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No.754 「番婆庄」的牛車、亮晶晶的

科博電子報 科博電子報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想成為一個成熟、快樂且有競爭力的「全人」?快來訂閱【30雜誌電子報】,讓你擁有不一樣的全新視野及思維!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6/30 第754期
•「番婆庄」的牛車
 文字、圖片:陳志偉
本館人類文化廳 農業文化展廳出口處的牛車老照片。林英敏館長的名片上有新港的庄章圖記。(因應《個人資料保護法》之參考依據已將相關資訊除去)

筆者有機會於6月初,接待嘉義自然史教育館一行人參觀博物館,除了館員與志工之外,教育館榮譽館長同時也是新港金益芳地方文史工作室創辦人的林英敏館長也來到館內,當時筆者安排大家一同參觀農業文化與漢人的心靈生活兩個展廳。主要是嘉義新港處於嘉南平原,有著豐富的稻米甘蔗農產,新港奉天宮的媽祖信仰也是歷史悠久。

正當筆者介紹完農業文化廳後,準備離開介紹有關媽祖信仰時,林英敏館長跟筆者借麥克風,介紹一幅掛在出口處的黑白老照片(附圖一),館長說這張照片是他當年某個早晨的時間,在新港「番婆庄」所拍攝的照片,照片本來要拍牛車,但當時他直覺的空空的牛車拍起來不好看,所以請當時正要準備去上課的小朋友們上牛車給他拍照,小朋友們一聽到就蜂擁而上,等他拍完照後他數了一下人數足足有二十一個這麼多。館長說照片的記錄告訴我們,牛有穿鞋,人沒鞋穿。原來牛除了耕作還要肩負運輸工作,當時道路鋪柏油或是水泥,又熱又硬的道路對牛蹄很傷,所以牛有專門的鞋子可以穿,為了減輕牛拉車的負擔,牛車的輪子也改成橡膠輪。

嘉義縣地處嘉南平原,清代古名「諸羅」,得名於平埔原住民洪雅族(Hoanya)羅亞(Lloa)支族的諸羅山社(Tirosen)。目前嘉義市區中央噴水池北邊有番社內、番社口,嘉雄陸橋旁有番仔溝,縱貫鐵路西面有番婆莊等地名。林英敏館長口中的「番婆庄」指的是今天位於新港鄉西南角的安和村一帶,這裡的老式門牌上,還可以看見寫著「番婆」、「新部落」等字樣,事實上嘉南平原一帶,是平埔族洪雅族的活動與聚落範圍。「番婆」的說法指的便是當時的平埔族女性,在清代當時渡海限制之下,許多漢族的單身男子(羅漢腳)與平埔族女子通婚後一同生活,在人群的聚集與開墾之下「番婆庄」之名就因此出現。

感謝當天林館長的介紹,讓大家更瞭解自己的故鄉與歷史,事實上博物館輔導許多的地方史教育館,就是期待他們能說自己家鄉的故事。活動結束時,林館長與筆者互換名片,館長的名片上印製著新港舊時的庄章(附圖二)。館長還花了點時間說明了當時庄章的設計理念。嘉義自然史教育館位於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國小內,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那裡去看看走走喔!

 
•亮晶晶的"小藍豆"
 文字、圖片:王明仁
圖1. 大花咸豐草花上的台灣琉璃豆金龜圖2. 深藍色型的台灣琉璃豆金龜

台灣琉璃豆金龜是屬於鞘翅目,金龜子科、豆金龜的昆蟲,又名棉花弧麗金龜,喜歡訪花吸蜜,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常可在大花咸豐草、野牡丹和絲瓜等的花朵上找到牠們。體型袖珍, 體長約1.2至1.5公分,體色有深藍色型和綠色型兩種,軀體表面會反射強烈的金屬光澤,翅鞘有溝紋和點狀刻紋呈縱向排列,靠近翅膀基部處的下方有橫向的凹痕,牠腳部的顏色和體色相同,腹末端無白色絨毛,外型類似小小「亮晶晶的藍色豆子」,小朋友看到牠們,都感到興趣高昂,台灣琉璃豆金龜外型漂亮討喜,是觀察和學習甲蟲的絕佳對象之一。

台灣琉璃豆金龜的外型相似種是一種叫「藍豆金龜」的金龜子,一樣都是體小如豆、反射出強烈的藍色金屬光澤;那我們怎樣才可以分辨兩種豆金龜呢?三種簡單的區分方法可以試試,首先看看觀察個體的尾飾板上有沒有白色毛斑,如果沒有可能是台灣琉璃豆金龜,如果有可能是藍豆金龜;接著測量一下體長,如果體長為1.2至1.5公分,可能是台灣琉璃豆金龜,如果體長為0.8至1公分,可能是藍豆金龜;最後將兩種豆金龜擺在一起比較一下,看看鞘翅上縱向刻痕,比較不明顯(淺)的可能是台灣琉璃豆金龜,刻痕比較明顯(深)的可能是藍豆金龜。

台灣琉璃豆金龜的蜜源植物有大花咸豐草、野牡丹、山芙蓉和朱槿等,在花朵上常可以發現牠們正在忙著填飽肚子。牠的動作緩慢,如果有人打擾到牠,就會趕忙飛走,如果來不及逃跑,就會使出「裝死」的本領,掉落草叢中,等到危機過後,又恢復原來的行動;台灣琉璃豆金龜有深藍色型和綠色型兩種,目前數次發現的台灣琉璃豆金龜都是深藍色型的豆龜,希望很快能觀察到綠色型的個體。

 
•扇唇山薑-呂宋月桃
 文字、攝影:廖仁滄

本館植物園栽種的呂宋月桃呂宋月桃的花序

端午節剛過,不知道您是以什麼方式渡過這連續假期呢?

飲雄黃,掛菖蒲這些已經是逐漸被人遺忘的習俗,吃粽子,划龍舟又不被怕熱的人所喜,但相信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方式過節。

如果您選擇的是到郊外踏青,享受山林間的清涼,一定會注意到山徑旁月桃(Alpinia zerumbet (Pers.) Burtt & Smith)那盛開的白色花朵。月桃是很早就被漢人注意到臺灣原生植物之一,成書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臺灣第一本「縣志」《諸羅縣志》中就有「月桃,葉似蓮蕉,花黃白色,倒垂,香而濁,一莖可數十蕊,臺產五月始開。端午日,取其葉以為角黍,摘花插小兒髻上,又名虎子花」的記載。現在人已經看不在端午節時幫小孩頭上插月桃花了,但某些地方還能看到有人用葉包粽。

或許您不知道,臺灣野外可以看到的月桃屬(Alpinia)植物竟然將近20種,月桃只是其中之一。本館植物園北部低海拔區裡收集其中多數種類。這些月桃並不都是原產於臺灣北部的植物,集中栽種是為了讓有興趣的人可以就近觀察比較。

對許多植物愛好者來說,月桃屬植物一直讓人很傷腦筋。物種間的差別不太容易讓人一眼區分,某些種類沒花時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只能用葉子有沒有毛還有毛的質地與生長位置來作區分。看見花也未必容易區分,雖然可以花序是否下垂?有沒有小苞片?還有唇瓣的大小顏色來區分,但唇瓣上的顏色與斑紋變化讓人困擾。把這些植物種在一起,有實物比對就容易分辨了。

「呂宋月桃」是這些月桃中比較容易區分的種類。除了葉子光滑無毛之外,由於花序下方有2至3個長分枝,所以整個花序看起來比其他同屬植物熱鬧許多。加上花朵幾乎整個是白色的,只在唇瓣上有紅色線條,因此讓它更顯得與眾不同。花序雖然大,但它的每朵花體形卻小巧玲瓏,仔細比較還可以發現唇瓣形狀與其他月桃不一樣,呈現頂端三分岔的扇形,看起來像是一把被撕開的紙扇,因此有些資料上稱它為「扇唇山薑」。

「呂宋月桃」以菲律賓的主島為名,在臺灣的天然分布也只限於蘭嶼跟綠島,不過這幾年在全島許多地方都能看見有人栽植,生長狀況也不錯,也許您就曾經在某人家的院子裡看過它哩!

私家秘密:
呂宋月桃 Alpinia flabellata Ridl. 薑科
展示區域:北部低海拔區

 

 
發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館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電話:(04)23226940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悠遊卡「取消」八折?柯文哲幫大家上一堂行銷課
悠遊卡不給台北市民優惠?真的嗎?如果你新聞只看標題不看內文,那你也錯怪柯了。柯的做法是「直接把票價改成原本的折扣」。換句話說,有悠遊卡的人,你的優惠可是一分一毛都沒少。

長者死亡風險 研究:「肌肉量」是關鍵
一般觀念認為老人胖不是福,年紀大要清瘦一點,可是這個觀念可能要修正了。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公布一項針對台灣老人做了9年的追蹤調查,「肌肉量」才是影響老人死亡風險的重要關鍵。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