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老校新風貌 安心上課趣


《新新聞》是國內政治新聞雜誌的第一品牌,閱讀【新新聞電子報】,讓您洞悉局勢變化,成為時代領袖!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2/04 第32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團結互愛
證嚴上人專區 善用生命成就慧命
慈濟脈動 減災希望工程系列報導 臺東篇 老校新風貌 安心上課趣
焦點專欄 墨西哥強震後 讓愛生根
團結互愛
  十八年前,臺灣發生九二一地震時,救災經驗豐富的「墨西哥地鼠隊」來臺協助救援。二○一七年九月間,墨國接連發生強震,慈濟人隨即前往勘災。在為期三個月的勘災過程中,慈濟人進入陌生的重災區,在錯綜蜿蜒的巷弄�堻X視受災戶,尋找物資發放與義診的場地。一度陷入膠著,志工擔心受災戶開始懷疑慈濟援助的承諾。然而,在普遍貧窮的墨國,人們樂天質樸的性格振奮了慈濟人。

  在慈濟人的邀請下,他們一呼百諾,紛紛投入志工,為慈濟人帶路,複查受災名單,展開雙臂擁抱鄉親。慈濟人再一次見證,貧窮並未必是指物質的匱乏,生活方式簡單,索求不多,反而可以不受欲望束縛,開展心靈本有的力量。長期在墨西哥研究貧窮文化的美國人類學者奧斯卡•路易士(Oscar Lewis)也指出這點,他發現物質水平不高的墨國人,反而比經濟蓬勃國家的人們精神更豐裕。

  「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是二○一七年慈濟歲末祝福主題。在宏觀的「生命共同體」之下,人與人之間本無地位差異,團結互愛是我們共有的價值觀。人人皆可助人,集個人之力點滴匯聚,眾志成城便可撫平苦難傷痛。

善用生命成就慧命
畫作/林建宏
人生每過一天就短少一天,身體功能會衰退,但可以把握良能,守好初心,爭取生命時間來增長慧命。

一月月、一年年過去,即將農曆新春,小孩過新年很開心,但是老年人就有一點傷感,因為「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一生離不開生、老、病、死,祝賀「生」,能夠到「老」也是好事;但是想到了「病」,不免令人害怕,何況談「死」,要如何膚慰。

二○一八年,世界人口已達七十四億人。聽到增加人口,難免心有戚戚焉,人間是否平安?如果人口愈多、茫然的人更多,世間就苦不堪。

每年跨年施放煙火,即使花費高昂、會增加空氣污染,但人們認為「難得」過年,還是要舉辦,冒著寒凍、長時間等待,享受僅有一刻的過眼雲煙。

覺得這一天很「難得」,世界上卻有更多「難得」平安日子的苦難人,在寒凍�堙B在飢餓�堙A生活難熬。雖然有慈善組織發放熱食,又有多少人可以獲得援助。

最近常常看到新聞報導「空氣污染」,空氣的濁度很重。「五濁惡世」其實來自於人的觀念偏差,所造作的分分寸寸無不都是破壞自然。日本人將感冒稱呼為「風邪」,身體受到感染、小乾坤不調而生病;人心也要留意不能有絲毫邪氣、邪念,如果欲門開啟,不斷消費、不斷囤積,喜新厭舊,製造垃圾,無論掩埋或焚燒都會造成污染,影響空氣、水源、土地,最後還是回歸人體,導致種種疾病。

天災可怕,人禍更是。欲念求無止盡,有一缺九,爭取百、千、萬、億,一輩子追求到願還沒有滿,就要走了。人與人之間見解不同,你爭我奪,使得社會國家混亂,生命飽受威脅。

大地相連、空氣相通,天災人禍不是一個國家或地方的問題;不只是為自我改善,而是要為天下負責任。

要發心做修補地球的啟動人,戒慎虔誠,淨化自己的內心,也能夠影響別人往正確的方向;轉消費為惜福,疼惜及延續物命;也要減緩口欲、愛護生靈。

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如果一好一壞、一來一去,兩兩以惡相對,紛紛擾擾造成時間、人力、物力的浪費,把事情複雜化,會造成人間不平靜。

新年頭、舊年尾,把過去的煩惱無明完全掃除掉,從現在開始計時,把握每一天寫好生命的歷史,不放棄任何一秒鐘,不迷失方向,樹立亮麗、清淨的心地。

每一念都真誠,

每刻都有善思惟,

落實在行動,美化人生。

今年元旦,大愛電視臺度過第二十個生日,正是人生青春、活潑、單純的時刻。開臺時,託付「大愛讓世界亮起來」的使命,如今已經展現出實質的真、善、美。

回想過去,感想滿滿,也可以說是熬過來的;當初要成立大愛臺,很多人不看好、不支持,因為大家很疼惜我,怕這個擔子太重;可是「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希望能更為普遍地淨化人心、度化眾生。

現代資訊發達,很多人卻表示難以相信媒體報導。我期待慈濟媒體傳達正確的聲音,讓天下人共知天下事;了解為什麼氣候如此極端、災難如此頻繁,正確認識整個生態,身體力行從源頭改善,降緩氣候不調。

人人調整心態與行為,守護天地,不使地球生態亂序;守護心地,人間不再有人禍。共知、共識、共行,才能凝聚力量。

經常聽到「電視每一秒鐘都很昂貴」,所以每分每秒都要珍惜,真正應用在「報真導正」;期待大愛臺所做的節目、播報的新聞,能「通心耳,開眼界」——讓人人看得透徹、聽得進去,通達心靈,歡喜地每天把大愛開啟、讓世界亮起來。

借重媒體科技,不斷宣流佛法,將清流注入每個家庭,讓人心湧出清泉。法入心,能解開心靈的迷惑,導正心思,消除煩惱,甚至能翻轉人生,成為社會的人才。

感恩大愛臺同仁守護人文慧命,如修行人發弘誓願,「為人類寫歷史,為時代作見證」,留下人間大藏經、人間菩薩芳蹤,讓現代的典範能傳承到未來。

感恩環保菩薩,夜以繼日、沒有休息,點點滴滴護著大地,也點點滴滴歸於大愛,回收資源化成清流繞全球、淨人心,支持大愛臺一步步走過來。

也感恩人文真善美志工,分布在每個社區、每個角落,隨時做生態報導、人間見證,提供新聞與節目,是大愛臺在天下最龐大的記者群,也是名副其實「慈濟大愛人」。

感恩慈濟人無悔無尤,愛護人文志業。沒有他們護法,就沒有今天的大愛臺。

大愛之真、之善、之美,是創臺的意向,過去、現在、永遠,方向不偏離。人文的功能、良能是淨化人心,在媒體、在文字間、在聲音�堙B也在人人的行動�堙C每一念都真誠,每一刻都有善的思惟,合心共行,善思弘願,守護自我意念,有真、有善,就能美化人生。

心靈起落難免,

但不要為小事退縮,

同心協力讓愛更遼闊。

五十多年前,皈依印順導師座下,師父教誨「為佛教、為眾生」,我一生信受奉行,路沒有偏差,念沒有增減。

天天都在感恩與不捨── 看到弟子真誠精進,為天下付出,感恩有無數愛的能量,才能成就今天的慈濟;很多人發心勇猛,但人我之間一旦遇到一點點是非,很難解開,無法化解心結,心就被磨損,慧命還能繼續嗎?我很不捨。

憂慮天下苦難眾生,擔心弟子慧命不牢固,責任沈重,誰來真正同心協力?在人間感覺到很疲倦、孤單。

去年十一月第一階段歲末祝福,帶著疲倦的心態出門;在臺北、臺中為海外志工授證,南下來到彰化歲末祝福,看到舞臺上十多位「記憶保養班」的老人家表演,他們因為失智症不清楚自己的狀況,之中有些人年紀還比我輕;過去我不覺得老,但那天驚覺我也是老人了。

下一站到了雲林,看到九十多歲、八十多歲、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都是環保志工。老人重視過年過節,有俗諺說農曆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做事,否則代表一年到頭都要勞碌,但是環保菩薩們聽師父的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做環保,沒有停歇,生命中只有環保與大愛,很單純也很不簡單。

他們不會說法,可是會做,而且真誠地做,做到了真正把法入心坎�堙A沒有煩惱,才能展現那樣的美、那樣的心境開闊。他們紛紛向我發願,要做環保到最後一口氣,寧願做到死,也不要病死,非常重視生命的良能,讓我打從內心感恩、感動,心靈世界也跟著亮起來。

這一群菩薩現身,振奮了我;從那一天起,我常常提醒自己盡量站直、坐直,要挺一點,我不認老。一路往南部走,然後回到花蓮,出門一個月,累不累?很累!但我時刻對自己說不能累,生命的河流愈來愈到了盡頭,每過一天就短少一天,要爭取生命時間來增長慧命。

有老就有衰,一段段地感受到體質衰退、功能衰退;人的功能一定會退縮,但還是要把握,提起生命的良能。

佛陀八十歲入滅,《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云「佛壽無量」,人人本具佛心,只要學習佛所說的法,落實生活中,則佛的精神無處不在、壽命延續。

壽命有數有量,不要認老,還可以做無量的志業。把人生的前五十歲寄放在「壽量銀行」,即使是八、九十歲的老菩薩,也只是三、四十歲的壯年人,在中年這個階段,社會與家庭經驗充足,仁愛、義理、禮節充分,用成熟的心智、充沛的精力重新再開始。

「壽量銀行」已經在此開啟,歡迎人人來儲存;無論年紀幾歲,都要繼續精進,把握歲月為人群付出。空過一天,生命減少一天,慧命也跟著停滯;若是每一天六度萬行,哪怕只是少少分寸,慧命也會增長。

許多人剛進慈濟時,頭髮烏溜溜的,不知不覺滿頭白髮;無論生活怎麼變化,「初發心」絕對不能變,選擇對的道路,從起點到目標堅持下去,就是智慧;人生有自然法則,更要實用時間,永續慧命。

要尊重自己的信念,守好初心;雖然心靈起落難免,但不要因為一點點小事就退縮。一個人展開雙手,能夠擁抱幾個人?如果人人手牽手,這分愛就會很遼闊。請大家多用心!

減災希望工程系列報導 臺東篇 老校新風貌 安心上課趣
撰文•楊舜斌
攝影•顏霖沼
慈濟援建全臺「減災希望工程」,其中翻修九所臺東老舊校舍,讓臺東縣危校正式歸零,師生不再坐立難安,專心享受學習的樂趣。

古樸校舍,校園綠草如蔭,漫步其中,令人心曠神怡,但如果是每天上課的師生,可就很難有這樣的浪漫了。高齡四、五十年的建築,即便重新粉刷,壁面剝落、壁癌、滲水、裂縫的情形依舊,其中更藏著看不見的危機;耐震係數不足,在地震頻繁的臺灣,宛如一顆顆未爆彈,師生安全堪慮。

為了避免災害發生,慈濟基金會二○一四年起在全臺展開「減災希望工程」,援建二十六所學校,期待安全堅固的校舍不僅能庇護師生,還能發揮提供社區避難的功能。

其中,在臺東縣援建的九間學校,分別是桃源國中、知本國中、關山國中(現改為關山夢想家實驗學校)、康樂國小、復興國小、鹿野國小、馬蘭國小、光明國小及建和國小。

眾志成城 打造安全校園

繼九二一地震後援建五十一所學校,慈濟基金會四年前再次啟動二十六所校園援建計畫,進行預防性重建。施工過程中,慈濟基金會營建處與建築委員固定巡視工地,和施作廠商進行會議,確保施工品質。

這些學校的歷史,可追溯至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起步推行的一九六○年代,甚至更早,除了老舊不堪,難以透過補強來提升安全性,甚至成為危樓。二○一六年二月九校聯合動工典禮中,時任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的黃子騰即表示,以教育部一年五十三億新臺幣的經費,分配給二十二縣市上萬棟校舍,資源相當匱乏;慈濟的援建,讓臺東老舊校舍的更新,縮短了六年的工期。

施工期間,師生忍受諸多不便,像幾乎全校重建的關山國中,有一百多位學生借用步行約十分鐘路程的關山工商教室上課,其餘三百多位學生則是在活動中心內的臨時教室中學習,教學聲彼此交雜,難免影響上課品質。但每個人引頸期盼著,在他們親手彩繪的工地圍籬後方,新教室的新樣貌。

二○一七年五月五日,慈濟基金會與臺東縣政府舉辦「減災希望工程校舍捐贈暨聯合啟用典禮」,場地就選在關山國中,一改過去雜草叢生的危樓建築,全新的教學大樓背倚中央山脈,建物依地勢由低到高,展現出宏偉的氣象。

歷經一年三個月的工期,九所學校的教室、體育館、宿舍與公設幼兒園,終於從藍圖成為真實,臺東縣內危校也正式歸零,期待讓代代學子擁有安全的校園、安心的明天。

墨西哥強震後 讓愛生根
撰文•黃秀花
攝影•黃筱哲
「唱吧,別哭!美麗的天空會溫暖我們的心……」墨西哥震災後,一分實際的援助,像民間版國歌〈美麗的天空〉一樣振奮心靈。慈濟志工與本土志工合力寫下歷史一頁,圓滿十場發放,將援助送到最需要的人們手中,也將希望、愛的種子帶入心,在高原生根。

震災頻繁,不能說這國家和人民沒有警覺心,而是先天地質所致,加上後天失調。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九日,發生在墨西哥西南外海芮氏規模七點八強震,重創首都墨西哥市,奪走七千條人命;沒想到相隔三十二年,二○一七年同月同日,政府剛通令全國舉行防震演習,數小時過去,下午一點十四分,中部普埃布拉州(Puebla)就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地震,距離震央一百二十公里的首都也遭強烈震動,造成重災。

十二天前,恰帕斯州近海剛發生規模八點一強震。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監測,二十世紀,該國有四十多起芮氏規模七以上大地震,其中有四次在規模八以上。

為何墨西哥地震如此頻繁?

這肇因於墨西哥位居北美洲板塊、科科斯板塊及太平洋板塊三大地殼交界,而首都最初建城於湖泊盆地中,鬆軟地質產生「果凍效應」,更易導致災情。

古文明地,大湖建城

墨西哥為美洲古文明發源地,其中又以阿茲特克人(Aztecs)建立的帝國最為人所熟知。

相傳在遠古時代,居住在墨西哥峽谷的阿茲特克人四處流浪,太陽神託夢給祭司,只要見到老鷹停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扭動的蛇,此地就適合定居;果然,在酋長帶領下,他們來到一處碧藍的湖水怪石發現這奇特景象,就此修築城堡、繁衍生息。

一三二五年,阿茲特克人所建帝國的首都,即今墨西哥市的東側,取名為「特諾奇提特蘭城」(Tenochtitlán),那是以特斯科科湖(Lake Texcoco)的小島為中心,填湖建造出的水上城市。在當時,他們不但展現人造島嶼和金字塔的高技術,也用城牆環繞、開鑿運河和漂浮公園,構築網狀城區。十五世紀,帝國勢力達到鼎盛,首都人口就有三十萬。

十五世紀末,歐洲人進入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來到新大陸,控制了整個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各島。

一五一九年,科爾特斯(Cortés)率軍攻打特諾奇提特蘭城,國王蒙特祖馬二世被挾持,繼任者又染天花喪命;兩年後,新國王夸特莫克(Cuauhtemoc)面對西班牙和敵對部落的十多萬大軍誓死奮戰,最終不幸敗北、帝國覆滅,從此進入西班牙殖民統治。

西班牙人把特斯科科湖面大部分區域填平,重建更大的新首都,亦即今日墨西哥市主要市區所在。

高原國度,踏勘深印

墨西哥國旗上,一隻雄鷹叼蛇立於仙人掌上的國徽,正來自古老建城神話。古城早已不在,如今墨西哥市,含納周邊衛星城市,總面積兩千零一十八平方公里,人口達兩千五百萬,多於臺灣總人口數;慈濟此次賑濟的霍奇米科市和特拉瓦克市都涵蓋其中,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其中,霍奇米科市地處阿納瓦克(Anáhuac)山谷中部,被高聳的火山頂峰所包圍,海拔兩千兩百五十公尺,整個墨西哥市也都屬於高原地形,當初慈濟人一踏入,走路會有點喘,必須調息呼吸才能適應。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帶領的美國團隊一行六人,在去年災後第七天、九月二十六日進到重災區霍奇米科市的聖哥帝亞(San Gregorio)區踏勘。觸目所及,毀壞房屋無數;悽慘景況中,卻也見到街邊很多民眾提供水和物資、設醫療站,自發性投入救災。

根據媒體報導,霍奇米科市有六人喪命,七百多間房屋毀損,二十八條道路損壞。慈濟勘災團在聖哥帝亞遇到市府派駐現場、調度指揮救災的能源和建築部祕書茱莉亞(Julia Bonetti),她告知,該區三萬人口,人民月平均收入不到三百美元,生活貧困,震後更顯雪上加霜。

勘災團行經一座一百七十年歷史的老教堂,據說地震時一側頂棚倒塌,造成死傷,所幸教堂主結構未受損,居民依舊在此祈禱禮拜。

見陌生的慈濟人前來,弗蘭西科(Francisco Castellanos)神父誠懇說道:「我們流淌著同樣的血液!」意即宗教應互助沒分野,讓志工們深深感動。

此後,第二梯次團隊以此為基地,按官方和民間所提供的受災戶名單,逐戶走訪複查、確認最需要幫助的家庭,並接引本地志工做嚮導,協助以西語與受災民眾溝通;而從美國趕來的墨裔女孩莉莉(Lillian Aguilar)續留下隨團勘災翻譯,拉近了慈濟人與居民的距離。

之後,又有來自阿根廷、厄瓜多及臺灣通曉西語的志工加入,兩個多月密集訪視、複查,慈濟已跟當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友誼;甚至深入窮困的「浮水耕種區」(Chinampas;指在湖區開發耕地)關懷,那�埵酗T分之二住戶被政府視為違建,得不到任何補助。

但其實這種在淺湖床上填土造陸的矩形耕種方式,是傳襲自古代阿茲特克人。昔日帝國故都雖已被西班牙人鏟平,但古運河和浮水耕種卻保存下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浮水耕種區,農夫海梅因住家倒塌而喪氣,經志工們鼓勵,終於提振起精神,日日騎著單車協助複查災民名冊,他說:「這�堥C個人都是志工,而且是打從心�媟Q要為自己社區做事。」

將悲傷化為力量的受災戶不少,推著嬰兒車做家訪的布蘭達和震後患憂鬱症的芙蘿拉也是,他們陸續成為生力軍,慈濟在霍奇米科市未發放,即已帶動人心,讓彼此關係結得更緊密。

莫雷洛斯州(Morelos),其實是勘災團的第一站。去年九月二十四日一抵達墨國,黃思賢看到媒體報導莫雷洛斯州荷呼特拉市幾已被夷為平地,數十條街的住宅和商店嚴重受損塌壞;即使很多人警告,該地治安不好、黑道勢力猖獗,但他還是毅然決定次日帶隊前往。

也因有那次勘災行,讓眾人見到何謂「滿目瘡痍」,走在荷呼特拉街道上,處處可見倒房及帳棚,受災居民夜晚露宿街頭的淒冷,讓人極不忍心;考量大隊來臨時,安全顧慮和交通問題都可排除,黃思賢決定將此特重災區納入發放範圍。

平靜生活,災後變調

二○一七年十二月七日,十三個國家地區慈濟志工組成的一百多人團隊,在特拉瓦克市展開首場發放。這城市是慈濟人最晚進入勘災,卻是最早發放的定點,透過霍奇米科市官員茱莉亞轉介而來,正因兩市是緊鄰相連。

十二月四日,臺灣團一抵達墨國,就由阿根廷志工洪良岱、王姵文及市府團隊陪同走訪特拉瓦克災區,發送「發放通知單」給受災民眾。

經過兩個半月,震災痕跡仍處處可見,很多房屋用鐵條或木條固定,以防傾倒。其中有一區幾乎整排房子被貼了告示單,代表全部需要拆除,不能再住人,但居民們守著辛苦建立的家園,怎麼也不肯離去。

只是,端看這一區,路面嚴重塌陷,高低坡度落差好幾公尺,一位穿著綠衣的男子引領我們走進他家,牆壁被震出數道裂縫,大門地基也被掏空,他拿起鐵條測量,足有七、八十公分深。

男子表示,他本是開冷氣設備行,屋子和設備都被震毀,失去收入,積蓄有限的他不得不節儉過日,勉強在緊臨的一間房棲身。

另一位住在黃色屋子的五十二歲婦人,哭訴房屋被震壞後家人分離,她帶著八十歲生病的老母投靠妹妹,兒女則住到親友家。眼望用木條撐住的毀屋,她多麼想能回到過去的時光,全家人就可團聚在一起……

婦女說,市府曾承諾要補助建材,讓他們重建。但實情是這一區已被聯邦政府判定為斷層帶,希望住戶搬離。有律師幫忙找來建築結構專家做評估,而大學也派出地質團隊深入研究,要等八個月後才會有結果。

從表面看,察覺不出危險性,但當我們踏入另一戶地面裂開的房子,一進門就覺得頭暈,原以為高山症發作,後來女主人拿來彈珠測試,只見滾動的痕跡歪斜,更可確定這一帶地層整個位移,若原地重建,難保不會有下次災難。

往回走時,瞥見戶外有一流動餐車,從震後持續供應水和食物,一位女士走過來用英文打招呼,她叫「娜漢米」(Xlohemi Isabel),除了告訴我們,她和住另一區的姊姊已收到發放通知單,還拿出一袋橘子分送給大家吃。

同行的大愛臺總監葉樹姍解釋,橘子對華人來講,取其諧音有「大吉大利」的含意,用此好話來祝福她,她聽完歡喜地笑了!

特拉瓦克市發放當天,看見她和姊姊結伴前來,當領到物資卡和環保毛毯那一刻,姊妹倆喜極而泣。娜漢米激動地說:「我一直在等待,終於降臨了,你們的慈悲與大愛,我們會永遠記得。」

隨著勘災影片及慈濟人帶動,現場很多老人又哭又笑。領完物資卡的七十歲老婦克莉絲汀娜(Cristina Chousal)說,家中被震到只剩客廳可以住,她與八十五歲丈夫就擠在小小空間起居,災後日子窘迫,做擦鞋匠的丈夫儘管已老邁,還是得出門去做生意。「有了這張卡,我們終於可採買一些物資,過個歡樂的耶誕節了!」

擦乾淚水,自助人助

接下來兩天的霍奇米科市發放,臺上和臺下更加歡喜交融,市長蘭吉爾(Avelino Méndez Rangel)看到這熱鬧的場面,忍不住落淚。地震剛發生時,市府遭質疑救災不力,他勘災曾被民眾追打;對比今日盛況,他有感而言:「我相信霍奇米科市會站起來,因為有慈濟給我們支助,很快就能擺脫苦痛,讓大家團結一心、共度難關!」

在本土志工塔妮(Tani Foncerrada)恭讀證嚴上人慰問信時,很多鄉親感動拭淚,瑪麗(Marie Angelica)女士捧著自種的一大束玫瑰花走向臺前獻給慈濟人。在聖哥帝亞區開設小兒科診所的她,地震把住家和診所全毀了,「可我並不氣餒,發願再蓋回來。」

現年六十二歲的瑪麗,行醫四十年,認識無數市民,地震後不斷送物資和煮熱食分享大家,也親眼目睹慈濟人不停在災區走動、慰撫民眾,感覺這一群人就像玫瑰花那樣芬芳,帶給人希望和溫暖。

她曾經歷過三十二年前的大地震,再看此次震災,直覺是上帝給的考驗:「祂在出考題,看人們是否會互助互愛?」篤信天主教的她,是這樣詮釋災變;而她也把自我角色昇華,本是幫人醫治「身病」,地震後,變成也幫人醫「心病」。

因地震受創,苦悶和悲傷的病人不少,每天在義診區不斷上演。通常一個病人來,需好幾人服務,因要借助翻譯,中、英、西語交錯進行;有一幕,是葉添浩醫師幫一位血糖飆高的婦人看診,由本土志工羅德里戈(Rodrigo Pérez Lozada)以英語和西語做雙方橋梁;但有一些葉添浩不常運用的英文表達不出來,這時臺灣志工蕭芳芬馬上輔助翻譯,讓雙方溝通更順暢。

高原氣候,日夜溫差達二十度以上,霍奇米科市的第二場發放,上午僅有攝氏兩度,幾位臺商和陸商也帶著家人前來服務。其中,捐營養品給慈濟發送的林裕期,與妻小和員工一同參與,在寒風中跟著慈濟人彎腰,遞送環保毛毯給受災居民,駐墨西哥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廖世傑代表也偕同夫人共襄盛舉,在異國眾多華人面孔共聚,合力幫助不同族裔的人民,就有如「天下一家人」。

震後創痕,以愛癒合

莫雷洛斯州的發放有四場,分為德拉奇市、扎卡特派市及荷呼特拉市兩場。為了應付近六千戶的高負荷挑戰,墨市很多本土志工南下支援,尤以霍奇米科市的崔妮(Trinidad Jardines)帶隊十多人,聲勢最浩大。

發放前夕,賑災義診團先走看荷呼特拉市區災情,震後就投入救災的大衛(David Gutiérrez)詳細解說災況,沿途許多倒房還未清除,帳棚也四處矗立,很多商店只剩廢墟;所謂當地民風剽悍、治安不好,走在街上,絲毫未感受到,反而是聽見民眾一聲聲熱情的歡呼聲。

正式發放時,不論在審核區為民眾解說慈濟的理念及物資卡如何使用;或做引導、慰訪,即便語言不通,很多受災鄉親卻主動向志工握手或者擁抱貼臉,只因他們感受到那分濃濃的關愛,歡喜笑容毋需言語也能通。

發放中也擴大舉辦義診,臺灣團由臺中慈院簡守信和臺北慈院趙有誠兩院長領軍,美國團二十多位則由美國醫療基金會執行長葛濟捨帶隊而來,另外包括阿根廷等國,共組成西醫十名、多位中醫、牙醫四位,以及脊椎科、物理治療師、護理師等龐大隊伍,在體育館、在草地上搭帳棚,隨處而安,服務熱忱始終不變。

每天一大早,還未開診,民眾就已大排長龍等候。在荷呼特拉一場義診中,大林慈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研判一位突發胸悶的男子,是急性心肌梗塞,立刻請當地志工聯絡救護車緊急送醫急救,及時挽救了病人一命。

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是當地最常見的慢性疾病;牙科也治療好多蛀牙或牙痛的民眾。美國牙醫師廖敬興即稱,這可能跟當地人偏好甜食有關,在他身邊學習交流的本地醫師安娜(Ana San Martin)也認同。

現場,有很多鄉親因肩膀或手臂疼痛來求診,中醫科、復健師及整復師,忙到無暇休息,卻感覺很充實。

在德拉奇市發放點是在一處水上樂園的停車場,面積廣闊,繞了一圈走到醫療區,無意間結識了本地心理師蘿易莎(Eloisa Mejia Hernández)。她說到,災後很多人走不出傷痛,特別是家中有人往生,來找她看病者,不是崩潰哭泣,就是歇斯底斯、焦燥不安,情緒非常不穩;她總是多傾聽少說話,讓對方把悲傷宣洩出來,痛哭甚至大吼大叫,都比悶在心上還要好。

等病人哭夠後,她再慢慢安慰,並轉移注意力,導引他專注到別的事情上,也不太需要藥物治療。就像義診當日,有位老奶奶來求診,她主述地震時,為了保護九歲孫子,頭部和肩膀都被壓傷,還好不太嚴重。她耐心聽完老太太講述,發現她好多了,遞給她一杯別人贈送的奶茶,老太太很高興喝著,最後帶著笑意離開。

而在荷呼特拉市發放現場,我聽到在公立診所擔任家醫科醫師的貝德羅(Pedro Alberto Serrano Vela)描述,疼愛的姪女在地震中喪生,每當看到年紀相仿的小傷患,他總會多關照幾句,好像也是彌補自己心中的傷痕。

他說,災變過去已近三個月,災區謠言四起,有人傳說大地震會再次發生,導致人心惶惶;也有人因此不敢住在屋內,寧願棲身帳棚忍受寒冷。

「昨天是聖母節,活動變少了,有一些古老教堂倒掉,很難再修復了!」亞伯特告訴我,當地人重視的十二月十二日瓜達露佩(Guadalupe)聖母節剛過,政府因震殤而取消一些耶誕節及過年的慶祝活動,沒有宗教信仰的他說著,有些淡淡的落寞。

墨西哥大文豪,已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在其散文集《孤獨的迷宮》一書中寫到:「我覺得墨西哥人性格封閉而執拗,面孔是一幅面具,露出的笑容也是面具……他們非常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卻渴望了解別人的祕密……」

乍看之下,好像跟我在墨國所見的民情不太一樣;但仔細探究,他的話語有些暗示、比喻味道,人的表面和內心本就常有差距。慈濟志工最初進入災區時,人們從充滿戒心、對外來團體的不信任,經過兩個多月訪視、互動,終於圓滿十場發放;現場每每看到受災民眾跟著音樂手舞足蹈。

扎卡特派市長弗朗西斯科(Francisco Salinas),前一刻還跟著大家唱著民間國歌〈美麗的天空〉,隨著歌詞;「唱吧,別哭!因為美麗的天空會溫暖我們的心……」雙手揮舞、擺動身軀;但當音樂轉成〈愛與關懷〉,勘災時的慘況觸動心靈,不禁淚水直流,人與人之間,好似也在悲喜交加中更融為一體。

墨西哥人是堅忍的,帕斯為文提及,一般人會把阿茲特克帝國夸特莫克國王英勇抵抗西班牙入侵的事蹟,視為英雄標竿,而「夸特莫克」這個名字,印第安語之意是「撲擊之鷹」,也就象徵他們立國的精神,國徽上的老鷹捕蛇圖案,正說明了一切。

期待,地震受災人們也能以堅毅的心,克服萬難、走出陰霾,如同祖輩所傳承的精神,要有那股不服輸的傲氣,勇敢挺過去,而能真正迎接「美麗的天空」。

(參考書籍:《墨西哥史:仙人掌王國》,何國世著,三民書局出版)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15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