟,連標識都只是把Facebook的「F」字樣放在一隻藍色公事包裡。實際用起來有些像一些競爭對手的簡化版,比如微軟的Yammer 或銷售力量的Chatter。企業僱員開設員工帳號,帖子是自動對公司內網所有人可見的。員工可以創建小組供項目團隊使用,或用Facebook Messenger直接和某個人聯繫。他們只能依靠Facebook的演算法來決定每個僱員的興趣所在,從而縮小公司全域信息流的範圍。

去年成立的創業公司Slack很快成了發展最快的職場軟件,讓員工可以方便地把檔拖到Google Docs或Dropbox 裡。和很多與Facebook at Work存在競爭關係的服務一樣,它也有一個Facebook式的私信系統、群聊版和公司資訊流。「Facebook at Work是新出的東西,但模型本身是早就有了的,」科技研究公司Ribbonfarm Consulting 負責人拉奧(Venkatesh Rao)說。使用Yammer或Chatter的公司可以給不同部門創建不同的資訊流,在市場與研發的動態資訊之間切換。這是Facebook at Work做不到的。

Facebook at Work缺少這種梳理機制,這對它的功用可能會構成嚴重影響。「過去這種系統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資訊的相關度不夠,不能讓用戶做決定或採取行動,」銷售力量社區(Salesforce Communities)市場副總裁漢密特(Lisa Hammitt)說。Facebook強迫員工依靠其演算法來決定他們能看到什麼,意味著它把成敗寄託在自己能夠讀解和管理任何類型的企業通訊,要能夠讓企業社交網絡免遭資訊雪崩的侵害, _比如人力資源的垃圾資訊、嘰嘰喳喳的排程討論,或者冰桶挑戰。

從事企業社交網絡軟件開發的Sitrion公司行政總裁克拉夫特(Daniel Kraft)說,既要去除雜音,又要讓一個企業的社交網絡顯得有趣,是件很棘手的事。「如果把跟工作無關的談話杜絕,你的網絡就很難成為一個讓人有歸屬感的社區,」他說。

德勤的哈格爾說,所有社交網絡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要讓員工能在一個遠比郵件更公開的環境裡,輕鬆地表達對任何業務問題的看法,或提出問題。「有很多文化上的問題首先要改變,」他說。不過他還是認為,企業社交網絡看來是能夠提升生產力的,可能會成為必備的商務工具。「如今我們都在工作績效上承受越來越重的壓力,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哈格爾說。「如果不能找到一種加快學習進程的辦法,我們就會被邊緣化。」克拉夫特說,企業要想讓員工用社交網絡,最好的辦法是強迫——只有到那裡才能看到獎金通知和全員通告。風投機構查理斯裡弗風險投資(Charles River Ventures)合夥人紮查理(George Zachary)說,Yammer的開發者很早就意識到,把自己的活動這樣公開宣告給所有人,會讓員工感到緊張,要緩解焦慮,最佳的辦法就是分組的資訊流。查理斯里弗是Yammer的第一個投資人。在Facebook,拉斯姆斯依靠的是那些樂於嘗鮮的人。「我期待的情況是,有一小撮熱衷於使用各種社交工具的員工,我們會把工具給他們,讓他們去和公司其他人接觸,」他說。最初的Facebook 以及一些約會應用,靠的就是這種行銷策略。但一個模型能吸引智能手機用戶去用Grindr,不等於就能在輝瑞製藥(Pzer)或通用(GM)的辦公室發揮作用。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下載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AppleAndroid 繁體版APP】

李光耀的經濟奇蹟,新加坡的下一步怎麼走?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當歷史學家記載亞洲當代的復興,他們關注的重點將是中國、日本和印度等該地區最大經濟體的崛起。然而,如果說有類似「亞洲資本主義」這類東西,促使它成型、同時最富智慧的提倡者,以及最有爭議的象徵,都可以聯繫到亞洲最小國家新加坡的創立者:李光耀。他於周一與世長辭,終年91歲。

如果說李光耀在他的城市國家所取得的成就是個經濟奇蹟,應該毫無爭議。這一成就,以及他明確的目標和高尚的人格,影響了多個亞洲大國的發展進程。

從1960年至2011年,新加坡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100多倍,目前超過了5.5萬美元。在亞洲一些地區依然受困於貪腐、裙帶關係和混亂的官僚體制之際,新加坡變成了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潔淨的綠洲,擁有健全的制度和充分開放的市場。

李光耀偉大的遠見卓識,體現在新加坡於1965年被逐出馬來西亞聯邦之後,他認為新加坡必須放低與充滿敵意的鄰邦的糾纏,從而專注向西方發達經濟體和日本輸出高端商品。和其他的所謂「亞洲四小龍」一樣,新加坡開始集中精力,讓經濟基本面走上正軌—鼓勵儲蓄和投資,將通脹率和稅率保持在低位,維護匯率穩定,重視高品質的教育。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下載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AppleAndroid 繁體版APP】

換本雜誌看世界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訂閱優惠
享譽全球的重量級財經雜誌《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於2014年5月2日在台灣以雙周刊形式銷售。《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獨創、獨特及獨立風格,將為台灣讀者帶來全景式、具深度的全新閱讀體驗。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於香港創刊,結合兩岸三地財經、文化和藝術菁英編輯團隊,報導資本市場熱點公司和話題,深度研究新經濟下社會變革的要求,讓讀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瞭解世界潮流,成為世界經濟舞台的主角。每期內容聚焦全球經濟發展,深入分析公司產業趨勢,剖析政治政策,追蹤科技,解構市場金融 ,探索ETC智趣生活,再加上最權威的彭博觀點,帶給讀者全視角的國際財經資訊。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每期售價台幣 130元,可至全台7-11、誠品、金石堂、機場書店、法雅客、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等通路購買。除了零售,也歡迎長期訂閱,立即訂閱即享有優惠,原價每年26期3380元,優惠價2699元(每本約103元)。

訂閱即贈送一年份iOS版APP閱讀權限及精美旅行充電插座(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訂閱總代理:台灣英文雜誌社
Tel:02-2361-2151
Fax:02-2375-2670

孩子提早學習真的好嗎?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靈,一心給予孩子大量的課程,孩子提早學習真的是一件較好的事嗎?也許沒有定論,但孩子是否因此壞了學習的興致?得到反面的效果,值得父母深思。

旅行渡假穿搭技巧 輕鬆享受時尚
現在正值時裝周期間,許多編輯、超模們也忙著飛奔各地參與時尚盛會,那你知道她們出國旅行的穿搭小技巧是什麼嗎?這幾點學起來,下回出國時試看看,也許會有很棒的效果!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