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聯合/垃圾大戰:地方主義及民粹治理併發症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6/09 第351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公民運動的毒藥
聯合報社論 聯合/垃圾大戰:地方主義及民粹治理併發症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工業革命 邁向4.0時代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驚奇之旅與義不容辭
民意論壇 蔡英文形同顛覆台獨黨綱 獨派為何噤聲?
聯合筆記/蔡英文還了馬英九公道,但…
現狀 能不能被台灣維持?
王金平「義不容辭」的算盤
徵召 國民黨最後王牌吧
MERS突襲 南韓政爭慘烈
賴清德的明智選擇:速回議會
國土災難不准說 要開發不要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公民運動的毒藥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因洪仲丘事件「白衫軍」運動而誕生的獨立媒體「沃草」,近日以財務管理重大錯誤為由,宣布解除執行長柳林瑋之職務。由於事涉金錢,當事人卻語焉不詳,這項醜聞除了損及柳林瑋個人聲譽,也使近兩年蓬勃的公民運動蒙上陰影。

柳林瑋是「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的主要推手,兩年前在「萬人送仲丘」和「天下為公」運動中崛起,聲名大噪;他並因而利用群眾募資成立了「沃草」公司,旨在推動公民監督國會與政府。這次他遭到解職,主要是有一筆卅萬元的經費流向不明,在追討過程,他竟要求某廠商要求開立一張兩年前國慶日辦「天下為公」活動時的發票,廠商察覺有異,向「公民一九八五聯盟」查詢,才爆出這樁侵吞事件。

標榜監督政府的組織,卻發生如此不堪的財務醜聞,令人震驚與遺憾。公民組織、社運團體的信譽建立不易,「公民一九八五」兩年前能一舉號召二、三十萬人上街,主要就是年輕領導群以理想和行動力取得社會信任;也因此,外界捐款源源湧進,也才有去年「沃草」公司的成立。然而,利用群眾募資進行公民監督的組織領導人,竟然監守自盜,積欠的款項竟敢要廠商開兩年的發票湊數,行徑之大膽荒唐,令人難以置信。

公民運動最怕的誘惑有二:一是金錢,二是虛名。兩者都是讓公民運動腐敗的毒藥。公民運動往往始於熱情和理想,因其純粹,所以能快速吸引社會大眾關注;然而,隨之而來的各種捐款、贊助及光環加身,卻往往反導致運動變質及能量衰減,乃至領導者傲慢墮落。柳林瑋的戰友形容他「有熱情,少責任感」,恐怕是一語中的。

柳林瑋辜負了公民運動,熱情的捐款大眾也要小心金錢之害。

   
聯合報社論
聯合/垃圾大戰:地方主義及民粹治理併發症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九合一大勝後,民進黨執政縣市發起多項「聯合治理」策略,包括雲林等六縣市聯合推動禁燒生煤,九縣市共同舉辦反空汙大遊行,中彰投並邀請藍營的南投加入三縣市的「區域治理」。跨縣市攜手合作原有助於區域的共同發展及紛爭之解決,然而,綠營的聯合治理策略似乎只著眼於與中央對抗;也因此,當地方垃圾大戰一發生,縣市之間矛盾畢現,「區域治理」的口號也就隨之破功了。

中部地區最近爆發垃圾危機,中彰投三縣市有四萬噸垃圾因為居民抗爭、外縣市漲價及拒收等因素無處可去,只能臨時覓地堆貯,臭不可聞,也造成地方環境衛生威脅。經過環保署介入協調,目前的垃圾量,估計最快要到九月以後才能處理完畢,亦即,各地居民必須與這些堆積如山的垃圾一起度過炎夏。

台灣廿年前也發生過嚴重的垃圾危機,垃圾堆置街頭無處可去,或者由民間業者偷偷運到其他縣市山間谷地胡亂棄倒,以鄰為壑,造成垃圾大戰。經過那段痛苦教訓,中央開始要求各縣市自行興建焚化爐,並規劃資源回收,進行垃圾減量,不少縣市更進而執行垃圾不落地、隨袋徵收等政策,至今收到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廿年後,何以垃圾戰爭又捲土重來呢?

這波垃圾危機,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三點:第一,若干地方政府因為民粹、投機、無能等因素,無法處理當地的民眾抗爭,致使縣內焚化爐或垃圾掩埋場無法順利運作或啟用,必須仰賴其他縣市協助處理。第二,代為處理其他縣市垃圾的高雄市焚化廠,今年以「反映成本」為由調漲處理費用三倍,讓委託處理的縣市大呼吃不消,因而轉送其他地方處理,卻又遇上大塞車。第三,台中市因舉辦燈會等因素垃圾量大增,自顧不暇,因而開始拒收外地垃圾;此舉馬上危及彰化、南投等地的垃圾去化。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地方的垃圾處理具有三種性質:其一,它基本上是一項地方治理決策,視當地的產業經濟及居民生活形態所產生的事業垃圾及家庭垃圾,由地方首長作出選擇,當然同時也有地方民怨的問題要解決;其二,在某種程度上,它也可以是一種商業行為,有些設備能量強大的縣市可以代處理其他縣市之垃圾,但這不可能是「虧本生意」,就像高雄市焚化爐要漲價;其三,各地焚化爐的處理能力,會隨各種變數的影響而變化,季節性的因素如燈會或歲修,意外事件如禽流感的死鴨鵝大增,乃至工安因素如氣爆或維修不當導致焚化爐故障;故而,地方政府必須隨時備妥應變方案,不能把全部責任押在別人身上。

以雲林為例,縣府十幾年前曾在林內鄉建造了一座焚化爐,但因為當地鄉民反對,前縣長蘇治芬即拒絕啟用;如此一來,雲林不僅失去自主空間,只能委託其他縣市代為處理垃圾,縣府還因這項違約被判賠近卅億元。請問,這樣民粹的決策,果真明智嗎?更有甚者,雲林委託高雄焚化垃圾,迄今已積欠了四千萬元處理費,高雄也叫苦連天;這樣的客戶,會受到歡迎嗎?再看彰化,由於芳苑鄉民拒絕其他鄉鎮的垃圾進入當地,彰化無力協調,只好將垃圾送到其他縣市處理。試想,在地方主義及民粹主義掛帥下,縣內無法解決的事皆外溢到其他地方,甚至一味賴給中央政府,這是有效能的治理嗎?

中央和地方政府各有所司,前者重在全國性的通盤決策,後者重在地方特殊需要的滿足與執行;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兼顧國家和地方的發展。否則,如果縣市首長只顧討好地方民意,卻把自己無能解決的地方問題丟給中央或其他縣市,最後要誰收拾?綠營縣市夸夸其談「聯合治理」,一副可以超越中央政府並取而代之的姿態;但是,抽象的口號喊起來容易,一落到現實而具體的問題如垃圾處理上,立刻露出了馬腳。試想,為一點錢便斤斤計較,自己的地方問題不自己解決,如何奢談區域治理?再說,地方動不動就嗆中央,出了事又大聲呼救,這又是什麼治理哲學?

事隔廿年,台灣還在上演垃圾大戰,令人驚訝。值得思考的是,雙北的垃圾減量有今天的成就,是全體市民一步一步在生活中實現的;至於像雲林、彰化這些老是在抗爭與不平的地方,或者該想一想:究竟是錯過了什麼環節?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工業革命 邁向4.0時代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行政院於6月4、5日兩天召開「科技發展策略會議」(SRB),會議主軸有二,一是生產力4.0發展策略,台版生產力4.0計畫兼具美、德優點,但保有台灣特色,主要目標是2024年時要讓製造業人均產值達到1,000萬元,較目前水準提升60%,其他商業及農業人均產值也要提升40%;會議另一主題為台灣先進製造及積層製造(3D列印)發展策略,並據以擬定行動措施。

5月底本報社論,特別提及台灣需要「工業4.0」國家級戰略,因為這項革命性的變革,將影響到未來20年甚至更長的產業競爭與發展,從層次上,需要國家級,從格局及範圍上,更不應畫地自限。以德國工業4.0為例,其技術基礎是智慧網絡整合系統 (Cyber-Physical System, CPS) 及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IoT),以此為基礎,想像有多大,機會就有多大,因此,倘若我們把討論的範圍侷限在人力不足,以智慧機器提升生產力,基本上,這是工業革命2.0時代的舊思維,也是社會學家所批評的勞動者異化疏離時代,這不是我們所需要,而4.0可以說反而是反璞歸真,生產過程再度回歸人本。

4.0生產製造過程,不是要把勞動能力弱化的人,屏除在生產體制之外,由機器取代,而是運用科技,把生產環境塑造成更適合人的參與。過去,為了效率把生產流程段落化、機械化,每個工人只要知道生產流程一小段,但在4.0時代,卻強調客製化、系統化,參與者必須了解及掌握完整的客製任務,甚至當智慧生產流程的定義,是擴及創意與設計層面時,人與機器的相互了解及合作,就更為重要。

在應用上,透過物聯網,未來可以聯網的範圍,可能現在都難以想像,真正4.0時代的來到,人類透過聯網可以運用的資源,幾乎可以說是無遠弗屆;又例如3D列印的發明,不僅顛覆了製造技術,更打破了生產與消費者,企業及個人間的傳統界限,消費者或個人也可成為生產者,因此,3D列印的真正關鍵問題不在於技術上可以列印什麼?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製造者(maker)後,想列印什麼就列印什麼,這樣想像空間是無窮盡的。

在這樣革命性的變革下,台灣當然有挑戰,例如,在新形態製造系統的運作下,過去,台灣企業買機器調參數能力,獨步全球,未來可能再也不是致勝秘笈,沒有自我設計設備能力,沒有關鍵技術或零組件開發能力,就等著被淘汰。

不過,在邁向4.0時代,只要敞開心胸,機會必然更多,過去台灣產業的優勢,一直是在開放式的架構下,外掛或連結一大堆應用,當蘋果電腦整合出一體成型,以無線行動為界面的封閉式架構,則徹底顛覆了台灣產業架構模式,在蘋果電腦定義的架構下,台灣過去許多應用接口與插槽反顯累贅。

但當聯網範圍跨出行動通訊範圍,甚至是無邊無界時,那麼,開放式架構外加應用模式,將會成為主流,而這也是台商的長處。另外,台灣有著完整各式各樣的產業範疇技能,一旦聯網平台架構起來,那就是台灣產業發揮萬物智慧化的時代來臨。

此次行政院科技發展策略會議,吸引超過300人參與,許多企業甚至因為人數已滿額,而無法參與,這樣的盛況已多年未見。最主要原因是,廠商了解這是不可逆的趨勢,也嗅到未來龐大商機。

新任的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說得好,政府如火如荼推「工業4.0」,不應畫地自限定位為「生產力4.0」,應投入更多資源及經費,展開「第四次工業革命」。

行政院張善政副院長在策略會議開幕致詞時,特別強調不要辜負「生產力4.0」的名稱,我們更要呼籲政府的是,把4.0當作工業革命看待,不要辜負了產業界的期待。

   
聯合晚報社論
聯晚/驚奇之旅與義不容辭
聯合晚報社論/聯合晚報
如果在半年前說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是「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可能會被罵「沒概念」,不過時至今日,儘管「防磚民調」還沒做,但很多人覺得門檻擋不住洪秀柱。國民黨秘書長李四川說,若洪秀柱通過門檻,就會提名她;看來原本大家覺得「沒概念」的事,正一步步實現。

洪秀柱在藍營、乃至整個政壇,一向以直言、敢言著稱,特立獨行,因此有「小辣椒」稱號。這幾年擔任立法院副院長,稜角和鋒芒少了,圓融與謙和卻增加不少,媒體記者喜歡叫她「柱柱姐」以示親切。

不過,洪秀柱在短時間內,凝聚原本已經渙散的藍軍向心力,靠的卻不是謙和圓融,而是讓黨內大咖們汗顏的敢戰、肯戰、能戰的態度。對照之下,大咖們不是太怯懦,就是太算計,讓藍營支持者傷透了心。

若說洪秀柱參與初選是趟「驚奇之旅」,一點都不為過,洪宣布參選時,沒有多少人認真看待,甚至不少人帶著訕笑、看好戲的心態,黨內一心等待「A咖」,等不到人登記就用徵召解決問題。立委們想找母雞,認定洪秀柱不適任,但洪秀柱還是一步一腳印,用行動證明自己的決心。

正當外界慢慢對「洪秀柱選總統」不再有違和感的此時,原本宣布「努力不夠」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卻忽然說自己若被徵召選總統,會「義不容辭」。當然,選民不知道為什麼初選登記不能「義不容辭」,「徵召參選」卻能義不容辭,只知道回頭再看王金平當時宣言,確實沒說「不選2016」,老謀深算,不在話下。

於是不可避免的,洪秀柱的「驚奇之旅」將對上「義不容辭」。但遺憾的是,交鋒的戰場很可能不在國民黨內的任何公開程序,而在檯面下運作。柱柱姐的驚奇之旅能走到哪?王金平的義不容辭有多大義凜然?藍綠選民都在等著看。

   
民意論壇
蔡英文形同顛覆台獨黨綱 獨派為何噤聲?
童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蔡英文提出兩岸新論,謂「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此說對民進黨的國家論述、憲法論述及兩岸論述,皆是顛覆性的挑戰。但發布迄今將屆一周,除有未具引據來源的「綠營人士」稱此為「形同放棄台獨黨綱」之外,居然未聞獨派對蔡質疑,誠可謂咄咄怪事。

蔡英文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推動論」,堪謂顛覆了《台獨黨綱》、《正常國家決議文》及「兩國論」、「一邊一國」,且否定了《台灣前途決議文》,並超越了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及謝長廷的「憲法共識」。

就國家整體戰略利益而言,蔡的轉彎值得期待。但此舉畢竟涉及綠營及民進黨的國家、憲法及兩岸論述的顛覆性改造,必須先在綠營及民進黨內部建立共識。

蔡英文稱,她所謂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是指憲法本文、增修條文、大法官釋憲及其他。眾所皆知,此一憲法體系的精義是在「憲法一中/一國兩區/一中各表」。例如:中華民國現行憲法並未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未規定「及早正名制憲」,亦未將兩岸關係界定為「特殊國與國關係」;因此,蔡英文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即是顛覆了《台獨黨綱》、《正常國家決議文》、「兩國論」及「一邊一國」。

蔡的「憲政推動論」也否定了《台灣前途決議文》。決議文涉及憲法者僅一處,略謂:「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這是為「主權獨立的台灣國」借用「中華民國」之國號,即「借殼上市」。但依中華民國憲法之規定,台灣並非「主權獨立的國家」,而是中華民國的「自由地區」。蔡英文若是回歸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的現行憲政體制,自是否定了《台灣前途決議文》。

再者,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只是「負面表列」,如「不宣布獨立/不更改國號」等。蔡英文的「憲政體制推動論」則可謂是「正面表列」,明白宣示回歸到包括本文及增修條文的整部憲法,這自是對「四不一沒有」的超越。

最堪玩味的是,蔡英文「憲政體制推動論」,對謝長廷的「憲法共識」或「憲法各表」,不但全面交疊,更是大幅超越。但謝長廷飽受獨派攻擊,而獨派此刻卻對蔡英文噤聲不語,堪謂奇事。

謝長廷主張「憲法共識」時,姚嘉文說「除了選舉制度,民進黨不承認中華民國憲法」,林濁水則稱「謝長廷的憲法各表,比新黨更藍」,辜寬敏稱「中華民國的國號及憲法,根本不是由台灣土地上的人民所共同制定的…不可將中華民國合理化與合法化」。綠營批評謝長廷,較此更為激烈與不堪的言論所在多有,而最後謝的「憲法共識」主張,亦在「華山會議」及黨內「中國事務委員會」中遭否決。其實,謝長廷只是觸及了概念性的憲法論述,而蔡英文則全盤托出了憲法本文及「為因應國一家統一前的需要」之增修條文;為何謝長廷被綠營的羞辱與攻訐淹沒,但蔡英文卻面對綠營及獨派的一片肅寂?

何況,最根本的問題是:持守中華民國憲法的「憲法一中」,始將兩岸定位為「一國兩區」,因此主張「一中各表」,所以支持「九二共識」。憲法是本體,九二共識是工具。憲法是本尊,九二共識是分身。如今,蔡英文為逃避「九二共識」四字的政治語彙,卻一頭鑽進了「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法理框架之中;但若蔡英文接受了「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推動」的整套法理框架,卻還有什麼理由反對九二共識?接下來,若因此引發「承認憲法,即是接受九二共識」的爭議,蔡英文將如何面對十五年來全力反對九二共識的整個綠營及民進黨?比如,說過不下一百次「沒有九二共識」的李登輝將會怎麼說?

蔡英文回歸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台獨已經以各種形貌奮鬥了幾十年,但蔡英文應已看出:中華民國是繞不過去的,必須承擔起來。

蔡英文的「憲政體制推動論」,首須面對綠營的整合問題。而獨派眼看著蔡英文嘎嘎大轉彎,卻是噤聲不語,這當然出自預先的安排,卻也證實了台獨可顯可藏、可真可假,及可罵謝長廷、可挺蔡英文的虛妄與自欺欺人。

此時正是綠營及民進黨推動國家論述、憲法論述及兩岸論述大改造、大轉型的關鍵時刻。蔡英文應掌穩舵盤,綠營及獨派不妨繼續噤聲。因為,中華民國是繞不過去的,所以九二共識也是繞不過去的。

   
聯合筆記/蔡英文還了馬英九公道,但…
沈珮君/聯合報
何其悲哀,當世界變得連美國都措手不及時,台灣現在流行的關鍵字叫「維持現狀」。

其實,根本沒有一個所謂「現狀」的東西。希臘哲學家赫力克列圖斯在耶穌還沒誕生前就明告世人:「濯足清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逝者如斯,水恆常在流,人不可能把腳放入同一條河流兩次。其實,何須抽足再入,即使你的腳一直在河裡,未曾抽腿,前百分之一秒的水和此刻的水及下一秒的水,都不是一樣的水。世事變化之快之可怕如是也。

當我們在強調「維持現狀」時,中國大陸和南韓已簽FTA,北京倡議的亞投行、一帶一路已對各國產生磁吸效應,南海已變了樣,日本集體自衛權已解禁,美國也不斷在離我們不遠的海空秀肌肉,宣示所謂「亞洲再平衡」。這一切在短短時間就成了完成式,但也都仍是現在進行式,一刻沒停的繼續變化。而我們的立院仍「維持現狀」,有關兩岸的法案一律給它凍未條。

我們二千三百萬人只有一個小小心願:二○一六後,能夠「維持現狀」。但世界可不會維持現狀,當人家飛快前進時,站在原地的人叫「不進則退」。曾是四小龍的我們,何時變成只能卑微的希望「維持現狀」,而現狀尚且維持不了。

蔡英文最近終於還了馬英九一個公道。她在美國演講時,把究竟要維持什麼現狀說清楚了,她說,兩岸間應珍惜並維護「二十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所累積的成果」。二十多年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主政,所謂「累積的成果」應不會是蔡英文和李登輝共創的「兩國論」,也不會是陳水扁的「一邊一國」,當年兩岸關係最緊張時,美國航母戰鬥群還曾坐鎮台海。兩岸直到馬英九這幾年,才終於有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蔡英文說要珍惜這成果,可見她知得來不易。

蔡英文雖不肯直說這是馬英九政績,但等於間接承認了;她還想讓美國知道她不像李登輝、陳水扁,所以特別保證會承繼現有的兩岸堅實基礎,建立「具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這對蔡英文來說,真是很大突破了,因為她曾是李扁兩朝不一致、不可預測、不可持續的兩岸政策主要謀士。

若蔡英文變了,這就是她的新「現狀」;而當中華民國總統參選人踏進美國國務院時,這也是一種新「現狀」,這絕不是白宮即興之作,蔡英文究竟拿什麼去換得這張門票?這些都是閉門作業,也就是「黑箱」,若公開必破局。她率領的綠營常攻擊馬政府「黑箱」,她現在應知和國外談判,「黑箱」有其必要。黑箱一也,但掛蔡英文或馬英九名牌就不同,蔡英文愛台不證自明,馬英九則永遠被質疑賣台。

若是蔡英文主政,愛台或賣台的誅心論或可休矣,但是,太平洋也已經不是原來的太平洋,美國想要「維持現狀」尚不可得,小小的台灣如何「維持現狀」?歷史正在叩問我們,驚濤拍岸。

   
現狀 能不能被台灣維持?
譚偉恩/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聯合報
對民進黨而言,「維持現狀」的確是最好的主張,因為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修改不易,無論是考量國內法律程序的門檻,還是源自國際政治的壓力,皆然。

此外,依據學者相關研究或分析,基於以下兩點理由,維持現狀也是候選人蔡英文最理性的抉擇。

首先,民進黨自己已經對台灣的定位做出了選擇,當年取台灣前途決議文,捨公投建國的黨綱便是明證。其次,就算蔡女士明年順利當選且在任期內可以在目前憲法規定下完成修憲,修憲結果也未必就會是民進黨預期的版本。換言之,修憲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理性且順利執政的領導人必然會認真三思這個風險極大的選項。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前途決議文留下一個伏筆,就是民進黨認為現行憲法下的台灣叫中華民國,而這個國家的主權範圍不包括「大陸地區」。這就相當耐人尋味且有操作上的難度;一方面雖然這是在實務上可行且造成衝擊最小的選項,但也因為如此導致綠與藍沒有區別,對蔡女士的選舉投下了變數。另一方面,所謂的「維持兩岸現狀」目前還只是停留在政治語言,可預見的未來必然要有所作為,但只要民進黨有一點點具體的行動,就非常可能不再是「維持現狀」了!

事實上,還有一個更值得我們台灣人擔心的問題,那就是「現狀能不能被台灣維持」?台灣目前多數的討論聚焦在二○一六領導人怎麼說或怎麼做,無形中製造一種迷思,就是台灣可片面決定現狀的變或不變。惟中美建交後的兩岸關係就一直是場三方賽局;在戰略三角下,台灣沒獨占的話語權和決定權。中國目前國力如不再增長,只要不是明顯退步,台灣就很難與之抗衡,要不要維持現狀恐怕得思考的中國變數會遠比台灣變數更多,也更重要。

異地而處—站在北京當局的立場設想習李政權之對台戰略。設想一下,當台灣多數民意與政府皆清楚表達維持現狀,特別是不敢追求法理獨立時,「如果」我們之中任何一位是北京決策高層,會怎麼因應一個能力明顯較弱又不敢挑戰現狀的實質分裂領土:台灣省?

以前台灣比中國強,兩岸維持現狀的過程中台灣可能隨時會改變現狀,北京當局承擔的風險很高,因此時刻步步為營,極為在乎台灣的內政動向,又同時不得不顧忌美國的立場。現在,台灣比中國弱,在經濟上還過度仰賴中國,因此維持現狀的過程中只會不斷喪失更多機會,甚至最後毫無改變現狀的能量。習李政權只要守住這條戰略邏輯,根本毋庸比照前朝對台灣釋出善意,最後的結局都會有利於中國,而不是台灣。

   
王金平「義不容辭」的算盤
王妙音/教(高雄市)/聯合報
拜讀八日龔濟大作「王金平選總統,國民黨將亡矣!」心有戚戚。

在國民黨總統初選領表截止前,王金平以「努力不夠,不足以承擔大任」為由宣布不領表,結果日昨王金平卻又說,如果國民黨徵召將「義不容辭」。看來,除非人選底定,否則王金平的舉手投足都仍左右國民黨的大勢。

儘管熟悉政治謀略者都知,王金平投入總統初選是假動作,為的是持續取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俾便如果國民黨立院席次過半可續坐院長寶座,亦即項莊舞劍志在沛公。而他在「義不容辭」的補充談話,特別指出不是只針對「若黨徵召他參選總統」,如若黨決定徵召他續任不分區立委、進而參選立法院長,或是「其他安排」,他都會義不容辭、全力以赴。這段話的絃外之音,應該才是王金平真正的心意。

事實上,馬英九主政七年餘,由於王金平堅持議事中立的「超然」立場,致使明明是多數的國民黨,在立法院非但無法主導法案審查,更任由少數的在野黨予取予求,許多法案過不了關,政策也推動不了。在那時候,未見王金平對黨的決策「義不容辭」,反是多方配合、遷就在野黨的無理杯葛。如今,要選總統,要再次爭取不分區立委,王金平對黨的決策便「義不容辭」了,這會否太現實、太矯情了?

就如龔濟先生鴻文所言,王金平當立法院長「阻撓了國民黨所提各種重要法案,使他的黨所代表的政府寸步難行,因而國政衰萎,民生凋敝」,故而,如若國民黨徵召王金平選總統,那是亡了政權也亡了黨;同樣地,國民黨如果是徵召王金平為不分區立委,非僅會影響總統選舉,也將波及區域立委與政黨得票率,亦將落得亡黨的下場。

   
徵召 國民黨最後王牌吧
李承晉/博士生(台北市)/聯合報
國民黨從去年底的選舉結束後,進入了低潮期,竟然連總統候選人都有難產的現象。就目前來說,洪秀柱已經可以說是國民黨內最有勇氣站出來的人,但是卻不怎麼看好。王院長鬆口答應接受徵召,國民黨或許有機會在低差別的票數下險勝!

就馬英九總統連任至今,許多事件如馬王政爭、太陽花學運等,讓馬總統的聲望一落千丈,所有矛頭幾乎皆指向馬政府,甚至在鄉民口中就是九點二趴總統。但是在這些事件中,王金平院長一出手,黨籍案就假處分、學運就落幕,在在都顯示出王院長在政界與各方面的強大手腕,其超越藍綠卻又泛藍的身分,絕對可以帶領國民黨重返榮耀。

王院長本身就是民代出身,深深了解地方事務,這也不會落得別人所說:不食人間煙火,且其出身就在於泛藍的傳統艱困選區高雄,這塊國民黨人人都不敢碰的地方,恰巧成為王金平的墊腳石。

王院長懂得地方語言與政黨運作,國民黨候選人在地方有需要,都可透過人脈支援。且跨越藍綠,藍軍候選人中,可同時吸引泛藍、淺綠的只剩王院長。從手段、人脈、經驗、地方看,王院長都是很好的選擇。為大局著想,國民黨走徵召這條路,或許比初選好許多,畢竟保住執政權才是最終目的。

   
MERS突襲 南韓政爭慘烈
劉順達/教(台北市)/聯合報
MERS從中東偷渡南韓突然燃燒,火勢似比去年世越號船難猛烈。南韓今日慘狀,有幾點值得參考:

首先,南韓政府應變錯失先機。不少鄰近國家醫學專家指出,南韓醫療先進,此次讓MERS一再擴散,主要原因是南韓政府未能第一時間掌握防治先機。最明顯的例子是,對疑似患者未即採取隔離,讓他四處亂跑。丟臉丟到中國大陸。

其次,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未共享MERS資訊。日前首爾市長朴元淳砲轟保健福祉部,不僅要資料不給,並且一問三不知。演變成中央官員與地方官吏吵架,結果人民不信任政府,最終受害的還是人民。

第三、引爆朝野政爭。反對黨於一個月餘前「四席迷你國會議員補選」慘敗後,尚未治癒之際,撿到攻擊政府的好題材,對朴槿惠總統展開謾罵。南韓朝野再次陷入嚴重對立,擱置民生法案不管。

韓人感嘆,MERS事件中,真正看到的是朝野政治人物可憎的面孔。

   
賴清德的明智選擇:速回議會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聯合報
台南市長賴清德因不進市議會,接受監察院約詢。不論監院調查結果如何,他儘速回歸民主政治常軌,回到議會接受質詢監督,才是明智之舉。

賴清德堅持在司法未釐清議長李全教當選無效之訴前,不進議會。此有違無罪推定原則。無罪推定是現代法治國家刑事司法的重要原則,是國際公約確認的基本人權。賴市長作為市民表率,更應服膺此國際司法人權。

賴市長當初以李全教賄選,毀壞台灣民主政治為名,拒絕進入議會。但當李受起訴及交保,表示司法已經啟動,社會的公平正義也獲重視,其他一切可待司法的判決和社會的公評。賴市長仍拒入議會,未免讓人有民進黨輸不起議長而公報私仇之議。

賴市長何妨捫心自問,如果行政院也以立委涉賄選而拒絕進入立法院,此豈能同等接受?

另外,不甘在議事堂受辱,賴市長此假說也是不符民主政治運作的過度臆想。接受監督原是行政本職,依法行政,有為有守,施政不會受辱,反會贏得民眾更多的尊重。賴市長強調,決定不去,需要更大決心和勇氣。但當有更多更好的理由進入議會,賴市長更要有不凡的決心勇氣和智慧,而不是一味地請求市民作他的後盾。

邱吉爾說,民主並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它是我們迄今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種制度。馬克思說,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這兩句名言格外值得賴市長深思。

   
國土災難不准說 要開發不要命
張□瑜/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聯合報
最近有部關於加州大地震的熱門災難片,成為茶餘飯後的議題。姑且不論片中關於加州地震與隨後的海嘯等災難,部分在地質科學上是不合理的,但是在最新的研究中,未來幾十年,沿著加州聖安德里斯斷層帶上,發生七級以上大地震的機率越來越高,大概是所有科學家公認的事實。

這些斷層帶上大地震的機率,並非單純在實驗室裡推算的。而是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合作的學術機構,根據許多現地地質調查、科學鑽井、古地震定年、地球物理探查、大地測量,再加上實驗室地震工程試驗後,取得斷層移動參數,再轉換成地震可能性的推估。新出爐的加州地震破裂預測報告,認為未來卅年發生規模八以上地震的機率,從四.七%上升到七%。

在所有活動斷層調查工作中,美國地質調查局都扮演主要角色,因此在很多火山、地震災難片中,常可看到扮演美國地質調查局科學家的演員角色。美國地質調查局如今已成為美國有關國土資源、環境以及相關災害敏感地區調查的重要國家科學機構。其對公眾發布的國土調查資訊,成為各地方政府制定相關國土開發管理或保育計畫的重要依據。

反觀國內,雖早有官方中央地質調查所,但過去在工程開發主導思維與政府漠視下,對公眾提出相關地質災害可能性與可能地域的調查報告,一直不被許可。直至莫拉克風災及七堵國道走山事件後催生了地質法,才促成政府重視,逐漸建立國土地質敏感資訊,並逐步對公眾開放。

筆者在過去數年參與了地質調查所數項國土地質敏感區調查工作,親身體會現地地質調查工作的複雜性與困難。常常在授課時,感嘆我們正在作的是「說實話」的工作,跟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同行相比,在台灣要將國土可能發生地質相關災害的事實向公眾公布,是一件不被鼓勵的工作。

因社會觀念仍停留在工程手段可防治所有地質災害的「人定勝天」想法,所以即便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現在車籠埔斷層線上附近,還是充滿大量新蓋建物。「開發才會產生利益」,一直是政府和民間對於國土管理的最高原則,並不樂見會影響開發的任何資訊公布。所以很不幸的,在慘痛的教訓催生了地質法與地質敏感區後,政府正在計畫消滅提供影響開發利益的資訊來源。

正在立法院協商審查的「環境資源部組織法草案」,行政院規畫將提供國土資訊的調查機構中央地質調查所,併入水土保持等國土管理業務為主的執行機構。因此未來僅剩的是一個國土管理執行機構,不再有獨立的地質敏感資訊提供。銓敘部日前也規畫將政府內部的地質職系取消,併入水利工程與水土保持工程職系,所以數年後,政府將不再有地質調查的專項工作與專責人員,僅剩的就是水土保持工作。

一個注重國土的社會,有賴國土敏感資訊的重視與持續提供,我們羨慕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同行,專業被社會高度重視;也感嘆台灣政府與民間,深信短期開發利益,想方設法除去可能影響利益的資訊來源。大家都說台灣「國在山河破」,但山河如何破,又如何救,卻沒人在意。我們除去了警示山河破碎的「烏鴉」們,當災難來臨時,是不是又要再一次感嘆,然後找代罪羔羊?

   
教養專家開講:天下沒有笨的小孩
「絕對沒有笨的小孩,只有不一樣聰明的小孩;也沒有學不會的小孩,只有學習方法不同的小孩。」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我發現一個孩子願意為自己做最大的努力,有幾個關鍵,其中一個最大的關鍵就是自信。

《玩命關頭 7》懷念保羅,音樂為電影注入了靈魂
近日《玩命關頭 7》熱映,其男主角保羅在片中的復活更是成為一大賣點。片尾的一曲<See You Again>不僅是影片的謝幕,更是電影給了保羅作為演員一個完美的謝幕,不知引得多少粉絲潸然淚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