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台中最美的風景 讓志工力量撐起希望城市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跟我學日語—基礎報】提供寒暄問候、感謝、致歉、願望等日文情境對話,讓你在各種場合下做出適當的應對。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7/01 第21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封面故事
台中最美的風景 讓志工力量撐起希望城市
食物銀行 用愛心達到餓零穀飽
美學台中
從我們來的地方出發 台中火車站

 

cover
 
 
 

台中最美的風景
讓志工力量撐起希望城市

文/李政青、編輯團隊;攝影/羅友辰

 
志工力量1
台中最美的風景是人,期許台中能成為志工互助的希望之城。

施比受更有福。
發自內心,願意幫助別人,從事社會公益卻不求回報,助人也互助的志工精神,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操之一。而從事志工服務所得到的滿足與成就感,更是金錢所無法衡量。
一座城市的精神,要透過公民社會的志願服務體現出來,而志工力量更是現代社會表現溫暖和希望的所在。
台中最美的風景是人,期許台中能成為志工互助的希望之城。

在豐原醒世食物銀行的門口,有天來了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小孩來領食物,原來爸爸失業了,夫妻倆沒有收入,連吃頓飯的錢都沒有,「還好有這餐,不然他們可能要去燒炭自殺了,」台中市政府社會局長呂建德既沉重又慶幸的說。

在市長林佳龍提出的社會福利政策中,最底層是社會救助,接著是食物銀行,再來則是整合性社福、托兒、托老制度,志工銀行是整個台中社會福利體系生根發芽的底盤。「對一個城市來說,最重要的是軟實力。這個城市的精神是什麼?要透過公民社會的志願服務體現出來。」

以銀行概念調節社會資源

台中市政府將食物銀行與志工銀行視為整合社會資源的重要媒介。台中市推展食物銀行已實施多年,也頗具成效。呂建德驕傲的表示,「台中在各縣市中走得最快,兌換點數也最多。」目前台中已有三家食物銀行實體店、二十七處發放站以及五家聯盟店。4月份還與嘉里大榮物流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藉由該物流公司免費提供的服務及冷凍倉儲設備,未來食物銀行除了提供泡麵、罐頭之類的乾糧,還可以供應生鮮類食品。

為了讓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體系更有效運作,台中市還首創「台中市食物銀行自治條例草案」,預計年底送市議會審議,希望透過食物銀行的法制化,建置完善的社會安全網。屆時市府各局處都會總動員,例如衛生局協助食材的安全及衛生檢驗,農業局收購生產過剩農產品作為物資,經濟發展局鼓勵店家捐贈剩餘食材作為物資,教育局舉辦食物銀行日等。

志工銀行是引導社會資源投入公益服務和活動的另一項措施。為了鼓勵社會參與,志工可以將從事社會服務的時間累積、儲存,將來有需要時再以服務時數提領。目前社會局規劃了「換工/服務時數儲值制度」,計畫試辦社區幫伴模式,建立培力社區互助機制,讓將來志工能夠以工換宿、以工換餐。另外,還計畫建立「志工交換中心」與「志工雲端媒合平台」,希望透過電子化作業,讓民眾能夠依照自己的專業領域或是希望服務的對象,和社會的實際需求互相媒合。

將成立非營利組織與志工育成中心

 
志工力量2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長呂建德以整合性社福的概念,將食物銀行與志工銀行視為整合社會資源的重要媒介。

為了達到「志工首都」的政策願景,社會局還計畫成立全國首創的「非營利組織與志工中心」,作為非營利組織專業培訓及資訊交流共享的合作平台。這座將國防部荒廢多年的聯勤招待所活化利用,原地設計重建的新建築,預計於2019年落成,這將是一棟透明的玻璃建築,晚上站在外頭,就可以看到燈光往外投射;各個空間裡,有人辦公、有人辯論、有的舉辦論壇,將成為台灣志工培育、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的育成中心。

呂建德解釋,「這棟建築理念符合三個重要特色:開放、民主草根性、還有國際化。」透明玻璃展現出開放透明的意向,不僅開放給各個非營利組織申請進入,也開放各種觀念、想法、資源的流動,這個流動不僅侷限於台中當地,更希望範圍擴展到全台灣、全世界,甚至歡迎國際非營利組織進駐。內部設有多個大、中、小型會議室與工作間,希望促進中心內各組織、人員的交流討論,「極小化個人使用,極大化公共使用,讓團體彼此之間互相認識,激盪意見。」

進駐三年累積能量與實力

在實際運作上,未來非營利組織進駐後,將以三年為限,三年後必須離開中心自力更生。三年內,中心將媒合各項資源,除了經費補助,也有財務、企管專家進行教育訓練,協助強化成員的組織經營能力。這裡也是社會企業的培力中心,包括食品安全、環保、文化、教育及勞工等重要的公共治理議題,都將在這裡被轉化成社會公益創投或青年創業計畫。中心同時可作為公益聯盟的整合平台,不同的組織在這裡隨時可以互相交流學習,分享資源。「這是彈簧床的概念,希望你來這裡蹲點之後可以跳出去,而且可以跳更遠。」呂建德說。

對在地的草根性組織而言,加入中心可以強化他們推展志工人力、志工培訓的能力。近年許多非營利組織面臨捐款減少的窘境,希望透過自己製作產品、販售以增加收入,中心也可以在商業模式的建立、行銷和文宣上加以協助。對想投入社會企業的年輕人而言,中心也計劃開設國際課程,聘請國外師資以英語授課,透過國際經驗傳授,相信對社會企業的策略創新、組織創新等將帶來不少助益。

市長林佳龍曾經說過,「台中最美的風景是人。」志願服務是城市進步的指標,當整個社會能夠營造出互助的動能時,許多看不見的黑暗角落才有消失的可能。

TOP

 
 
 

食物銀行
用愛心達到餓零穀飽

文/高永謀;攝影/羅友辰;圖片提供/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灣省台中市支會、宏源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食物銀行1
台中市食物銀行由紅十字會台中支會承辦多年,總幹事陳玠甫(中)帶領食物銀行快速拓點,以服務更多邊緣戶。

日前,在電影《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系列電影中扮演黑寡婦的女星史嘉蕾.約翰森(Scarlett Johansson),為美國食物銀行(Feeding America)拍攝宣傳廣告,呼籲美國民眾踴躍捐輸食物。她在廣告中說,美國現有高達1,600萬名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以下,飽受飢餓威脅。

因為這支廣告片,眾多美國人才驚覺,被譽為世界首強的美國,仍有眾多欲求溫飽而不得的人們。雖然史嘉蕾.約翰森現在片酬豐厚,但其實她出身食指浩繁的弱勢家庭,童年時仰仗食物銀行才得以脫離飢餓,日後才能實現夢想、得意影壇。

台中市首創實體食物銀行

在台灣,許多人誤以為飢餓已是歷史;但隨著貧富差距擴大,飢餓已是最嚴峻的社會議題之一。台中市政府於2009年4月創立台中市愛心食物銀行,領先各縣市政府,經過多年的努力,2012年8月又創辦全國第一個實體食物銀行,現已擴增至三個實體食物銀行、二十七處發放站以及五家聯盟店(社區型食物銀行),台中市幾乎每區都有發放站,方便弱勢族群就近領取物資,每年約可嘉惠近3,500戶次。

 
食物銀行2
食物銀行接受捐贈的物資,也包括衣服在內。

食物銀行創立後,引發眾多迴響,民眾、企業、公益團體踴躍捐贈物資,加上嘉里大榮物流義助,義務提供物流服務,讓食物銀行得以快速拓展發放站。高雄市、花蓮縣政府亦參照台中市的模式,成立食物銀行。

2015年4月,台中市政府、彰化縣政府、南投縣政府更共同簽署物流平台意向書,並由嘉里大榮物流免費提供新鮮食材物流服務與冷凍倉儲空間,擴大食物銀行的容量,以期幫助更多三縣市的弱勢家庭。

「嘉里大榮物流發跡於台中市,為了回饋台中市,一直與紅十字會保持合作關係,得知台中市成立食物銀行後,便義務提供物流服務,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嘉里大榮物流總經理阮慧雯指出,經由嘉里大榮的物流系統配送,得以將物資運送至台中市各區的發放站,不必再煩憂運送問題。

昔日,食物銀行物資多為存放時間較久的罐頭、乾糧,在中彰投三縣市簽署物流平台意向書後,嘉里大榮不僅提供冷凍倉儲空間,儲存新鮮蔬果與肉類、海鮮,更派遣設有低溫保存設備車輛,穿梭於三縣市間,擴大食物銀行的影響力。

阮慧雯強調,嘉里大榮的司機同仁很能以同理心看待弱勢族群的處境,因此對公司襄助食物銀行,皆踴躍投入、熱心義助。

社區型食物銀行萌芽

 
食物銀行3
實體食物銀行採超市擺設,讓領取者可以從容且有尊嚴的取用所需物資。

台中市長林佳龍在擔任立委時期,便致力推動〈食物銀行法草案〉;在競選市長時,亦將強化食物銀行列入政見。〈食物銀行法草案〉旨在訂定專法,免費提供弱勢者、急難者日常生活物資,以杜絕食物、物資浪費,並讓弱勢者、急難者生活得更有尊嚴。

在中彰投進行跨縣市合作後,市長林佳龍期許,食物銀行物資將不再只有罐頭、泡麵、乾糧,亦可供應新鮮食品、蔬果;台中市政府不僅接受民眾、企業、公益團體捐贈,農業局亦將主動收購生產過剩的農產品,除了為學校營養午餐加菜,更可增益食物銀行食材的廣度、深度。

踵繼食物銀行之後,社區型的食物銀行也隨之萌芽,兩者相互奧援,亦互補其不足。全國首創的社區食物銀行,由台中市順天醫院旗下的宏源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創立,已於2015年1月營運;目前在台中市,現已有五家社區型食物銀行。

「在美國,約有15%的家庭倚賴食物銀行維生。」承辦食物銀行的紅十字會台中支會總幹事陳玠甫語重心長的說,台灣飽受飢餓威脅的弱勢族群,人數應遠超過政府列冊的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但此議題長期未受重視。根據衛生福利部在2014年的統計,台灣每年浪費近270萬公噸食物,足夠讓三十五萬低收入戶吃上好幾年,「台灣並無食物短缺問題,但分配嚴重不均。」

 
食物銀行4
實體食物銀行採超市擺設,讓領取者可以從容且有尊嚴的取用所需物資。

陳玠甫指出,長年以來,廟宇、教會便不定時發放物資,救濟周遭貧戶;但缺點是,因為不定時,無法根本解除貧戶飢餓的威脅,許多貧戶更無從得知訊息,且因把關較為寬鬆,若干排隊領取物資的民眾並非貧戶,未能將資源花在刀口上。

失業家庭為救助首選

因此,在2009年,台中縣、市政府便成立慈善平台,統整相關慈善資源,並委託紅十字會台中支會承辦。而在台中縣、市合併後,慈善平台轉型為食物銀行。2012年8月,全國第一座實體食物銀行正式成立,座落於綠川西街第一廣場大樓內,占地約270坪,內部擺設與一般超市無異。

目前台中市的食物銀行有二十七處發放站以及五家聯盟店,發放站多位在宗教團體、財團法人、社團法人、慈善會所在地;其中,北區、和平區因幅員廣大,皆設有二個發放站,但中區、西區因幅員較小,共享一個發放站,即綠川西街的實體食物銀行。

陳玠甫澄清,並非所有弱勢族群,都可到食物銀行領取物資;主要發放對象為未符合社會救助的邊緣族群,其發放優先次序如下:
一、失業家庭:主要負擔家計者皆失業,有就讀高中以下子女,且生活困頓、三餐不繼的家庭。
二、部分失業、經濟困乏家庭:主要負擔家計者50%或50%以上失業,且有就讀高中以下子女,且生活困頓、三餐不繼的家庭。
三、低收入戶:政府列冊之低收入戶,但仍生活困頓、三餐不繼者。
四、中低收入戶:政府列冊之中低收入戶,但仍生活困頓、三餐不繼者。
五、其他:因其他因素如車禍,確實急需食物銀行濟助者。

「食物銀行的終極目標,為『餓零穀飽』。」陳玠甫解釋,食物銀行資源有限,必須幫助最迫切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因領有政府補助,因此發放次序較後;眾多邊緣戶可能因家庭成員名下有房地產,與社會救助無緣,生活反倒更加窘困,故其發放次序較前。

物資領取最長可達一年

 
食物銀行5
食物銀行現有物資以企業捐贈食品為大宗,目前很缺奶粉、尿布等生活用品。

目前,食物銀行濟助對象,由各里里長、里幹事,與公私立機構、公私立學校、社會慈善機構,向台中市各區區公所提出名單,再由區公所篩選、審核,之後再將經篩選、審核的名單,轉呈至紅十字會台中支會等政府委託單位。

目前,食物銀行發放物資,約可分為三種方式;申請食物銀行的民眾,獲核可後,可連續領取六個月的物資;期滿後,視其經濟情況,最長得延長六個月。第一種方式為定期發放,發放對象為經區公所篩選、審核的名單,時間為每月最後一週的週末,發放地點為各區發放站。

第二種方式為臨時發放,發放對象為臨時性求助個案,且經評估,確有提供物資之必要者。第三種方式為宅配到家,部分弱勢族群因行動不便,即使食物銀行發放站近在咫尺,卻遠若天涯,此時食物銀行將派遣志工致贈物資。

前往食物銀行領取物資,每戶皆有其上限;食物銀行更將物資分門別類,依其市價換算成點數。食物銀行更根據發放對象家戶人口數,制定A餐、B餐、C餐、D餐,七人以上的家庭享用A餐,可領取2,000點的物資,五到六人的家庭享用B餐,可領取1,500點的物資,三至四人的家庭享用C餐,可領取1,000點的物資,一至二人的家庭享用D餐,可領500點的物資。

擘建食物銀行之網絡

陳玠甫直言,對弱勢族群而言,食物銀行提供的物資,頂多可因應數日生活所需,但其主要伸援對象為邊緣戶,如此方不致養成他們的依賴心理。倘若受援助對象,領取一年的物資後,仍未能脫離飢餓威脅,雖無法再延長受援期限,但食物銀行也不會袖手旁觀、棄之不理,而是轉介至社區型食物銀行。

 
食物銀行6
宏源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成立台灣首家社區型食物銀行,主要幫助台中市北區弱勢族群。

近三年來,陳玠甫統計,若以市價計算,每年約送出3,000萬元物資,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他感嘆地說,每年雖約有3,500戶次受惠,以每戶平均3.5人計算,亦僅一萬多人次,約占台中市總人口的0.5%,與美國的15%相距甚遠;未來,希望擴大與企業、慈善單位合作範圍,以期擴大救助範圍。

宏源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林佳憓補充道,台中市食物銀行與五家社區銀行,物資可彼此互通有無,編織成綿密的食物銀行網絡;但社區食物銀行致力在地化,讓弱勢族群有更多元的求援管道。

她負責的宏源愛心實物食物銀行,救助對象以北區民眾為優先,除了由台中市社會局、北區各里里長、學校校長轉介的弱勢家庭,亦透過志工尋訪真正的貧戶,同樣也可請領六個月,必要時亦可延長至一年,發放時間為每月第四個星期六。

目前食物銀行接受民眾、企業、公益團體捐贈的物資,除了常溫食品、冷凍食品,還包括尿布、奶粉、衛生紙等生活日常用品。陳玠甫疾呼,目前食物銀行最缺乏的物資,當屬價格較為昂貴的尿布、奶粉,歡迎各界踴躍捐輸。他特別提醒想要發揮愛心的民眾,請多多捐輸速食包、罐頭、冷凍食品,不一定要捐白米。

台中市愛心食物銀行(實體店)

▲ 綠川店
地址:台中市中區綠川西街145號7樓(第一廣場)
電話:(04)2222-2411#214

▲ 豐原店
地址:台中市豐原區豐原大道三段145號
電話:(04)2526-7045

▲ 沙鹿店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鹿寮里賢義街162號2樓
電話:(04)2662-8366

TOP

 
 
 

從我們來的地方出發
台中火車站

文;圖/謝文泰

 
台中火車站1
台中火車站見證了台中發展的軌跡。

1908年,台灣縱貫線鐵路最後一段在台中接通,
從火車頭氣笛鳴起的那一刻起,不僅帶來了台中日後繁榮的景象,
也開啟了台中邁向現代化都市的新頁。
百年之間,台中車站扮演著台中的門戶象徵,
許多人的生命故事與它緊緊相扣!
百年過去,在台鐵新站即將落成開通之際,
這些由車站、鐵道、路空、倉庫與宿舍群所串聯而成的鐵道文化資產,
是否只會剩下車站古蹟供人憑弔?
還是能夠蛻變成台中人下一世紀的驕傲?

日本人自西元1895年領台之後,深知台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海拔變化,不僅林相豐富、物產豐饒,深具屯墾價值,未來如能積極開發,勢必成為日本重要的聚寶盆,為日本提供重大的經濟物資;因此,日人領台後即積極籌設全島鐵路。

當時縱貫鐵路分為北中南三段施工,其中1900年至1904年間,北部及南部路段陸續完工,而中部路段則遲至1905年到1908年間才完成。1908年4月20日全線通行,同年10月24日在台中公園舉行「台灣縱貫鐵路全通式」,台中公園人工湖上的湖心亭,就是當時為了迎賓慶賀的紀念建築,日後也成為台中的象徵。

台中邁向現代化都市的始步

台灣西部的縱貫鐵路完成後,讓縱貫鐵路沿線的林業、糖業、鹽業等鐵道得以匯流;台中自此挾其地利之便,成為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不僅民生物資及產業設備得以暢流,更成為南北民眾聚會的首選之地。當時許多重要的文化活動,都在台中舉辦,使台中從此人文薈萃、文風鼎盛,奠下日後被稱為「文化城」的基礎,開通了台中市邁向現代化都市的新頁。

當時第一代的台中火車站叫做「台中停車場」(1905年),只是一棟簡單的日式木構建築;然而隨著台中站的物資吞吐量成長,以及台中都市規模持續擴大,原有的木造車站很快的不敷使用,遂著手進行車站改建,並於1917年完成了磚造的「台中驛」,即是今日台中火車站的原形。而台中舊市區棋盤狀的系統向東南過了綠川之後,便以向心之勢向火車站集中,使台中火車站成為這個城市主要軸線的焦點,其重要性及支配意味不言而喻。

 
台中火車站3
候車室採光舒適。

百年之間,台中車站扮演著台中市的門戶象徵,多少人的生命故事,與這個車站緊緊相扣!百年來,台中火車站的尖塔,是外地人進城奮鬥的始頁,也是台中異地遊子的集體鄉愁。

飄洋渡海而來的古典種子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英籍學者孔德到東京帝國大學講學,引進西方建築教育,是日本近代建築教育的鼻祖。日本的近代建築家中,也有多人留學英國後回日貢獻,像辰野金吾便是第一代建築家中的傑出代表人物。

在當時,日本一度流行歐洲古典式樣的建築,就其風格而言,大致可分為歐陸古典式樣以及維多利亞古典風格兩大類。歐陸古典式樣的建築物較嚴肅、遵守古典建築的構成原則,而維多利亞風格的紅磚建築在古典元素的運用上相對自由活潑許多,日本內地便對這樣的風格取了一個「自由古典風格」的稱呼,先前所提到的辰野金吾便是設計此類風格設計的佼佼者,其所設計的自由古典風格建築不僅有著嚴謹的古典開口比例,更是在古典元素的構成原則之中有著活潑的組合,甚至其作品立面上常可見到的數道洗石子水平飾帶,亦被稱為「辰野金吾式樣」。如果說當時遵守歐陸正統古典原則的建築是一篇結構嚴謹的論文,那麼以辰野金吾為代表的自由古典風格建築就像是一首靈動的詩。

隨著日本政府日益重視台灣的建設發展,許多建築家及建築科畢業生,便渡海來台參與大部分的公共建設,任職於總督府轄下各營繕單位,使台灣各地高品質的公共建築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帶來台灣建築現代化的新風貌。

台中火車站於西元1917年落成,是由當時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設計,就是辰野金吾式樣建築的代表作!當時在台中火車站建築採用了自由古典風格設計,充分展現了設計者對於火車站此一象徵著進步、活力建築物的想望。

建築美學的高度成就

 
台中火車站2
台中火車站正面山牆中央頂部裝飾採勳章飾。

在平面機能上,當時的台中驛(台中火車站)有著極其簡潔的設定,亦即中央為一個挑高的大廳,左右各有一個候車室,正面銜接一排木構迎賓簷廊、後方則以驗票匝門區與鋼構月台相連。挑高的大廳在正立面形成了突破簷口線的中央山牆面,透過牆面上三道垂直高聳的方格玻璃採光窗,讓大廳顯得明亮寬敞而宜人。兩側候車室雖略矮,卻也因各四道弧拱玻璃窗而同樣明亮舒適。

台中火車站屬於承重牆柱系統之磚造建築,表面卻未直接露出清水紅磚,而改貼小口無釉面磚,是耐人尋味之處;外牆面另有仿石材之洗石子飾帶與裝飾,屋頂則是木造棟架。

車站主體為一長方塊量體、載以四坡屋頂(右翼增建則是1949年擴建)。主量體恪守古典建築基座、屋身、屋頂三段式的關係,帶來典雅、穩定的視覺基調。基座是以洗石子模仿石材疊砌而成,因此可以看見如石材接縫般的溝縫線。屋身表面則以紅色無釉小口面磚貼飾,訪客如不近看,一定會以為是小口砌之清水紅磚牆;屋身在柱頭、眉梁、拱圈、拱心石及山牆面均有洗石子模擬砌石構造,以營造石拱、石梁之安定感;而立面轉角方柱上的三道洗石子水平飾帶,便是典型的辰野金吾式樣建築印記。

車站建築正中央為一座四坡鑽尖木構塔樓,鑽尖簷口為一半圓拱,具有後期文藝復興建築的趣味。這一尖塔,不僅盡收台中市區道路軸線的視覺焦點,也成了世人對於台中火車站的第一印象。

在建築物的前、後、左、右各有一精美的高聳山牆面,展現強烈的氣度。山牆面兩側均有一對方形轉角柱收邊,以強調車站中央部位之華麗感與權威性,轉角柱頂部有一半圓型拱頂,拱內有緞帶折花裝飾,周邊繞以複雜的錦帶狀泥塑。正面山牆中央的圓形勳章飾最大也最為華麗,四周鑲以華麗的洗石子裝飾。

細看這些華麗的裝飾,就會發現全是由鳳梨、石榴、蓮霧、香蕉及許多台灣本土的植物花草所組成;除了可以窺見設計者意欲在建築設計中反映在地特色的企圖外,亦充分發揮了自由古典風格的彈性與活力。這些有趣的裝飾品,常常可以為訪客帶來莫大的驚喜!

站內大廳佇立著一對長方形獨立柱,藉以區隔大廳與兩側候車室。柱式的構成與比例遵守著古典建築的構成原則,但是細看其裝飾,援用了許多異國風情的花葉,也因此有「異風柱式」之稱。車站前的木構簷廊以及站後第一月台的鋼鑄柱廊,仍保留完好,是不能錯過的精緻古典之作。

鐵道文化時代的遷移與台中都市的展望

 
台中火車站4
鐵道遺構何去何從。

隨著台鐵新站即將落成,台中火車站就要卸下現在的任務,被賦予新的角色──鐵道博物館。從鐵道文化的角度來看,台中火車站有其歷史上的重要性,在建築、藝術史上也有高度的成就。但若從都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台中火車站則難以獨美。

畢竟鐵道的發展,是台中近代都市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有了鐵道,民生物資得以挹注,使台中得以持續擴大;有了鐵道,產業物資得以以台中為中心運輸,成為中部經濟動脈的集散心臟。更重要的是,鐵路進入台中市中心,為台中帶來可觀的人潮,更挾其地理之利及得天獨厚的氣候,成為各種活動交流的中心,這些活動不只是經濟活動,還包括許多文化活動,是台中之所以為「文化城」的起點。因此,這整套劇本除了台中火車站這個主角之外,還包括鐵軌、鐵道路空、鄰近的倉庫群、宿舍群等角色,每天上演著商賈進城、親人送別、學子通學、物產貨運以及台鐵人成家立業的故事。

我們不禁在想,這些鐵道空間脈絡,能否在台鐵的下一波計畫中倖存?讓這些空間資源蛻變成為講述近代台中演義的場域?百年來,近代台中的故事從鐵道文化展開;百年之後,當異鄉旅人乘著火車、沿著新鐵路緩緩駛進台中的時候,迎接他們、映入他們眼簾的,將是一片乾淨的空白?還是我們可以從彼時來處重新出發,走出屬於台中下一個世紀的故事?

國定二級古蹟──台中火車站
位置:台中市中區台灣大段一段1號
(建國路與台灣大道交叉口)
開館時間:1917年(大正六年)
設計者: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工務課營繕掛
建築特色:辰野金吾樣式(自由古典風格)。

 
謝文泰
謝文泰

〈本期專欄輪值作者〉
謝文泰
老台中人。
一位無可救藥的浪漫建築師,相信有美好的空間就會發生美好的事。
對老台中近乎愚痴的情感,驅使著他無法自拔的投入許多別人眼中的傻事。
然而這些傻事,竟然漸漸一一實現。
成大建築研究所碩士,曾任成大建築系、東海建築系、朝陽景都系講師,長期投入社區營造、校園空間改善、文化資產活化以及都市空間再生等努力。

TOP

 
  完整文章請見:《臺中好生活》七月號NO.6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