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我們這一代:六年級作家(之二十一)無聲派對

聯副電子報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眾文生活英語報】給您最實用的生活英語,豐富有趣的題材、嚴謹紮實的內容,讓您無負擔的學習!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2/11 第521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我們這一代:六年級作家(之二十一)無聲派對
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二:(之一)秋思
【慢慢讀,詩】怎樣的一種心情喲!
【詩畫對話】沉潛.萌生

  人文薈萃

我們這一代:六年級作家(之二十一)無聲派對
孫梓評/聯合報

有時我覺得解嚴發生了兩次:網路前、網路後;九一一前、九一一後;iPhone前、iPhone後;臉書前、臉書後……

張亦絢長篇《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裡的句子:「七年級的絕不會像我們六年級的那樣記得戒嚴,但四、五年級的,你知道嗎?我覺得,他們又記得太牢了。」

想起一件小事:國中我越縣就讀。通車路線是家人把我拎到岡山火車站,搭到台南,轉興南客運跨過曾文溪至西港,然後慢慢走一條長且闊的慶安路返回校區──冬日淒清,大概唯有後來當兵收假回萬金營區那條暗路可以並提。放假路線就輕快多了,周六上完半天課,先在台南市區幾間書店流連,拿少少的零用錢交換一個下午,然後才搭一班藍色平快抵達黃昏與岡山。大概就是從第三間書店離開、前往火車站的途中吧,有人擺了攤位,連署簽名聲援六四。車水馬龍三岔路口,天色已暗,我停住腳步在一塊布滿黑字的白布上,寫下自己名字。回家後不知是不是剛好電視在播〈歷史的傷口〉,我順口提了這事。阿嬤眼中隨即閃過一片烏陰,嚅囁道:會不會有人秋後算帳?國小時每到晚間新聞就被喚去練琴的我,腦中實無類似資料庫可蒐尋、安慰二年級的她:阿嬤,這馬(現在)已經解嚴啦。

關於戒嚴的事,還要晚個兩年,才會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讀見。

不過有時我覺得解嚴發生了兩次。大二那年爸爸買了一台筆電給我(價格大概比當今兩台MacBook Air高,重量也不遑多讓)。從此我告別背包裡積放一疊稿紙的日子。暑假抱著筆電寫完一篇四千字散文,索性把只寫了第一章的長篇也轉移戰場。每寫完一章,就連上印表機,耐心等它慢慢印出。那時學校安排了少量電腦課,學了什麼完全記不得,也好,我的七年級友人阿崩君因為高中被迫學了行列輸入法,搞得現在很像帶有鄉音的老兵。為了彌補高中社團經驗匱乏,我一口氣參加七個社團,其中三個與寫作相關,期末社團刊物製作,就拿那台筆電將社員手稿變為打字稿(或蒐集來3.5吋磁片),再用WORD進行簡陋排版,列印後交印刷廠影印、裝訂──也因為是「眾矢之的」,那幾年電腦常中毒。每回我絕望騎機車繞過大半個台北,找醫生幫他解毒,然而往往換來一個失憶的孩子。

那時偶爾與誰相約、但睡過頭了,使對方苦等一個鐘頭;那時的分手真乾淨,不聯絡意味著你亦不會在任何虛擬場域遇見彼此;那時等過許多個紅燈,跌倒的小綠人還沒有誕生;那時無目的騎機車夜遊,風微涼劃過沒戴安全帽的兩個人;那時進唱片行,從卡帶轉而購買CD,渾然不知因為喜歡哪部電影而買的VCD很快會被淘汰……

且沒注意到何以同學阿永漸漸少來一群人賴以為家的社辦,「她應該在計中啦。」總有人這麼回答。而我既沒有拜訪過「貓空行館」,「山抹微雲」,「田寮別業」,當然也沒跟上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九七香港回歸,我的答錄機音樂是〈Happy Together〉,瞎混一天後,窩在小房間聽見老爸在卡帶中說,「你比高雄縣長還難找!」高中同學老唐則一氣之下決定寄個B.B.CALL給我,反正探員223的台詞我很熟,CALL機一併移情接受,雖然根本沒來得及用,就懵懵懂懂去當兵了。

遇上精實案。某師某旅兵力移防改編,上下官兵全力以赴……練習編成典禮。除了每周一逃不過三小時基本教練,還增加許多額外訓練,終於我也能不戴眼鏡荷槍與他人成一直線前進了,終於熬過不知所為何來的編成。做十一休三,回到家我開始懂得收電郵逛網路,家人都睡了只有撥接上網的篤篤雜音一次次莽撞戳破黑夜。那時還能忍受點開一張圖片的龜速,像青春期購買偶像照片,小心翼翼按了右鍵存檔美麗什物。回到軍營也不焦慮──媽媽會為我留妥十天份副刊。誰知道外面的世界流速湍急,八十八公克GD90竟也問世了,臨退伍前開始有人偷偷把手機夾帶進營區,同梯在小部隊留守的人事室大聲播放〈First Love〉,他說是下載MP3,陌生字眼隨著宇多田光的聲音流進我耳朵,哦,難道當兵兩年,世界真的不一樣了?

世界真的不一樣了。退伍後我拎著皮箱北上找工作,失業空檔在空蕩蕩客廳,看比例失真的電視播放兩架被劫的民航客機分別飛撞曼哈頓雙塔。因隔著螢屏那一切看來遂有點假,幾年之前我才土土地觀光客貌登上塔頂,如今成了兩根藍天下的大煙囪?一次又一次看新聞重播,飛機一次又一次撞向雙塔。是真的了。

以前要講很久電話的友人都去了遠方。有人死了,有人還活著。死去的朋友還活著時我們住同一幢宿舍不同號碼的房間,晚上不睡覺坐在樓梯間聊,聊很久,下雨的夜晚,相思樹林潮濕氣味彷彿更深了。遠方不遠,即時通訊軟體線上交換音樂,病痛,昨夜壞夢與晚餐內容。誰在異鄉轉彎的街角也像置身此城中。可不是嗎?多年堅持不用智慧型手機的小嶼,終於也換了特別粗大的iPhone6 Plus。手機隨拍隨發東京灣景富士山下,然後一路嘀咕著將抵達遙遠的旅館了,想起什麼似地感嘆:「科技真是進步,我們年輕的時候誰能想像旅途召喚朋友聊天呢。」可我還是期待他的明信片(雖然會晚幾天寄達,或者根本會寄丟),在密密麻麻看不見的網路包圍中,抽身,發呆,尋思,寫幾個字。證據一樣的幾個字。

讓我懷念起十七歲,尚無電郵的年代,狂熱所寫所收的那些舊信,在老家空房間鋼琴旁堆高整整幾個大塑料箱──那時寫信的朋友,有一些在臉書上重拾,有一些則永久消失。

拋棄桌機後,住家ADSL裝上AirPort Express,從此進入無線時代。倏忽十年。從故意不用到已習慣每日被臉書綁架。雖然心裡還謹守某些莫須有的規矩。或者當風把季節吹涼,漾開小小怔忡──我是這樣回覆小嶼的:「等紅燈時,忍不住想:這麼便利的生活,為什麼我們沒有更快樂?」

有時我覺得解嚴發生了兩次:網路前、網路後;九一一前、九一一後;iPhone前、iPhone後;臉書前、臉書後。

九一一究竟改變了什麼?很想知道,因此重返了紐約。回到現場,原址變為兩口黑色大池,水不停流,方形石欄上刻著罹難者名字。望向那流動的缺口,無法想像雙塔曾在此。池旁即九一一紀念館,完成嚴密檢查,步入館內地下層,能通往雙塔舊址底部。館內一面大牆好詳細逐時細分當日空路、陸路在那晴朗早晨如何一步步變奏,重複播放的尋人啟事,精心保存的蒙灰櫥窗,無人認領的單車們,變形半毀的消防車,燒熔的雙塔天線,求救字條,最後一通答錄機留言……我拖著沉重腳步離開,這是一座「遺物」館。沒有解釋九一一事件為何發生。

黃昏了。天氣會變的曼哈頓被夕陽淋滿。摩天樓與摩天樓夾成的光的細巷盡頭,一個女孩席地而坐,手上飛快素描著。我和朋友繞過她,逕向布魯克林大橋。在許多遊人優閒腳步中,在心急的逆向單車騎士叮叮聲中,在懸索橋所切割的天際線中,在漸晚漸涼的布魯克林高地,踅過「珍的旋轉木馬」,隔東河眺望曼哈頓。啊,是的。那裡原來有兩座瘦瘦長長的雙塔,紙鎮般鎮住了細聲歌唱的燈火。如今是孤伶伶一座ONE WORLD像誰伸長了不甘心的手,固執地為另一人指出無法暗去的天空。

往DUMBO找晚餐,經過曼哈頓大橋拱形橋墩下一方小廣場,黑暗中有點點螢光燃亮,人群彷彿著魔,戴上耳機扭擺身體,還不時跟著舉手大聲唱,場邊幽幽一汪藍色,巫師般站在控音器材旁的,想必便是DJ了。他播放三種不同音樂,指揮夜晚。我好入迷看。忍不住拿出手機拍。拍了又拍。

回程,登機前的小插曲:在機場幾個航廈間搭空鐵轉來繞去,始終找不到郵筒。最後只好將一疊明信片託付航空公司櫃台。飛機上讀完《半場無戰事》──九一一紀念館應該設一個櫥窗,擺這本書。吃完餐點,滑開手機,重讀拍下的風景(是的,不用沖洗),看見那一夜橋墩下開心擺動的人們,忽然覺得那一幕也好像臉書:總是有人說著什麼,大概有人聽著什麼,或許真的改變了什麼,當然也失去了什麼。

一場無聲派對。


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二:(之一)秋思
李時雍/聯合報
那是2012年11月的北京。說是北京,但其實偏處古城西側的山麓,一場以「白先勇」為名的研討會,避開了喧譁,在已頗有歷史的香山飯店舉行。圍著長桌,整整三天議程,除了聚焦在白老師小說創作,更專場談論他於兩千年後戮力推動的崑曲製作,從青春版《牡丹亭》(2004)到新版《玉簪記》(2008);另一個重要的主題是,白老師當時甫出版的以書影勾勒其父親白崇禧將軍與民國的故事《父親與民國》(2012)。我則提交了一篇以〈「身體感」與「異常為」〉為題,談白老師現代主義小說中身體與病體的書寫。

我記得那幾天,白老師總是坐在同一個位置,不太主動發言,唯靜靜專注地聆聽著與會學者們一篇接一篇的論文。我記得11月9日晚間,我們受邀到鄰近天安門的國家大劇院,觀賞《玉簪記》的演出,夜裡半橢圓球體的劇院建築,在環圍的池面上倒影瀲灩,走進燈光暈黃的場內滿坐著觀眾;行前,白老師熱情地分享新作《玉簪記》的原委想法:湯顯祖的《牡丹亭》若是最典、最雅的戲曲藝術,高濂的《玉簪記》則存其俚俗的那面,如何以書法、佛像、古琴等舞台元素,重新脫俗為「雅部」,就是在《牡丹亭》之後,選做《玉簪記》的原由。

每一個愛好文藝的青年,我想,都會有屬於他自己閱讀白先勇的個人史。高中課文上初讀的〈那晚的月光〉,大一國文課堂老師選放的電影《花橋榮記》,家中書架上取下的《台北人》與《寂寞的十七歲》;或當我進入台灣文學所、決定以現代主義為研究領域之後,書桌上擱放著的一大套泛黃的《現代文學》雜誌。玉卿嫂、尹雪豔、金大班、阿青、小玉、龍子,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都能在白先勇的小說中,找到一個屬於他情牽的主角。

那趟旅途,也聽著曹瑞原導演提到了著手籌備中的《孽子》舞台劇。時隔兩年,2014年初,終在國家戲劇院觀看新戲演出。劇院的舞台中央,磅礡坐落一座蓮花池像圓心,輪轉起序幕的晝與夜的新公園,斜後方是「博物館」的台階和希臘式石柱,疊影屏幕上投下的樹影。新公園那群青春鳥在夜中上場,圍繞著水池,「無休無止,輪迴下去」,揭開生死愛恨的狂舞。

白老師作品每一次的重新推出,都成為藝文矚目的事件;《孽子》從1977年開始連載於《現代文學》、到1983年出版,2003年電視劇到2014年舞台劇的改編,皆銘刻著不同年代讀者的集體記憶。我在觀劇後也寫下了一篇短評〈譯作者的任務《孽子》〉,發表在「表演藝術評論台」上。

演後不久,台大某場活動後,文學院幾位教授邀請了白老師餐敘,我也一同前往。宴席結束,所上教授囑我陪白老師一起搭車。回到住家附近,猶有興致的白老師提議我們再到咖啡廳聊聊吧。

彷彿再續霜秋北京未及請教老師的話題,當然也聊了更多關於《孽子》舞台劇的製作到演出過程,白老師相當關注戲後評論,也很關心當前年輕世代劇場創作者;有時話語間歇,彼此啜飲著熱茶,杯玻璃輕觸著瓷盤,清脆著一室的靜謐。

夜未央,陪白老師緩步走回住家巷口,別前溫暖地再見。老師回美國後又捎來e-mail說收到我寄去的劇評,信中祝福我的創作和編輯工作。是這樣無所保留的熱情,鼓勵了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的創作者,促成一件件文學史上重要的工作吧,2015年底又一齣《一把青》電視劇改編,以及將在「他們在島嶼寫作」上映的傳記電影《奼紫嫣紅開遍》,還在進行。

我在這個秋天,想到了那個秋天認識白老師的一些事,也許是季節、也許是往事,那山徑在回憶裡也像盛開起來了雪海、窗玻璃上氤氳著滿滿的霧白。

●【他們在島嶼寫作二】文學大師電影12月18日起於全台上映。相關訊息請上http://www.poemmovie.com.tw/island2/查詢。


【慢慢讀,詩】怎樣的一種心情喲!
紀小樣/聯合報

像一隻老獵槍,被懷孕的牝鹿

之眼淚卡住,一句粗話鯁在喉嚨

又獨自吞下……

 

當神木被土石流折磨成

漂流木,堵住出海口

又被海草糾纏綁架……

 

像一部分期付款還沒有繳完的

腳踏車,鈴鐺已壞

又拋錨在山路上……

 

卡在信紙摺縫裡,肢體漫渙的

一個字,被淚水攤開摺上

又被顫抖攤開……


【詩畫對話】沉潛.萌生
謝佳樺/詩/聯合報

拋錨的藝術 如何載我

從此處到達彼岸

 

癱瘓在人生途中的價值

打氣之後點滴之後在一隻野狗狂吠之後……

 

註:佛教《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譯為以佛法的智慧,超越生死苦海,到達生死解脫的彼岸……


  訊息公告
OREO讓網友連續關注100天的祕訣
OREO 一百周年慶推出的Daily Twist 活動,連續一百天,每天露出一篇廣告。活動創造令所有行銷人羨慕的成功佳績,也得到許多獎項的肯定。快來瞭解該活動引起關注的秘訣吧!

造訪礁溪溫泉 享受泡湯好時光
雪隧開通後往返宜蘭的交通更加便利,也讓礁溪溫泉區的周圍越來越熱鬧,給自己安排一個溫泉小旅行,洗去身心的疲憊,享受這裡的美人湯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