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聯合/民進黨如何面對「公民參選」的競合


【Mr.Play,不累 視視看】包含重要新聞、社群最夯話題、優質節目內容,讓你透過E-mail輕鬆觀看影音新聞。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3/02 第344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賴清德因何急切
聯合報社論 聯合/民進黨如何面對「公民參選」的競合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新常態下,大陸經濟保七之戰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星際影集 影響半世紀
民意論壇 移工悲歌 沒有人權的黑戶
吸納跨國人才 紓解台灣人力荒
兩會 推動習近平意識形態工程
醫療市場化 正在拖垮健保…
誇大免疫療法 醫生別作秀
留下銅像 見證時代對錯
彩繪村 智財權問題多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賴清德因何急切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紀念了廿年的二二八事件,不知為何,受難家屬的怨怒並未隨時間消減,創痛和仇恨反而升高,今年各地更發生多起蔣公銅像破壞事件,令人遺憾。與此同時,賴清德宣布,將拆光台南市校園內的十四座蔣公銅像,讓威權全面退出校園。

不可否認,創痛的癒合需要時間洗滌,真相的追究更要有直視醜惡的勇氣;但是,經過廿年的追悼賠償,經歷兩次政黨輪替的接力詮釋,還有人選擇用仇恨和暴力的方式來發洩,不能不說是受到政治仇恨的煽惑所致。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下令拆光蔣公銅像,是為了平撫創傷?或是在作自己的政治宣示?

試想,當年各級校園之所以紛紛建起蔣公銅像,正是社會氛圍趨此而爭相跟進。而如果政治銅像不應進入校園,那麼,市長下令拆光校園銅像,算不算政治力介入校園?是不是另一種高壓威權?賴清德何不學學柯文哲,讓各校用i-voting的方式自行決定是否拆除,這樣也許比較近乎民主,也不會留下另一次政治暴力痕跡。

賴清德的施政素有勤政和廉潔之名,是民進黨的熠熠之星;然而,他近來的政治態度卻有轉趨高亢的傾向,耐人尋味。這種轉變,可以有兩項觀察:其一,是賴清德為了擺脫「地方首長」的定位,以高調及強硬態度爭取全國性注目;其二,在與蔡英文角逐總統初選的計畫失敗後,持續維持高調,為爭取成為未來閣揆或搭檔人選鋪路。

賴清德最近的出招,反映出他急求表現的焦慮心情:拆除蔣公銅像似在迎合獨派口味,要求「西拉雅」正名列入總統政見是撈過界,拒絕出席議會則暴露他的霸氣。這些,一則有害其既有的溫和形象,二則可能侷限了他的可塑性。要回報獨派的支持,賴清德要選對方式。

   
聯合報社論
聯合/民進黨如何面對「公民參選」的競合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前年的「洪仲丘事件」,到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引發台灣兩波強大的公民運動,並於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展現了影響力,引爆柯文哲的素人政治山洪。今年,公民運動領袖挾這股餘威躍躍欲試,成立新政黨,並進而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參選立委,這對台灣的藍綠板塊將產生什麼推擠力量,值得觀察。

以台灣的藍綠對峙,政治已被推入一個無時無刻不在彼此暗算的泥沼;在這種情況下,若有新的力量加入,可以打破現有的恐怖平衡,並牽動良性循環,各界當然樂觀其成。然而,目前打著「公民」旗幟出征的團體,其訴求和定位仍不清楚,所推出的也只是在運動中獲取知名度、人們卻不知其詳的人物;因此,他們能扮演什麼作用,仍讓人存疑。

以「公民組合」為例,這個最初奉林義雄為精神領袖的政治團體,伴隨太陽花學運及反核四運動而問世,集合了中、青兩代成員。但在組黨過程中,主要領袖因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主張「開放參與」的一派,組成了以「時代力量」為名的政黨;主張「理念明確」的一派,則組成了「社會民主黨」。

由此可見,在社運階段,由於有一個單純明確的抗爭目標,各路人馬不難聚合在同一陣線,共同攻守;然而,一旦落至政黨長期的組織合作,所謂的「公民」很快被打回原形,個別的歧見立刻湧現。「運動」和「從政」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型態,優秀的抗爭領袖未必適於規範森嚴的政黨組織,原因在此。

也因此,當洪慈庸接受「時代力量」徵召將在台中挑戰藍委楊瓊瓔,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則在台北深藍票倉點名挑戰蔣乃辛,表面上看,展現了新興政黨挑戰艱鉅的企圖心;但實質上,他們的參戰打亂的是民進黨的部署,瓜分的是綠營的票源。也因此,民進黨正在仔細考慮如何與這些「公民政黨」搭配組合,一方面能透過整合在總統大選贏取勝利,另方面又不致在立委選舉發生爭票衝突。

不可諱言,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的大勝,有極大因素是拜近年數波「社會運動」之賜,公民抗爭導致國民黨的形象受到詆毀與削弱,民進黨則趁虛而入掠奪了果實。問題是,二○一六之戰能否複製九合一的戰果,存在三個變數:其一,當公民團體自組政黨,和民進黨原本「裡外呼應」的合作,就變成了競爭關係;其二,當公民運動的總戰果被少數領袖收割,包括公民組合鬧分裂,都可能降低公民的號召力量;其三,單一選票制的立委選舉不同於地方選舉的複數模式,門檻較高,不可能憑「禮讓」成事。

進一步看,原本在場外擔任「側翼」的親綠團體,其色彩不難用「公民」的外衣來遮掩粉飾;但在自組政黨後,其政治本色勢必露出,無法再假藉「公民」的口號來呼喚群眾,吸引力可能流散。更令人關注的是,這些本質不甚清晰的「小黨」,對於有執政宏圖的民進黨而言,會不會造成「尾巴搖狗」作用?

事實上,公民運動對民進黨的衝擊,大家已可觀察到兩次明顯的軌跡。第一項衝擊,是民進黨中國政策的停頓。去年上半年,民進黨為了走完執政「最後一哩路」,正積極調整其中國政策;但隨著學運爆發,民進黨完全陷於被動,體制內的反對黨一路附和體制外的抗議群眾,它的中國政策辯論最後完全停擺,幾位覬覦總統大位的「天王」均噤若寒蟬。至今,儘管蔡英文看來勝利在望,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依然是一片空白,它再執政後的兩岸關係令人不敢想像。

第二項衝擊,是民進黨權力關係的變化。民進黨內的「天王」與派系勢力盤根錯節,不僅妨礙黨內新陳代謝,也導致民進黨的山頭化和派系化,與社會新生力量的關係逐漸僵化。但太陽花學運後,民進黨的蘇謝呂游等傳統天王終於意識到大勢已去,拱手承認蔡英文為民進黨新共主。換言之,社會力量幫助了民進黨的更新,也推促了黨團結在蔡英文四周;這點,是公民團體對民進黨轉型的助益。

美國的茶黨,也是由公民運動轉化而成的右翼力量,幫助共和黨打擊了民主黨,卻也對共和黨構成牽制,成為保守的政治勢力。這項發展,值得民進黨和台灣選民咀嚼深思。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新常態下,大陸經濟保七之戰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3月1日起調降金融機構1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這是人行三個月內第二度降息。在大陸人大和政協「兩會」即將在本周召開之際,人行降息顯示北京正加大政策力道因應經濟放緩情勢,今年大陸經濟增長能否「保七」?「兩會」是否調降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及端出何種政策藍圖?是各方矚目焦點。

去(2014)年大陸經濟增長率僅7.4%,是24年來最低水準,雖然尚符合官方所訂7.5%左右的增長目標,但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加,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大陸經濟增速將降至6.8%,明年進一步降至6.3%。因而讓人對大陸經濟前景深為憂慮。

從最新統計數據來看,今年1月大陸官方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8,是2012年9月以來最低點;非製造業指數亦降至53.7的一年來低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僅0.8%,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負增長4.3%,皆創下五年新低。另一個重要指標是人民幣匯率,上周五人民幣匯率跌至6.269元兌1美元,是2012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去年全年人民幣匯率下跌2.5%,是20年來首次下跌;第4季資本帳淨流出達創紀錄的910億美元。這些數據顯示大陸經濟反轉速度正在加大,甚至可能陷入「硬著陸」及通縮的雙重風險。

面對大陸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北京已將之定調為「新常態」,去年5月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內及國際場合皆不斷宣示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其用意在凸顯大陸深化改革路線,以犧牲短期的高速增長來換取可長可久、質量並重的經濟增長。儘管北京呼籲各方以平常心面對經濟減速,但大陸內部不安情緒日益瀰漫,要求「穩增長」聲浪高漲;國際間唱衰大陸經濟論調亦此起彼落。對此,大陸總理李克強今年1月在瑞士達弗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演講,坦承今年大陸經濟面對較大下行壓力,但特別強調大陸不會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也不會出現經濟急劇放緩的「硬著陸」。

從李克強談話顯示,北京為穩定內外人心,今年兩會雖有可能將經濟增長目標從去年的7.5%左右進一步調降,但7%應是下限。事實上,北京「保七」之戰已展開,近三個月來人行二次降息、一次降準,顯示已啟動全面性寬鬆貨幣政策;近來人民幣匯率跌跌不休,也是人行放任所致,目的顯然是為刺激出口;李克強在春節後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亦確立積極財政政策,包括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支援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創新,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以公共產品投資促進穩增長調結構等。這一系列政策作為當有助紓緩短期經濟下行壓力。

但是,大陸經濟走緩是長期結構性問題,短期擴張性貨幣及財政政策是治標不治本;經濟長治久安仍須寄託在更全面性的改革政策之上。去年大陸已啟動編製「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這是習李上任後第一個五年規劃,其目標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升級版大陸經濟,達成中共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去年底習近平更提出彼此相關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治國理念;大陸官媒《人民日報》稱2015年為「改革關鍵年」,預料本周召開的兩會議程將會納入習近平的改革理念及「十三五規劃」精神,為推動全面改革進行部署。

未來幾年,大陸經濟將在短期振興措施及長期改革政策交互運用下向前推進,經濟增長「保七」是目標,但實際上應可容忍更低的經濟增長。嚴格來說,大陸經濟年均增長率只要不低於6.5%,到2020年人均GDP將達1萬1,000美元,已足以跨越世界銀行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進入真正的小康社會。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星際影集 影響半世紀
聯合晚報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1966年9月8日在美國上演的星際爭霸戰,只播了三季79集,不算是賣座影集。49年後,飾演史巴克先生的尼莫伊病逝,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感性談話。這部起初只有青少年收看的影集,其實是走在時代尖端,對半世紀以來的大眾文化有著深遠影響。

星戰影集是位洛杉磯警察的原創,1969年停播後,在1987年到1994年、2001年到2005年,又重拍新的星戰系列影集,2013年仍有新影集製播。這還不包括從1970年代以來,好萊塢翻拍的十多部星戰系列電影與電視動畫。最初收看星戰影集的兒童,多已步入中年。

星戰影集最初收視全美排名第52,後來變成電視熱門主題,與科技進步有關,有線電視與衛星直播電視,乃至於數位電視的普及,讓小眾的科幻影集,經過分眾後的頻道,放大了商業效益與收視率。科技不只改變媒體,更強化媒體的商業效益。

星戰影集是科幻片,在1960年代藉未來反映現實,很有啟發意義。星艦企業號除了出生美國中西部的寇克艦長,有黑人女通訊官、日本舵手、蘇格蘭輪機長、俄國領航員,當然還有外星人與地球人的混血兒史巴克,企業號就是多元種族社會的縮影。

黑人女演員與白人艦長在劇中接吻,這種族群融合劇情,是非常前衛的概念,這位女演員不想繼續參與演出,金恩博士都要求她留下來,以鼓勵其他黑人婦女從事表演事業。劇中藉群策群力探測太空,隱喻著未來會有一個國際合作的地球政府,這對於冷戰時期紛擾不休的國際社會而言,是很有前瞻的論調。

人類成功登月那一年,恰恰是星戰影集停播的那一年。浩瀚宇宙,啟發人們無止盡想像,讓新的星戰系列作品幾十年來歷久不衰,賦予新生命。所有創新,最終還是回歸人的本質。對於未知太空冒險的渴望,其實仍是人性的自我探索,星戰影集講探測太空,尋求合作,不談征服,這應該就是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吧。

   
民意論壇
移工悲歌 沒有人權的黑戶
龔尤倩/白刷刷黑戶人權行動聯盟發/聯合報
接連兩日,聯合報從人道關懷出發,大篇幅關注社會一群罕為人知的弱勢孩童—移工的黑戶小孩。

筆者所屬組織,從移民工的服務出發,接觸到不少因為種種因素失去在台灣合法居留身分的外籍人士。他們可能是已經嫁給台灣人多年的配偶,因為不諳歸化程序而淪為黑戶;或者是遭高額仲介費與惡質勞動條件綁架,逃離原雇主的移工;或者是因為人詬病的「特定國家配偶的境外面談」以及「特殊註記」的國境控管舉措,讓明明是合法締結婚姻的外國配偶,一不符合某些移民官認定標準,就必須每六個月就出境一次…

這些,都是黑戶產生的原因,反映的是:台灣的政策思維是只把移工當做勞動力,忽略全人的觀點與需求;對於移民配偶總認為他們是假結婚的嫌疑犯,政策上處處防備。而移工的黑戶小孩,不過是這些黑戶中的冰山一角。這些黑戶小孩的父母親,都是在台灣奉獻勞動力的移工,黑戶小孩的出現,其實反映了移工作為青壯年男女的正常需求。

過去政府單位雖然知道有「黑戶」的存在,卻沒有正視他們做為一個人應有的尊重與需求,甚至因為他們違反了在台灣居停留的移民法規,往往遭到相關單位以「罪犯化」的心態對待。這些人一旦現身,就要被驅逐出境,這樣的處境使得他們必須躲躲藏藏;戶籍與福利綁死的福利設計,更遑論他們得以享受到應有的基本照顧。我們曾遇到的移工黑戶,甫於醫院產子,就被院方通報移民署,立即面臨遣返,而無視該移工母體之安康。我們也曾碰到,黑戶小孩一旦返回原居住地,即將面對的是親子關係的切斷,這對所有父母而言都是難以割捨。我們也曾碰到,即便父母一方是台灣人,黑戶小孩得以成為台灣人,但是國際婚姻那冗長的文件往返作業,台灣又針對特定國家婚姻政策的要求,這些經濟與時間壓力,都使得他們卻步,無法解決目前的處境。

對這些黑戶而言,國家政策隨之而來的社會壓力,使得他們一方面每日面對如履薄冰的社會生活,又必須面對生存的經濟壓力,處境艱辛。我們必須了解,沒有人願意成為沒有身分的「黑戶」,成為黑戶是幾乎是這些朋友心中永遠的痛。我們更必須認識,台灣政府查緝的黑戶,在國際移民法上已正名為「無證移民/工」,他們雖然沒有合法居留證件,但沒有違反民刑事法律,不是罪犯。許多國家甚至用大赦來解決境內無證移民工的問題,進而解決其人口政策。不論是大赦黑戶,或是移工變成移民的政策,曾經是歐陸社會安定,疏解勞動力不足的措施;那麼台灣社會又該如何對待這一群人的存在?

黑戶小孩,讓台灣社會經驗到:到底是兒少人權的捍衛,還是國境控管,所帶來內外界線的尷尬難題。這群孩童以及他們的父母,既沒有社會權,更沒有政治權力;可以想見,台灣政治人物頂多以人道立場,在現有制度上專案放寬,以換來德政美名;而我們的立委,恐怕也會鄉愿地回應,以避免觸及國境控管,門戶開不開的難題。

不論如何,這是一個好時機,讓同處在這個社會的弱勢黑戶以及你我,重新思考與面對台灣社會的人口發展難題,怎麼來推展制度上的根本解決。

   
吸納跨國人才 紓解台灣人力荒
黃立夫/軍訓督導(台北市)/聯合報
最近媒體對於人口的高齡化、少子化表達憂慮,加上印尼宣布二○一七年停止女性看護勞工出口,台灣著實面臨了人口政策的懸崖。無論朝野政黨,都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從非傳統安全角度而論,台灣當今人口問題癥結在於人口結構上質與量的雙重失衡,如同行政院公布數據所言,未來國內工作人口每年將驟減十八萬人,但老年人口卻隨著平均餘命增長而逐年增加,造成扶老比的持續上升;而基層勞動力的短缺及大量大學畢業生找不到白領職缺,也造成了人力資源結構性的不均。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調整整體人口結構來思考,甚至將全球化造成的人口跨國流動趨勢妥善運用。

首先,少子化損失的未來青壯人力,不可能僅以短期的外籍勞工來替代,因不可能遞補高階人才所需,也無法穩定基層勞動力所需。政府應認真思考放寬外籍移民限制,使有意願的外籍人士能長期留在台灣工作。而國內廣設大學後產出眾多的大學畢業生,若國內產業無法全數吸納,就應鼓勵他們向海外發展,一方面藉由海外就業增進台灣青年的專業能力與競爭力,成為台灣未來高階人力的儲備,二方面也可作為國力擴展的實質表現。

其次,政府對國人的生涯發展也應有新思維,以往幼年人口(十五歲以下)、工作人口(十五至六十五歲)及老年人口(六十五歲以上)的三階段區分應該調整。政府應參照世界各國延後退休年齡的趨勢,以及國內工作人口實質退休年齡介於五十五至六十五歲間的現況,重新規劃國人生涯發展指引。政府應延後法定退休年齡至七十歲,更應將未達七十歲的提前退休人口列為輔助工作人口 ,除扮演各產業的諮詢與輔助角色,更應以政策導引他們投入長期照護、幼兒照護及課後照護輔導的領域。

各部會對應於人口政策均有需要妥善規劃的子議題,例如:國防部應參照各國僱傭兵制度,妥慎規劃招募外籍人士(含歸化設籍)以彌補全志願役部隊編現比不足的困境;衛福部應訂定引進外籍醫護人力(含歸化設籍)的制度,以彌補醫護人力吃緊的問題;勞動部對於外籍基層勞工的引進,也應該加入歸化設籍的誘因,讓台灣能引進穩定的基層勞動力,協助產業界真正根留台灣;而軍公教退休制度也可依循「輔助工作人口」的制度來調整,以降低政府財政負擔。

人口政策良窳將左右往後數十年的發展,無論哪一黨執政,請認真思考整體人口政策,使台灣在全球化趨勢中能獲得人口流動的紅利,讓台灣繼續成為全球稱羨的福爾摩沙。

   
兩會 推動習近平意識形態工程
李英明/中原大學副校長(桃縣中壢/聯合報
大陸全國政協及人大一年一度的會議,將於三月三日及五日陸續召開。而農曆新年剛過,大陸「人民日報」呼應兩會的即將召開,於二月二十五日發表題為「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布局—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長文指出,四個全面戰略及論述,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這些意識形態相關話語的出現,顯示中共意識形態的新階段建構工程,仍然如火如荼的進行,以安排習近平「四個全面」思想或理論在中共現階段意識形態結構中的位置。

在後毛時代,中共最高領導人的權力更迭,首先都必須面對如何讓權力獲得來自意識形態的正當性確認的問題。如何處理定位先前階段最高領導人的思想,以及如何安置接任的最高領導人思想在中共意識形態結構中的位置,就成為重中之重的問題。而從二○○二年的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共似乎已找出一個處理這些敏感的意識形態問題的模式,其要點如下:其一,雖然在中共十六大,中共最高權力更迭正式進入胡錦濤時期,但十六大黨章,則正式將江澤民時期(一九九二到二○○二)的「三個代表」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確立為中共黨的指導思想。其二,二○○七年中共十七大,胡錦濤主政時期(二○○二到二○一二),中共將以胡錦濤為代表的「科學發展觀」正式納入黨章;而雖然二○一二年十八大,中共最高權力更迭正式進入習近平時期,但十八大黨章,則正式將「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若依照上述模式來看,我們似乎可以預判:其一,習近平的「四個全面」思想或論述,將於二○一七年的中共十九大,被正式納入黨章;其二,習近平的「四個全面」思想或論述,將於二○二二年的中共二十大黨章,正式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及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共黨的指導思想;其三,從十六大以來,中共在意識形態的操作中,不再將鄧小平之後每個階段的中共最高領導人名字直接標示出來,十六大黨章提「三個代表」思想時,不標示江澤民;十八大黨章提「科學發展觀」時,不標示胡錦濤;未來二十大黨章,提「四個全面」思想或論述時,應該也不會標示習近平。

要瞭解為何不標示每階段領導人的名字,就必須回溯中共黨史。從一九八一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將毛澤東思想稱為中共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以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及科學發展觀等,都被稱為中共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從而將每階段以最高領導人為代表的思想或理論,轉化成公共財,去掉人格化的色彩,降低個人崇拜的風險,以及避免這些思想或理論成為任何力量的私產,挑戰現任領導人在意識形態及權力領域的權威;並且可以讓現任的最高領導人,將以其為代表的思想或理論,很容易說成是對先前每個階段主導思想或理論的豐富發展。未來四個全面思想或論述,也將被稱為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或甚至三個代表及科學發展觀的豐富發展。

綜上所述,時序雖進入後革命世代的習近平時期,但中共仍是個具有濃烈意識形態色彩的黨!

   
醫療市場化 正在拖垮健保…
陳美霞/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聯合報
全民健保步入廿年,健保署日前邀請歷任健保首長為健保慶生。當初催生健保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眼看過去廿年中,全國健保總支出年年飆升,民眾繳納的保費追趕不上總支出,於是直言道出他「健保很難再撐十年」的憂慮。

楊前署長的憂慮是有道理的。我們假如要避免這樣的憂慮及預言在十年之後不幸成真,必須正確診斷健保之所以無法再撐十年的根源,方能對症下藥。

筆者認為,問題的根源有二:其一,公衛體系醫療部門極度市場化、利潤化,使得醫療部門不斷的膨脹。其二,公衛體系預防部門弱化,使得民眾無法有效維持健康,因此需要醫療、需要健保的民眾不斷增加。這兩大根本因素使得全民健保的支出年年不斷飆升,長此以往,健保必然很難永續經營。

首先,全民健保是建立在台灣醫療產業之上的,而台灣的醫療產業是以極度商品化、市場化的邏輯運行的。醫療機構將資本投入醫療市場,主要目標是藉由醫療商品的提供以賺取利潤。依照一般資本運行的規律,醫療機構在強大競爭壓力下,必然會使出渾身解數、以五花八門的奇招,招攬病人、刺激或創造醫療需求以賺取最大的利潤,進而不斷的積累、擴大資本。

其次,公衛體系預防部門弱化。避免健保不斷飆升的根本大法是:確保台灣民眾健健康康,減少許多可避免的疾病;確保民眾有足夠的健康知識,減少不必要的就醫與服藥。但是負責推動、執行這個根本大法的公衛體系預防部門,在過去幾十年來,無論在人力、經費及其他資源,相對醫療部門的快速擴大化,是相形侏儒化的。二○一三年台灣投入醫療保健的九六二八億大量資源中,九十%以上都是花在醫療部門,而公共衛生預防的支出只占三.八%。

弱化的預防部門無法有效維護全民的健康,因此民眾各式各樣的疾病與健康問題層出不窮,社會大眾對全民健保就會有永無止境的醫療需求。再加上健保署或其他預防部門吝於投入民眾衛生教育的人力、經費及資源,許多民眾不理解預防的意義與健康知識的重要性,有「多看醫生、多吃藥有助身體健康」的錯誤觀念。如此條件,為醫療資本提供一個絕佳的、可以無窮擴大的市場需求,造就了台灣醫療產業的高利潤率,進而吸引了大量的醫療資本不斷湧入。

結果,過去數十年中,台灣的醫療產業持續獲取高利潤,健保支出持續膨脹(從一九九六年的二二八四億飆升到二○一三年的五○七六億),民眾持續湧入醫療院所、持續服用不必要甚至不利於身體的大量藥品。

要避免楊前署長「健保很難再撐十年」的預言不幸成真,政府及健保署必須下定決心,針對上述兩大根源,對症下藥,認真改革,十年五載,終將有成,「健保很難再撐十年」的預言自然可以破解。

   
誇大免疫療法 醫生別作秀
陳志今/劍橋大學醫學院所博士生(/聯合報
近日新竹某李姓精神科醫師在媒體上公然以施打細胞株的方式宣揚免疫療法。多名醫師都表示此舉令人匪夷所思,但鮮少有媒體以科學方式仔細分析這樣的行為是否恰當。恰巧,李姓醫師使用的細胞,和他所宣揚的免疫療法,正好是筆者過去幾年研究的主題。在此向讀者簡單解釋癌症和免疫學的關聯,以及李醫師這樣的行為是否安全。

癌症細胞,簡而言之就是生長失去控制的身體細胞。正常情況下細胞會分裂、生長、死亡,而這些過程都是被控制的。癌細胞因為基因突變的關係,生長不受到控制,也因此能侵入正常細胞組織中,使正常細胞和器官失去正常功能。任何基因突變都有可能造成癌細胞生成。研究顯示免疫系統在正常情況下能偵測到這些突變細胞並阻止其生長。但在特定情況下,癌細胞能突變至逃離免疫系統的防線,而進一步生長為癌症組織。因此,如何使用自身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的「癌症免疫學」是近年來科學家思考如何治療癌症的新方針之一。

李醫生所施打的血癌細胞名為K562,是在一九七○年代從一位女性白血病患身上取得的一種癌細胞株。而他所宣稱的免疫療效主要針對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在治療血癌時,骨髓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和自然殺手細胞有強烈的關聯性。

K562的確能夠誘發自然殺手細胞強烈的免疫反應,但這只局限於培養皿下的實驗。更何況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誘發強烈的自身免疫反應能夠防止體內癌症發生。注入體內頂多只會引發免疫反應。比方說,當我們得到流感時,人體會對感冒病毒產生免疫反應,從而消滅感冒病毒。但顯而易見的是,時常感冒生病的人並沒有像李醫師所宣稱「更強大」的免疫系統,更不會有人因為得過感冒而終身不得癌症。

令筆者莞爾的是,據媒體報導李醫師施打大約八.七五億個K562細胞。乍聽之下非常多,但實際上頂多跟正常人一○○cc血液中所含的白血球數量相差無幾,大約是一罐養樂多的容量。這個細胞量甚至比一般輸血病患輸送一單位的血小板還差了至少一千倍。因此筆者認為,李醫生體內的K562早在輸入後數小時就全死光了,不太可能誘發癌症,或避免他未來得癌症。

若李姓精神科醫師堅信他的腫瘤治療方針有效,請將其數據投稿至免疫或癌症科學國際期刊,以昭公信。請不要以懸壺濟世之名,行造謠之實。

   
留下銅像 見證時代對錯
劉燈鐘/大學副教授(新北市)/聯合報
對於蔣中正的歷史定位,台灣各界仍存在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些人仍視蔣公銅像為獨裁象徵,有些人以裝置藝術將銅像改頭換面,有些銅像則慘遭蛋洗、潑漆。此種做法,筆者不能苟同。

台灣有太多的歷史記憶互相交融,且都早已內化為國家組成元素之一,很難單一面向去看待對或錯。就歷史人物而言,無論是銅像本身,或他所代表的意義,其實都只是特定時代的縮影,若要論述其人功過,論者的立場、角度不同,自會有很大差別。歷史是一面鏡子,重點是告訴後人如何記取教訓,取其所長,棄其所短, 社會才能向上提升。

台灣走過不同歲月,歷經先民的努力和犧牲,不同族群早已互相包容共處,造就今日高度多元和民主的社會,但有些人卻仍生活在過去,不願走出自我設限的圈子,以偏狹、極端的視野看待各種社會現象。如此不僅無法站在更高位置全方位看待歷史,更無法讓歷史的真相得到公平的對待,對社會、國家的發展無法產生任何的助力,反而徒生困擾。若有政黨或個人藉此挑起事端而獲利,全民更應加以導正之。

既然銅像早已成為台灣的一部分,我們自毋需美化或仇視它,以理性、平和對待這段歷史記憶即可,何妨與蔣公銅像共存。

   
彩繪村 智財權問題多
章忠信/大葉大學助理教授兼智慧財/聯合報
近來彩繪村各地瘋行,智財問題不得不注意。

彩繪村公然繪製國內外知名的卡通人物,帶來了人潮,引發了房地產新建案,這種利用涉及著作權或商標權,不是私下自娛的利用,很難主張合理使用或善意使用,應該先取得授權。

自創內容的彩繪,從完成時起由創作者自動取得著作權,不待申請,若要作為文創商品或服務的商標,則須註冊獲准才能取得商標權。

雖然彩繪者必須取得彩繪處所的所有權人同意,才能在外牆進行彩繪,但彩繪處所的所有人,卻不因此而取得彩繪的智慧財產權,如果想要利用這些彩繪開發文創商品,仍然要獲得彩繪者的授權。

遊客到彩繪村觀光,順便對這些彩繪拍張照片或是寫生,都可以主張合理使用,不必取得授權,而遊客對自己所拍的照片或寫生,反而可以享有著作權,他人不能任意使用。

如果彩繪村的社區發展協會委請畫家來彩繪,應先透過合約來處理智財權歸屬問題。在沒有任何約定的情形下,畫家取得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而出錢的人就只能自己利用,不能再授權別人利用。

彩繪村要吸引人潮,進行社區營造,或是推廣文創產業,都應先處理智財權議題,免得被控侵權,或是權利歸屬不清,滋生不必要的紛爭。

   
大陸另一個電子商務巨擘是…
長期被對手阿里巴巴的陰影所籠罩的京東,已經藉由獨樹一幟成為大陸的另一個網路巨擘。京東營收的成長速度在全球直銷零售商中居冠,甚至超過亞馬遜。

Smart Mat 讓你隨時隨地享受瑜珈
瑜珈課程的時間與名額限制往往造成瑜珈者練習的阻礙。現在,Smartmat推出的智能瑜珈墊,讓使用者透過App,即能進行有如專人指導般的練習。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