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周而復始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1/21 第4620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周而復始
【插畫有故事】圖倪/走過漫漫長夜
【青春名人堂】上田莉棋/年末年始
 
 
 
心情札記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周而復始
李世緯/聯合報

沒有什麼會一直成長下去

十七世紀初,當伽利略用天文觀察及實驗更進一步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地動說(即地球繞著太陽運轉)時,社會大眾(尤其是宗教階層)是無法接受的。類似的,十九世紀達爾文提出他的理論,光是書名《物種的起源》就惹火了當時一整個世代的生物學家,物種(Species)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在「起源」(Origin)。有起源表示這件事不是從源頭就理所當然地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有開始、有發生、有發展,更有「消逝」的可能。在那個多數人相信萬物是恆定不變的時代,這與原來的世界觀相違背。

當然,今日大多數人已經接受個體會誕生(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發展)、物種有起源、太陽系因一連串的崩塌而形成,連宇宙都可能經由大爆炸而開始。萬事萬物似乎都有一個起點,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故事只能開始,如果全世界的碼錶只能一個箭頭義無反顧地起跑,那會是怎麼樣的情況?根據研究,即使是懷孕期長達二十個月,而且每次只懷一胎的大象,若毫無節制地代代相傳下去,地球很快也會象滿為患。因此,自然界沒有什麼東西是會無限「成長」下去的,取而代之的是周而復始的循環。

就好比一顆小水滴,受熱蒸發變成水蒸氣飄到天空,受冷凝結化成雪再回到地表,一個狀態緊接著另一個狀態。宇宙的碼錶其實不是每次都從零開始,嚴格說應該是從頭開始。物種的起源不是無中生有(從沒有生命的狀態演化出生命確實發生過,但絕對不是經常),新的物種「只不過」是從另外一個物種起源發生罷了。就像一年四季代表地球繞了太陽一圈,每一個季節緊接著另一個季節,既不存在繞行一周的開頭,也無從決定哪裡是結束。開國皇帝奠定了一個朝代需要頒布曆法,很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訂定哪一天是元月初一。

歷史真的學不會教訓嗎?

比起硬是想要維持在最美的一刻,循環才是長存的真理。老子曰:「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地質證據顯示,三葉蟲出現、興盛、盛極一時,然後消退,甚至完全退出地球的舞台;億萬年後,恐龍步上了後塵,一樣出現、興盛、消失不見。表面上看起來這些遠古生命好像在追逐名利一樣,但最終卻都只是浮雲一現。

有沒有可能這樣的前仆後繼正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一環?兩億五千萬年前,爬蟲世界中不起眼的祖龍類,不過就是隨著自然的趨勢跟著繁衍罷了,誰能預知這個支系會發展出了遮天蔽日的恐龍王朝?差不多也同樣是兩億五千萬年前的犬頜獸(一種推估體型狀似老鼠與小狗混合體的物種),又有誰能預知牠們會在遙遠的將來衍生出成功的哺乳動物世界?歷史的選擇,大概只有歷史才能驗證,強者與弱者不是我們這種凡間知識所能臆測的。現在這個被智人占據的地球生態中,有沒有哪一種同樣毫不起眼的普通生物,可以撰寫下一個生命的章節?

【插畫有故事】圖倪/走過漫漫長夜
圖倪/聯合報

每回接到「插畫有故事」的邀稿時,就代表一年即將結束。這是我第三年為《聯合報□繽紛版》寫這個專題的文章了,今年依然有許多圖、許多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其中最有感觸的一篇文章,就是由施昇輝老師所寫的〈我將前往的遠方〉。

我對施昇輝老師的印象,來自樂活大叔的0050理財書籍。作為一名讀者,除了理財知識外,我也一直很喜歡施老師的生活態度及開朗笑容,所以當收到這篇文章的插畫邀請時,我才發現文章內容和自己所認知的老師,其實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會對這篇文章特別有感觸?可能是因為接稿的時候,我正歷經家中長輩生病、住院、過世的過程。

在這幅插畫中,我運用了很多深色來處理想要表達的氛圍:陪伴長輩走過病痛,就好像走過一段漫漫長夜,有時會覺得充滿無力感,有時會感受到一種未知的恐懼,好像一切都進入倒數計時,而你只能調適自己來面對這些無奈。枯樹、落日、月亮,皆代表著即將消失的生命,我以抽象的元素呈現失落與哀愁,而畫面中一位靜靜坐著的人物,則象徵著陪伴。

我滿喜歡這種抽象又充滿故事性的插畫。雖然大面積的黑色不是那麼適合報紙,但是我真的覺得它很能傳達出我要的意境;當然,我也非常感謝繽紛編輯室容許我這小小的任性。

【青春名人堂】上田莉棋/年末年始
上田莉棋/聯合報
2019年末,去了東歐過耶誕節和新年,原意是想過個白色耶誕,但其實除了北歐或高山,不少歐洲國家都還沒下雪(或不到積雪的程度);像電影中漫天飄雪的耶誕,屬好萊塢式的紐約。不過在東歐那中世紀式的廣場,站在高大的耶誕樹前,喝著加了香料的熱紅酒,逛著燈光璀璨的耶誕市集,氣氛還是很溫馨。

我和外國朋友們過節,第一個要討論的是「跟誰的習俗過耶誕和新年」。亞洲人的耶誕多向西方文化學習,而歐美在耶誕節的慶祝方式不都大致接近嗎?西班牙人就是有他們的一套。

我們第一點要尋求共識的,是送禮物和拆禮物日。小時候,耶誕老公公都是在12月24日踏進25日時,送禮物給小朋友,大家25日起床睜開眼睛就有禮物了,然後等到26日的「拆禮物日」(英國和英聯邦國家的傳統),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不不,西班牙人有耶誕老公公,但在他們的傳統中,大禮是由《聖經》中的東方三賢士來送。郵局會放置特殊信箱,讓小朋友寫信給三皇;既然由三皇送禮,禮物自然不可能在耶穌誕生當晚送到,而是要等到1月6日的三王節(D□a de los Reyes)。按這邏輯,12月26日也不是拆禮物日了。對西班牙人而言,有趣的反而是12月28日,是他們的愚人節--神聖無辜者節(D□a de los Santos Inocentes)。話說《聖經》中耶穌誕生後,當時羅馬統治者希律王怕王位不保,下令把伯利恆及周邊兩歲以下的嬰孩殺死;神聖無辜者就是用來紀念被希律王殺死的無辜嬰兒們。隨著時代演變,如今成了愚人節。在12月28日,西班牙的電視會做搞笑節目,報紙也會刊登假新聞。我假期沒那麼長,所以送禮和收禮日這局,就維持12月25日和26日進行吧。

耶誕節當晚要吃什麼好呢?在香港,很多人是和情人、朋友或家人吃耶誕大餐,很多時候會辦個聚會或到餐廳吃好料;對歐美人來說,耶誕夜的晚餐則要和家人在家裡溫情洋溢地度過,大部分餐廳反而不開,超市也都關門,街上安靜得不得了,部分耶誕市集早在平安夜下午就退場。但我和西班牙朋友都是出門在外,只能提前在周六(21日)就先想好菜單,到超市採購食物。西班牙的耶誕大餐一般會有蝦子、火腿、起司、羊肉等,但不一定有火雞。至於甜食,不能沒有西式牛軋糖 Turr□n。這種糖果是以蜂蜜或糖加上杏仁、蛋白製成,包裝成長方形,自己切成小塊來吃。朋友帶了所謂的硬Turr□n,可吃到大粒的杏仁,以及軟Turr□n,以磨碎的杏仁製成,面層有點油油的,口感更細滑。耶誕大餐這一局,交給西班牙人來處理準沒問題。

年末我們去了一場派對,西班牙朋友貼心地準備了葡萄,分發給現場的西班牙人,每人十二顆。午夜11點59分,全場各國人開始興奮倒數,整點時歡樂叫囂、擁抱、互道祝賀。西班牙人呢?默默拿出準備好的十二顆葡萄--傳統來說,一踏進新年整點,教堂大鐘會敲十二下,每敲一下,就要吃一顆葡萄,每顆代表一個月,也就表示整年好運到。但實際行動,要每秒鐘就吞下一顆,實在應接不暇呀。到了第五、六顆,大家根本是把葡萄亂塞進嘴中,還有人嘴邊流出葡萄汁,活脫脫就是「囫圇吞棗」。還好大家吞的是青色無子葡萄,想想若換成巨峰葡萄那麼大顆,可真受不了呢!以生命安全作為賭注來吞下十二顆葡萄,我不得不懷疑,是否有人曾因為這習俗而噎到?聽說吞葡萄不過是葡萄商人想出來的促銷手法,卻演變成西國人新年不能或缺的活動。眾人隨著葡萄吃完的「壯舉」而歡呼,熱絡的氣氛再次被炒熱,感覺有點不解,但又的確挺好笑的。這樣歡笑過年,也讓大家充滿了希望。

 
 
 
訊息公告
 
 
 
 
台版《天氣之子》場景!大溪玻璃棧道限時開放拍仙照
被網友封為台版《天氣之子》場景的桃園大溪透明景觀橋,美景在IG上曝光,吸引不少遊客想前往朝聖。此處將在2020年1月開放,提供遊客免費入內拍照。

提早上班出車禍 不是職災?
上下班途中受傷的通勤災害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需從適當時間通勤途中、日常居或住處所往返就業場所過程、非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私人行為、無重大交通違規等四大要件加以掌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