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No.288 「臺灣第一狗」勇奪公共藝術獎最高榮譽卓越獎、「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動畫影片帶來趣味思考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什麼是《DFUN》?!是Digital Fun,也是Design Fun。【DFUN設計風尚誌】,一同駕馭這股科技愛美風潮!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2/01 第28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博物館頻道
  「臺灣第一狗」勇奪公共藝術獎最高榮譽卓越獎

博物館頻道

  「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動畫影片帶來趣味思考

回想•迴響

  從遺址到博物館的實習旅程: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洛神花蜜餞DIY

  在臺東,11月是採收洛神花的農忙時間。本館後方花園種植了洛神花,一年一度最讓人期待的DIY活動便是拿著剪刀跟袋子,到後花園採收洛神花,再回到教育資源中心作成蜜餞。

  一顆顆鮮紅奪目的紅寶石,採回來去籽,去籽的過程最好戴上手套,才不會被花萼的絨毛搞得發癢。忙完以後,就可以鋪糖醃漬,過兩天等洛神花出汁在移入冰箱靜製七天,就算大功告成囉。

  本館的洛神花品種比較大顆,最適合作成果醬。因此大家除了在現場做蜜餞之外,也拎回家繼續加工做果醬、洛神花醋,讓人感覺這根本是好文青的生活啊。結論是,當文青煮果醬還是要有真本事,一年一度忙完醃漬工程隔天還要頂著貓熊眼上班去,然後再等待明年的洛神花季。





文/林頌恩
圖/林頌恩、呂亞竹

 


 

  時間來到年底的12月,也是準備展望過去一年豐碩成果的時候。史前館位處臺南的南科分館於今年六月正式開始基地籌建的工程,這是史前館也是考古界的大事。在開工之前,南科分館籌備處已開展相關繪本製作、籌辦公共藝術發想。在南科發現史前時代的「臺灣第一狗」,又帶給藝術工作者甚麼樣的想像,在今日化身為繼續陪伴南科的守護之犬呢?且來看看這場以很多小黑為主題創作的公共藝術活動是如何展開。

  從史前到現代,展現的是人類亙古綿延的適應、生存與創造。架起溝通的橋樑,分享來自千年前與我們共同的價值,是史前館從史前文物發想成以文創與分享為核心的展覽概念。「趣•逛:史前專『享』店」想展現給大家從親子關係到親密關係的各種人與人、與動物、與土地環境的關係。透過特展動畫片發表,看到這麼多卡哇伊的史前人類跟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會不會童心大起呢。歡迎12月開展後來館裡與史前人同樂。

  實習生心得來到part6囉!在史前館實習,館方會根據同學的需求與想望安排組室或跨組室實習,讓同學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參與、見識博物館不同組別的分工細節。參與不同組別的工作,能夠對博物館的運作樣貌有更立體的概念。不管在哪個組別工作,都會感受在博物館有忙不完的樂趣。本期撰文同學的實習環境橫跨遺址公園及展示教育組,同時也運用本科所學加以發揮,達到學以致用的最佳狀態。

 
 

「臺灣第一狗」勇奪公共藝術獎最高榮譽卓越獎

文•圖/傅鳳琴


南關里遺址出土之「狗墓葬」,因骨頭保存完整,呈睡姿狀態,經過多年調查,考古學者驚艷將牠封稱為「臺灣第一狗」

  「第四屆公共藝術獎」年度最高榮譽「卓越獎」,由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傾聽草原的聲音」、「巨人」、「小黑」等21件公共藝術,從130個參賽案中脫穎而出,勇奪大獎。其中「小黑」是藝術家劉育明、郭瑞祥以園區內南關里遺址出土,距今4800年前犬類骨骸,有「臺灣第一狗」之稱號,將其形塑為一隻由4800年前穿越時空而來的狗,悄悄地融入南科園區廣場。擬人化的「小黑」,以各種不同的姿態出現,不經意地能與牠在南科區內巧遇,「小黑」的身影也正和籌建的南科館緊緊相鄰。

  南部科學園區由於地屬嘉南平原南側、曾文溪及鹽水溪兩溪流間,受河流洪泛影響,堆積迅速,以致遺址深埋地下,不易發現。民國84年開始,因調查、或因工程監測、或因主動鑽探,考古遺址不斷被發現。至今園區內共發現有58處考古遺址,配合開發而進行發掘的地點共有33處之多。依據定年資料,南科及其鄰近考古遺址所涵蓋的年代,最早可上溯至距今約4800年左右,至晚則可到距今約200年左右;在這長達近5000年的時間範疇中,不同時期考古遺址顯現出來的文化內涵遺留,都各具其時代特色,大致可概分為6期考古文化,其中最早為距今約5000年的大坌坑文化。

詳全▲TOP

 
 

「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動畫影片帶來趣味思考

文/林青萱.圖/史前館、七頂創意有限公司提供


動畫截圖

  「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特別規劃四部動畫影片以及一件互動多媒體裝置,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劇情描繪、開放性的創作參與以及體感互動表現,讓親子與青少年觀看史前文物時,產生更豐富的感官經驗及想像空間。

  四部動畫為相連又獨立的單元,劇情結構安排從時空鋪陳、故事開展、緊張升高至突破創新。史前文物一腳踏進現代生活中會發生什麼趣事?透過小佐、幼幼、洞洞豬與現代小男孩之間的對話,瞭解文物特色。對話過程中刻意不先展現文物全貌,讓觀眾保留想像空間;待解說過後才將之呈現,並以開放式的結尾設計,試圖使親子共同觀賞影片時延伸討論。最後於每一集結束前出現文物原本樣貌、補充相關知識,將娛樂與教育相互結合。

詳全文▲TOP

 

 

從遺址到博物館的實習旅程: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

文•圖/何孟霖


卑南文化公園展示廳導覽。

前言

  2014年暑假,基於對博物館與文化資產教育的興趣,選擇到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實習,申請至卑南文化公園的遺址公園管理中心和本館展示教育組,各實習一個月,希望瞭解兩個不同場域的教育工作。

我在遺址上實習──卑南文化公園

  卑南文化公園現址是為保護卑南遺址而設立,為臺灣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擁有豐富的考古文化資產;而史前館的籌建,最初也是因為卑南遺址的發掘而來。卑南文化公園目前致力於卑南遺址的保存與教育推廣、環境教育與館校合作,並在公園內設置原住民族傳統建築與民族植物的展示,擁有豐富的文化與生態資源,是推動遺產教育和環境教育的重要場域。

  7月,我在卑南文化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展示廳,主要實習觀眾服務、展場維護和教育活動協助。實習前期,除了服務台和展場工作,也開始閱讀解說資料,並在導覽活動時跟著解說員學習。終於在下半月有機會正式上場,接一些小團的臨時導覽,以小型親子團體為主,累積寶貴的導覽實務經驗。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
    時間:103年8月8日至104年3月1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百合花記特展
    時間:103年8月16日至104年3月1日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 感恩心、一世情:雅美(達悟)族瑞士返航文物特展
    時間:103年5月17日至104年12月31日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
  • 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考古展
    時間:103年12月20日至104年3月20日
    地點:本館第四特展室
  • 趣•逛:史前專「享」店 ─ 文創特展
    時間:103年12月12日至104年12月12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祖靈•連結──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傳承特展
    時間:103年12月16日至104年5月17日
    地點:本館第四特展室
  • 馬年特展
    時間:103年1月19日至104年2月9日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Sanga:飛舞的勇士特展
    地點:21國際渡假村
  • 遠古的臺灣故事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巡迴]海角樂園──國際攝影展
    地點:日暉國際渡假村B1

近期活動:

  • 都蘭山南南西:103年史前館達人深度導覽
    活動時間:12/06(六)10:00-12:00am 遠古的聚落-考古現場介紹(更多訊息)。
  • 專題講座:珠連古今-從琉璃珠看史前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時間:12/17(三)14:30~16:30•本館行政大樓2058教室
    講師: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楊小青助理研究員
  • 池上海端深度之旅,邀您來體驗
    Travel Guide to Chihshang and Haiduan
    展出時間:103年8月-103年12月
    地點:臺東池上站
    配合花東鐵路電氣化通車,交通部觀光局在花東鐵路沿線車站推出「花東產業發展及綠色運輸博覽會」,提供民眾更多在地旅遊資訊。現在到花東更快了,停留時間變長,旅人也有更多時間慢慢認識當地。文化部、史前館與地方朋友及公所合作,規劃出不同以往的4+2條主題旅行路線,無論是池上老屋風華、農村景緻、產地慢食、原民文化,或是海端深谷祕境、部落文化,都歡迎大家來細細體驗喔! (更多訊息)
  • 故事繪本導讀活動
    教育資源中心有許多好看的兒童繪本,透過繪本的精彩內容,讓小朋友們喜愛閱讀,同時從小培養看書的興趣。全程參與聽故事活動,就可以當場玩戳戳樂!
    日期:12/21(週日)10:00-11:00
    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講者: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25人採預約報名,報名請洽(089)381166轉523、592,如預約未額滿,則開放現場報名。

  》卑南文化公園

  • 「Ina的花環」—手編傳統卑南族花環 (更多訊息
    活動日期:12/13(六)14:00∼16:30
    招生對象:各級中小學學生、家長、教師
    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150元
    活動內容: 一撮撮紅、白、黃、綠的鮮花,依序編結而成卑南族美麗的花環。卑南族的花環除了美化裝飾外,在傳統祭儀中更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同的花葉亦傳達不同的訊息,邀請您一同來品味與編織美麗的花環。
  • 2014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更多訊息)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3年11、12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