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朱立倫的第一哩vs.蔡英文的最後一哩


【階梯日文電子報】精選階梯日本語雜誌實用內容,讓喜愛日語的人士輕鬆瞭解日本文化,增進日語能力。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5/01/21 第342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第一張骨牌
聯合報社論 朱立倫的第一哩vs.蔡英文的最後一哩
經濟日報社論 反商仇富不能是施政主軸
聯合晚報社論 朱立倫整裝待發
民意論壇 致命鐵皮屋 考驗火場指揮
桃園火警 市長還有心情PO文
怎樣的建築習性 又燒成煉獄
務實兩岸政策 民進黨別擺盪
用→考→教 翻轉思維縮短產學落差
去梯言/這一局,精彩可期
朱主席 為黨籍案樹典範
哭泣 原來也要學習
BOT大清算 別贏掌聲輸掉幸福

聯合報黑白集
第一張骨牌
黑白集/聯合報
正當柯文哲火力全開,左槓財團、右批前朝,好不威風;上任才廿六天的台北市體育局長楊忠和,宣布閃辭。這是柯政的第一張骨牌。

楊忠和當過體委會主委,願降格到北市擔任局長,絕非「誤闖叢林的小白兔」之輩。但短短廿六天即掛冠求去,說明「道不同,不相為謀」,早聚早散為妙;至於說什麼「階段任務已經完成」,恐畫蛇添足。

當初柯文哲請來楊忠和,是希望借重他豐富的行政及國際體育事務經驗,扮演中央、地方和國際的溝通橋梁,讓首都扮好世大運東道主角色。柯文哲當選之初,確實把辦世大運當一回事;誰料,最近柯文哲先砲轟林口選手村及餐廳興建浪費,繼又為移樹問題對遠雄大巨蛋氣得七竅生煙,責求兩者變更興建計畫。在這種情況下,楊忠和辦理運動賽事的本事再大,又怎麼收拾得了這一波波工程變故?

台北市花那麼多錢舉辦世大運,就算可以同時行銷台灣,也難免令人懷疑其價值。但今天頭已經洗到一半,能喊停嗎?如果草草了事,多年來投注的心血和金錢,豈非付諸東流?柯文哲如果夠狠,儘可乾脆宣布停辦,所有金錢和人力都節省下來,只需承受國際社會和青年選手的怒罵和譏嘲即可。然而,柯文哲卻選擇邊辦邊擋,他自己在那裡不斷放火,下面的人則不斷忙著救火;如此不知目標何在的工作,楊忠和怎做得下去?

一將功成萬骨枯,柯文哲近來暴得改革英雄之名,需知其實有多人在後面幫他善後。柯文哲自詡,學醫的人都是「特殊材質」,朝五晚九忙不倒;很顯然,楊忠和不是特殊材質,他只是一副凡人身骨。對照之下,還是三思後婉拒就任副市長的莊淑芬聰明,她說沒來是「找不到我的心」。

   
聯合報社論
朱立倫的第一哩vs.蔡英文的最後一哩
社論/聯合報
朱立倫出任國民黨主席第一天,沒有太戲劇化的演出,倒也不慍不火地傳達了一個中生代政黨領導人的新想法與新作法。雖被譏為「最弱的黨主席」,朱立倫黨主席的第一哩路起手式堪稱明快;至於他能否有效解決馬英九與王金平之間的歧見,今天的中常會便見分曉。

朱立倫上任首日,發布了幾項值得注意的人事與新政:第一,延攬賴士葆、黃昭順、盧秀燕出任黨職,讓黨可扮演內閣與國會間的溝通角色;第二,七名副主席僅保留郝龍斌、黃敏惠兩人專任,拋開原來一群人排排坐的形式主義;第三,取消馬英九創設的「中山會報」,讓黨的決策中心重回中常會;第四,黨內幹部作了小幅改組,李四川由行政院祕書長出任黨祕書長,借重其協調資歷及親信關係。

這些布局,一則具有「去儀式化」作用(如副主席席位的減少及中山會報停開),使黨的中常會具有更多實質決策作用;二則強化黨中央在行政和立法之間的協調及轉承角色(如立委出任黨副祕書長),改善內閣決策屢遭執政黨立委掣肘的結構問題;三則為「最弱黨主席」找到自己的槓桿作用點,在內閣與國會之間協助平衡、協調。俟這些上層架構大致完成後,朱立倫對黨機器戰鬥力不足、思維老舊的問題,未來恐怕還要加一把勁,延攬更多人才加入黨中央,才能展開一番新局。

上述改變,是不是能解讀為朱立倫意圖「以黨領政」,恐怕言之過早。事實上,正當國民黨陷入政權在握卻左右碰壁、令出不行之際,當前最重要的,是要舉黨上下一心重新找回黨的能量和熱力,而不是在那裡奢談誰領導誰。簡言之,如果沒有馬總統,國民黨今天不會有中央的執政權,也就不會有國會的王金平院長,在立法院也將任人宰割;然而,也正因為國民黨執政大權在握卻無法有效執政爭取民心,才會有去年底的慘敗,才會有如今的黨主席的交接。現在,國民黨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共同把政權造福百姓的效益發揮到最大,以挽回失去的民意,而不是在那裡區分誰才是老大、誰該聽誰的命令。

近兩年,外界看待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許多人原預料應該是蔡英文與朱立倫的「英倫對決」之局;誰料,九合一選舉結果,狠狠打破了這個想像。當蔡英文只剩下她「最後一哩」的衝刺,朱立倫卻因為形勢羈絆,至今只跨出他的「第一哩」;兩人之間,像烏龜和兔子的賽跑,遠遠拉開了距離。這也是朱立倫宣布不選二○一六的主因。

然而,不管朱立倫選或不選,國民黨都不可能放棄此役。對馬總統而言,如果二○一六無法保住政權,那將代表著他八年執政的失敗,他的歷史定位勢將難堪。也因此,馬英九在他任期的最後一年多,應該以全力追求黨的再興為務,勇敢接受改變,並放手讓新主席發揮能量,共同把黨的光榮找回來。

不可諱言,朱立倫能否扮演好黨主席角色,他和馬英九關係的良窳是一大關鍵。從朱立倫這波布局來看,顯然馬總統選擇放手讓他去做,並未介入或干預。這樣的氣度,就需要朱立倫適度的「尊重」,來維持雙方的君子關係。至少,每周一在總統府召集的高層黨政會報,朱立倫應儘可能出席,除保持「尊馬」的禮貌,也是保持黨政交流的通暢。國民黨的敗績,主要即肇因於決策思維的封閉;如果大家能敞開心胸,為全民利益著想,眾人的智慧豈有不勝過一小撮人的道理,又何必認為馬、朱將形成「兩個黨中央」?

朱立倫今天的第一個中常會,已有近卅名中常委連署要求撤銷對王金平黨籍案的告訴;他將如何處理這項提案,正是觀察朱立倫領導風格的切入點。根據目前多數中常委的意向,會中決議撤銷的機會極大,朱立倫其實不難順水推舟,幫國民黨了卻這一樁公案;但重要的是,在輕騎過關之餘,他將用什麼說詞解釋這項決定,那才是顯示他領導高度的指標。

朱立倫跨出主席的第一步,談不上大刀闊斧或姿態驚人,卻是簡潔明快,無需多言。然而,比起蔡英文已走到艱險的最後一哩,他的第一哩路看似輕鬆,接下來的路卻是漫長無比。

   
經濟日報社論
反商仇富不能是施政主軸
社論/經濟日報
反商仇富主義,古今中外都有;封建時代的中國古典通俗文學,就特別愛劫富濟貧或奸商終獲惡報的主題,讓心中不平的讀者得以暫時有一個想像的出口。不過在現代經濟結構下,每個人都可能經商致富,而這個可能性正是經濟成長,生活改善的動能,因此雖然對巨商富甲一方的剝削感仍存,但只要機會均等、程序公平,反商仇富主義始終被維持在監督但並非主導政策的定位中。但過去一年來其對政府政策的影響力,似乎有逐漸增強成為主流力量的趨勢,對當前的台灣而言,反商仇富無法避免,卻應該只是讓改革師出有名的動力,而非政策之目的。

反商仇富主義起源於少數的巨商富賈掌握了不對稱的社會資源。國際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orm)本周才發布報告,指出全球1%的巨富,很可能在2016年掌控全球總財富的半數以上,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也持同樣論調,更發現財富集中是一個跨文化、跨時間的現象。

財富集中少數商人富人,況且一般印象十商九奸、為富不仁的現象,很容易讓站在財富對岸的大眾心裡產生「被剝削感」。然而在多數人的生活持續改善的經濟起飛階段,財富固然持續集中,但中產階級的生活也同時獲得改善,「被剝削感」的不滿可能只會隱隱作祟,尚可控制。當經濟發展受限,中產階級集體從均富走向均貧,生活品質顯著下降時,「被剝削感」的濃度就會驟然升高,反商仇富主義就會重出江湖,占據人心。

台灣「被剝削感」的濃度飆高,原因大家都很清楚。過去一年來從兩岸服貿協議開始點火,到「滅頂行動」以及高鐵財務改革方案被否決達到高峰,而柯P市長從檢驗富邦、遠雄到鴻海,帶動新一波「庶民VS.財團」的對抗大戲,都是「被剝削感」的濃度超過安全值後的反應。

在民粹主義當道的台灣政治中,絕對無法期待任何政治人物能在這時候站出來,指出繼續放大反商仇富主義的弊害,但反商仇富起因於「被剝削感」,而「被剝削感」又肇因於對自身生活品質以及財富分配的不滿,因此讓反商仇富成為當紅政治語言絕對可以理解,但反商仇富後如何改善生活品質及財富分配,才是戲劇落幕後的挑戰。否則單純的搞「庶民VS.財團」大戰,只是繼續增加「被剝削感」的濃度,卻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台灣沒有變得比較健康。

改善「被剝削感」的濃度不靠互嗆,而需要二個分配正義。一個是財團爭取資源時的分配正義,一個是「庶民VS.富人」的分配正義。從高鐵、大巨蛋到文創園區,這些持續改善生活品質,讓台灣正式進入「已開發國家」行列的投資,都是需要花大錢的項目,除了政府本身外也只有財團才有這個能力。政府凡事親力而為,一方面沒有預算,他方面也不一定做得好(比較高鐵與台鐵的準點率即知),因此為了滿足反商仇富當道而開倒車,不讓企業參與公共建設,並非改善生活品質的作法。

整件事的關鍵應在於如何透過程序,來確保財團爭取公共資源時的分配正義來降低「被剝削感」。天底下沒有完美的程序設計,只有不讓人說閒話的程序設計,因此透明化是彰顯公平公正的鐵律。

至於真正能改善「被剝削感」過濃的手段,在於「庶民VS.富人」的分配正義,靠的是薪資成長及租稅改革,而薪資成長才是關鍵中的關鍵。不久前國際勞工聯盟指出要具體改善所得分配正義的方法,不是靠道德勸說或租稅誘因,而是靠基本工資改革與集體協商權。

總之,從程序透明、租稅改革、基本工資到集體協商權改革,都是知易行難卻沒有新聞版面的改革,卻才是舉起反商仇富大旗後真正要推動的政策。

   
聯合晚報社論
朱立倫整裝待發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立倫舍我其誰選上黨主席,自然是唯我獨尊,將黨務主管一應更新。

朱立倫幾乎沒有特別替馬英九留什麼情面,馬家班大抵只能辭官歸故里;那些象徵著國民黨衰老氣息的陳年黨工,以及猶似政治養老院的副主席們,都一夕解甲。而內舉不避親,朱的親信也都執掌要職。

眾人皆一眼看出,朱選擇了若干立委出任黨職,盧秀燕、黃昭順擔任副秘書長,賴士葆肩挑政策會,以踐履他的政治哲學:「國民黨要成為內造政黨」,以及他所提出內閣制的憲改主張。簡單的幾個重要位置的鋪陳,已經把他的政治企圖與政治思維顯露無遺。

新任黨秘書長李四川是一個敦厚篤實的技術官僚,管工程出身,朱立倫把李請來管理黨務,未來要把黨的日常政治溝通、選舉時的提名與輔選等重任,都交由李去擔當,這不能不說是新的嘗試。黨秘書長竟不是一位在黨與政之間多年沈浮,深諳各派系、各個權勢集團的政治界壘的老油條,意味朱立倫要與那種陳腐的老政治告別。

更要細看的是,他的班底江政彥出任副秘書長並暫代行管會,將管理黨產主導權握在手中,也象徵他有意清理猶似一顆難看肉瘤的黨產。

整體而言,這次雖不能說氣象一新,但至少是整裝待發。國民黨在去年的重大挫敗,猶如被宣告了一次政治死刑,某個意義上,朱立倫承擔的是要把被拽入死所的國民黨救活續命,它的蹇困凶惡超乎眾人想像,並不是昨天交接儀式上那般猶有溫馨的場面可以反映。

沒有真正的憂傷痛悔,沒有完全的澈悟決斷,國民黨的殞落將勢所難免,就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花籃上的留言,朱立倫確然「任重道遠」。

   
民意論壇
致命鐵皮屋 考驗火場指揮
盧守謙/消防設備師(台中市)/聯合報
桃園六位年輕消防人員殉職鐵皮保齡球館火場,令人鼻酸。到底鐵皮建築型態潛藏哪些致命危機?

鐵皮屋構造危機:建築耐火等級低,空間跨度大缺少實體分隔,發生火災因高溫致承重構件之鋼材強度急劇下降;又鋼結構應力關係緊密,各部位應力都成一定比例,當局部構件失去支撐後,連帶周邊使整個結構因扭曲牽拉,致承載過重造成塌陷。

鐵皮屋火流特殊,加高加大空間設計致使火災初中期即有充沛氧氣供應,利於燃燒且室溫成長使壓力增高,形成對流加速,火勢成長相對快。而火災生成物如一氧化碳等,又大量囤積在內部人字形屋頂下方空間,使一氧化碳燃料聚積,在燃燒高熱(約攝氏六百度)或足夠氧氣(開口打開)進入,則火三要素全到齊,消防人員夢魘之「閃燃」或「爆燃」來臨。

消防救災上,因此型建築開口面積比例少,濃煙與熱氣充滿內部空間,能見度迅速下降,不利於人員進入與搜救。但其開窗位置又相對較高,從建築物外部難以進行有效之滅火。因此,一旦在人字形天花板下方累積大量濃煙(氣相燃料),這些正是閃(爆)燃之燃料源。

歐美國家教育其消防人員「冷卻先於滅火」之觀念,入內時先朝天花板下方濃煙層瞬間高壓射水,使其冷卻,因這些空間氣相燃料比地面火焰之固體燃料更具威脅性,使閃(爆)燃之三要素中高熱消失。

再者,制高點觀念,在德國只要是工廠或大面積結構火災,第一梯次會派雲梯車,其具有制高指揮觀察及射水冷卻之雙重功用;視情況先以雲梯車大口徑水流由高往下,先行掃射一番,降低火場高溫,使地面消防救災活動免受高溫惡劣環境。又以火場指揮而言,指揮者能鳥瞰整個火場之發展趨勢、四周相鄰建築設施等重要情報,如兵家相爭之制高點,此在戰鬥滅火上占有相當優勢。

一旦天花板下方空間屯積大量濃煙,又無足夠水線,在沒有人命救助下,消防戰術上攻擊火勢應調整為侷限火勢或周界防護,因鐵皮建築火燒破壞後之結構,是很難修復後再使用,而內部物品又已大量水損,入內攻擊搶救財產已不具多大意義。

在建築物火場環境應隨時監視「建築物結構穩定性」、「救災人員安全問題」及「火場條件變化狀況」;誠如一位德國消防官所述,第一線救災人員必須學習,隨時評估工作環境潛在風險值,並使所有出勤的消防人員全數安全返隊,這是身為消防官一生工作之最大挑戰。

   
桃園火警 市長還有心情PO文
蔡爰/教(新北市)/聯合報
桃園火警,六名消防人員不幸殉職。當時,桃園市長鄭文燦在臉書上連續發文四篇,引發批評。

鄭市長連續發文,宛如「現場轉播」。救災危急時刻,忙著上臉書?忙著「打卡」?首長坐鎮現場,救災分秒必爭,還有時間PO文?

救災過程的報導,應該交給媒體。嚴重失火、緊急危難,市長應該關注救災,設法全力搶救、將災情降為最低。六名消防弟兄罹難,哀傷悲慟之際,誰有心情上臉書?

即使市府想與媒體搶第一手新聞,也可以交給相關員工,何需市長親自PO文?難道市長沒(重要)事情可做?

   
怎樣的建築習性 又燒成煉獄
簡賢文/美國消防工程師學會台灣分/聯合報
大火後的保齡球館與違章工廠火害後的景象相差不大,一樣怵目驚心,一樣無法理解。角鋼與鐵皮搭建的大跨度空間,初起的火勢一旦不能及時控制,高達攝氏八九百度以上火場蓄熱高溫,將使平常看起來足以抗風耐震的建築使用空間演變成坍塌變形的煉獄,不論是住民、消費者或專業的消防員,都無法安全進入與逃出。

台灣不乏保齡球館的火災災例,民國八十一年凌晨二點半的中和自強保齡球館火災與昨天凌晨二點的桃園新屋保齡球館火災,除造成台灣社會震驚於年輕消費者與具有專業的消防員,竟都無法順利地從起火之保齡球館內安全撤出之感嘆外,也不禁疑慮:建管消防專業人士所稱既存合法的使用空間到底安不安全?

保命護產是中央及地方政府每一首長不可迴避之政治責任。但到底有幾位首長理解依法依程序審勘查、檢查合格之建築使用空間,所建立營造的竟只是能提供給健康醒著的人員於火勢成長初期自力避難逃生之環境條件而已?如火場中有重症病患、行動不便的老人、延遲逃生者,則依法建立的建築使用空間,並不足以保護內部人員之必要安全。

因此,我們的社會需要納稅成立消防隊,以限縮火災可能波及侵害的範圍、深入火場救出受困待援的民眾。但桃園新屋的這場火災,讓我們進一步認清:消防員也是人,如建築空間的防火避難設計安全性不夠,他們面對坐大的火勢,一樣神仙難救。

事實上,在台灣的人文社會中早就存在不容我們閉著眼睛沒看到慘痛災例教訓,而應及時有所改善作為之法規作業。建築法第七十七條之一,就規範了基於公共安全之目的,只要是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之防火避難設施與消防安全設備,一律全面溯及既往。

意即政府應記取災例所凸顯之教訓,對相同用途空間使用而尚未被祝融侵害者,即使它維持原用途而未變更或增建改建(如確實有變更用途、增建改建情形者,理應全面依新修正的法規條文要求提升必要安全水平),也須改善其防火避難設施與消防安全設備,以保障國人之居住、工作與消費安全。

就以保齡球館這用途空間使用場所為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於民國八十一年即因凌晨發生大火而造成廿人死亡之慘重災例,建管/消防主管機關也沉痛檢討記取教訓而進行相關法規作業之增修強化。多年之後再度發生保齡球館大火,又奪去了六條專業年輕消防員之生命,感嘆疑懼之餘,不是應該好好秉持建築法第七十七條之一之立法原意,找出當年相關法規增修強化改善之具體承諾,逐一核對嗎?或許這樣才能釐清到底有無記取教訓、有無認真努力、改善有無效果、錯誤是否依然存在!

相同的空間使用、相同的法規體系、相同的人文習性,凸顯了這個社會如不記取災例之慘痛教訓,針對既存合法的建築使用空間之火災因子,進行簡易風險辨識與評估,並據以強化防減災對策措施,則即使社會日趨科技與進步,但這遠古即已存在之火魘,恐將繼續危害我們的朋友親人與消防員。

   
務實兩岸政策 民進黨別擺盪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聯合報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擬於今日召開,由於地方選舉幾壓倒性勝利,因此是否有足夠動力來調整兩岸政策?各界普遍關心。若民進黨兩岸政策未能順利轉型,大陸未改變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框架」堅持,這種僵局是否會陷入扁執政時期「空轉八年」的「失落歷史」循環?甚至導致「兩岸和平發展框架」崩解呢?

選後民進黨人士即表示這並非人民對兩岸政策進行公民投票,也非代表中共與國民黨兩岸政策失敗:同時民調顯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滿意度未達三成,顯示民眾質疑其穩定兩岸和平關係能力。顯然,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能鐵板一塊毫無轉型,以為「守株待兔」即可獲政權;倘使執政仍無法建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發展,此將陷入路徑依賴的惡性歷史循環,最終政權崩解及政黨輪替。

從台獨論述變遷來看,民進黨只要面臨總統大選就會調整其主權論述與兩岸政策主張,提出相對開放性政策論述。首先因有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始有一九九五年公開宣稱:「民進黨如果執政,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並不需要另行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其次,因有二○○○年大選,始有一九九九年《台灣前途決議文》,將「中華民國即台灣」論點定型化,宣稱「只要經過台灣全體人民同意,任何特殊關係都不應該事先排除」。

值得關注的是,執政時期的民進黨政府反而在總統大選前易提出較具衝突性兩岸政策論述,例如二○○四年及二○○八年兩次總統大選前,皆推動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軍購案」或「加入聯合國」等議題。民進黨處於反對黨時在大選前較易提出和緩且具開放性的政策論述;相反的,處於執政位置時在大選前較易訴求衝突且具封閉性的政策主張。

民進黨執政時提出「新中間路線」開創潛在支持者的集體誘因不足,最後只能回頭擁抱台獨基本教義派,這迫使其兩岸政策論述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先「進一步」(政治統合新架構、未來一中),後又「退兩步」(一邊一國、台灣國家正常化),擺盪在「兩岸統合」及「法理獨立」間。

民進黨要重返執政有必要調整兩岸政策:首先,以《中華民國前途決議文》替代《台灣前途決議文》,真正轉變為體制內政黨,取得國、民兩黨在國家認同的共識。其次,呼籲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關係,這象徵兩岸主權及領土疆域的重疊,兩岸皆「同屬中華民族」及「一個中華」,不否認台灣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其次,凍結或廢除《公投台獨黨綱》,其意義在於表達不追求「法理獨立」或建立「新而獨立國家」目標,仍保有統一願景。再者,「中國事務委員會」、「中國事務部」名稱,可改為「兩岸事務委員會」或「兩岸事務部」,雙方定位是「兩岸關係」而非「國際關係」。最後,重新謹慎評估考量「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個中國議題」及「兩岸政治統合新架構」,此或有助於創新思維及共識之產生,跳脫「進一步、退兩步」的政策困境中。

   
用→考→教 翻轉思維縮短產學落差
董保城/考選部部長(台北市)/聯合報
「產學落差」是近年來影響我國永續發展的嚴重問題。大批大學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卻無法滿足產業界用人需求,凸顯高等教育與人力需求間的嚴重落差,造成大學生畢業即面臨無處可一展長才、產業界求才若渴卻無人可用的窘境。

以往公務人員與專技人員考試多採筆試且一試定終身的測驗,強調記憶學習、反覆練習以提高考試成績。而學校為了提高畢業生國考錄取率,將國家考試科目列為大學必修課程,導致國考科目演變成大學畢業考或研究所考試之延續,學校教育已儼然變成「應試教育」。國考應試科目與學校課程長久相互牽絆,縱使學校希望課程自主發展,但因恐影響國考錄取率,而不敢大幅度修改必修科目,國考考科學術化、考古化的結果,使國考掄選出的人才與社會所需漸行漸遠。

此外,現行「公務人員考試設置新增類科處理要點」中規定「學校設有相關院、系、所、科、組、學位學程培育人才」列為新增類科條件之一,形成學校須先設系科開設課程,國家考試始能新增類科。然而,囿於大學專任教師不得在社會兼職規定,大學與職場缺乏接點、相互陌生,學校能否隨全球化、資訊化時代快速變遷而調整系科,都是困難重重。因此,教考之間互相牽制,均難有突破性的變革,過去「學校教什麼科目、國考就考什麼科目、社會就用什麼人才」的思維已不敷現代社會所需。

國考立於教育與任用(就業)之支撐點,居於關鍵性角色,讓考試科目及方式與時俱進,掄選人才符合所需,是提升產學互動、縮短產學落差不二法門。將「教考用」導正為「用考教」,國考應考資格、考試科目、考試方式均應先考慮職場用人需要,亦即聚焦於評量實際工作所需之知識、能力、技術、價值觀等職能指標。

此外,考選部應檢討「公務人員考試設置新增類科處理要點」所定新增類科的條件,革除教考之間彼此牽制之缺點。國家考試只有配合各機關與各職場的職能需求,規畫國家考試科目與彈性多元考試方式,方能考出所需的能力,先由「以所取才」,再達到「適才適所」之目的,並進而引發教育端的改革動能。

考選部為切合用人需要,促進用考教合一,近年推動多項彈性多元考試方式,以必須先具有「實作」或「工作經驗」作為應考資格為例,例如:一、一○二年起將臨床技能測驗做為醫師考試應考資格;二、一○三年將證照與工作經驗作為公務人員考試應考資格,如公職食品技師、公職土木工程技師等。此外,考選部已將律師考試增列選試科目、大地工程技師採行分階段考試納入實務工作經歷審查,亦引起學校重視,紛紛修改學系必選修課程及強化臨床實務教學。

考選部作為連接教育端與用人端的關鍵節點,如何適當發揮功能,使人才的養成從「教育」端經「考選」關鍵到「用人」端無縫接軌,讓國家考試掄選的人皆能契合用人機關或職場需求,善用應考資格及彈性考試方式是縮短產學落差的巧門。國家考試多元彈性的改革顯然可以帶動大學教育走進職場接近社會。

   
去梯言/這一局,精彩可期
公孫策/聯合報
柯文哲跟郭台銘對上了,這兩咖是當前最紅的政、商熱門人物,熱鬧可期;更由於他倆(因為太紅)分別挑戰了傳統的潛規則,所以精彩可期。

柯文哲上任以來,點名修理的財團已經有:皇翔、日勝生、富邦、遠雄,現在加上鴻海,他顯然不把「為政不得罪巨室」的潛規則當一回事。

「不得罪巨室」在國民黨執政下是不可動搖的,甚至在阿扁執政時,也只有「需索於巨室」,而並未得罪於巨室。然而,這句話最早是孟子說的,孟子原意並非指「跟巨室妥協」,而是「先搞定(最難搞的)巨室」,一旦巨室傾服,一國都會傾服,乃至天下傾服。

柯文哲不憚於向財團宣戰,應該不是想要與財團為敵,而是有心「收服」財團(只不過採取的是柯氏風格)。一旦財團服膺,不但「婉君」肯定大樂,甚至連我這個「無LINE族」也會傾服。問題在於,皇翔、日勝生、富邦、遠雄各有「尾巴」捏在台北市政府手中,縱使不服,也不敢吭大氣,而鴻海卻不是。

「台北秋葉原」是市政府獎勵民間投資興建停車場方案下的產物。鴻海的十億權利金是否太低,我無以評論,但是,本案既然是公開招標比案的結果,肯定鴻海提出的條件比其他投標者更好(否則就有問題了)。而這正是郭台銘「膽敢」大登廣告,不甩「民不與官鬥」潛規則的主要原因。

《艾子雜說》的寓言:艾子嗜酒,經常爛醉如泥,門生們想出一個法子,要「嚇」老師一記,讓他節制喝酒。

有一天,艾子又喝醉了,在家中吐了一地。門生們買了一副豬腸,混進穢物中,等艾子酒醒,對他說:「人有五臟才能活,老師昨天嘔出一臟,只剩四臟了,怎麼辦?」艾子聞言大笑,說:「唐三『藏』都可以活,何況我還有四臟!」

「民不與官鬥」,是因為官府有公權力讓老百姓「活不下去」;「為政不得罪巨室」,是因為巨室有辦法讓執政者做不下去。

可是這一局雙方都不適用:「台北秋葉原」縱使擺爛八年(柯文哲兩任),也傷不到鴻海「一臟」,所以鴻海不怕。而柯文哲不靠政黨當選,不受派系山頭左右,財團就「搞」不到他,所以絕無示弱理由。

這,正是「精彩」所在,兩個大咖都不肯退讓,大家有得看了。

   
朱主席 為黨籍案樹典範
呂啟元/大學兼任講師(新北市)/聯合報
國民黨新主席選出後,各種嚴苛的問題,包括黨產與黨務改革等要如何處理,備受外界關注;其中,馬王案如何處理,恐怕是比較迫切的一項。

嚴格來說,本案不該稱「馬王案」,而是國民黨與王金平間的黨籍爭議案。當國民黨主席換人後,依民事訴訟法:在其新法定代理人聲明承受訴訟以前,訴訟程序當然停止,法院即不得為關於本案訴訟行為。因此,如果新主席遲不聲明承受訴訟,時間拖延之後,案子可能就不了了之,或遲延上訴期間。因此本案具有迫切性。

朱立倫既然是新主席,即不得不面對本案。這個問題涉及了國民黨怎麼看待「黨紀」。類似案件不是只有王金平,至少還有黃景泰、周玉蔻等也在等著看。

法院究竟是說王金平不違紀不該開除,還是開除程序不符程序正義?這是國民黨必須認清楚的關鍵。不可諱言,在講究人和的政黨內部,放棄上訴簡單,繼續上訴困難。在外部環境大和解氣氛下,連陳水扁都可以放了,王金平案沒理由不能放下。但是,新主席既然是國民黨的「代表人」,就必須用「國民黨」的想法去面對。如果國民黨實質上認定了黨員違紀,只是程序不正義,就要設法補正程序,否則未來沒有人會在乎黨紀。如果黨員不違紀,就必須還清白,否則未來沒有人敢加入國民黨。個案不可怕,可怕的是群起效尤。

大前提是國民黨究竟認為王金平違不違紀。不違紀,上訴免了,還應還人家一個公道。違紀,可以選擇上訴,程序不合法應可補正而非無效,上訴求三審定讞,必要時提大法官解釋,確實定個章法,維護台灣政黨政治的完善;如果選擇不上訴,也必須有所處理,以免黨紀失靈。

類似爭議,每個政黨都會有,朱主席不妨替大家建立一個典範。

   
哭泣 原來也要學習
趙笠更/醫師(花蓮市)/聯合報
教宗方濟各訪問菲律賓,表示「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的禮物」,呼籲全球學會為數百萬窮困飢餓、無家可歸和受虐的兒童哭泣。

教宗說:「為什麼孩子會受苦?我要請大家捫心自問,『我學會哭泣了嗎?看到孩子挨餓、吸毒、無家可歸、被遺棄、受虐、被奴役,我學會為他們哭泣了嗎?』」

教宗同時還呼籲男人要多聽女人的意見,不要沙文主義,認為女人能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提出男人無法領會的問題。

誠然,在男性主導的世界裡,以拳頭和體力決定身分和發言權,婦幼的聲音往往被忽略,甚至是被欺壓、霸凌的一群。而教宗關注小孩與女人,除顯其寬大開明,亦喚起我們另一種內在力量,屬於柔性、溫情的力量。

我們的教育強調理性的思考力、思辯力,但卻從不強調「感動力」,學習去感動別人以及被人感動。例如一個人眼睜睜看到幼童受虐,卻心如木石處之安然,如此薄弱的感動力,道德感也是闕如的,而一個人若缺乏情感與道德,他還會過怎麼樣的好生活呢?

原來「哭泣」也是要學習的;很多事,「唯女子與小孩能懂也」,教宗方濟各如是提醒著我們!

   
BOT大清算 別贏掌聲輸掉幸福
丘昌泰/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聯合報
柯市長確實與眾不同,很像監察委員或立法委員,頻頻以「揭弊市長」姿態,清算前朝市府團隊所推動的重大BOT建設案件,包括松山文創園區、大巨蛋、台北資訊園區等,在名嘴與各界反對人士的推波助瀾之下,這個在歐美國家實施多年的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方式似乎成為政商掛鉤的「背書條款」。

最嘔的不只是郭趙蔡「三董」而已,還有給予鴻海最高分的十一位評審委員也被流彈波及;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參與任何評審,也不斷告誡自己,基於台灣政治的理盲與無情,今後對於政府的評審案絕對要明哲保身,以免惹禍上身。

公共設施的興建與營運不外乎兩種,一是政府自辦,依《政府採購法》編列預算辦理,但問題是:政府缺錢、缺人,更何況經驗顯示,凡是政府主辦的效率與品質往往不盡人意。因此,只好走第二條路,參採歐美經驗訂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引進民間資金與創意作法,並提供各種優惠措施給參與建設的廠商,以公私夥伴的精神推動公共建設,可謂公私兩贏的互惠作法。

如今市府與鴻海、遠雄出現嚴重歧見,促參所標榜的公私夥伴精神已遭破壞,柯市長大權在握,大可不必理會BOT合約是否載明處罰規定,直接依據促參法相關規定逕行接管營運程序即可,何須讓台北市政成為烽火燎原的戰場?

BOT案是冗長的商務談判過程,鴻海、遠雄與富邦都必須承擔高度的投資成本與營運風險,市府也承諾依促參法規定給予合理的利潤空間,這是依法授權談判後互蒙其利的結果;僅從「政府收取權利金過低」的片面角度解讀市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顯然過於草率與武斷。建議市長應停看聽,充分了解整個BOT過程何以如此?無論哪一件BOT案,如果出了問題,不僅是廠商,主其事的市府公務員難道沒責任?

議員、名嘴立場鮮明的批判,我們可以諒解;如果首善之都的大家長也是一樣的素質,那就很令人擔憂了。揭弊市長可以贏得如雷的掌聲,但不會為台北帶來長治久安的幸福。

   
保單健檢 五步驟搞定
迎接2015年曙光後,不妨抽空拿出自己的保單,利用五大步驟,重新檢視保障內容是否符合需求,並評估未來的個人及家庭財務目標是否已逐步達成階段性目標。

好萊塢的報應到了?
少數看過《名嘴出任務》的人透露,本片水準不高,盡情將金正恩描繪成一名荒誕昏庸暴虐的獨裁者。不料網路時代的事真難辦,幾名狠駭客,就能叫好萊塢大老闆低頭!是他們的報應到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