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國民黨大潰敗…綠拿13縣市 藍6都保1都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1/30 第51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聯合新聞網
今日頭條 國民黨大潰敗…綠拿13縣市 藍6都保1都
專題 民進黨大勝 蔡英文:從地方贏回台灣
「徐蚌會戰」式大敗 國民黨最痛心的一天
江揆請辭 郝龍斌、毛治國接棒機率高
面對逼宮聲浪 國民黨棄江保馬
話題 議員我最夯/討海人女兒 洪大姊一舉成名
「感謝庶民力量」 柯文哲寫下台北奇蹟
新北/慘勝 朱立倫:國民黨要好好改革
台中/政績牌不敵求變 台中變色
台南/賴清德贏44萬票 選總統呼聲不斷
高雄/99萬! 陳菊全台最高票
要聞 竹市/林智堅 創「一百天奪勝傳奇」
深耕14年 綠營陳「光復」澎湖
涂醒哲 嘉市首位男市長
焦點新聞 46個年頭 北市首座陸橋明年將拆
大專聯賽過招 21U小將再登場
政治新聞 罷免立委蔡正元 第二階段連署過門檻
社會新聞 遭鐵門夾傷男童 結束6歲人生
出生沒幾天 女嬰遭棄攤車上
自稱「性協會」理事長 男捷運伸鹹豬手
國際新聞 旺角捕28人 學生團體籲今擴大占金鐘

國民黨大潰敗…綠拿13縣市 藍6都保1都
記者林庭瑤、李順德、李昭安/台北/聯合報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縣市長慘敗,民進黨贏得十三席縣市長,國民黨僅保住六席,並失去首都執政權,由無黨籍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晚坦承「遭遇極大挫敗」,向全國黨員與支持者九十度鞠躬致歉,表示「我不會迴避任何責任」,但未辭黨主席;行政院長江宜樺則為敗選請辭閣揆獲准。

全部廿二縣市,民進黨贏得十三席、國民黨六席,無黨籍三席;六個直轄市長當選人除台北市柯文哲,桃園市鄭文燦、台中市林佳龍、台南市賴清德、高雄市陳菊,都是民進黨籍;僅新北市朱立倫是國民黨籍。

中選會公布:直轄市長加縣市長總投票率百分之六十七點五九,政黨得票率,民進黨為百分之四十七點五五,遠超過國民黨的百分之四十點七○。

江宜樺在行政院舉行記者會,坦承政府施政未獲民眾滿意、透過選票明確表達出來,決定負起政治責任,並以鞠躬表達請辭之意。江內閣總辭,將全面改組,任期只剩一年多的看守內閣,有可能由副閣揆毛治國繼任閣揆。

國民黨在六都原拚四都、盼能力保十五席執政縣市優勢,未料開票結果竟是六都僅保一都,執政縣市僅餘六個,讓高層不敢置信。馬英九原本昨晚八時要舉行記者會,卻一延再延到九時十分,據指出,主要是召集吳敦義、郝龍斌、洪秀柱、黃敏惠、曾永權等黨副主席舉行閉門會,氣氛凝重。

馬英九表示,九合一選舉國民黨遭遇極大挫敗,他必須向所有國民黨黨員與支持者表示歉意,「我們讓大家失望了」。他說,「這次選舉,人民傳達的訊息我都收到了。此刻我的責任,是盡快提出改革方案,回應人民訴求,我不會迴避任何責任。」

馬英九雖坦言大敗,但也表示國民黨不會被輕易擊倒,過去沒有,今天也不會,「讓我們擦去淚水,讓我們團結起來,繼續為黨、為台灣、為中華民國奮鬥」。

馬英九說,支持國民黨的民眾,一定非常失望,甚至感到徬徨,「但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更沒有徬徨失落的空間,現在,我們最應思考的,不是如何消沉,而是如何積極;不是如何停止,而是如何改革」;面對更艱難的挑戰,唯有忍辱負重、真誠改革、團結一致、勇往直前,更努力去達成選民的託付,更謙卑去接受選民的鞭策,才有機會撥雲見日,讓陽光再度灑向藍天大地。

   
民進黨大勝 蔡英文:從地方贏回台灣
記者鄭宏斌、黃驛淵/台北報導/聯合報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拿下十三席縣市長。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晚表示,這是民進黨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從地方出發,一步一步把台灣贏回來,天佑台灣」。

蔡英文昨晚率黨內天王蘇貞昌、謝長廷、選對會召集人蘇嘉全、黨務一級主管,一字排開舉行記者會,並向人民深深一鞠躬,高呼「天佑台灣、台灣加油,感謝人民」口號。

蔡英文說,選舉結果是台灣人民最新民意的展現,民進黨得到十三席縣市長,是有史以來最好成績,這是台灣人民的勝利,也是年輕世代承擔責任的開始。她感謝全國人民對民進黨的信任,每張選票都會珍惜,「用誠惶誠恐、如履薄冰的心情看待人民託付」。

蔡英文表示,民進黨可以高興,但要以這次國民黨失敗為警惕,「政府如果不站在人民這一邊,人民會隨時把權力收回去」。

蔡英文說,台灣正在改變的時刻,這是民進黨必須體察的事實,未來台灣會走向何方,取決於國內所有政黨和公民社會的集體智慧,政治人物面對人民力量崛起,只能更謙虛。

   
「徐蚌會戰」式大敗 國民黨最痛心的一天
記者程嘉文、胡宥心、許雅筑/台北/聯合報

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遭遇「徐蚌會戰」式大敗。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並未宣布辭職,但黨內立委認為,馬英九總統的領導風格是關鍵,應該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在剩下一年多的總統任期中,更需大幅調整決策模式。

多位立委坦承,「完全沒想到會輸成這樣」,不只北、中二市大敗,原本認為占上風的縣市居然也「翻船」。顯示不是個別候選人的問題,而是各地選民普遍對現狀不滿。

立委廖正井形容,這是「開國以來國民黨最痛心的一天」。他宣稱,自己先前反映民意的不滿,中央高層都聽不進去,「我們每天在基層跑,誰比我們更了解?」立委羅淑蕾在電視上直接點名呼籲馬主席辭職:「經過這場失敗,不懂他如何繼續待在位置上?」

立委廖國棟表示,選舉慘敗會超乎預期,黨主席應該承擔結果,政策上要改弦更張,不能離民意太遠。下會期將接任黨團書記長的他坦言,看到選舉結果,很多黨籍立委更會「皮繃緊」顧好自己選區,黨團接下來要推動法案,例如服貿、貨貿、自由經濟示範區、兩岸監督條例等,都會更加吃力。

立委林郁方說,包括美國歐巴馬、日本安倍,各國執政黨都遭遇挫敗,顯示在經濟不景氣之下,最容易被衝擊的底層選民,急於「出氣」直接發洩。反之,馬政府卻仍只顧理想主義,例如刪除軍公教退休金,直接傷害自己陣營的「老本」;總統與黨內其他巨頭之間,關係始終緊張,也使自己施政被拖累。例如馬王矛盾不但使多項政策在立院卡住,甚至導致太陽花學運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朱立倫的勝選幅度不如預期,但多數立委仍認為他是唯一可在下次大選對抗蔡英文的人選,表示如果黨主席辭職,就該讓他接任,提前整合實力,兩年後才能一戰。但一名重量級藍委憂心指出,接下來黨政人事調整,勢必有一場「腥風血雨」。

   
江揆請辭 郝龍斌、毛治國接棒機率高
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29)日宣布請辭,內閣也跟著總辭,結束「江內閣」一年九個多月任期。外界點名,台北市長郝龍斌、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國安會祕書長金溥聰接掌閣揆機會高,屆時全面改組後的新內閣,也將朝「選舉內閣」邁進。

另外,也傳言任期只剩一年多的看守內閣,有可能由副閣揆毛治國繼任閣揆。但也不排除由其他兼具「國會手腕」卻不具「2016野心」的人士出線,嘉義市長黃敏惠有可能是黑馬。江揆表示,馬總統會儘快公布新任閣揆,內閣將全面改組。

據了解,江內閣上路九個多月劃下句點後,知情人士分析,在這次選舉中,藍營大敗等於是對馬總統長期施政投下不信任票,「由金溥聰組閣,恐怕難獲眾望,與立法院長王金平關係不算差的郝龍斌、黃敏惠,反而出線機率還比較高」。

近期內閣將全面改組,外界猜測,財經三首長,包括經濟部長杜紫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與財政部長張盛和留任機會高,主因是近期國內景氣復甦,加上三人推動政務,並未出現「違失」、引發民怨。

九合一選舉落幕,藍營出乎預期大敗,一早與隨扈騎著腳踏車到附近國小投票的江揆,晚間接近八時在行政院宣布請辭。江揆神情略帶哀傷,一字一句唸著預擬的請辭聲明,表示他願為政策失利影響選情下台,整場記者會不到三分鐘結束,江揆並未接受媒體提問,最後則以一鞠躬感謝支持他與批評他的人。

江揆表示,這次選舉結果顯示政府施政未能獲得民眾滿意,而人民的聲音,也透過選票清楚地表達出來,因此,他願意負起政治責任,辭去行政院長。江揆昨晚已向馬總統請辭,並獲馬總統同意,他說,相信馬總統會儘快決定下一任行政院長人選,以便內閣全面改組,迎接未來國家面臨的挑戰。

他也說,感謝過去多年來馬總統的信任,以及所有支持他、鼓勵他的公務同仁與國人同胞。對於所有批評他及行政團隊的聲音,他也同樣感激。

   
面對逼宮聲浪 國民黨棄江保馬
本報記者陳洛薇/聯合報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挫敗,執政版圖大失守,行政院長江宜樺昨晚宣布請辭,為敗選承擔責任。江揆請辭,創下國民黨執政行政院長為地方選舉敗選請辭的首例。

據了解,為避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九合一敗選後,面臨黨內逼宮聲浪被迫請辭黨主席,馬江密商後,決定由江揆負敗選責任,以保住馬的黨揆。

九合一選戰激戰,民進黨鎖定中台灣,要「翻轉中台灣」,國民黨一路苦戰,台北、台中指標戰區戰得辛苦,中台灣藍營執政的彰化縣、嘉義市更岌岌可危,甚至離島都保不住,輔選幕僚個個心情凝重。

投票前兩周,國民黨內的選情評估認為,台北市恐將失守,甚至會大輸,但在中央持續加碼挹注台中市後,高層一度評估台中市有可能逆轉,甚至雲林、嘉義市可望獲勝,未料大勢已去,國民黨不只台北、台中雙輸,原執政的六都只有新北市險勝保住一席,其他縣市都是一片綠,中台灣除了南投,更是遭民進黨全面翻轉,國民黨在這一役,輸得徹底。

從小敗變成全面潰敗,府院黨決策層鋒昨緊急密商,敗選究責聲浪高漲,原本評估由黨秘書長曾永權請辭負責,恐難以阻擋逼宮聲浪,因此決定「棄江保馬」,江宜樺黯然下台,內閣全面改組立即啟動。

江揆對於自己可能成為敗戰祭旗,早已了然於胸,選前他四處輔選頻釋利多,開了不少支票,但仍然力挽頹勢,馬英九不辭黨揆,閣揆下台已是必然。

國民黨選舉大潰敗、立委系統也指揮不動,黨內有意競逐二○一六者角力,決策人士評估,馬此時若請辭黨揆,黨內必然內亂,唯有先穩住情勢,國民黨接下來才能平和地以民主機制,選出二○一六總統大選參選人,否則黨勢將面臨分裂。

府黨切割敗選責任,將防火牆設在行政院,但黨內挺連、挺王、挺胡勢力的合縱連橫,加上朱立倫、吳敦義、郝龍斌等副主席為大位激烈競逐;國民黨執政版圖全面潰敗,馬英九緊抱「總統兼黨主席」黨章護身符,能不能阻擋逼宮聲浪、穩住黨揆位子,情勢詭譎,腥風血雨正要開始。

   
議員我最夯/討海人女兒 洪大姊一舉成名
記者張進安/屏東縣報導/聯合報
因廣大興漁船案成了全國知名人物的「洪大姊」洪慈綪,昨天順利搶下屏東縣琉球鄉唯一一席縣議員;她激動地表示,能夠順利當選,除了父親在天之靈的保佑,她提出各項為漁民發聲的政見也獲得選民信任與期待。

屏東縣琉球鄉僅有一席議員,廣大興案深受注目的「洪家鐵娘子」洪慈綪投入選戰,使得琉球鄉選區受到矚目。洪慈綪與爭取連任、擁有政治世家背景的現任縣議員王薇茗對壘,洪打著「討海人ㄟ女兒」旗幟,對上外型亮麗的政治家族第二代,「兩個女人的戰爭」在離島小琉球熱鬧展開。

去年五月,琉球籍漁船廣大興廿八號漁船遭菲律賓公務船開槍掃射,造成洪慈綪的父親、漁民洪石成慘死。事後,洪慈綪面對媒體、官員展現不亢不卑的態度,展現堅強,應對進退有條理,一舉成名。

今年五月,洪慈綪宣布參選縣議員,希望替漁民發聲,爭取安全捕魚的海域,照顧廣大漁民。

她雖以無黨籍參選,但獲民進黨奧援,吸收當地綠營基本票,除了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曾南下為她站台,今年九月趁行政院長江宜樺視察小琉球時攔路陳情,都讓她曝光率大增。

   
「感謝庶民力量」 柯文哲寫下台北奇蹟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聯合報

「感謝台灣!感謝偉大的市民朋友!」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確定當選後,在總部前發表感想,感謝市民願意相信他,讓台北市改變成真、寫下台北奇蹟。

柯文哲並表示,鄉民力量的展現見證了網路世代的強大,無論是線上捐款、理念傳播、活動募集,「都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他也感謝庶民及公民的力量。

柯文哲昨晚開票一路領先,晚上七點以後大勢已定,柯七點半舉行記者會,先對媒體發表當選感言,表情沒有喜怒,還說自己十分平靜,但站在舞台演說時,柯喜悅笑容藏不住,語氣也鏗鏘有力。

晚上八點,柯文哲與父母、妻子陳佩琪、妹妹柯美蘭陪同,對群眾發表演說,幕僚團隊在台上感動地哭成一團。全場情緒高昂,演說結束,全場合唱招牌競選歌曲「白色力量」,柯終於忍不住激動哽咽。

柯文哲表示,感謝民眾相信他的理念,包括開放政府、眾人智慧超越個人智慧、堅持往正面方向進步等,這些力量終於讓台北市改變成真。這次首都選舉結果,彰顯民主的價值和台北市民追求進步的決心。

柯文哲說,此時是選舉的結束,但也是承擔責任的開始。他會更加謹慎謙卑,在市民監督下,實現政見。「六大願景」、卅項「柯P新政」、「透明廉政公約」都將帶進北市府具體實踐。

柯文哲也向其他六位候選人致敬,並說感謝連勝文的指教,讓他得以發現缺失、學習改進。他也感謝馮光遠以光明磊落態度參選,並提出務實政見。柯文哲也感謝民主進步黨的謙讓,讓「在野大聯盟」實現。也感謝競選團隊,「締造二○一四台北奇蹟」;最後柯文哲舉著右手握拳說,「這是一場你與我共同以愛為名、標舉和解寬容、堅持公平正義的競選」。

柯文哲說,他感謝支持的人,「也感謝沒有投票給我的朋友們,因為你們的聲音,我一樣聽到了」。沒人需為選舉結果感到失落,選舉過後,台北市民都是一家人,都是鞭策他進步的力量。

   
新北/慘勝 朱立倫:國民黨要好好改革
記者祁容玉/新北報導/聯合報

「偉大的新北市民,謝謝大家還給我未來的機會!」新北市長朱立倫以二萬四千餘票險勝,昨晚現身總部以少見的沉重語調發表演說,「大家的聲音我聽到了!」並強調國民黨必須徹底檢討、好好改革。

朱立倫直接點出國民黨潰敗的原因,必須徹底檢討為何新世代沒辦法接受國民黨的政策,或者表達對國民黨的肯定,「這不是世代隔閡,而是我們沒有隨著時代變遷,要好好地改革。」

朱立倫表示,民主就是要勇於面對人民聲音,民主就是要勇於接受人民選擇,人民的怒吼他們都聽到了,從中央到地方都要痛定思痛,徹底改革,只有勇敢面對挫折,勇於檢討過失,下一次人民才會再給機會。

昨晚朱立倫抵達競選總部時,支持者氣氛激昂,不停高喊「朱立倫、加油!」朱上台後先深深三次鞠躬致意,開口先「感謝所有偉大的新北市民」,他感恩近九十六萬人願意站出來給他鼓勵,讓他連任當選,但也以沉重心情面對選舉結果及國民黨的潰敗。

朱立倫也表達對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游錫堃的敬意,稱讚游努力認真打拚,提出很多指教,他一定虛心接受。

昨天開票過程中,朱立倫一度落後游錫堃,二小時後才逆轉,卻始終無法拉開差距,加上藍營慘敗,總部氣氛低迷,朱立倫直到新北市選委會開票結束後,才由國民黨榮譽副主席林豐正、立委林鴻池、李慶華及市府團隊等人陪同現身,最後妻子高婉倩也上台,一起感謝支持者。

朱立倫說,這次新北市投票率僅六成一點六五,比上次整整少一成,卅多萬市民沒有站出來投票,九十三萬多人沒有支持他,不管什麼原因,他一定虛心檢討,一定在新的任期中加倍打拚、更認真做事,讓所有市民願意給予肯定。


   
台中/政績牌不敵求變 台中變色
記者張明慧、蘇木春/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市長「強龍之爭」二度對決,林佳龍大贏近廿萬票。林佳龍表示,從北到南投票結果,顯示人心思變與對新政的期待,人民已用選票喊出「馬政府,你已悖離民意」。

這次連藍營基本盤的太平、北區等區都被「綠化」,林佳龍在中市廿九區取得廿八區壓倒性勝利,成功翻轉大台中執政版圖。

林佳龍晚上七點與妻子廖婉如攜手回總部開票現場,群眾激情群吶喊、爭相握手,不到一百公尺距離走了十分鐘還無法進場;林情緒激動說著「感謝、感謝」,並展現君子風度,感謝對手胡志強為台中付出的智慧與青春,「讓我們謝謝胡市長」。

林佳龍表示,「執政黨要負起責任,修改錯誤政策」,指民主意義的可貴就是責任政治,這次投票結果,就是人民對馬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林佳龍獲壓倒性勝利,不僅藍營錯愕,綠軍也驚訝。林總部發言人蔡其昌說,原本估計最多贏七到十萬票,沒想到各區一路領先,大環境的反馬情緒,與兩陣營候選人形象與條件差距大,都是大勝原因。

這次「強龍之爭」二部曲,精采度全國矚目,胡陣營以執政優勢猛打「建設牌」,幾乎天天有工程開工典禮、全國首創的窮人捷運BRT開通、世界級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啟用,加上中央釋放捷運、花博、國慶煙火等利多,力挽台中選情。胡陣營的「批龍文宣」也刀刀見骨,但仍無法逆轉局勢。

地方人士認為,胡志強執政長達十三年,雖有各項耀眼建設,但舊市區老化問題仍在,縣區大票倉雖獲派系奧援,在最後關頭完成整合,但基層深感邊緣化、在繁華建設之外沒落;林佳龍描繪台中願景的「希望運動」成功打動人心。

   
台南/賴清德贏44萬票 選總統呼聲不斷
記者鄭維真、綦守鈺、陳宏睿/台南/聯合報

台南市長選舉,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大勝對手黃秀霜,賴昨晚感動說,這次高票當選重新改寫台南新歷史,每一票都是一世情,未來不會辜負市民,會率領市政團隊更加認真。

據台南市選委會統計,昨天選舉投票率為65.88%,選舉人數為151萬2778人,投票數有99萬6671票。

賴清德昨天傍晚6點半自行宣布當選,晚會現場歡呼聲不斷,有婦人拉著賴清德雙手開心跳躍,高喊「恭喜!」,台下也不斷傳出「選總統」呼聲。賴清德感謝市民用比上次高的選票來肯定他4年努力,代表市民支持他未來4年所提出的市政藍圖,未來將對每張選票負責,讓台南「大步向前」。

今年台南市長選舉人數比去年多4萬5522人,首投族佔2萬5千人,賴清德認為,這次選舉看到年輕人勇敢站出來,發揮一定效果,「看見台灣未來的希望」。

黃秀霜昨晚7點發表落選感言,同時祝賀賴清德當選,她表示「一張票、一世情」,感謝鄉親支持,國民黨這次成績不理想需自我反省,下個月起將重回台南大學處理校務。

「我個人努力還不足」,黃秀霜表示,這次未能有機會為台南鄉親謀福利,錯失推動台南建設進步的機會,辜負民眾期待,她深感抱歉,輸掉選戰雖然可惜,但希望鄉親將支持的情誼化為團結的動力。

賴清德大贏國民黨44萬7千多票,壓倒性的票數讓藍營支持者大感詫異,國民黨台南市黨部認為,選戰末段大打社福牌,反應很好,沒反映到選票上,讓藍營始料未及。

「選戰結果證明一切!」民進黨台南市黨部發言人邱莉莉說,選戰大獲全勝印證過去4年紮實執政績效,受到選民肯定,對手從一開始投入選舉,就利用「泥巴戰抹黑」方式負面選舉,賴一直堅持打一場進步的選戰,雖然期間遭到選民質疑,無法點燃選民熱情,但事實證明一切。

國民黨台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說,黃秀霜沒有政治包袱,條件、能力都獲肯定,參選初期雖然知名度不高,但透過有創意的網路廣告打開知名度。國民黨與黃秀霜在選戰過程中,努力推出優質政見,希望獲得選民認同,但結果不如預期,國民黨會檢討後再出發,也會在議會中盡全力監督市政,不辜負選民期待。

   
高雄/99萬! 陳菊全台最高票
記者胡宗鳳、楊濡嘉/高雄報導/聯合報

昨晚七時,爭取連任的高雄市長陳菊在眾人簇擁下步出總部,向廣場成上萬狂呼勝利的支持者揮舞雙手,鞠躬道謝。陳菊拿下九十九萬多票,為全台之最,笑容燦爛。

另一頭,楊秋興總部氣氛低迷,支持者抱著楊哭說「這有天理嗎?」楊秋興在晚間六時四十五分宣布敗選,向支持者道歉,「沒有資格責怪國民黨主席馬英九」。

四年前高雄市長選舉,楊秋興和黃昭順合拿四成七選票,陳菊一人獨得近五成三選票。今年秋菊對陣,楊秋興拿不到四成,陳菊得票逾六成八,打出綠營在高雄主政以來市長最高得票率。

這次高雄市長選舉,選前先是發生嚴重氣爆,接著又爆發較往年嚴峻登革熱疫情,陳菊面臨前所未有考驗,對手陣營、市議會一波波批評排山倒海而來。

昨天開票結果,陳菊不僅不動如山,選票更拿得比上次還多,幾乎破百萬,為民進黨緊緊守住南台灣最重要的灘頭堡。

「台灣從高雄贏起,台灣要大翻轉!」陳菊發表當選感言時說,此刻起更要承擔責任,全心全力實踐對高雄的承諾。

   
竹市/林智堅 創「一百天奪勝傳奇」
記者李青霖/聯合報
新竹市向來藍大於綠,民進黨林智堅從受命參選到投票日,短短一百天,在不可能的賽局中翻轉成功,創造了「一百天奪勝傳奇」,成為最年輕的市長。

昨天開票後,林智堅與許明財競選總部各自開的票數差距,總在千餘票上下,互有超越,支持者情緒緊繃,誰也不敢發布當選,是歷來選戰最驚險刺激的一役。

民進黨原不看好竹市,藍綠六四比的基本盤難突破;民進黨提名人選搞不定,從年初拖到八月,才敲定由卅九歲林智堅挑戰尋求連任的許明財。

許明財是老實的好人,但缺乏個人魅力,加上拙於辯才與邏輯能力,支持率與施政滿意度差強人意;選戰開跑初期,許營低調經營,給人「躺著選」觀感,整個團隊運作跟不上選戰節奏,讓支持者也著急。

為了贏得選戰,馬英九、江宜樺及葉匡時等黨政大咖都到新竹市強力輔選,也不斷開出政策利多,包括核准新竹漁港升級兩岸直航港、快速道路延伸漁港工程等政策,為許明財施政背書。

林智堅要迎戰許明財,還要防蔡仁堅突來橫刀,他打出「加速吧!新竹」拉開戰線。但選前幾天,幾波網路影片抹黑、攻擊,讓支持者忿怒;不過,他堅持就事論事,即便被惡意攻擊,亦不反駁、不抹黑,讓人折服。

林智堅本來就很受師奶與婆媽支持,學運之後,年輕人關心時事,年輕選票在激烈選情中被激化出來;林智堅「後發先至」,終打敗老將拿下勝旗。

   
深耕14年 綠營陳「光復」澎湖
本報記者許玉娟/聯合報

澎湖長期是藍營版圖,綠營僅廿年前短暫搶下兩年多的縣長寶座,卻從不放棄贏回政權。這次派出四度參選的陳光復征戰,打出「回澎深耕十四年」,獲得不少鄉親力挺,不只催出同情票,也爭取到中間選民支持,成功「光復」澎湖,而且還大贏。

澎湖變天早有跡象,五年前的縣長選舉,代表藍營參選的王乾發挾執政優勢,只險勝從高雄空降的對手蔡見興五百多票,這一仗贏得難看,重挫藍軍士氣,也讓泛藍首度對綠營在澎湖產生危機感。

兩年前的立委選舉,代表民進黨披掛上陣的楊曜,對上拚六連霸的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當時被視為是一場「小蝦米對上大鯨魚」的戰役,勝選機率渺茫。

不過,原本被看好的林炳坤,雖長期在地方經營,但負面聲音愈來愈多;而新生代的政壇新星楊曜,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一路訴求「澎湖改變」,提出的政見與選民生活息息相關,尤其「縣民免健保費」及「提高公務人員離島津貼」兩項利多政見,吸引基層選民及公務員轉向。

綠營歷經兩次選舉激勵,後座力持續發酵,越戰越勇的陳光復見機不可失,在立委選舉過後,立即宣布投入這次縣長選舉,極力爭取黨內支持,強打「領航澎湖、你我幸福」十二大政見主軸,展現挺進縣政府的企圖心。

   
涂醒哲 嘉市首位男市長
記者魯永明、 陳永順、唐秀麗/聯合報
嘉義市長當選人涂醒哲昨晚表示,當選嘉義市首位男市長,將讓市民參與市府重要決策,讓民意落實,使嘉義市成為「民主台灣頭」。他感謝黨主席蔡英文輔選他十三次,「我當選就是小英主席贏!」遺憾的是老母親八月過世,無法看到他當選。

國民黨的陳以真坦然接受敗選,與父親陳鏡堯、丈夫楊偉中及競選核心幹部向支持者鞠躬致謝,表達抱歉,強調「敗選是自己努力不夠」。

嘉義市長選戰,五年前落敗的涂醒哲捲土重來,民調一度開高走低,結果卻能逆轉勝出,不僅打破嘉義市升格卅三年來女性主政的傳統,以及地方流傳「垂楊路(男人不舉、女性主政)」魔咒,成為首位男市長,也讓民主聖地藍天變回綠地,補齊南部綠色執政版圖缺角。

嘉義市基本盤綠大於藍,涂醒哲靠著靈活多變的選戰策略,緊咬馬政府執政不佳弱點,主打對手陳以真與馬英九切割、權貴財團小公主等議題,激起泛綠選民團結和中間選民認同,終能勝出。

選戰開打之初,「蕭家班」市農會總幹事蕭淑麗退出國民黨參選,藍營分裂,涂醒哲民調一路領先;但隨著蕭退選,藍軍整合,又有台北市李登輝之友會榮譽理事長陳秀麗參選,造成綠營分裂,涂民調反變落後。涂親和力不如陳以真,選情漸不被看好。

但最後關頭,陳秀麗宣布退出,化解綠營分裂危機,蔡英文十三次親征,帶立委及南部綠營縣市長全力輔選,辦大型造勢晚會,激起綠營向心力。

陳以真雖然有市長黃敏惠執政優勢做後盾,但陳以真自恃是「馬金」人馬,常有「主見」,讓地方黨部與黃敏惠輔選「使不上力」,陳還演出馬來輔選、女主角卻「落跑」的切割戲碼,惹來忘恩負義之評。

選戰最後,涂祭出「投陳以真就是支持馬英九」看板策略,主打對馬不信任投票,加上「蔡主席牌」奏效、陳陣營買票耳語發酵,終能吸納中間及年輕選民,讓嘉義市執政版圖易幟,也為自己繼衛生署長、立委後,從政之路再下一城。

   
46個年頭 北市首座陸橋明年將拆
記者莊琇閔/聯合報
橫跨延平北路二段,連結太平國小及永樂國小間的人行陸橋,陪伴當地居民走過46個年頭,也是北市第一座人行陸橋。雖然陸橋安全性仍無虞,因使用率低,新工處評估後決定明年將拆除,在地居民非常不捨,希望尋求轉型保存方案。

在地文史工作者邱翊表示,現在的市民,很多人都不瞭解大稻埕發展的歷史。他認為,大稻埕天橋的重要性,不止是台北的第一座人行陸橋,更重要的是,它見證了戰後大稻埕的一段黃金時代,有別於清朝、日治時期的茶葉貿易。

邱翊指出,延平北路二段寬不過十來公尺,為什麼會在1968年蓋一座人行陸橋?那是因1968年的大稻埕仍是台北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延平北路是最重要的商業道路。

當時中山高速公路尚未開通,多數客運、貨車走的是一省道,走台北橋進到台北,下橋就是延平北路。

當年捐款40萬元蓋陸橋的是大稻埕中藥商游俊成,他發現太平與永樂國小的學童們,在穿越車流量極大的延平北路時,很容易發生危險,便出資請市府動工興建這座陸橋。

當地居民認為,雖然現在有行穿線讓學童穿越馬路,上下學也都有導護志工維護安全,陸橋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但這座陸橋是北市的第一座陸橋,深具歷史價值,希望市府可考慮把這座橋做成「大稻埕文化天橋」。

   
大專聯賽過招 21U小將再登場
記者丘采薇/台北報導/聯合報
以大學生為主的中華隊在21U世界杯棒球賽奪冠之後,台灣掀起一陣大學棒球旋風,日前梅花旗由國立體大封王,而大專棒球聯賽(公開組一級)也將於明天開打,各校再度狹路相逢。

大專聯賽自85學年度起開始舉辦,至今邁入第19年,封王最多次的是文化大學,曾經8度登頂;去年冠軍由輔仁大學及國體大並列,也是輔大隊史首冠。

大專聯賽曾孕育出許多好手,日前世界杯不斷登板為中華隊化解危機的「熱身王」左投彭識穎,去年畢業前擔任輔大隊長,但當時冠軍戰因雨沒有完成,打完5局由輔大及國體大並列冠軍。

世界杯為台灣球迷留下深刻印象,陣中的中華英雄包括宋家豪、楊志龍及曹佑寧等也可能於大專聯賽出征,可看性十足;今年16隊預賽分4組循環,前兩名晉級複賽,預賽地點皆在嘉義縣大同學院,明天首戰有兩場,先由輔仁大學迎戰長榮大學,再由大同學院迎戰嘉義大學。

   
罷免立委蔡正元 第二階段連署過門檻
記者吳家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三合一大選昨日登場,割闌尾團隊在港湖區共34個投開票所外設置「罷免連署示範攤位」,邀選民投完票後,順便連署罷免該區立委蔡正元。

他們在11月16日開始發動第二階段罷免行動,並在昨日傍晚於臉書宣布「親愛的割友們,我們做到了!蔡正元立委選區第二階段連署書一日達標,超過四萬份,而且持續累積中!」

割闌尾發言人林先生說,團隊自5月起便由志工在大街小巷,募集罷免蔡正元連署書,並於10月達第一階段2%罷免門檻。

   
遭鐵門夾傷男童 結束6歲人生
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聯合報
花蓮某國小附設幼兒園余姓男童前天遭學校電動鐵門夾傷頭顱,緊急送醫後,僅能靠生命維持系統維持生命,父母經過一整夜天人交戰,昨天上午10點半,同意關閉他的生命維持系統,讓男童結束6年短暫的人生。

男童的母親在意外事件發生後,不斷在臉書上為男童打氣,網友集氣為男童祈福,令人感動。不過,男童前天送醫時,就因頭部骨折、顱內出血腦部缺氧等而進加護病房急救。

男童的父母、親人希望出現奇蹟,徹夜陪伴,但病況沒有起色,父母經過一夜考慮,決定帶孩子回家,不要讓他再受苦。上午十點半,醫院在父母同意下,關閉生命維持系統。

家屬也至警察局完成筆錄。

   
出生沒幾天 女嬰遭棄攤車上
記者王昭月、梁雅雯/高雄報導/聯合報
高雄市鳳山區國富路一處巷弄攤車上,前晚10點多發現一名女棄嬰,經民眾報警後送到高雄長庚醫院。女嬰健康無外傷,出生約3到7天,被發現時以一條橘色童褲包裹,身旁沒留任何資料,警方及社會局呼籲女嬰家屬趕快出面領回。

高雄市社會局昨天上午在高雄長庚醫院召開記者會,局長張乃千指女嬰被發現時以一條童褲包著,在賣飯糰的攤車上哭泣,民眾聽見哭聲才發現。

警方表示,女嬰身上僅有簡單衣服包著,父母沒留下字條、項鍊或任何東西,經熱心民眾報案,員警前往現場察看後,通報119將女嬰送往高雄長庚醫院,目前女嬰暫時留在醫院觀察。

院方表示,女嬰身高46公分、體重2950公克,臍帶剛脫落,身體也有清洗,推估出生約3到7天,毛髮旺盛,應是足月生產,身上並沒胎記。由於女嬰棄置戶外,疑遭蚊蟲叮咬,臉部及左臀和下肢都有皮疹。

社會局副局長葉玉如說,女嬰身體健康,但仍需做些新生兒篩檢,因此暫時留在醫院安置,希望孩子父母能儘早出面帶回。

   
自稱「性協會」理事長 男捷運伸鹹豬手
記者劉星君/高雄報導/聯合報
高市20多歲吳姓女上班族,昨下午搭高雄捷運坐在座位上,坐在旁邊的男子伸出鹹豬手,觸摸她的大腿,吳姓女子淡定先請一旁兩名高中生,一名幫忙用手機蒐證,一名按壓列車「緊急通話鈕」,向列車駕駛報案,隨即在下一站,將鄭姓男子當場逮捕到案。

鄭姓男子自稱有博士學位,是某全國性協會理事長。今年9月他開車在高雄市中正路與民族路口違規被警方攔下,當時他與員警爭執,指員警妨害自由。

昨天下午1點28分左右,高雄捷運行控中心獲報指稱,「高捷列車上有女子遭不明人士觸摸身體,現由站務人員留置於捷運凹仔底站,請員警前往處理」。

高雄捷運警察隊據報派人前往,20多歲吳姓女子向警方說,當時她在搭捷運,旁邊的鄭姓男子用外套蓋住雙手,但卻摸她大腿,吳姓女子鎮定請一旁正在玩手機的兩名男高中生幫忙。

一名高中生向列車按「緊急通話鈕」與列車駕駛聯繫,另一名高中生拿著手機,站在吳女與鄭男前方,假裝玩手機,其實在用手機錄影蒐證,當場拍到,鄭姓男子伸出鹹豬手摸吳姓女子。

鄭男在吳女掀開衣服當下,隨即收回鹹豬手,但事證全都被錄下來,警方與保全人員接獲通報,在列車抵達下個車站,將鄭姓男子帶回偵辦。鄭男辯稱,當時他頭昏昏的,是不經意摸到的。

警方訊問後,將鄭姓男子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旺角捕28人 學生團體籲今擴大占金鐘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旺角占領區清場後衝突不斷,前天深夜到昨天凌晨不斷有警民衝突,昨天晚間警方已經擴大布防。另,學生組織決定今天動員更多人到金鐘占領區集會示威,警方也將動員3500名警力,但暫不會有清場行動。

旺角前晚經過一夜的警民零星衝突後,香港警方昨天下午開始在區內加強布防。各路口、地鐵站口都有警員駐守,部分人手持大量膠帶封路。

香港警方昨晚再呼籲市民避免前往旺角,遠離激進及滋事分子,不要被煽動作出違法行為,並呼籲傳媒到場採訪時,留意人身安全,以防被衝擊波及受傷。

前天晚上,旺角氣氛緊張,大批示威與警員發生推撞,示威者在多條街道放置障礙物。昨天凌晨零時後,約千人聚集旺角西洋菜南街近亞皆老街,一度與警員推撞,警方施放胡椒噴劑,抬走多人。衝突中有人受傷。

凌晨一時過後,人群轉到旺角其他街道,在多個街口用垃圾筒及其他雜物設置障礙物。警員趕到維持秩序及清理障礙物。到凌晨近3點,約千人沿彌敦道兩旁行人路,往尖沙咀方向前行,清晨五時走到尖沙咀碼頭附近。香港警方沿途戒備,兩度有人衝出路面,警員揮動警棍,要求他們返回人行道。

香港警方表示,到昨天早上6時,警方在旺角區一帶共拘捕廿七男一女,年齡介於16至52歲,涉嫌非法集結、襲警、藏有攻擊性武器、藏有工具可作非法用途、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以及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等。行動中有8名警務人員受傷。

另外,香港學生組織學聯和學民思潮公開呼籲,示威者今帶雨傘、水、乾糧、眼罩和頭盔等裝備,到金鐘占領區聚集,「向政府施加更大壓力」。

針對學生組織周日可能發起圍堵政府總部等行動,香港警方已增派人手,調動警員,但暫無計畫趁行動期間對金鐘占領區清場。香港高等法院星期一會就金鐘領區的禁制令作出裁決,警方無意在法庭有判決前清場,會待法庭裁決後,才有下一步行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