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淨水器專利占半,小米還是手機公司嗎?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7/23 第10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專利技術開源化:互利共享才能創造未來
   
法規訴訟 淨水器專利占半,小米還是手機公司嗎?
   
深入報導 實體經濟持續降溫,中國股市還有救嗎?
   
研發創新 《201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台灣機器產業拼智慧轉型
   
智財管理 透過馬德里國際註冊取得商標真的好嗎?
   
 
專利技術開源化:互利共享才能創造未來
張宇凱/北美智權 專利工程研究員
自從電動車龍頭Tesla率先於2014年6月開了第一槍,宣告將卸下專利壁壘以讓更多業者有意願加入電動車產業發展後,專利界似乎瀰漫著一股「專利開源化」的新風潮。在那之後,豐田汽車、福特汽車也先後跟進,除汽車產業外,日本的松下電器同樣也在2015年3月23日,公開聲明將無償公開分享同樣屬於新興領域之約50項物聯網領域相關專利。凡此種種讓人不禁猜想:專利技術開源化的時代真的來臨了嗎? …

 
淨水器專利占半,小米還是手機公司嗎?
李俊慧/中國政法大學特約研究員
「44 / 96 = 46%」。

估計大多數人很難相信,靠安卓 (Android) 定制系統起家、憑低價智慧型手機出位的小米,居然有近一半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 (Utility Model patent) 與「水處理或淨水器」相關。不過,這就是小米專利家底的真實現狀之一。截止2015年5月25日,小米已累計獲得的專利授權中,包括42件發明專利、96件實用新型專利和102件外觀設計專利。其中,在96件已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中,有44件與水處理相關。

小米公司儼然要成�d一家「淨水器」公司了。


圖片來源:http://photocdn.sohu.com/20150609/mp18112953_1433816903021_3.jpeg

問題的關鍵是,小米�d什�l會這樣做呢?除去布局或建構所謂的智能家居生態外,小米是否還有其他考量?比如利用小米品牌溢價實現商業最大化?

事實上,小米堪稱是國內手機手機廠商中的「話題王」,與蘋果設計多次「撞臉」,美其名曰「致敬」;與愛立信在印度PK專利,自我標榜「成人禮」。

顯然,在這些「致敬」或「成人禮」的背後,其實是小米的專利家底太過單薄。那�l,小米的「專利底褲」到底有多短呢?小米現有專利積累真的經得起考驗或「拷打」嗎?

我們以國家知識�{權局(SIPO)網站的統計數據�d基礎,從專利數量、專利結構、專利傾向及申請時間分布等多個維度,詳細看看小米的專利「家底」。

圖1. 小米、蘋果、愛立信專利實力對比

專利規模:小米遠遠落後於蘋果、愛立信

從圖1我們可以看到,小米與蘋果、愛立信在專利規模上的差距是相當「顯著的」。在專利檢索數上,蘋果是小米的1.3倍,愛立信是小米的2.4倍;在發明公布數上,愛立信是小米的1.3倍,小米是蘋果的1.6倍;在發明授權數上,愛立信是小米35.7倍,蘋果是小米的16.3倍;在實用新型數上,小米是愛立信的4.8倍,蘋果是小米的3.2倍;而在外觀專利數上,愛立信是小米的2.5倍,蘋果是小米的3.6倍。

顯然,與蘋果相比,小米僅有一項指標領先蘋果,即發明公布(公開)數。而與愛立信相比,小米全面落後於愛立信。

不可否認,與蘋果和愛立信相比,小米公司成立剛滿5年,遠比前述兩家公司更�d「年輕」,這也使得小米的現有專利累積稍顯不足。不過,從專利申請的趨勢來看,小米的勢頭還是比較「猛」的。其發明公布數 (已提交專利申請尚未授權的) 已經超過蘋果了。

專利布局:小米2成功後,小米才加�F專利保護

透過圖2,我們可以看到,從小米已提交申而尚未授權的專利申請來看,成立於2009年的小米,最早的專利申請發生在2010年。而小米在專利布局上的轉捩點發生在2012年,小米當年提交的專利申請首次破百,達成257件,該年度提交的專利申請�d前兩年申請總量的7倍之多。

事實上,2012年也是小米的成長過程中攸關重要的一年。當年發布的「小米2」成�d小米手機史上最�d成功的一款機型,小米2憑藉1740萬的出貨量,一度成�d國�{手機中最�d暢銷的安卓手機。而自2012年之後,小米每年提交的專利申請保持年均20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3年度的申請量是2012年的250%,2014年度的申請量是2013年的185%。

此前小米副總裁林斌曾表示,「2015年,小米的目標是2000件,2016年則是翻倍至4000件,2017年再翻倍達到8000件,這些全部都是專利發明,並不包括外觀專利」。

參考最近兩年小米專利申請的提交速度和增幅,林斌所言2015年新提交2000件專利申請,應該問題不大。但問題的核心是,小米有可能會陷入「�d了數量而數量」的專利保護和布局「歪道」。大量提交的未必會是與手機或通信相關的專利......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第137期:淨水器專利占半,小米還是手機公司嗎?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瀏覽《北美智權報》第137期

訂閱《北美智權報

 
實體經濟持續降溫,中國股市還有救嗎?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大船要轉彎總是特別緩慢,尤其最怕過程中遇上冰山。在「保」、「穩」、「調」的經濟主旋律下,中國經濟正處於出口嚴重衰退,而內需又無法提振的困境;更尷尬的是,為了刺激消費,中國政府不惜一切代價出手拉抬股市,結果卻是使投資人更加對資本市場失去信心。現在,面對每天都在「秀下限」的中國股市,還有越來越沒耐心等待的投資人,中國官方能用的招數已經所剩不多了。

2015年6、7月期間,中國股市出現大規模跌勢,中國股市一度損失超過3兆美元的市值,究竟是因為中國國內經濟表現不佳,還是中國政府在股市下跌中過度干預股市,造成流動性風險,最後引發股市恐慌?可能兩種因素都有,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政府對這次股災顯然相當緊張,因為在2009年金融海嘯,或是2011〜2014年股市低潮期,中國政府都沒有如此擔心證券市場下跌,甚至動用大量非貨幣工具來拉抬股市,那為何中國政府這次對拉抬股市的態度如此強硬呢?這樣做又可能造成什麼副作用?

圖1:1990~2014中國國內生產毛額(按支出面區分)

經濟失調,十年來民間消費不增反減

2014年,中國面臨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經濟成長遲緩,因為過去製造業為主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不得不轉型。「擴大內需」是中國政府的重要主張,但近十年來,中國的產業轉型顯然不如預期,民間消費占GDP比重不但沒有明顯提升,甚至還低於2000年時期(圖1)。時間一直拖到了2014年,中國政府面對中國國內的低迷景氣,其實是相當擔心的。

圖2:1978~2014中國國內生產毛額(按生產面區分)

圖片來源www.qxcu.com

圖3:中國第二產業(工業/製造業)成長率

中國的第二產業包括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水供應業、材料回收業、建築業、紡織業等。近30多年來,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第二產業是國家主力項目,長年佔GDP比重至少40%,而且產業產值年年大幅成長,直到2008年美國爆發次級房貸,金融海嘯壟罩全球,歐美國家消費力大減,中國的出口衰退,連帶負面影響第二產業;所幸美國景氣在2010年以後逐漸遠離低潮,中國的第二產業快速復甦,但金融海嘯改變了全球原本的貿易版圖,加上中國國內的製造業生產成本逐年提高,中國第二產業的投資熱潮逐季降溫。2015年上半年,中國第二產業的成長力道跟2009年全球最蕭條時期所差無幾了。

圖4:中國製造業新訂單指數

中國製造業的衰退,從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圖4)就能觀察出來。以往動則超過55的高速成長,2014年下半年後已經向臨界值50靠攏,新訂單已經沒有成長力道。而且更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的製造業降溫情況越來越嚴重。

圖5:中國當期鐵路貨運量

圖6:中國年度整體貨運量(累計至當年度12月底)

圖7:2013~2015中國每月用電量

圖8:2013~2015中國銀行業人民幣放款量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李克強指數」顯示 中國經濟降溫中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早年任職遼寧省委書記時曾說過的經濟觀察心得。他說,中國經濟的統計數據嚴重受到人為加工干預,只從官方經濟數據來衡量實體經濟發展,會有一段頗大的落差,但如果用「全國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及「金融機構貸款量」來整體做觀察,就能撇除一些雜訊干擾,也可以了解更真實的經濟狀況。美國花旗銀行利用這三項指標編製「李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來觀測中國企業盈利情況。

從這三項數據深入觀察,就會發現中國經濟其實正持續降溫......

【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第137期:實體經濟持續降溫,中國股市還有救嗎?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瀏覽《北美智權報》第137期

訂閱《北美智權報

 
《201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台灣機器產業拼智慧轉型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於7月16日至19日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展出,今年展會以產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智慧生活應用為三大主軸,並以工業4.0為主題,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卓永財強調,「大量生產代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台灣的挑戰是如何轉型到智慧製造,這一年來很多電子業來找我!」如果台灣機器業廠商不能緊抓住機會,日後恐將和電子業一樣面臨出口衰退的問題。

各國都在全力推動「工業4.0」,行政院在6月召開「生�{力 4.0」科技發展策略會議,做為台灣未來推動工業、農業與服務業轉型的依據。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出席7月16日舉辦的「生產力4.0高峰論壇」時指出,近幾個月台灣電子業受國際影響,出口表現衰退,機器產業是多年來支撐台灣工業的隱形冠軍,在關注電子產業出口下降同時,機器產業也要抓住機會轉型,以免將來如同電子業面臨同樣的挑戰。

▼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表示,機器產業為多年來支撐台灣工業的隱形冠軍,在工業4.0觀念出現後,國內製造業隱形冠軍有機會脫胎換骨。

▼副總統吳敦義(下圖中)出席「201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開幕典禮時表示,2011年之後台灣智動化產業有很大發展,規模已達新台幣1.1兆元,當前產業結構調整中,產業使用自動化的比例,從原先的25%提升到36.2%,智慧製造跟機器人可說是「重中之重」。

美國歐巴馬政府致力推動「製造業移回美國」、中國國務院正式發布《中國製造2025》10 年計畫,欲提高中國製造能力,希望能在工業4.0時代彎道超車。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卓永財強調,「大量生產代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台灣的挑戰是如何轉型到智慧製造,這一年來很多電子業來找我!」行政院正在推動的「生產力4.0」,將農業、服務業也納入,不侷限於工業。事實上,智動產業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含製造業、服務業等,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等皆有關連,尤其各領域皆朝智慧化發展,跨異業合作是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持續努力的方向。

「201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於7月16日至19日在台北世貿南港展覽館展出,此次展會以產業自動化、商業自動化、智慧生活應用為三大主軸,並以工業4.0為主題,規劃五大展區,共計110家國內外廠商參展,提供各種智動化解決方案,展現台灣智動產業完整國產供應鏈。

主辦單位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表示,此次參展廠商共計110家,使用607個攤位,總展出面積超過1.3萬平方公尺。除了台灣指標性的企業共襄盛舉,還有來自歐、美、韓、日、新、大陸等多國廠商,包括上銀科技、研華寶元、BENQ、祥儀、新代、拓志、和椿、松騰、新漢、均豪、群錄、所羅門、三菱電機、勤�J機械、迅得機械、東培工業、新光保全、齊富、華新麗華、來思比科技、不二越等國內外參展廠商,都在此次展覽設攤展出。

▼「201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區規劃

展區名稱

規劃內容

產業自動化專區

工業自動化、工業用機器人、專用機器人、關鍵零組件、系統應用、感測元件、智慧系統軟體、整線自動化、整廠自動化、無人搬運車、汽油壓設備、自動化周邊組件等。

商業自動化區

3D列印、自動販賣系統、點餐系統、營業自動化、雲端運算暨虛擬化技術、企業資源管理、網路資訊及服務、物流資訊及服務。

智慧生活應用區

服務型機器人、智慧家庭、智慧家電、智慧建材、輔具、穿戴式產品、個人載具、智慧節能、辦公室及工廠智動化、醫療智動化。

機器人競賽區

2015機器人創意競賽、第八屆上銀智慧機器守實作競賽、2015新光保全智慧型保全機器人競賽、2015全國機器人競賽頒獎典禮。

資料來源: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

2014年是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首屆開辦,吸引了專業參觀人士約5.8萬人次,今年展會更以工業4.0為主題,提供各種智動化解決方案,及展現台灣智動產業完整國產供應鏈,在為期四天的展期中,總計辦理25場次活動,包括實體展示、高峰論壇、企業論壇、兩岸論壇、產學合作成果、新產品新技術發表、機器人創新競賽、供需與人才媒合等提供與會人士掌握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核心技術、零組件採購、設備、服務及解決方案。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精彩的機器人展出吧!

今年「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中設有各大主題館:

經濟部工業局展出的人形機器人藍波(RENBO),在會場中與前來參觀的副總統吳敦義對話和握手。

祥儀企業以多款巨星造型的機器人,配合歌曲展現臉部及身體的動作,直接在展場上展開熱鬧的演唱會。

除了能歌善舞,還要會演奏樂器,經濟部工業局展出的機器人弦樂團。

廣運集團展出的大型美女機器人,俐落舞姿加上360度旋轉,成功吸引參觀者駐足。

此外,因應智慧醫療時代來臨,「201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還提供智慧醫療服務應用及醫療智動化應用,包含產業趨勢、物聯網應用、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復健機器人、手術導航機器人等應用與技術,盼能促成智動產業廠商與醫療領域需求的異業合作。

上銀科技展示機器手臂在醫療手術上的運用。

 
透過馬德里國際註冊取得商標真的好嗎?
邱英武╱北美智權法研組資深副理
馬德里國際註冊,固然提供一個快速、便捷與便宜的申請管道,但也隱藏者一槍斃命的風險。所以,商標的申請是隨者產品/服務使用的國家與類別而浮動,隨時依據狀況提出申請案。但是否真的要走上馬德里國際註冊一途,可能還是要有詳盡的產品策略方向,不要一味的只提出馬德里國際註冊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