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知道有的動物會冬眠,但動物怎麼冬眠呢?難道真的是一覺睡到春天才醒來嗎? 冬眠,其實是一種長時間的「蟄伏」,為的是度過環境惡劣的季節。在冬眠期間,動物的主要生理機能減慢或完全停止,因此食物的需求減少了,新陳代謝速度也降低到正常狀態的百分之五。
就拿唯一會定期冬眠的靈長目動物鼠狐猴來說吧。冬眠時,鼠狐猴的心跳從每分鐘超過三百下減少到六十下,原本每分鐘呼吸六十次左右,這時可以長達十分鐘不呼吸,大腦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察覺的活動。由此可見,冬眠與睡眠非常不同。
此外,動物不只在冬季才會蟄伏,有些熱帶動物會藉由蟄伏來克服炎暑,有的動物則是蟄居以熬過食物不足的困境,比方說澳洲的針鼴會在大火後蟄伏,等待食物資源恢復常態。
為了減少新陳代謝,動物在冬眠時體溫平均降低攝氏五到十度,北極地松鼠的體溫甚至可以降到冰點以下。
但動物在冬眠時期並非一直保持麻木呆滯狀態,而是會斷斷續續活動熱身,為何要這麼做呢?科學家直言這仍舊是一個謎,有人推測牠們為了預防生病,必須重新啟動免疫系統。
陸地上的動物會冬眠,水底則至少有一種魚也會冬眠,那就是南極鱈魚。
而說到會冬眠的哺乳動物,你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熊,有的動物在冬眠期間不時醒來,熊卻可以連續沈睡長達百日。
多數會冬眠的哺乳動物屬於小型動物,因為身形小,表面面積體積比較高,在天寒地凍時不易保暖,所以比大型動物更需要在特定季節切換成省能模式。
什麼動物冬眠的時間最長呢?到目前為止,科學家觀察到野地睡鼠一次蟄伏可長達十一個月之久,而為了準備將近一年的冬眠,牠們必須讓自己增胖一倍,甚至兩倍,難怪古羅馬人認為冬眠前的睡鼠肉是肥美的珍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