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工商產業界的心聲 總統候選人聽見了嗎?


【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讀小說•愛閱報】提供最新女性網路文學,內容涵蓋愛情、穿越……熱門排行不錯過,一同情話綿綿來說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2/30 第12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2015年度設計大賞 ─ Red Dot Award
   
法規訴訟 TPP來了!
   
深入報導 工商產業界的心聲 總統候選人聽見了嗎?
   
研發創新 服務業的樣貌正在改變!中小企業群聚創新搶商機
   
智財管理 智財實務人才培訓計畫大盤點 - 王美花:國內大學技轉中心規模小 難成大器
   
 
2015年度設計大賞 ─ Red Dot Award
黃少瑜/北美智權法規研究組
紅點設計一直被許多設計師視為是工業設計界的奧林匹克獎,這個國際性的獎項從1955年就開始致力於發現優秀設計。2015年,紅點設計概念獎共收到61個國家285個設計院校、400家公司和設計工作室、3197位設計師以及設計團隊提交的4680件作品。想知道在2015年這麼多件作品中獲得最高榮譽的紅點之星獎的產品是什麼嗎?一起來看看! …

 
TPP來了!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WTO之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區域貿易協定TPP已經在去(2015)年完成談判,順利的話今年底以前就能生效。TPP中對於智財權的規定,被智慧局長王美花形容成「TRIPS-plus」的超高標準,國內的法規與其相對照,也有不少需要修正的地方。但影響最大的,恐怕是加強資料專屬保護以及建立專利連結制度後,為數眾多的台灣學名藥廠,勢必得提早因應。 …

 
工商產業界的心聲 總統候選人聽見了嗎?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當三總統候選人為了黨產清算、公布財產、軍宅爭議爭執不休之際,工商業界看到的卻是今年2月開始,出口連續十個月下跌,10月更創下歷年以來最大跌幅,台灣經濟成長面臨保1%戰、產業環境處於「六缺」難關,但是業界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殷殷期盼,即將成為國家未來的領導人,究竟聽到了嗎?

全國工業總會早在今年7月底已經提出「2015工總白皮書」,並陸續在各大場合提出台灣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缺德等「六缺」困境,但明年1月總統選舉在即,至今仍遲遲未見三位總統候選人提具體的經濟措施,為了不讓台灣政治惡鬥搞垮經濟發展,工商業界只好化被動為主動,聯合向參選人提問並從業界觀點提出政策建言。

圖一、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期許台灣新的領導人能帶領台灣走出困境。


攝影:吳碧娥

民粹政治限制台灣產業發展投資趨於保守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憂心,台灣國會政治空轉,社會對立成為世代交替發展的阻礙,有利於產業的政策,被視為圖利廠商和財團,企業對未來感到悲觀,外國對台投資也將趨於保守,不利於產業發展。新的領導人如果不能帶領台灣走出困境,未來台灣將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與考驗。

令業界擔心的是,許多重大財經法案,例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勞工加班工時上限調整案,都躺在國會中未能順利推動,換屆之後全都要重新再來,對於健全經濟有不利影響,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對於國會改革提出兩點建議:政黨協商應透明化,若協商不成,應在一個月內付諸表決;其次是程序委員會不應隨意阻擋法案排入議程,讓法案能盡早在立法院獲得充分討論。

圖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圖左一)12月22日受邀與工商團體對談,左二起為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工業協進會理事長許顯榮、全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


攝影:吳碧娥

政治干擾經濟 法案空轉推不動

因2016年大選的日益臨近,兩岸經貿關係依然面臨更多政治因素的干擾,包括《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服貿貨貿協議、桃園航空城特定區計畫案及政府組織再造方案等五大案,都因為藍綠的對立而無法順利檢討與推動。這些都是台灣參與全球化趨勢的重要法案,在大陸及全球經貿加速整合進程之下,台灣經濟已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停滯及空轉,應加速參與區域經濟組織和談判ECFA,因為我國主要貿易的美國與中國大陸,都已經和日本、韓國完成ECFA,並達成TPP、RCEP協議,台灣卻未與任何一個主要貿易國完成ECFA的談判,影響未來台灣產業競爭力,恐造成產業外移或空洞化,產業界也不斷呼籲,大陸是台灣重要的經貿地區,兩岸關係牽動經商的順暢,政府應積極洽簽對台灣有利的區域經濟組織及自由貿易協定,以保障台商企業在大陸經商的權益。

全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指出,近二十年來由於政黨對立,影響民生、經濟法案甚鉅,修法淪為政治攻防,未能就實質法案內容加以檢討,導致法案無法配合產業需求與時勢俱進,拖垮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像是都更條例、外國人投資條例等法案,都因政黨各持己見、為反對而反對,遲遲未能完成立法及修法,進而影響各產業發展與投資意願。各政黨應該要摒棄成見、消除意識型態,以產業發展為優先。

圖三、全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圖右一)。


攝影:吳碧娥

創造經濟發展與環保雙贏的產業環境

近來也因環保爭議衍生許多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矛盾,像是台中、彰化、雲林等中南部6縣市政府聯合簽署宣示「禁燒生煤及石油焦政策」,以及高雄市議會通過要求有埋設管線企業須將總部設在高雄等,由於中央政策必須與地方政府管理相互融合,否則地方政府所制訂各項自治政策,可能衝擊國家政策的整體性,造成一國多治的混亂局面,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投資意願。

高雄市臨海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張德雄分析,地方政府會就工業管線、空污排放、燃料等產業相關事項制訂自治條例,多是因為地方政府無法取得合理的稅收分配比例,造成地方抱怨承受工業所帶來的污染,卻拿不到相當比例的經費。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加強溝通,不應各自為政,使業者無所適從,不合理的規範和限制恐將箝制產業發展;此外,財政收入不宜過度集中在中央,應重新檢討規劃中央地方權責管理,和稅收公平性的問題,兼顧地方與產業的發展。對於企業來說,政府只有一個,相關政策的推動應有一致性,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攜手合作,以利企業遵循法規。

圖四、高雄市臨海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張德雄。


攝影:吳碧娥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第149期:工商產業界的心聲 總統候選人聽見了嗎?

推薦閱讀:
成長與分配並重,蔡英文力推五大新興產業
談兩岸經濟交流 宋楚瑜:我是和對岸討論事務的最佳人選!
朱立倫:創新、開放、自由為經濟成長動力來源 法令必須全面鬆綁

 
服務業的樣貌正在改變!中小企業群聚創新搶商機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世界經濟論壇(WEF)連續三年評選台灣「產業群聚發展」名列世界第一,產業群聚的效應也由傳統的科技業上中下游整合,延伸到服務業更多元的跨產業整合,像是國內最大料理社群iCook愛料理,包括食材供應商、虛實整合的服務供應商、廚藝教室和多媒體行銷,群聚成員非常廣泛;除了網路社群的群聚效應外,地方產業若能善用群聚策略,也能為服務業帶來更多商機。 …

 
智財實務人才培訓計畫大盤點 - 王美花:國內大學技轉中心規模小 難成大器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TIPO) 局長王美花12月30日出席了教育部及雲林科技大學區域產學合作中心共同舉辦的「教育部智慧財產實務人才培育論壇」,以「智慧財產權市場與人才培育」為題,發表了專題報告。在報告中,王美花分享了TIPO在過去2年進行的「智財實務人才培訓計畫」盤點狀況。

王美花認為智財教育的人才培育問題可以分2個部分來談,一塊是老師的問題,而另一塊則是學生的問題。TIPO針對智財人才培育的問題,分別於2014年及2015年舉行了2個重要的會議,第1個專家諮詢會議在2014年8月25日舉行,重點放在各種政府、學校及坊間舉行的智財相關課程,歸納出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許多不同的單位、機構、甚至業者都舉辦了相當多的IP相關課程,但究竟辦得好不好?是不是有價值?為了徹底了解這些問題,智慧局特別將這些課程作了一次盤點,希望了解這些課程(1)有沒有重疊?(2) 有沒有資源浪費?(3)那些上完課的人會不會再往上發展?


在這個跨領域的專家諮詢會議中,針對國內IP人才培育現況,業界反應了一些具體的問題,包括:

1.缺乏IP人才需求量的調查

2.IP人才培訓未符合業界要求

3.缺乏針對IP人才培訓的策略性規劃

4.目前IP人才培訓計劃廣度夠,但深度不足

5.IP學院教材追不上實務變動

6.無相關組織整合各部會推動之IP人才培訓計畫

而另一個會議(研商大學院校研發成果申請專利保護及推廣運用會議)則剛於2015年11月18日舉行,會議主要是針對「學校專利申請量每年都在下降」的議題作探討。王美花指出學校專利申請量下降已經是很後面的現象了,因此除了專利申請量,TIPO也希望同時探討另一個問題:「學校的研發及技轉做得好不好?」由於政府在學校研發及專利的部分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因此TIPO對此也十分重視。王美花表示學校的老師都是金頭腦,應該可以深入探討一下是不是可以借由老師的金頭腦,做出更好的研發工作。

表1是TIPO與學者專家開會後,歸納出來大學專利申請量下降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為專利數量越來越多的時候,專利維護費用大幅提升,進而導致專利申請經費相對的減少;另一方面,由於教育部計畫著重技轉績效,因此也限制了大學專利申請數量或是費用。但王美花質疑,如果技術的後端沒有專利保護,又如何進行技轉呢?此外,由於大學專利申請經費被擠壓,有些學校將成本轉嫁到專利事務所身上,從而出現撰寫本土專利申請案新台幣2萬、及國外案台幣5萬這種不合理的行情;在這種情況下,專利的品質也難獲得保證。

表1. 大學專利申請量下降的原因

原因

結果

延伸思考議題

專利維護費用大增

教師負擔專利申請費用比率增加

專利申請數量與技轉成效如何取得平衡?

依負擔費用比率決定申請順序

技轉中心是否需要整合?

教育部計畫著重技轉績效

限制專利申請數量或費用

如何運用計畫導引專利申請與技轉成效?

專利申請經費減少

專利申請審核納入支出及技轉收益評核指標

如何提升申請專利品質與價值?

要求強化國外申請布局

如何確保正確的專利申請知識?

資料來源:TIPO局長王美花簡報,2015年12月30日

面對學校提出來的說明,相關單位作出了以下的反應:

1.科技部補助申請專利總費用並未減少

2.科技部透過工研院協助學校專推廣專利產業化

3.學校如何建立專利盤點機制

4.學校需加強專利訓練課程

5.促進各校技轉中心互相交流與學習

6.建立機制讓老師能評估專利的價值並投入產業

上述第4點提到「學校需加強專利訓練課程」,但王美花認為產業的需求比較明確,學校卻不是如此。

王美花提到TIPO有提供一項免費服務,就是主動接觸業界,詢問業界在智財方面,TIPO可以提供什麼服務?或是說在哪一方面需要TIPO提供分析服務?這一項服務在2015年時甚至走進校園,王美花還特別交待同仁要去拜會各學校的技轉中心,看有什麼地方需耍協助。

TIPO於2015年在學校總共辦了3場研討會,王美花表示同仁認為這是他們所辦過的研討會中最失敗的,因為都是老師要求學生去聽課,聽完課就可以拿到分數,這種結果並不是智慧局想要的,特別是很多學生都在課堂上滑手機。

王美花指出,通常學校的技轉中心應該只花2成的人力來處理行政事務,其他8成人力應該是用於整合校內各系所的研發規劃,但由於台灣學校的技轉中心規模都不是很大,因此人力花在那2成行政工作上就已經滿載了,因此大部分國內技轉中心都沒有人力在做系所間的整合工作,以致在研發的時候主要都是看老師。通常老師都只會看自己的專長,自己的專長是什麼便針對那方面作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會產生出沒有用、沒有價值、或是同質性太高的技術及專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