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 年DMY Berlin(DMY International Design Festival Berlin)開展以來,每年的初夏德國新銳設計們利用這個機會在柏林齊聚一堂,不同於大規模的家具展覽,DMY Berlin 輕鬆、自由、前衛不羈的風格,讓小型的展覽在歐洲獨具一格。
當年創辦人 Joerg Suermann 與一群富有創造力的設計人,為了尋求被看見的機會,他們租下了工作室旁的廢棄工廠,辦了一場瘋狂無設限的設計展,邀請了20 幾位年輕的設計師共同參與,白天是正經的作品展示,太陽西下後展開有趣的設計師工作坊與演講,讓設計師與民眾同樂,更瘋狂的到夜晚11 點後,燈光漸暗,場地自動變成獨特的設計酒吧,提供一個輕鬆暢談的交流場所。2010 年DMY Berlin 展會擴大至現為市民廣場的丹霍夫機場(Tempelhof Airport)舉辦,今年則移師至柏林電廠(Kreftwerk Berlin),相對丹霍夫機場柏林電廠是個更具前衛語彙的藝術空間,它荒廢30 幾年後,在政府的文創政策下重生,變為當地的展覽與活動中心。場地恰恰符合今年DMY 的設計主題「回到未來」(Back to Future),希望設計師在古老的空間中演繹當代設計,從回溯歷史中找到未來的方向。
做為一個非制式的設計展覽,DMY Berlin 從不聘請策展人,將空間回歸為設計師,展出的方式也無所限制,因此展會中常可見設計師搬出實驗性的裝置供民眾體驗,或是看見設計師將小型工作室移至展場實地操作,展覽跳脫純粹的作品結果論,帶來更多過程中的體驗樂趣。主辦單位透露,今年依照主題「回到未來」,展場內將比以往更多實驗性的設計,結合創新科技、跨界概念等趣味裝置藝術,將讓參觀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熱血設計。
今年首次舉辦鼓勵年輕設計師與學生的新秀獎,DMY Berlin 國際評委從168 件作品中挑選的25 件來自世界各國的作品,榜上也赫見台灣新銳設計師的作品,由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諶志仁、邱柏鈞、吳育欣所創作的「一日油行」,以居家油行的概念,透過精密的低壓冷榨,在家就能完成純正自然的健康油品
。Joerg Suermann 曾在訪談中提到,他在柏林圍牆倒塌的那年決定搬到柏林居住,原奉行共產主義的東德解體後,社會上充斥的突破體制的樂觀氛圍,自由的西柏林與共產的東柏林既矛盾又相互吸引,因DMY Berlin 的初創團的成長背景,DM Berlin 堅持極左派思想的設計嘉年華,除了尊重設計師本身的意志外,更是藉以緬懷戰後的黃金年代。
已邁入第13 屆的DMY Berlin,從最初粗糙簡易的廢棄工廠,至今年專業的柏林電廠;從20 個設計師的展覽,到至今吸引超過500 國內外的新銳設計師參與,引起國際間趨勢家大量觀注,使DMY Berlin 成為當今最具指標性的概念展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