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大愛之道廣披寰宇 長情之路古往今來


【青林愛閱家分享報】提供生活、親子、知識各方面的最新閱讀趨勢,幫助大小朋友們優遊在童書的繽紛世界裡! 【跟我學日語—高級報】每週文章介紹日本相關資訊,讓你不僅可認識日本,更可藉由閱讀文章來加深日文程度。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2/03 第26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大愛一家
證嚴上人專區 大愛之道廣披寰宇 長情之路古往今來
慈濟脈動 敘利亞難民漂泊心聲 願世間永無戰禍
焦點專欄 入慈濟法海
大愛一家
四年多前,北非地區掀起茉莉花革命,敘利亞內戰隨後興起,人民流離失所,預估有兩百到三百萬人逃到土耳其。大批敘利亞難民攜家帶眷倉皇離境,途中處境令人心疼與不捨;當他們長途跋涉抵達異鄉,隨即面臨居住、工作、醫療、教育種種困境,如無根的浮萍,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敘利亞籍主麻(Cuma)教授,與慈濟志工不忍難民學童失學、對未來失去希望,在蘇丹加濟市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合力排除萬難,二○一五年一月成立滿納海學校,讓孩子們重返校園,重拾書本。希望從教育起步,轉變自己的人生。

大愛之道廣披寰宇 長情之路古往今來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林淑女
恐懼、痛苦、仇怨,會在人心滋長惡的種子,為世界帶來無盡災難。

拉長情、擴大愛,在人心撒下愛的種子,讓人間綻放希望花朵。

敘利亞內戰已經四年,約四百萬人逃離家園。難民們頭頂風霜雨雪、腳踩泥濘長路,身上揹著、抱著好幾個孩子……不少人中途喪命;即使歷盡艱辛抵達他國,往往不得其門而入……

人禍造成的苦難,令人不捨。約旦、土耳其以及德國慈濟人,長期關心境內敘利亞難民,持續發放物資、提供醫療及助學。付出時,他們的腰彎得比接受的人更軟、更低,表達尊重;希望這分誠與愛,可以跨越宗教與種族的藩籬,讓難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土耳其收容了上百萬敘利亞難民,但無法提供工作機會,因此許多難民家庭只能靠兒童打工支撐一家生計,生活刻難。難民兒童經歷殘酷的戰爭、艱險的長途逃難,如今又面對嚴苛的工作考驗,心靈難免受影響;如果任由恐懼、痛苦、仇怨的種子滋長,未來令人擔憂。

土耳其慈濟人和政府及敘利亞知識分子合作,協助難民兒童重回校園,希望透過教育,引導他們不要累積仇恨,正向看世界;更進一步在他們心田,撒下愛與善的種子。

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這「三間」能留下來的,唯有人與人間的情。祥和平安的世間,少不了一分「誠」;所以說「誠之情誼,人間祥兆」。

今年底的歲末祝福,我們為明年立下目標——「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慈濟成立近五十年來,慈善足跡已走過九十二個國家地區;在全球天災人禍頻傳的時代,要持續開闊長情大愛,以慈悲和智慧步步精進,讓愛廣被天下苦難。

一年一度的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十一月七日到二十四日舉辦,共有二十八個國家地區慈濟人參與;其中一千六百多人已在僑居地完成慈濟委員或慈誠的見習與培訓,這次回臺灣準備受證。

臺灣志工歡喜招呼這群遠途歸來的家人們,感恩他們把愛的能量伸向全球;海外志工也深深感受到法親細膩的誠意;彼此之間感恩、尊重、愛。

海內外志工,發心的因緣各不相同,共同的就是與佛有緣、和我師徒之緣。在慈濟大家庭中,人人篤定「佛心師志」——懷抱與佛同等的寬闊心量、清淨無染的大愛,力行師父志願,為天下苦難人拔苦予樂;且引領人人朝光明大道、正確的方向邁進。

人人都有清淨本性,可惜一念偏差,產生煩惱、分別心;貪愛、對立、仇怨,造成人間種種災禍。慈濟是「為佛教、為眾生」而成立,將近半世紀以來,「淨化人心」、「啟發愛心」的初衷,始終如一;是安定社會人心、促進人間祥和的重要力量。

日日起善心,

時時做善事,

拔除無明草,

不受惡纏縛。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可惜累生累世熏染無明、複製煩惱,養成不好的習氣,讓世界成為堪忍世間、疾苦不斷。

心地乾燥,微風輕吹就塵沙飛揚、昏天暗地。精進聞法,將法水吸收到內心深處,點點滴滴滋潤心地,回歸清淨本性,就不會因為一點風吹,就揚起漫天沙塵。

佛陀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其實人人都做得到——從培養善念開始,日日起善心、時時做善事。養成行善的習慣,就不會受惡習纏縛,而能天天歡喜自在。

一般人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起愛欲、想要擁有,所以養成消費的習氣;為了滿足口欲,不惜讓動物犧牲生命。就從去除這些小小的不善開始——節制愛欲,不貪為己有;不放縱口欲,尊重一切生命。面對人、事、物的不如意,忍一步海闊天空;還要進一步割捨所愛,布施給需要的人。

要在心地播下善種,而不是雜念;如果愛鑽牛角尖、打不開心門,任由無明煩惱造作業力,自作自受,會困住自己。將善法注入心中,每天發好心、做好事,身心安穩,自然心開意解。

照顧好心田,不讓無明雜草占據,慧命才能健康成長。

滅除一切惱,

廣度一切眾,

恆持初發心,

菩提大道直。

《法句譬喻經》記載——

佛陀在靈鷲山講經時,有一人前來表達出家修行之志。佛陀問他為何想修行?他說:「在家庭,為了妻、兒一輩子庸庸碌碌,牽掛無了時,很辛苦啊!求佛讓我出家,體悟世間真理,並且將佛法傳達給大眾。」

出家後,他到山上自修,日日靜坐思惟,觀察樹木、花草、水流,體悟到「世間無常」的自然法則。如此三年過去,他感覺所得無益於人,不如回家享受天倫之樂。

佛陀知道了,運用神通化身為出家人,來到比丘身邊,藉由問路,和他一同下山。在山下忽見一隻老獼猴,出家人問:「奇怪!這猴子應該在山林,為什麼來到平地?」

比丘說:「這隻老獼猴,我已經觀察牠三年,牠有妻、有子,每天在樹林間忙著採果、取水,來供應家族。因為不斷爬上爬下,手腳都已磨破;可能太辛苦了,因此下山來求得清閒。」

但是不久後,又看到老獼猴離開平地向山林去了。出家人問;「奇怪,牠已經離開山林,為什麼又向山上去呢?」比丘答:「可能是不捨牠的眷屬,心有戀著,所以又回歸山林。」

比丘說完,發現眼前的出家人,原來是佛陀化現——佛陀知道他修行的心退轉,化身來度化。比丘起慚愧心,向佛陀頂禮懺悔。

佛陀開示:「就如溪水不斷流逝,人的心念也是不停變動。如果不能堅持初發心,讓時日流逝空過,仍在六道輪迴中,與這隻獼猴有何不同呢?」

佛陀進一步表示,「愛結如葛藤」。「人心貪於愛,就如葛藤將樹身緊緊纏縛。欲愛未盡、煩惱未淨,就像老獼猴離樹又回樹林,再回牢籠仍當受苦。要提起智慧,斷除煩惱根源。」

比丘頓時領悟,雖然每天看花開花落、溪水不返,卻沒有用心體會到,生命也隨著時光流逝不復返;日日獨居清修,逐漸退失了度眾之心。

比丘感恩佛陀指點迷津,就此回歸僧團修行。

許多人初發心時勇猛精進,懷抱熱情想要自度、度人;但「發心容易恆持難」,面對複雜的人間事,經不起人我是非考驗,日漸累積煩惱雜念,道心於是停滯、退轉,放棄入群度眾的熱情,只求自修自度。

佛陀來人間「開、示」,希望人人「悟、入」,而且身體力行菩薩道。《法華經》就是鼓勵人人發大心、立大願,通過菩薩道而成佛。

發心立願作人間菩薩,要時時自我反省——是否仍保持最初的發心?

《法華經•化城喻品》中,眾人來到「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有導師表示可以帶領大家出離險境,到真正藏寶處。但眾人遙望前路迢迢,只想找地方休息,不願再前進。

導師鼓勵大家,走過長遠險路,不就是為了要到珍寶處嗎?「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於是在前方化現一座城,讓眾人可以暫時休息。

疲累至極的大眾,看到前方有城可以安歇,非常歡喜!但是進去之後,覺得環境很舒適,就忘記了原先的目標,想長久留在那�堥禸�安適的生活。

導師提醒,城的另一邊就是寶藏之處,這個城只是幻化的,並非真實,既然體力已經恢復,應該繼續往前走。眾人看到化城已滅,終於起身,繼續往目標前進。

佛陀用這個譬喻來教導大家——「煩惱惡道,險難長遠」,要離開重重煩惱的人生,向覺悟之路邁進;「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一定要耐苦耐勞、殷勤精進,才能達到成佛目標。

學佛,不能只是「自度」,只求個人了脫生死;一定要入人群中歷練,人群才是寶藏處。要堅定心志,入人群而不受人群習氣染著,以法「滅」除一切煩惱,廣「度」一切眾生。

人人身懷寶藏,就是清淨的真如本性;只是起心動念誤入歧途,讓人生路變得步步艱險。

佛陀指引的是一條菩提大直道,既已發心,就要篤定信心,一路向目標前進。即使半途迷路,也要及時回頭;心路若通,自然行路無礙。

《普賢菩薩警策文》:「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生命過一天減一天,過一年減一歲;要把握時間,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不要讓無明煩惱動搖心志。

請大家多用心!

敘利亞難民漂泊心聲 願世間永無戰禍
撰文•李美儒 攝影•黃世澤
敘利亞內戰爆發四年來,四百萬人離家避禍,

超過兩百萬人逃到土耳其;

其中五十萬人為學齡兒童,卻只有十四萬人能就學。

這個世代,失去了祖國,不能再失去未來。

戰爭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但願在這之後,不會再有人需要放棄一切,跑到另外一個國家去。」這天中午,陽光露臉,頭戴暗褐色花式頭巾的瑪雅(Maya Ahmeth),在伊斯坦堡的蘇丹加濟市(Sultangazi)文化中心,領取慈濟發放的現值卡後由衷感恩,也無奈道出所有難民的心聲。

在敘利亞時,瑪雅經營一家鞋店,卻因為戰亂拋下家園、事業和親友,帶著五個小孩逃到土耳其。因為慈濟的幫助,顛沛流離的她和眾多難民一樣,生活暫時獲得了改善。

四年多前,北非地區掀起茉莉花革命,敘利亞內戰隨後興起,人民流離失所,預估有兩百到三百萬人逃到土耳其。伊斯坦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中東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更是該國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打工和生存下來的機會較其他地區更大,自然湧入許多難民,其中蘇丹加濟市即有三萬多人。

大批敘利亞難民攜家帶眷倉皇離境,途中處境令人心疼與不捨;當他們長途跋涉抵達異鄉,依舊面臨種種困境,如無根的浮萍,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難民困境──居住、

工作、醫療、教育

伊斯坦堡慈濟志工胡光中,在利比亞求學、到土耳其經商近二十年,這兩年投入敘利亞難民關懷與發放,從他們窘迫的困境歸納出所面臨的四大難題──居住、工作、醫療及教育。

難民賃屋居住,入境人數愈多,房租幾乎每兩個月就調漲一次;而難民一般工資是一千到一千兩百土幣(約新臺幣一萬一千元到一萬三千元),最便宜的房租也要七百土幣(約新臺幣七千八百元),若到了冬天,瓦斯一個月也要兩、三百土幣,再加上水電費,他們即使不吃不喝,也很難負擔生活基本支出。

在敘利亞是小學老師的奈爾斯(Nails),她的先生是政府官員,戰亂中被伊斯蘭國ISIS組織殺害;年紀輕輕的她,只能獨自帶著年幼的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一路驚險逃到土耳其。她在裁縫工廠工作養家,不諱言每月房租就是一筆沈重的負荷。

房租困擾,普遍成為難民心中的隱憂,遑論增添其他設備。每當志工家訪,所見到的室內家具,櫥櫃、床鋪、電視甚或一盞燈泡,都是人家所捐贈的。

胡光中談到第二個問題是工作:「難民在土耳其不能合法工作。雖然現有新的法令下來,不讓童工打工,他們一定要去讀書,可是沒有了童工,家庭經濟就會出現問題;也不是成人不願意去工作,而是他們年紀大多超過三十七、八歲,雇主不肯錄用。」

生病看醫師,也是難民心中揮之不去的痛。「雖然敘利亞人到公立醫院看病不用錢,但因語言無法溝通,病根本就看不好;而私立醫院雖有土耳其人會講阿拉伯文,那也只有有錢的敘利亞人會去看病,一般沒錢的根本看不起。」言談間透露出心疼的胡光中提及難民的就醫處境。

納伊拉(Najla Medratey)帶著四個孩子及三歲小孫女逃到土耳其,她的先生一心想回去家鄉,加上也有年紀了,實難找到工作;孫女患有眼疾急需手術,然而全家僅靠二十八歲的兒子賺錢,一個月一千五百五十土幣,扣掉租金和水電費,只剩下八百土幣左右,難以提供生活最低需求,只能延後治療。

蘇丹加濟市有近六千戶、三萬多位難民,超過一半是孩童,如果要接受教育,只能考慮「私塾」性質的教學樓,或者就讀土耳其學校,但語言、文化和費用重重阻礙求學之路;胡光中也相當擔心教育問題。「學童失學後,不是在街頭乞討,要不就是拿石頭丟房子、車子;再過個兩年,或許他們就是流氓或文盲,社會問題也會浮現。」

一心想為敘利亞失學兒童辦學的敘利亞籍主麻(Cuma)教授,與慈濟志工對於「教育不能等」的想法有志一同,加上蘇丹加濟市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合力排除萬難,二○一五年一月成立滿納海學校,讓孩子們重返校園,重拾書本。

胡光中說:「現在滿納海學校變成土耳其的模範學校了。」以前除了滿納海學校不收費,土耳其兩百五十五所敘利亞公立學校都要收費;「如今教育部正式宣布,敘利亞公立學校不再向學童收費。」

慈濟發放──

讓學童放心回學校念書

目前土耳其有三位慈濟人,還有上百位敘利亞志工;他們詳實完成滿納海學校一千八百位學生的家訪,每位學子的資料完整。

慈濟援助敘利亞難民關懷團,一行二十三人在十月十六日晚間由臺灣啟程,歷時十三個小時,於十七日上午飛抵土耳其伊斯坦堡,馬不停蹄展開六天緊湊行程,參加滿納海學校一校、二校開學典禮,勘查三校校地,並進行難民家庭的現值卡及物資發放、家訪等,送出愛的關懷。

志工攜來文具、飛盤、躲避球,並與當地志工和學生合作打包。「如果真主阿拉給我們懲罰,讓我們有一天也發生戰爭,這時候敘利亞小朋友也會接納我們過去。但是我們不希望發生。」土耳其女孩愛丹奴感同身受地分享,並體會到戰爭是無情的,今天有能力幫助他們,就要盡力去做。

十月十九日,志工致贈一百五十二位學生家庭生活補助金,讓這些年紀小小就承擔家計的孩子,能夠得到三百到八百不等、約等同於打工薪資的家庭生活補助金,安心來就學。

致贈典禮中,恩雅(Eyye)的爸爸主動上臺分享:「我從阿拉伯到這�堥潀~半,找了很多地方,都沒辦法找到一所合適的學校,只有滿納海學校能讓我女兒願意放棄工作去上學。我相信女兒會很努力把握機會,好好讀書。」

恩雅接著上臺說,領取助學金,她並不難過,反而感到光榮,她會很勇敢地打敗愚昧,珍惜慈濟所提供的上課機會。

恩雅說,爸爸是車縫工,每天從上午七點工作到晚上九點,真的很辛苦,所以這兩年她也打工支持家計。一個月前,聽力早有問題的妹妹,已經完全聽不到,但是家�堥S有足夠的錢讓妹妹裝上助聽器;所以這家人沒有任何休假、努力工作一整個月,終於湊齊三千土幣買到助聽器,讓妹妹聽得見了。

兩週前,媽媽問恩雅有想要念書嗎?恩雅說,她知道家中很需要她去工作,但她更想念書,即使只有一、兩個小時也沒關係。媽媽於是向主麻教授求助,終於獲得這個機會。

恩雅說:「衷心感謝慈濟人,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幫助我們。我想上學,但我的家�堣]需要錢,慈濟給我們每個月八百元生活補助金,讓爸爸、媽媽能支付房租和食物費用。」

主麻教授也與家長分享他的心情。「我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叫瑪哈姆,他生病了,我希望你們能為他祈禱。我第二個兒子叫哈利,他已逃到歐洲去了,他才十六歲……我要永遠把各位的孩子當成我的孩子,有一天在天堂見到主時,可以給祂一點成績。」主麻教授流下眼淚,現場不少人也跟著哭了起來。

長子承擔──

希望兼顧求學與家計

十四歲的加桑(Gassan),兩年前和雙親、十二歲的弟弟、九歲的妹妹逃來土耳其。加桑在鞋廠工作,每月工資七百土幣,爸爸在成衣加工廠上班,月收入僅有八百土幣,兩個人的所得扣除房租六百土幣,僅剩的九百土幣要維持五口之家的生活費用,不是那麼容易。

身為長子的加桑,將來的願望是當一位工程師;弟弟在敘利亞時就失學,來到土耳其也未能去上學。直到慈濟提供補助,三兄妹終於能去滿納海學校讀書。

加桑的媽媽依絲瑪(Esmaa)說,以目前家�堛漯洩p,真的非常需要錢。當初無法相信慈濟提供免費入學,同時補助學童打工的薪資;因為過往也有機構承諾,卻沒有辦法做到。

談到先生,三十三歲的依絲瑪含著淚娓娓道來:「先生患有一種精神疾病,發病時完全變了一個人,什麼人都不認得,生氣、緊張、滿口髒話,不但會罵人,還動手打人。加桑很懂事,每每遇到父親病發時,都會默默地承受父親的暴力,絕對不會反抗,為的就是讓父親情緒趕快穩定,安靜下來。」

加桑流著眼淚說:「我很愛我的父親。我知道爸爸是因為生病才會打我,當我緊緊地抱住他,他很快就會安靜下來。」

加桑的父親在當兵時,因為過度緊張開始發病,一年頂多發作一個月,戰爭發生後,幾乎一年之中有半年都在生病,也影響工作,這讓加桑和媽媽心情沈重,不知如何是好。

依絲瑪頻頻擦淚說道:「我的先生不生病時,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常常告訴我,要好好栽培孩子,才有希望的未來。他完全不知道他發病時的情況,我們也不忍心告訴他,不想讓他喪失自信心,家人們盡全力來鼓勵他。」

依絲瑪心疼地說,無情的戰爭讓加桑變得非常不愛吃東西,雖然有就醫和服藥,但依舊吃不下;後來又長時間的工作,緊張疲憊更無心飲食。

加桑非常貼心懂事,看到志工前來家訪,主動在門口幫忙排鞋子,還到廚房燒開水泡咖啡;在大家知道他的狀況後,無不傷心難過。

依絲瑪說,這兩天領到慈濟致贈的現值卡及家庭生活補助金,身為媽媽的她會支持孩子繼續受教育。加桑也高興地說:「我會很認真讀書,但如果有多餘的時間我還是會去打工,幫忙承擔家�堛熄O用,減輕母親的負擔。」

續緣十五年──

大愛村民認出藍天白雲

三十五歲的蘇丹加濟市教育局長亞伯拉罕迪米爾(Ibrahim demir),全力支持慈濟在土耳其的所有工作。他說,自從認識慈濟,就愛上臺灣,因為臺灣和土耳其人一樣,熱情好客,前陣子他專程到臺灣拜訪慈濟,停留了四天,帶著滿滿的幸福回來,之後花了三週時間用心籌備滿納海第二所新學校,討論學童們的受教課程。

亞伯拉罕局長帶著關懷團拜訪相關單位,並與師生分享:「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幫助敘利亞人。阿拉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要做善事,要幫助別人,不是只有做禮拜、念古蘭經,然後什麼事情都不做。以後如果看到敘利亞人要表示尊敬,這就是最好的示範。」

來到蘇丹加濟市最好的米瑪(Mimor Sinan)女子學校交流時,法瑪(Fafma Kaya)老師看到慈濟志工藍天白雲的身影,主動過來表明曾經住在大愛帳棚區長達兩年,讓關懷團團員為這不可思議的因緣驚喜不已。

一九九九年土耳其發生大地震,慈濟志工急難發放,並援建都覺(Duzce)大愛帳棚、歌覺(Goluck)大愛屋。法瑪老師的故鄉即在都覺市,十八歲時她在外地讀大學,地震發生後趕回探視,家園倒塌,許多鄉親與好友喪生瓦礫堆中,她感到很難過。二○○○年初,她與家人、親戚遷入慈濟在都覺市所提供的大愛帳棚區,兩年多之後,舉家搬到土耳其政府建設的房子居住。

法瑪老師回想十五年前慈濟為鄉親帶來的援助,「建設大愛帳棚期間,慈濟志工長駐三個月與我們互動,很關心我們的食衣住行,所致贈的生活包,其中用品準備得很齊全;鄉親們很驚訝,慈濟志工在那麼遠的地方怎麼知道要來關懷我們?心中非常感動。」

法瑪老師說:「媽媽最近身體不大舒服,如果知道慈濟人來到這兒,會很開心!」就像家人久別重逢,她說:「我會一直為證嚴上人和慈濟人祝福,永遠記得慈濟人。」

家訪時協助翻譯的敘利亞籍志工阿蕾絲(Rawda Alrais),曾在英國念書修到碩士學位,回到敘利亞後,在公立大學當講師。她先生從事軍職,因為不想傷害老百姓,因此夫妻倆帶著兩個小孩逃難。「逃離家鄉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有帶,僅有身上穿的這件衣服而已。」氣質出眾,談吐優雅的她,如今在滿納海教書,未來能否回到家鄉,她不敢期待。

難民為爭取活命機會四處流竄,雖有方向卻不知終點在哪�堙C秋末初冬之際,這一趟行程讓臺灣志工深感平安的生活真的有福,也慶幸能有健康的身體為人群付出;更深深體會到上人所說,無奈與無常因許許多多的業力而累積。在這苦難人間,更需要持續發心,志為菩薩。

入慈濟法海
每年歲末,是慈濟培訓志工歡喜期待的時刻,證嚴上人將親授委員慈誠證以及「福慧紅包」,象徵志工菩薩道的新里程碑。今年由六百餘位大陸志工來臺受證揭開序幕,本月初,他們在多日的精神研習後,圓滿領受上人祝福,以及入慈濟法海的心願。

中國大陸幅員廣大,志工來自東西南北不同省分,難得共聚一堂,回顧慈濟近半世紀以來濟世的軌跡,薰習在利他服務中長養的菩薩情懷,分享經驗。法親以情相互關懷,以紮實體驗的法共勉,期望菩提種子發榮滋長,撒播到更多角落。

許多志工原已接觸佛法,接觸慈濟後,深感其中「做中學,學中覺」的行經法門契機,也為能變化氣質,提升品格的慈濟人文所吸引。引領他們入慈濟門的是當地來自臺灣的志工,他們用心呵護新發意志工,陪伴關懷甚至長達十餘年,以「難行能行,難捨能捨」的身教,感動愈來愈多的本地志工雖歷考驗而不退轉。

培訓過程中,不少大陸志工曾來臺參訪慈濟各地分會、環保站,以及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這一趟尋根之旅,見證了上人、精舍師父和無數慈濟人默默付出的堅實力量,處處得生命價值何在的法益啟發,更加深願力追隨。

在此次精神研習中,靜思精舍師父們勉勵大眾,要把握得人身、遇明師、聞佛法的難得因緣。聞佛法最受益的是自己,在生命的轉折中得以豁然開朗,體悟原來自己是有福之人,而能轉煩惱為菩提,知福、惜福、再造福。

志工們確有類似經驗,如不知如何給孩子正確人生觀,直到參加慈濟後,才找到方向,發現希望孩子變好,要先改變自己;當孩子親眼見證父母的轉變,自然受到潛移默化。也有人覺悟到,自己原來並未真正地體貼家人,來到慈濟才學習愛人,也發現愛的力量很大。

志工服務示現生老病死的循環,因緣果報歷歷不爽,提醒人此生應戒慎,莫再造惡緣。日常生活中雖沒有大惡,卻也受習氣纏縛,心難安穩,慈濟道場所修不外滅除習氣,時時轉念向善,在正確的道路上可以有自信而坦然地前進,成為更好的人。

人間多難,天災和烽火不斷,此時需要點亮人人的心燈,給他人帶來溫暖和希望。入慈濟法海,燈燈將相傳無盡。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88期

奇特交易!電影院座位也能賣
實價資料特殊交易五花八門,今年4月台北市就有人交易電影院座位,共兩個,含土地、建物持分,總價共40萬元,堪稱是史上最奇特的不動產交易。

文學思想交流的會所
書店招牌沒有特殊設計,簡單「聯經書房.上海書店」八個大字,以黑底白字襯托.典雅大方。書店騎樓下有一大落地櫥窗,裡頭展示當期的推薦新書,能在第一時間吸引路過讀者的目光。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