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世界在我腳下/在蔚藍中飛翔的海龜


想知道人氣最旺的手機及流行趨勢嗎?現在訂閱【SOGI 手機快報】馬上滿足您的渴望、隨時掌握最新的手機動態!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01 第3318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世界在我腳下/在蔚藍中飛翔的海龜
心情札記 那瑪夏人的餐桌故事:魚肥蝦大綠川苔
 
 
 
今日繽紛
 
世界在我腳下/在蔚藍中飛翔的海龜
T.cat/聯合報
上岸後,我玩笑的咒罵道:「該死的相機!」老教練大笑,他從來沒遇過帶著沒電相機下水的潛水員。

陽光穿透海面打在水底,波光隨碎浪舞動。待深度逐漸增加,海洋開始一點一點轉換主要色調……

●踏上尋找海龜之旅

「來吧,我已經發簡訊給海龜。」潛水教練比出打簡訊的動作,煞有介事的這麼說。「告訴牠,我們就要出發了,請牠待在那。」

在菲律賓宿霧島上的Moalboal海岸邊,老教練對我眨眨眼,他知道這是我第二次來到Moalboal,也知道我一心想看見海龜,完成上次來訪時未能實現的心願。

自拿到潛水執照以來,我從未如此執著過某種海洋生物,但Moalboal的海與海龜是個例外,它像一道咒語,日夜撩撥我舊地重遊的慾念。

潮水向沙灘蔓延,漲潮的時候就是我們下水的時候,我跟在老教練後頭,一步一步往裡海走去。待水深及腰,他示意我下潛,並玩笑道:「簡訊我發了,不知道海龜讀了沒?讓我們試試吧!」

看一眼天空,再看一眼海平面,好似等會上岸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我放掉BCD救生衣裡的空氣,一頭栽進水中。

起初是沙地與海草的淺灘,深度不足一米,陽光穿透海面打在水底,波光隨碎浪舞動。待深度逐漸增加,海洋開始一點一點轉換主要色調。

幾次的潛水經驗,使我驚訝上天巧妙的排列組合,明明下潛的是同一處大洋,卻因為不同區域,而顯現出不同的海底景觀;一樣是沙地,所生成的海洋植物不盡相同;一樣是礁岩和躲藏的魚,組成的色彩與生息,自有其旋律;連那被通稱為藍色的色調,也因深度而有著明顯但無法以我所知的語言或文字來描述的差異。

像是一種預兆,尋找海龜的執念在這一刻被輕輕卸下,彷彿感應到自己已獲得了誰的應許,不需要再汲汲營營、焦躁不安。我變得放鬆,第一次在水下感到如此寧靜與安心,所有顧慮像網中的魚,隨海流逃脫而去。

我舉起相機,想捕捉眼前的美好。奇怪的是,原來還有三分之二電量的電池,竟開始顯示電力不足。我產生一種奇妙的預感,覺得自己快要看見海龜,可是我將無法把所見到的景象帶回陸地。

●世界停止的那一刻

幾乎是同時的,老教練停下動作,向前方指去──沒有主角出場的雷霆萬鈞之勢,但以整個海洋為背景、礁岩轉彎處,有一隻海龜以極寂靜的姿態停在那,身上附著兩隻無比翠綠的印魚,長長的尾部如海草擺動。

那就是我朝思暮想的海龜。

我輕輕嘆了一口氣,不敢過於靠近。勉強打開相機,按下逐漸遲緩的快門,直到畫面消失。我的雙眼從顯示器上移開,專注的凝望牠,凝望牠身上每個細節,想把這樣的景象刻在腦海裡。

我明白對某些人而言,牠只是海龜,雖然稀有,卻不是特別迷人。可是,對當下的我來說,牠不僅僅是一隻海龜,牠更像是我一直在祈禱,盼望生命中出現的一個奇蹟。我甚至願意相信,海龜寧靜停靠在礁岩上的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因此停止。

眼神靈巧一轉,海龜緩緩移動身軀,脫離岩石,往大海的另一端前進。牠揮動雙鰭,上下擺盪,宛如飛翔。以鰭為翅,牠正飛進沒有盡頭的蔚藍之中。

我不由自主的跟在牠身後,目送那身影一點一點模糊。我懷疑海洋與天堂只有一線之隔,心裡浮現了瘋狂的想法,想放縱自己去驗證:那蔚藍到底只是海洋的一部分,或將引領我抵達世界的另一面?

可惜,我終究沒有勇氣跨越那一道無形的分界,身上的潛水用具是一個個無法捨棄的陸地牽掛。低頭看了看顯示剩餘空氣的殘壓表,閉上眼睛,我不敢再凝望那蔚藍,轉身與老教練往回走。

上岸後,我玩笑咒罵道:「該死的相機!」頓了頓,補罵:「該死的相機主人!」老教練大笑,邊笑還不忘邊撇清自己可是信守承諾,找到了海龜,可是他從來沒遇過帶著沒電相機下水的潛水員。

也許我是個沒有海龜運的人,能相遇已是很大的福分,又或是唯有這樣無法被拷貝的記憶,才更顯得這次邂逅的珍貴。只能這樣自我安慰,「我相信所有事情都有其道理,也相信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回到潛水中心,老教練的妻子聽著我們兩人的經歷,微笑道:「也許妳該再回來這裡一趟。這就是訊息。」

再來一趟?好像有點瘋狂。

隱約地,我感到那股驅策我前來的慾念再度騷動了起來。

 
 
 
心情札記
 
那瑪夏人的餐桌故事:魚肥蝦大綠川苔
洪震宇/聯合報
初來乍到那瑪夏,很難分辨布農族跟卡那卡那富族的差異。剛好布農族的朋友Ibu最近才吃了田鼠的生肝與蛇肉,還在回味那種滋味;卡那卡那富的朋友Wuba則面露驚恐,直言聽不下去,因為他們不吃蛇鼠。

Ibu打趣說,布農族要打獵要耕種,很忙碌,沒時間做菜。通常都是兩菜一湯,就是龍葵與豬肉一起煮湯,撈起來,一道豬肉與一道龍葵野菜,再加上一鍋野菜肉湯,就能打發了。或是準備鯖魚罐頭,將佛手瓜切塊與罐頭一起熬煮,有菜有魚,也是兩菜一湯。

卡那卡那富族很重視食物的料理,除了吃野菜、吃肉,更喜愛河鮮,烤蒸煮,加鹽與薑,呈現食物原味。Wuba說族人春天都會吃河裡的川苔(綠藻),我們剛好經過小溪,他帶我走下橋,趴在石頭上,用一根樹枝輕輕撈起川苔,再慢慢將川苔捲起來,最後放在乾淨的手掌上,將水分捏乾。川苔的吃法很簡單,煮湯時放入蝦、螃蟹、魚,以及鹽巴與老薑調味,起鍋前撈起魚蝦螃蟹,再放入川苔快速攪拌,就是一鍋河鮮濃湯。

卡那卡那富族的Giwa嫁到布農部落,一開始也不太習慣布農簡樸的飲食風格,她特別做了幾道卡那卡那富風味的食物招待我。桌上放了一盤小小的河魚,一個年輕人以側肩投球的姿勢,遠遠的對著這盤河魚,抓起一把鹽帥氣的丟撒到盤中,要讓鹽均勻布滿魚身。

卡那卡那富族喜歡吃河魚,河魚煮了七分熟就得撈起,煮太熟皮肉會碎爛,他們喜歡吃整隻河魚,像吹口琴般從刺最少的魚背吃起,邊吃邊吸汁液,發出啾啾的咀嚼聲音,部落長老通常都能從容吃完魚肉,留下完整的魚刺。我們請Giwa示範給我們看,她吃得滿乾淨整齊,卻一直說許久沒練習了,說起長輩的吃法,還有人連刺都可以吃下去。煮魚的湯,加上刺蔥葉與老薑,也變成一道簡單的湯品。

不像布農族是以家戶為單位,習慣單打獨鬥,卡那卡那富族重分享,捕魚一定是全村出動,再平均分配。他們會用毒藤來毒魚,作法是將魚藤根部剁碎,將流出的乳白汁液灑在水面上,魚被痲痹之後會浮出水面,他們再收集魚獲,分配給村民。

用毒藤捕獲的魚,不能馬上吃,要等毒性散掉才能食用。朋友說,有些小孩等不及,吃太多毒藤麻醉的魚,還會當場昏倒,得等一小時後才會甦醒呢!

●摘自遠流出版《風土餐桌小旅行》

 
 
 
訊息公告
 
 
 
 
一次搞懂柯P「白目」戰法
柯文哲不僅言詞麻辣,且不時饒富哲理,道出台灣百姓對現有政治人物的嫌惡心聲,透過臉書的無料(免費)傳播,商業媒體的推波助瀾,成為柯文哲的「0元成名法」。

世界級賞蛙天堂在台灣
晚間七點過後,市區裡的音響,被象山山腳的蛙鳴取代。走近一聽,這邊「呱、呱、呱∼」,那邊「嘓、嘓、嘓∼」,交織出青蛙的混聲合唱。夜晚的台灣,變身成難得一見的賞蛙天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