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動」似乎是現代幼兒所面臨的「文明症」之一。在台灣,發現3∼5歲兒童過重的比率高達 23.9%(與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的標準相比較)。 「少動」的問題不僅引起健康方面的隱憂,也可能對幼兒的感覺統合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並衍生出相關的動作問題,例如:兩側肢體動作不協調、肌肉力量與張力偏低、平衡能力不佳、力道掌控不佳等問題。其中肢體動作不協調更容易影響幼兒的日常生活與學校活動表現,例如:體操、帶動唱、丟接球、跳繩或跑步等。 律動對於幼兒的好處 親子律動是當前最熱門的親子活動之一。透過親子律動可以對幼兒帶來許多正向的效益,包括: 1.促進感覺統合發展,例如:兩側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平衡能力、動作力道的控制能力等。 2.能促進體適能,提升肌肉力量、肌耐力、柔軟度與心肺功能。 3.培養幼兒的肢體動作表達能力,可促進社交互動。 4.透過肢體動作,也可以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例如:模仿動物的動作可以更容易記住動物的特徵、運用身體表演數字或英文字母,也可以提升對於字形的記憶。 5.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身體圖像概念,更能準確掌握肢體動作,並建立良好的空間概念(身體與周遭環境相對位置的掌控度與方向感等)。 6.有許多臨床研究證實,適度的運動可增加大腦中與專注力相關區域的血流量,並促進分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7.搭配音樂或樂器伴奏,可以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8.親子律動的過程中,藉由肢體的接觸可以促進親子更親密的連結,也可以透過合作性的律動活動培養彼此的默契。 「律動」並非「訓練課程」.遊戲結合幼兒律動效果加倍 學者Neumann曾提出,遊戲必須符合3個條件:(1)內在動機;(2)能自我控制;(3)富涵想像。 .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融入律動活動之中,例如:卡通人物、動物、交通工具等。 .「正向」且明確的回饋,可以讓幼兒了解自己表現得如何,進而自我進行調整。 .盡可能增加幼兒成功與快樂的經驗,讓他們有自信可以決定如何參與律動,不用過度擔心失敗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律動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將他們自己、環境、夥伴或整個活動都融入自己的想像。 .想像力與平時的生活經驗有關,多閱讀繪本、接受多媒體刺激或外出旅遊皆可以增加幼兒的想像力,貼近現實生活的想像更能讓幼兒在律動過程中所獲得的動作元素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促進雙側肢體動作協調能力.善用「律動」活動設計原則 身體兩側的協調並正確表現動作的順序,簡單來說,又可以細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跨中線動作的能力 跨中線動作即是身體一側的眼睛、手或腳,跨過人體的中線,在身體另一側做動作。人體主要有三條中線,分別將人體分為對稱的左右、前後和上下。 2.兩側肢體不對稱動作的能力 兩側肢體同時分別從事不同型式的動作,例如:一手放頭上,另一手插腰、單腳站立時,一腳屈起,另一腳站立或一手趴在地上撐起身體,另一手做動作等。 3.兩側肢體對稱動作的能力 即兩側肢體同時從事相同型式的動作,例如:用雙手將衣服甩乾、划雙槳的船、跳繩時雙手甩動繩子或游蛙式時手腳的動作等。 4.兩側肢體交替式動作的能力 即兩側肢體分別做相反、不對稱的動作,且具有規律性,例如:雙手交替打鼓、踩腳踏車、走路時手與腳的擺動或雙腳交替打拍子等。 【完整內容請見2018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本文由媽媽寶寶《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