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魯伯特是身家超過十億美元的企業大亨,六月在摩納哥的《金融時報》「精品高峰會」演講時,聽起來像個馬克斯主義理論家,而非靠販售卡地亞鑽石和萬寶龍名筆致富的人。他在凡迪和法拉利等精品業高層組成的觀眾面前力陳,富豪中的富豪掠奪世上財富是不對的,甚至稱不上划算的買賣。
他說:「這樣做既不公平,也非長久之計。」
民粹掛帥的政治人物和自由派知識分子痛批收入不均的現象已有一段時日。而這議題最近卻被一群意想不到的支持者給挑起:一小撮億萬富豪。
據信身家近五十億美元的私募基金投資人保羅.都鐸.瓊斯二世三月在TED演講時表示,歷史上對極端收入分歧有三種解決方式:課稅、戰爭、革命。
在這之前幾個月,身家逾十億美元的房地產大亨傑夫.葛林建議,超級有錢人應繳更多稅,才能恢復他所謂「我長大過程中經歷的包容性經濟環境」。
還有西雅圖億萬科技富豪尼克.韓諾爾,去年為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撰文時直接向地表的「超級好野人(巨富)」嗆聲:「我有一個訊息要給我超級有錢的同夥,給所有住在有柵欄保全的泡沫世界的我們這群人:醒醒吧,各位,現狀豈能持久。」
這裡究竟是怎麼回事?這些鉅子真有意打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嗎?或者這只是統計資料的異常,因為全球1,800位身家超過十億美元的富豪中,絕大多數並未推動經濟變革。
照2012年《財閥:有錢人如何利用國家賺錢並阻止其他人翻身》一書作者克里斯蒂雅.弗里蘭來看,億萬富豪具有社會意識的這個現象意義非比尋常。「我的書出版後,好幾位億萬富豪默默跟我連絡,表示同意現行體系行不通了,」她說。
具加拿大國會自由黨籍議員身分的弗里蘭,點名去年在倫敦召開的「包容性資本主義大會」,籌辦人是琳恩.弗瑞斯特.迪.羅斯柴爾德,她出身大名鼎鼎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家族。大會目的是要讓超級富豪們重新聚焦在公益活動。
像華倫.巴菲特這樣的金融家早已涉足此一領域,深受矚目;如今其他億萬富豪也共襄盛舉,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學者大衛.韋斯特認為,有助於導入正題。
「沒甚麼錢的人抱怨收入不平等,常被斥為階級鬥爭,但當億萬富翁抱怨時,問題就有了新的定義,」韋斯特說。
這不是說億萬富豪的行動純粹出自利他的動機。「不平等一直招致很強的反彈,」韋斯特說,「有些富豪感受到處理這個問題的壓力。」他說:「億萬富豪階級間有一種領悟,就是至少把部分財產分出去,的確對自己有利。」
當然,某些大砲型億萬富豪可能只是在玩弄政治。「聽到這些有錢人說這些話我並不訝異;但光說不練沒啥了不起,」主張金融改革的非營利組織「較好的市場」執行長丹尼斯.凱勒赫表示。「這些人非常清楚如何移動權力的槓桿,直到這事發生,無論他們說了甚麼都只是空話。」
曾是華爾街銀行家的威廉.D.柯罕說,大多數億萬富豪處理貧富不均問題時傾向捐出部分財產,而非尋求體制性的經濟改革。「做慈善?好的,」柯罕說。「但是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不要。」
而且持續惡化的不均問題,的確讓超級有錢人面對一個持續的風險:窮人最終可能會喪失耐心,突然攻擊有錢人。
「這是真正的危險,」柯罕說。「這星星之火叫做法國大革命。」
【2015-07-21/聯合報/G9版/UNITEDDAILYNEW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