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寶寶發疹子.有哪些常見疾病?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常念《文殊咒》、《藥師咒》等咒語,可帶來幸福、平安。欲進入咒語世界,歡迎訂閱【咒語漫談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1/27 第16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教養百科庫:寶寶發疹子.有哪些常見疾病?
   
bobo Q+A:糖尿病失明機率•高出常人25倍
   
活動快遞:媽媽寶寶Facebook粉絲團等妳來按「讚」!
   
 
 
●教養百科庫
寶寶發疹子.有哪些常見疾病?
文/林宛瑤

脂漏性皮膚炎

書田診所皮膚科雷射美容中心徐嘉琪主任醫師表示,新生兒至四個月大的寶寶,最困擾家長的就是此症,大約有九成的寶寶會有脂漏性皮膚炎。剛出生的寶寶可能不會出現症狀,但滿月後就會慢慢出現,兩、三個月大的時候最嚴重,可能在臉部、頭皮或身上皺摺處出現黃色的油性結痂,伴隨著些許的紅腫,嚴重時可能會滲出組織液,大約在四個月大以後才會漸漸復原。

發生原因與症狀

發生脂漏性皮膚炎大多為體質性的問題,每個寶寶的症狀輕重不一,症狀較輕微,好發於頭部及臉部,若較嚴重時,可能出現在身上的皺摺處,包含脖子、關節及包尿布較常接觸的腹股溝處。另一個因素為黴菌,因為皮屑芽胞菌過度的增生,而使寶寶患有此皮膚病。而脂漏性皮膚炎並不會讓寶寶感到很癢,而在患部不停搔抓。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過敏體質而造成皮膚上的濕疹,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反覆出現大約半年的時間,寶寶在四個月大以後,發疹子的原因就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若發生在特定位置,可能長大後就容易有過敏體質,因此,父母更要細心照顧,此時的過敏可能會跟著寶寶一輩子,所以不可輕忽!

發生原因與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起濕疹有特定的部位,其好發於手臂、大腿及小腿等,通常會讓皮膚粗糙,嚴重則會出現紅疹。若濕疹出現在四肢外側的位置,可能長大後也會有異位性皮膚炎。大約兩成的寶寶會有此病症,需特別注意的是,孩子在兩歲大以後,異位性皮膚炎的位置會改變,疹子會長在軀側的部位,如手肘內側、膝蓋後側(膝窩)等。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大多為過敏體質,而通常父母也是,但父母不一定也會有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是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症狀。

伴隨著發燒的發疹疾病

玫瑰疹

玫瑰疹通常會出現在三歲以下的孩子,是一種病毒型的感染,不太會有後遺症或併發其他症狀,但需注意其發燒時的溫度較高。寶寶在感染病毒後先有發燒的症狀,大約會持續發燒三天的時間,一退燒就開始發疹子,起疹子的部位在身上,顏色較淡且不明顯。退燒以後,其活動力及食欲很快就會恢復,患部也不會搔癢,所以不需特別擦藥或治療。但必須注意其特點為,退燒了以後,疹子才會出現,所以必須辨別起疹子的時間,以免與其他疾病混淆。

猩紅熱

猩紅熱的症狀與感冒或腸胃炎類似,能透過飛沫感染,通常有發燒、喉嚨發炎及出疹的情況,其發疹的型態為帶紅色的點狀疹,可能從脖子到四肢都會有,觸感較粗糙,好發於腋下、脖頸部、腹股溝等,舌頭也會出現俗稱的草莓舌,會在發燒1至2天後出現疹子,皮疹大約在3天後慢慢消失。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與其他人共用餐具或接觸性的用品。若已確定為猩紅熱,則依醫囑按時服用藥物並多休息。

麻疹

麻疹是病毒感染所致,可經由飛沫傳染,故傳染性高。其潛伏期間約10天左右,發病初期會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伴隨著發燒、咳嗽、結膜炎等,在疹子出現前,口內頰黏膜會長出白斑。身體的紅斑則會從臉部開始,一路向下延伸,通常不會發癢,但疹子可能會結合成一塊大的斑,約3天後漸漸退掉,需特別注意的是,寶寶若有麻疹,較可能會有腦炎及肺炎的併發症,所以應給予寶寶施打麻疹疫苗,而得過麻疹後,終身都有免疫力。

水痘

水痘的潛伏期間較長,大約2至3週,其症狀與感冒類似,會起發燒、喉嚨痛及頭痛等。寶寶會在發燒後出現疹子,好發部位在臉部及胸腹部,疹子會從紅色疹發展至膿?的型態,也會擴散到全身。此類疹子會讓寶寶搔癢難耐而不停搔抓,如果把膿?弄破,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感染,所以父母必須特別注意。讓寶寶接受常規的疫苗接種,可產生抗體,預防水痘的感染。

top
 
●bobo Q+A
糖尿病失明機率•高出常人25倍

糖尿病患小心失明危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共有3億6千萬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失明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25倍。長期高血糖狀態容易導致身體各器官功能失調,許多糖尿病患身陷失明危機而不自知。根據美國眼科醫學會資料顯示,造成永久性失明的三大疾病為「糖尿病眼睛病變」、「青光眼」及「老人黃斑部病變」,而青光眼、老人黃斑部病變也可能肇因於糖尿病,許多患者已置身失明危機而不自知。

台灣奧比斯基金會董事長、眼科醫師蔡瑞芳表示,糖尿病造成的長期高血糖狀態,會產生胰島素阻抗,最終導致身體各器官功能失調及損害,強烈破壞眼睛、腎臟、神經及心血管系統等嚴重併發症,因糖尿病失明者高達4成,罹患糖尿病時間愈長,視網膜病變發病率會愈高。(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top
 
●活動快遞
 
換掉失敗腦 向成功者借腦袋
出了社會,還在用「學生腦袋」或陳舊思維做事情的人,一輩子都不會進步。 想早一步邁向成功,就請先換掉以下的失敗腦袋,學習成功者如何思考吧!

日本最知名的家庭主婦
誰說家庭主婦只能在日復一日的油煙、杯盤狼藉中埋藏青春?栗原晴美將家庭主婦一職做到極致,成為歐美媒體人口中的「日本瑪莎史都華」,堪稱是日本最知名的家庭主婦!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