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青春名人堂】石芳瑜/我的黑膠情緣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8/31 第4285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我是誰?他是誰?天行者生命故事-徵文優等獎】一條漫長的路
【8月話題:打回原形】一聲「媽媽」,我甘願妥協
【青春名人堂】石芳瑜/我的黑膠情緣
 
 
 
心情札記
 
【我是誰?他是誰?天行者生命故事-徵文優等獎】一條漫長的路
文/維維媽/聯合報
圖/江長芳

我的第二個孩子維維,是一個有語言障礙和情緒管控障礙的小朋友。孩子到三歲時只能簡單、不清楚地發音,家裡的長輩說會叫爸媽就沒關係,男孩子「大隻雞慢啼」,長大自然就好。雖然小朋友話講不清楚,但是也沒發現其他的問題,所以我也就沒那麼在意這件事。會發現小朋友問題嚴重了,是孩子上了幼稚園,九月份上學到十月,老師找我到學校,說維維在學校都不講話,他們找了入園評量師檢測結果,判斷維維需要到大醫院做兒童成長評估。在震驚和打擊中,開始了我和孩子漫長的早療之路。

我們住在新北市八里區,離我們最近的大醫院是淡水馬偕醫院,帶到醫院後排了一張長長的檢查表,結論是維維構音發音有障礙,需要做語言治療。這個答案其實早在預期中,但真要面對還是需要勇氣。淡水馬偕醫院的語言治療師人力不足,我們拿單子回家等通知排課的時間,等了兩個月還沒有消息,心急的我只好改到台北馬偕上語言治療課,因為當時維維已經錯過最佳的三歲黃金治療期,這時他四歲半了。

由八里到台北馬偕等公車、坐公車、換捷運,再走到醫院上課……五十分鐘的課程,我來回的交通時間大概要三個多小時,這時維維的弟弟已經出生兩個多月,我背著新生兒,提著尿布袋,牽著維維來回八里和台北馬偕上語言治療。半年的課程並沒有帶來明顯的改善,且因為很辛苦,維維常不樂意再去上語言治療。同時間,上帝給我另一個新考驗:家中的長輩忽然腦出血中風倒下,雖然開刀急救回來,卻全癱臥床需要我照顧--面對一個新生兒、一個中風後失智全癱的病人、一個語言發展遲緩的小孩,上帝給我的考卷相當精采。

雖然面對這樣的困難,我仍沒有放棄維維的語言治療,還是每個星期上課,只是一直不見明顯的成效。在一次七月的午後雷陣雨中,我抱著小弟弟牽著維維趕到台北馬偕上課,到醫院已是全身濕透,雨大到撐傘都沒用。可是維維進去上了五分鐘就衝出來不上課了,原因是老師教他發西瓜的「西」,但他一直發不好,老師說了一句:「你不要『故意』有口水音。」維維不能接受,認為他發不出來,可是沒有「故意」。因為「故意」兩個字,他不願意再上課了。

抱著小寶寶又全身濕透的我真的崩潰了,來回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你上了五分鐘就不上了!我蹲在醫院的走道上大哭,除了哭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後來醫院的牧師把我和孩子帶到休息室,幫我把寶寶帶去照顧,社工很有耐心地聽我哭哭啼啼講完維維的情況,告訴我他覺得維維不只是語言障礙,可能還有情緒管控的問題,建議我帶去請小兒科醫生評估。

「情緒管控障礙」我聽都沒聽過,但至少是一個可以去做看看的事,面對這樣的孩子,當下我也沒有其他任何方法了。

很幸運地,我們很快就排上了情緒管控的課,也遇上了非常專業的林麗敏老師,維維在她的教導下情緒管控有了進步,語言發展亦明顯成長。林老師不僅教維維,很多時候也教我如何面對情緒管控有障礙的小朋友,如何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時我心裡常怪罪自己為什麼沒有發現維維有情緒管控障礙?他的情況其實十分明顯,會因為我拒絕他的某項要求而傷害哥哥,都是那種出血性很嚴重的傷害,也會在發脾氣時不管不顧地衝到馬路上,讓所有的車都緊急煞車,脾氣發起來眼睛充血赤紅,全身像豎毛的貓一樣,我一個大人抓都抓不住。維維在發完脾氣後看到媽媽的眼淚和身上的傷痕常會後悔,但他嘴硬說不出來「對不起」三個字,而我更覺得對不起他,我很害怕我沒教好他,以後他出社會怎麼辦?

陪伴孩子這一路走來真的遇到很多醫生還有老師和朋友的幫助,曾經我很沒用地想抱著孩子去跳樓(只是想想),曾經被維維氣到想掐死自己,在照顧中風、失智老人(這又是可以寫另一篇長長文章的血淚故事)、情緒障礙的孩子這條路上,幸好有這麼多人的幫助及安慰,如八里誠泰診所的邱醫生、第一基金會的社工、新北市社會局長照中心的陳小姐、淡水教會張主教和兄弟姊妹,還有維維班上同學的媽媽、班主任陳老師和輔導室的主任和蔡老師。寫這篇文章只是想感恩這些我和維維生命中的貴人。你們的幫助讓我得到勇氣,面對這條漫漫長路。

【8月話題:打回原形】一聲「媽媽」,我甘願妥協
李亞琪/聯合報
剛進夫家時,多所爭執磨合,在一次吵架後,我丟下兩個女兒負氣離家。在街上漫無目的走著,茫然中來到三重老鄉家,老鄉安頓我:「妳在我家住幾天吧,狠一次,嚇嚇他們,以後就不敢這樣對妳了。」我知道老鄉關心我,我也知道自己個性太軟弱,是要狠一回,為自己爭取一點尊嚴。

傍晚吃飯時,老鄉看我食不下咽,問我是不是想女兒?我點點頭。一會兒,電話鈴響,老鄉接起,是先生打來的,只聽老鄉故作驚訝問明原因後,沒好氣地說:「她沒來我家,你趕快去找人吧。」便掛了電話,轉身對我說:「別輕易妥協!」

半小時後,電話鈴又響,老鄉接起,是女兒的聲音。先生當然知道我除了老鄉家無處可去,所以不死心又打來。老鄉把話筒遞給我,女兒在電話那頭用稚嫩的童音哭喊著:「媽媽、媽媽!」這一聲「媽媽」,讓我心碎淚奔!我知道自己再無法狠下心,哭著安撫女兒:「媽媽出來買個東西,馬上就回家了。」

是的,一聲「媽媽」,我甘願向命運妥協。就這樣,離家不到一天,我就自己乖乖回家了。多年以後,不經意談及此事,女兒幽幽地說:「媽媽,如果當年妳丟下我,我會找到妳,然後恨妳。」我暗暗吃驚,慶幸,我一直都在女兒身邊,從未遠離。

【青春名人堂】石芳瑜/我的黑膠情緣
石芳瑜/聯合報
我的書店裡進行了幾次黑膠聆聽會,來的人年齡不一,但半數以上都有點年紀。年輕人聽黑膠大概是一種時尚,有點年紀的自然是因為懷舊。

黑膠(最早是蟲膠)唱片始於十九世紀後期,大概在1910年代,黑膠唱片和留聲機才傳入台灣。1928年,柏野正次郎來台成立古倫美亞唱片公司,除了進口上海京劇等唱片,也發行台灣本土音樂,黑膠唱片也就漸漸風行了起來。

我生於1960年代後段,幼年時代聽的自然是黑膠唱片,但不是古典樂也不是鳳飛飛,記憶最深的是一張童謠唱片,其中有首歌,雖然不知道歌名(因為太小還不識字),但我至今仍能哼出完整旋律,還記得前面幾句歌詞是這樣的:「小鴨子排排隊,呀呀呀,尾巴搖來搖去,搖搖搖搖……」印象如此深,是因為小時候父親只要一放這張唱片,特別是放到這首歌,我一定醒過來跳舞,這歌簡直像我的鬧鐘音樂,而我就像是上了發條的小鴨子。由於太愛這首歌了,爸爸還乾脆叫我「鴨子」。

卡式錄音帶大概在1970年代初期就傳入台灣了,但彼時我們還是習慣聽黑膠,不久民歌開始流行,我們買的是唱片而不是卡帶。我記得我和哥哥買齊了每一屆「金韻獎」以及許多民歌手的唱片。八○年代卡帶漸漸風行,但黑膠依舊並行。卡帶的好處是輕便,最主要是「Walkman隨身聽」還有手提音響的普及,讓音樂可以帶著走,不像黑膠機那麼笨重。然而聽黑膠感覺還是比較正式、莊重。

黑膠最派上用場是在舞會時,從沒見過有誰在舞會用卡帶放音樂,主要是因為卡帶一整卷只有AB面,你很難找到每首歌準確的入歌點,不像黑膠和後來的CD首首分明。而且黑膠還有一個無敵功能,就是DJ可以用手轉動唱片,製造跳針或是刮片的效果。

黑膠漸漸沒落是在CD出現之後,小碟子慢慢取代了大碟。九○年代,CD和卡帶同步流行,差別在CD貴一點,卡帶便宜但容易壞。而黑膠唱片幾乎停產,很多人認為黑膠會消失,開始把家裡的黑膠唱片和唱機丟到垃圾場。沒想到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快速被淘汰的反而是卡帶。反倒是一息尚存的黑膠,因發燒友不捨離去,仍在二手市場裡努力翻找老唱片,且一再強調黑膠的聽覺魅力,在MP3和網路下載盛行的時代,反而以精緻的姿態起死回生。如今有些歌手也同時發行CD和黑膠,好像擁有一張黑膠才稱得上是真鐵粉。

有時我在店裡放黑膠,多半是我那個時代的老歌,聲音迴盪在空氣中,會有一種「顆粒感」。每次聽黑膠,我會更專心在音樂上,把手邊的事停下來,就像在聽一個老朋友說話,而時間便慢了下來,回到一切都還簡單的那個時光。

 
 
 
訊息公告
 
 
 
 
《飛上天空的輪胎》真相,該被金錢權勢給掩埋嗎?
《飛上天空的輪胎》改編自日本知名小說家池井戶潤的同名暢銷作品。故事中,結合了銀行與企業這兩種不同職場體系的熱血故事,很微妙的組合,但故事卻平易近人

步入中年後,怎麼選對營養補充品?
藥局裡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用途各不同,究竟步入中年後,該不該補充保健食品?專家指出,營養補充品是為了「補不足」,而不是為了治病,只要觀念正確,適當補充保健食品的確有益處,但該如何吃效用會更好?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