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第127期】新年三天連假,電影怎麼選?


【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讀小說•愛閱報】提供最新女性網路文學,內容涵蓋愛情、穿越……熱門排行不錯過,一同情話綿綿來說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2/31  第12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關於本週電影
公告(本週提前發行、期數更正)
好片推薦 《葉問3》真正的強者,是超越輸贏的
《翻轉幸福》成功背後有太多的要素
《家有兩個爸》愛是可以比較的嗎?
 
關於本週電影
各位朋友大家好

跨年可以選擇的電影類型很多,甄子丹親自來台宣傳的葉問3,絕對是武打迷必看,連不是武打迷都可能會被這個角色的武德和愛家給吸引呢;若想要看成功故事,有翻轉幸福,不過比預期的少了一點感覺;或是完全只想要輕鬆笑笑的話,還有家有兩個爸,都是不錯的選擇

預祝新年快樂,也十分感謝讀者們這一年來的支持

火行者

 
公告(本週提前發行、期數更正)
.因為1/1星期五開始放三天連假,本週的電子報提早了一點點發行,希望能讓大家早點看到,可以為連假的電影行程做個歸劃,下一期開始會恢復正常,每週五發行。

.電子報標題的期數前面有一期有誤,導致後來的期數編號都差了一號,在這期做了更正,並不是少了126期喔,在這裡跟大家說一聲以免造成誤會,如果有造成困擾,十分抱歉

 
《葉問3》真正的強者,是超越輸贏的

我很喜歡武術,也很喜歡甄子丹,還很喜歡麥克泰森,不用說肯定會很喜歡《葉問3》…只是喜歡的程度到多誇張而已∼。一起去看試片的朋友(女生)不是武術迷也不愛打殺,但看完也整個愛上葉問/甄子丹,直說好想要一個這樣的男人,哈。

這樣的開場只是想要點出一個特色,就是《葉問3》除了有帥到翻掉的武打以外,也有更多內在的「質感」,呈現出一種不靠愛現或是外表的man,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且不只如此(因為有人只是因為神經太大條所以色不變),他的沉穩展現出非常內斂的強大,他並不愛出手,但被迫要出手時,光是站著不動的氣就有說不出的強大,真的是把這個角色寫得太迷人了…

不過,我們還是先從外在,武打說起吧∼

袁和平加上甄子丹,這樣的組合已經是品質保證了,就看打不打得過癮而已。《葉問3》剛開始在舖陳劇情,只有讓葉問小小的出手,但沒多久就開始有一打多(嘍嘍級)的動作戲出現,因為對手太多,也是打得好爽,且很能夠展現出葉問那種表面很溫的厲害,他總是那麼沉著,那麼犀利,那麼精準,那麼致命,不出手時就是很儒雅有禮,一動手就是還沒看出怎麼會事已經被幹掉。(因此嘍嘍不能只打一個,太快了,要打幾十個才行)

幾場嘍嘍戰之後,後續也開始有高手戰,包括和一個泰拳的對打,還有大家期待的泰森〔Mike Tyson〕。

泰拳戰的設計也很有意思,因為是關在電梯裡打(葉問、葉問老婆、泰拳拳手),狹小空間的對戰還要保護老婆,除了一大堆的超快速超狠近身對打之外,我們女性觀眾也能深深體會到在他背後的老婆的感受…非常有安全感…且看到老公專注在對打上的神情時,雖然擔心他但也同時能夠看出他真的是為此而生的…

泰森的部份,比較像是過招的不打不相識,也從對打中認清一個人,這場戲不是最終的頭目戰,雖然泰森強得不像話,有在看拳賽的都知道他的拳重和拳速有多麼超人,整個體型也是極度的不公平。這一戰並沒有要打到你死我活,但即便如此仍是非常有看頭的一場戲。

更重要的是最後的高潮,詠春對決,甄子丹v.s.張晉。雖然結果也可料,但就是看過程,這就跟看球賽一樣,就算知道最後的比數和結果,過程如何進球還是非常好看(當然先知道結果還是會少了一點緊張感),這兩位高高手對上,實在是值回票價,更是把詠春的精華看家本領通通拿出來讓大家看個夠。

像《葉問3》這種電影就是以武打為主的,劇情上,其實免不了有一些為了要「促成」上述動作場面而出現的劇情,不是那麼的真實,也不難料,比如地方惡勢力為了想要取得學校的地而槓上葉問,硬來不行就要綁人的一些細節設計等等。的確劇情不是得獎級的,有些角色的反應也很…電影角色,不過大家也不是為了看劇情來看《葉問3》的吧,至少,撇開這些比較刻意安排的人事物,《葉問3》還是有它在故事中想要傳達的主軸訊息。

一個重點,是家庭,或是說自己身邊重要的人。因為葉問算是「事業有成」,會花很多心力在道館,或是後來發生事情之後他會有能幫應該要幫的心態去協助,會忽略了家庭其實並不奇怪。但《葉問3》的過程,也是讓他發現這一切成就可能都比不過家庭來得重要的一個過程。他老婆的角色,我們女性觀眾很能懂,即使知道老公在外面有很多事要做,還是會希望有陪伴,希望被重視,雖然說有私心,但當老公真的願意放下一切來陪伴的時候,又知道老公有他所歸屬的地方,能夠把詠春用在對的地方發揚光大的那個人,才是當初自己愛上的人…

除了葉問自己的重心問題之外,《葉問3》也用了好幾個角色來比對出葉問的特質。可以說拳如其人,同樣是詠春,張晉的角色張天志也很強,而他的強就顯得比較「外放」,他也是個好人,但會為了生活做一些妥協,且他總是執著想要分高下,想要知道誰厲害,看到別人有成就而自己沒有的時候心中也會有所不平…這些內在的想法都會從他的拳腳當中流露出來,在他和葉問對決的時候特別明顯。葉問出手,從來不是為了輸贏,他求的不是要大家知道他有多強,也不是要讓大家在他面前甘敗下風,但必要時,為了捍衛重要的人事物時,他就會出手。他的拳,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平靜與沉穩,有著強者的謙卑,讓人感到的是可靠而不是威脅。能夠成為這麼強的人,或許有一種特質,就是他們最終追求的並不是強,而是已經超越了勝負。技能好到一個程度之後,心的境界也會成為差別的關鍵。

我很喜歡《葉問3》的一個地方,就是甄子丹很成功地把人的特質和拳的特質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虎虎生風的武術技巧的同時,也看到了功夫的更高層次。

《葉問3》是武打迷必看的強片,但也有機會吸引到不見得喜歡打殺卻能夠欣賞武德的觀眾群。

 
《翻轉幸福》成功背後有太多的要素

《翻轉幸福》會讓人期待蠻高的,因為有強大卡司(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勞勃狄迪洛〔Robert De Niro〕、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幕後編導又是大衛歐羅素〔David O. Russell〕。不過看完之後覺得還好,沒有非常棒,也不難看,好像是少了點共鳴,十分來說就是六、七分的程度。

《翻轉幸福》主要有兩個層面,家庭與事業。

故事說的是一個有創造的女孩長大之後過著庸庸錄錄的一般生活,有一天想把才華拿來當事業做,卻遇到許多阻礙和挫折,算是個追求夢想的勵志故事。或許是因為電影一開始就擺明了從小女孩時期就被奶奶看好要有一番成就這樣子的逐夢設定,即使知道這個是真實故事改編,還是有一點距離。

和一起去看試片的朋友討論了一陣子才似乎有找出無感的原因,因為成功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公式(不然大家都會成功了),說天時地利人和都要有,還算是一個過簡化的說法呢,會參與的元素太多太多,缺一不可,如果你沒有遇到這個人,如果你沒有剛好出現在這個地方,如果你沒有生在這一年,如果你沒有因為發生什麼事而想到什麼…任何一樣元素不見可能都會影響到結果。並不否認努力和天份都在成功的公式中,只是並非單單有這兩個元素就保證成功的,我們通常看到的故事都是成功故事,事實卻是世界上很多很多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沒有成功所以沒有變成傳頌的故事。

而《翻轉幸福》雖然有呈現出女主角的才華與堅持,但同時也呈現出了她的一些機運,比如剛好前夫的朋友認識誰,讓她有機會推銷她的發明,剛好有好朋友幫助她,剛好老爸還交友認識了有錢女友所以有金主,剛好商業詐欺會被她發現等等…所以即使《翻轉幸福》讓我們看到一個堅毅的女性努力從失業家庭主婦變成功商業人士,還是有點難在這個面向上激起熱血(比如出了戲院就想去發明新東西)。

世界是有很多殘酷現實面的,大部份的人在失敗的時候都會覺得別人害的、世界不公平,在成功的時候都覺得是因為自己努力。或許抱著這樣單純的想法去看《翻轉幸福》是很OK的,但若你在社會上打滾過,看過沒能力的人抱對大腿而一步登天,看過經營人脈比拼死拼活工作更有用,看過老闆總是歸功那個最會說話的人,看過有人只因為出現的時機對了就比別人有好的起跑點,看過有家庭背景好的人比大部份人省很多力氣,看過…種種告訴你努力與才華並非一切的現實面,甚至自己也嘗過箇中滋味,也明白照著成功人士的公式做也不表示自己就會成功(不然大家都會成功了),那對於《翻轉幸福》可能就會像我們一樣比較無感了,好像只是看了另一個成功者的故事而已,並沒有很大的情緒波動。

反而是家庭的這一部份,有很多感觸和思考空間。

《翻轉幸福》中的家庭是很常見的,家中有些人不和,姐妹也有互相比較的心態,家中有人鼓勵孩子去追夢,也有人會唱衰並要求孩子現實一點,每天有忙不完的大小事,從家事到帶孩子到感情還要工作,讓人手忙腳亂情緒也跟著不好,且扯到錢的問題時更是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想法且覺得自己才是對的…別人沒做好大家都會事後諸葛…好像都是自己最知道怎樣才對別人比較好…

很多的家庭相處元素是我們熟悉的,不見得發生在自己的家中,可能也看過或是聽朋友同事抱怨過,而《翻轉幸福》會讓我們看到,當家中一個從來沒有經營過事業的女性要花大筆鈔票(可不只是自己的錢,會和親人借錢,會把房子抵押…這也會影響到自己孩子的未來)投資自己創造新產品的時候,會有怎樣的作用。加上這個事業一開始並不順利,或許我們都覺得家人應該要無條件支持?事實卻事每個人還是有自己的難處和想法,即使他們愛你,也不表示他們就會讓你予取予求,他們也有自己的人生。當衝突發生的時候,甚至難聽的話都會說出口…這也不表示他們就不把你當家人了,只是愛雖然偉大,但它真的不是無所不能,加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個性、價值觀都有所不同,愛的方式也不同,世界又不像童話中的那麼理想,當生活大亂的時候,可想而知家中的氣壓會是如何了。

以老爸來說,即使他根本不看好這個女兒的才華,但再怎麼說他也掏了許多的錢,甚至把女友也拖進來金援…若不是父親,怎麼能這樣做?《翻轉幸福》並沒有把這些家人的付出給刻意做商業化的強調,但在過程中這些助力一直在的(也夾在很多負面情緒中),觀眾並不會一直看到無私大愛的支持,那太理想化,可是如果用心,還是會在不滿的背後看到親情友情的牽絆的。

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一通電話,一個一起長大的好友,始終默默在旁邊幫忙,即使並沒有做到什麼貢獻,但「最懂」的這種感覺,是非常難能的,在你最不知所挫的時候,一堆人會給你意見,可是最懂你的人才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動力、或是如何有效的引導你(因為是劇情,希望大家自己看,這裡就不明講是什麼狀況)。當然,這場戲是比較明顯要突顯出家人朋友支持的戲,大部份比較真實的表現則是如上一段說的,可能會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被負面的情緒給淹沒。

總的來說,《翻轉幸福》中的演員都很不錯,但勞勃狄尼洛感覺有一點浪費,他的戲算是配角中比較多的,只是感覺還沒有用夠他的特質。布萊德利庫柏則是更小的配角了,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焦點還是集中在珍妮佛勞倫斯一個人身上,她的演技有目共賭,把各種起伏和內在外在的感受都演得很好。全片的過程也不悶,說真的沒什麼大缺點大問題,只是看完之後沒有得到預期的感受,有點就是看完了…。有可能是個人的問題,所以文章前段談了比較多對於看別人成功故事的想法(的確是要努力也需要才華,或許認真和態度也能給自己更好的機運,都不否認這些,但每個人要走的成功路真的是很不一樣的),可能我本來就不屬於會被別人成功模式給激勵到的型,而電影又刻意用一些童年回憶和昆蟲躲藏的比喻來強調人生冒險追夢的精神,反而有點反效果造成我無感了。(還有一點就是電影有點讓我感覺好像事業成功才是幸福,但在我的觀念上…這因人而異,有人追求事業,有人只想和家人朋友舒服快樂生活,有人把創意用在自己的生活上就滿足,有人只想要孩子開心不見得要有成就。因為《翻轉幸福》有點是個追求事業成功的故事,所以對於價值觀沒有完全吻合的人來說可能也會少了共鳴。)

就跨年電影來說,《翻轉幸福》的感動度有點不如預期。它還是中上,也有不少值得思考或是觀察的點,像這樣子的故事,我覺得還蠻主觀的,因為它秀給觀眾看的是很多事件和人的互動等等,但會看到些什麼層面,因人而異。說不定你去看《翻轉幸福》完全不會感覺到我上面寫的那些,而有另外其他的啟發,都很難說。

總之,我試著把我看到的以及我的角度都說明出來,讓大家參考囉。

 
《家有兩個爸》愛是可以比較的嗎?

《家有兩個爸》是蠻適合希望輕鬆跨年不想用什麼大腦只想笑一笑的觀眾,但還是有一些內容也有正面訊息的商業電影。

我曾經因為型的關係,排斥看威爾法洛〔Will Ferrell〕的電影(我喜歡很man的、性格的男星),但看了幾部他二千年初的喜劇之後整個愛上他的白爛機車,花了些時間把他的精采白目喜劇都補齊了。

若要和他之前的其他喜劇比,《家有兩個爸》還沒有那麼賤,畢竟這次的角色是暖爸,雖然還是不時有一些威爾法洛式的喜感出現,但強度上並沒有讓人笑到拍大腿或肚子痛的程度,比較多小笑,習慣威爾法洛且為了威爾法洛來看《家有兩個爸》的朋友,可能要先把期望調降一點,還是好笑的,大約是調到七成期望應該差不多吧(就我個人而言)。

喜歡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的觀眾可以看個過癮,因為他在片中的角色就是耍帥的萬人迷,不光是女生會喜歡他,連男生都會很想跟他成為麻吉。

《家有兩個爸》的設定是兩個完全對比的爸爸,生父是不負責任但什麼都會的陽剛酷爸,是小朋友會崇拜的型,繼爸是比較…陰柔軟弱娘爸,但有耐心也很用心。喜劇的成份就來自於他們兩個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較勁」,兩個演員都有表現出自己的特質,互動的化學作用也不錯,加上幾個喜感配角,過程幾乎都蠻有意思的。

因為背景是家庭,所以笑料比較不會低級(威爾法洛要低級是可以很低級的…),但還是有些機會玩玩笑色笑點,其他的笑點則是有些誇大的喜劇笑點,擺明要搞笑的類型,慣穿全片,所以很適合就是想要來笑的觀眾。

這種電影本來就不是要拍來得奧斯卡的,所以深度上也是商業片的等級,但好歹至少也是有正面的訊息。

不過真的看電影喜歡想的朋友,也可以思考一下∼到底什麼以是愛。在沒有比較的時候,繼父的愛似乎就是不求回報的付出。但當競爭(生父)出現之後,愛變成了「必須要被感受到」的東西,他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比較愛他們,更無法接受明明花時間和心力在處理孩子生活瑣事的是自己,生父卻只要耍酷或是討好孩子就能夠更得到孩子認同。這其實是很常見的人性,不光是在片中這種家庭因素,因為我們心中都認定當自己付出得多的時候也應該要得到比較多的認同,但現實很有可能就是這樣,在教育上,有人要扮黑臉,扮黑臉的人可能會被討厭,他們卻才是有用心為別人好的人。

在《家有兩個爸》中因為對象是孩子,他們不會懂這些,只會覺得規定他們不能做什麼的大人很討厭,而逗他們開心的大人很棒。所以片中兩個爸的對抗漸漸也變得很物質,情緒也會跟著受到影響。可是我還蠻喜歡的一點,就是《家有兩個爸》最後有回歸到當他們能夠好好思考,不再以自己為中心(想成為被孩子選中的爸),真正放下自己為孩子考量的時候,那份不需要被知道愛還是存在於爸爸的心底,還是很溫暖。

這些是上面提到《家有兩個爸》的正面訊息,當然,商業喜劇所以無法做很真實或刻骨銘心的詮釋,但總把這樣的人性或家庭問題拿出來當作架構,再把搞笑的元素放上去,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就足夠當作不錯的休閒娛樂了。

P.S. 可以看看預告,從預告可以看出電影走向和笑料的類型來判斷適不適合自己,畢竟笑點這種東西有時候還蠻受個人喜好影響的,且並不用擔心好笑的都在預告看完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