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TV需求熱 面板廠產能利用率仍高

udn資訊科技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2/01 第345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資訊產業 TV需求熱 面板廠產能利用率仍高
資訊短波 台積電論壇 談新戰略目標
富智康廊坊廠自動化 代工效率高
小米熱銷 鴻海、英業達忙擴產
專題報導 觀察站/小米竄紅 nobody變somebody
童子賢:台灣不能只有硬體設備

資訊產業

TV需求熱 面板廠產能利用率仍高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DisplaySearch預估,五代以下面板廠主要用來生產中小尺寸面板,將因為需求下滑,面板廠會從11月開始小幅調降產能利用率,所幸電視面板需求仍熱,包括友達(2409)、群創等面板廠產能利用率,仍可維持高檔 ......

資訊短波

台積電論壇 談新戰略目標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在16奈米製程宣布成功試產並在本月底完成驗證後,決定加速10奈米研發及試產腳步,並頂定在12月4日的供應鏈管理論壇,正式宣布新的戰略目標,希望在二年內超越半導體霸主英特爾 ......

富智康廊坊廠自動化 代工效率高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品牌手機廠的代工生產線,向來是業界「最高機密」之一,在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首肯下,首度開放旗下富智康為小米4代工的廊坊廠區讓媒體參觀,讓外界得以一窺掀起「平價高規」風潮的小米手機的生產線樣貌 ......

小米熱銷 鴻海、英業達忙擴產
記者何佩儒、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品牌小米科技旗下小米機熱銷,兩大組廠—英業達旗下英華達與鴻海旗下富智康全力衝產能因應需求,業績隨著小米手機熱銷同步向前衝。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更破天荒開放為小米代工的富智康廊坊廠供媒體參觀 ......

專題報導

觀察站/小米竄紅 nobody變somebody
記者 何佩儒/經濟日報
2010年4月,蘋果iPhone已帶動全球智慧手機潮流,大陸手機廠正準備從代工轉向自有品牌,一個看似不起眼公司—小米,由已有成功創業經驗的雷軍帶領成立。從手機界的無名小卒(nobody),短短四年,小米今年第3季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廠,連龍頭三星都不得不正視的一號人物(somebody) ......

童子賢:台灣不能只有硬體設備
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聯合報
資訊月昨天登場,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表示,台灣在資訊應用和造型設計,也有很多人才,過去30年,參與全球資訊產業寧靜革命貢獻卓著,台灣應該要讓「資訊應用解嚴」,結合產官學,創造更多機會,才能在全世界舞台伸展 ......

訊息公告

零和貿易?貨幣戰爭?台日韓的日圓狂貶習題
日圓貶值恐將成為複雜習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將持續干擾投資及金融市場。匯率是雙面刃,日本是中國以外台灣最大的進口國,台灣對日本有相當大的貿易逆差。

不確定的大時代,只能把小確幸當飯吃
身處不確定的大時代,才讓人們這麼想要抓住小確幸。無良商人把消費者當成笨蛋愚弄,才迫著大家要變精明;當太多東西讓我們失望,到最後我們只能相信自己。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談養生之道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什麼是《DFUN》?!是Digital Fun,也是Design Fun。【DFUN設計風尚誌】,一同駕馭這股科技愛美風潮!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幸福講義 我們看見的世界
幸福小撇步 談養生之道
2014/12/01 第766期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我們看見的世界
文/Frederic Lenoir;譯/陳蓁美
一個老人坐在城市入口處,一個外地人走近他,問道:「我沒來過這個地方,這�的居民人好嗎?」

老人反問:「你原本住的地方,那�的居民人好嗎?」

「他們又自私又兇惡,所以我才離開那�。」

老人說:「你會發現這�的人也一樣。」

不久後,又來了一個外地人,也問老人:「我新來乍到,這�的居民人好嗎?」

老人回說:「你原本住的城市的居民人好嗎?」

「他們和善又好客,我在那�交了許多朋友,我離開時很難過。」

「你會發現這�的人也一樣,」老人回答。

這個老人怎麼會有兩種迥然不同的答案?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各自懷有自己的世界,就算是天天一起生活的兄弟、朋友、夫妻,卻仍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

 
談養生之道
文/Francis Bacon;譯/蒲隆
醫規之外還有養生之道。一個人自己觀察,發現什麼有益,什麼有害,乃是最好的保健藥品。下結論說「這個不適合我,因此我不會再用」,比說「我發現這樣無害,因此我可以使用」要保險。年富力強時人往往放浪形骸,這筆欠賬到老年是要償還的。注意年齡的增長,不要老想著一如既往,因為年齡不饒人。飲食事關重大,切勿突然改變,如果非變不可,別的習慣也要相應改變。因為自然和政治都存在一種祕訣,多處改變比一處改變安全。檢查一下你的飲食、睡眠、運動、穿衣等方面的習慣,將你認為有害的設法逐漸戒除。不過,如果改變給你帶來了什麼不便,你仍然可以恢復舊日的習慣。因為要把通行的健身習慣和與你自己的身體有益對口的具體做法區分開來,十分困難。吃飯、睡覺、運動時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是益壽延年的訣竅之一。談及思想感情,嫉妒、憂慮、生悶氣、鑽牛角、欣喜欲狂、黯然神傷,都是要不得的。要滿懷希望、心情愉快,切不可大喜過望。娛樂要多種多樣,切不可造成樂極生悲的局面。要有驚羨之情和新奇之感。要有學問,使腦海�充滿諸如歷史、寓言、自然研究等光輝燦爛的事物。如果身體健康時完全摒棄藥物,等你需要時,身體對藥物就很不習慣;如果你平時藥不離身,有病時它就沒有特效。我倒主張隨季節變換飲食,而不要經常服用藥物。除非你已經養成了用藥的習慣。因為不同的食物給身體帶來的補益大,麻煩少。身體上有什麼新苗頭,千萬不可等閒視之,而應當徵求醫師的意見。有病時,多著眼於健康;健康時,多著眼於活動。因為健康能使人體有耐力,偶染微恙只需注意飲食,稍加調養就可痊癒。塞爾蘇斯(註)提出,一個人應當體驗截然相反的生活習慣,但要傾向於更加宜人的一端,禁食和飽餐都不妨一試,但以飽食為主;守夜和睡眠都可以實行,但以睡眠為主;靜坐與運動可以並舉,但以運動為主……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他認為這是健康長壽的一大祕訣,如果他不同時是一位哲人,他是絕不會以一個醫師的身分說這種話的。這樣做不僅可以維護生理,而且可以增強體力。有些醫師喜歡迎合病患的性情,卻不努力真正治病;有些人對醫術循規蹈矩,但對病患的情況不大注意。請醫師還是請一位適中的,如果找不到一個二者兼備的人,那就各請一位,合二為一。不要忘記:不僅要請醫學界最有名的,而且要請對你的身體最熟悉的。

(此文為一五九七年作,一六一二年擴充,一六二五年再次擴充)

註:塞爾蘇斯:公元一世紀時的古羅馬醫學家,百科全書編纂者。他的著作僅有《醫學篇》存世,被公認為優秀的醫學經典文獻。

 
零和貿易?貨幣戰爭?台日韓的日圓狂貶習題
日圓貶值恐將成為複雜習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將持續干擾投資及金融市場。匯率是雙面刃,日本是中國以外台灣最大的進口國,台灣對日本有相當大的貿易逆差。

不確定的大時代,只能把小確幸當飯吃
身處不確定的大時代,才讓人們這麼想要抓住小確幸。無良商人把消費者當成笨蛋愚弄,才迫著大家要變精明;當太多東西讓我們失望,到最後我們只能相信自己。
 
Copyright © 2007 講義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