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同儕企業--重新改寫資本主義的協作經濟


【信誼奇蜜0-3歲育兒報】提供育兒教養資訊、和孩子共處的好點子、爸媽經驗分享等多元教養育兒內容。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解讀財務、會計、金融、稅務等趨勢走向,讓你掌握財經專業脈動,開拓國際視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1/01 第49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想成功就是要大家一起來!
新刊掃描 建立同儕企業4階段
訂戶專享 好康放送》歡迎加入LINE好友!
想成功就是要大家一起來!
當企業及同儕只專注於他們最擅長的部分,每一方都在處理對另一方而言是困難、惱人或純粹就是不可能的部分,最後達成的協作會非常引人矚目,有時甚至是奇蹟。在這個資源稀少的世界,同儕企業的組織可以創造富足。這些組織運用我們已經擁有的資源──實體資產、技巧、網絡、裝置、資料、經驗、流程──而得到有效率甚且有時候是指數型的成長。同儕企業改寫了價值創造的規則:共享資源釋放了最大的效率,共享心智產生了最大的創新。

 
建立同儕企業4階段
在下一個20年,以同儕企業形式來組織而成的公司將會更快速成長和更快速學習,而且最終會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聰明。要讓這件事發生,你必須做好準備,以便通過大多數同儕企業組織通常會經歷的4個階段。

以聰明的方式利用平台,在同儕之間分享資產,藉此賺到更多錢的同儕企業正在取代產業經濟。Uber、LinkedIn、YouTube、阿里巴巴、Airbnb、Zipcar等都是同儕企業風格的公司。

在打造同儕企業的過程中,對於平台創建者和同儕之間的權力消長,必須特別注意。如果你在初期階段把這件事做好,平台就會迅速受到歡迎而有自己的生命。至於在稍後階段維持適當的平衡,則決定了這個平台長壽與否。

第1階段 受控制的核心

要開始推動同儕企業,你必須打造你的平台。就這件事你不能利用同儕生產,因為有危險人物會做卑鄙的事。所以,你必須運用一支組織嚴密的團隊來產出專業等級的材料。

打造成功的平台並不容易。這是一種真正的平衡行動──它必須盡可能吸引更多人,同時又必須確保符合最低限度的品質等級。它會經歷大量反覆試驗,而且你很可能必須簡化再簡化,以得到人們真正會使用的東西。要釐清多少結構對雙方來說才是足夠的,可能會花費你好幾個月時間。

第2階段 歡迎每一個人

聽起來或許奇怪,但是當你擁有平台覺得像是相握兩手的其中一半時,你就從第1階段移動到第2階段。顯然你想要人們來使用這個平台,而且每一個看到它的人也都知道該如何反應。這個平台健全、有吸引力,並且具有穩定的規矩和文化。第2階段的挑戰是鼓勵同儕前來使用你的平台。

有一些公司會賄賂同儕加入平台,但是如果你達到指數型成長,這種做法很快就變得非常昂貴。在比較多的案例中,打造麻煩最少的平台就能獲得同儕。

第3階段 權力不平衡

當你擁有了知道如何成功使用平台的有力玩家,而且他們會運用這項專業知識來阻擋新進者,你就進入第3階段。或者說,此時平台忘了協作比營收最大化更重要的這一事實。你必須釐清如何讓平台演化,以便機構和個人之間得以分享權力。

好平台會持續演化以符合參與者的需求,但是你必須小心別讓這些改變對個人造成不利。如果你只迎合大型機構(即企業這一邊),你就會喪失同儕所帶來的所有多樣性和活力。

第4階段 權力平等

打造平台的最終目標是到達第4階段的權力平等。你希望平台能把價值傳遞到每一方。做法是:

■允許資料的可攜性──容許人們來去自如。

■支持同儕──確保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並受到尊重。

■給予同儕彼此直接溝通的能力──也讓他們有能力自己組織起來影響決策。

■和每一個人分享最佳作業方式──而不是自己獨享好構想。

■提高透明度──以促進信任。

整體而言,你必須建立平台用戶的社群,並努力讓他們保持愉快及投入。要讓這個社群長期影響平台的演化方式。不可否認的,把平台帶到它現在的處境會讓你承受很大的風險,但是一旦平台大獲成功,它就能創造龐大財富。這些利益必須公平分配,這一點很重要。

隨著平台變得更有威力並且成為經濟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們會質疑政府在平台方面扮演什麼角色。兩個想法如下:

  1政府一直都是平台的創造者。例如美國政府資助全球定位系統並開放供商業使用,因此釋放出數千億美元的附加價值。美國政府也開放了網際網路,這是它所付費的另一項資產。全世界政府都應該實施更多的開放,以便為繁榮的全球未來奠定基礎。

  2政府仍然必須是人民的保護者、支持者和規範者。面臨的挑戰是,要在過度干涉與完全放手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政府必須在不會扼殺新平台的情形下,找到規範它們的最佳方式。

同樣地,公司和傳統機構也必須弄清楚,當新平台興起時,應該如何好好加以利用。當新的協作平台出現,各自為政將成為過去式。由網際網路先行倡導的分享和協作,現在正拓展到運輸(Uber)、旅館(Airbnb)、金融(Kickstarter、Lending Club)、音樂服務(Spotify)以及更多經濟體系。

大公司必須把決策權分散到四處,接著讓員工進行實驗來找出什麼才有效。協作經濟的成功公司會創造許多試行計畫,然後擴大有用的部分並剔除無用的部分。他們會公布自己的問題讓平台幫忙找到解答,而不是下令採取行動。公司的挑戰是擁抱這些改變並且讓它們成功,而不是對抗它們。可以預料的是,觀察公司如何回應及調適將是一件有趣的事。

【以上內容摘自《大師輕鬆讀》NO.622同儕企業

 
好康放送》歡迎加入LINE好友!
慶祝LINE官方帳號開台,12月底前成為《大師輕鬆讀》LINE好友,即可獲贈《大師輕鬆讀》雜誌一本。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