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突然出現一股熱潮。名叫寶可夢(Pokemon)的小怪獸突然在世界各地出現,揚言運用它的神奇魔力,在公園、街頭巷尾和住家裡戰鬥。幸好,有一群自願的專門部隊迅速出面制服牠們,運用智慧型手機內建的少見技術,去捕捉及馴服那些虛擬怪獸。 「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很可能是第一個運用擴增實境技術(augmented-reality technology,簡稱AR),讓新型態的多人手機電子遊戲大受歡迎的實例;擴增實境技術是把數位圖像,疊加在現實世界的環境上。這現象我們也稱之為「大爆炸式破壞」(big bang disruption),也就是一個新產品在一段期間幾乎沒有對手,但稱霸的時間比一般預期的傳統市場霸主還短。 以「精靈寶可夢GO」為例,它風光的時間僅數個月。在產品上市的第一週,有750萬名玩家下載這套遊戲。遊戲在一週後達到顛峰期,共有2850萬人下載,每人平均一天玩1.25小時。但十週後,這個遊戲大致上熱潮已經過去。在短短一個月內,這套遊戲流失了1500萬名玩家。 夏天結束時,這些怪獸已經消失,任天堂公司(Nintendo)的市值也蒸發了約67億美元(任天堂共同擁有那些授權給開發商Niantic的遊戲角色)。試想,如果第一個月從玩家獲得的3500萬美元營收能夠持續下去,投資人為任天堂增加了230億美元的市值,那會是什麼樣子(任天堂的市值在8月時已回落)。 「精靈寶可夢GO」不是爆紅後迅速退燒的唯一例子,Fitbit、GoPro、Zenefits、TiVo等大爆炸式破壞者都不可思議地迅速橫掃市場,但也以同樣的速度退燒。那是因為它們並未準備好下一個創新。處於這種情況的公司,不僅無力挽回持續萎縮的營收,而且資源也投入在已退燒的產品上。結果往往就是迅速陷入全面潰敗。 這種大起大落的現象,讓我們想起小說家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一句名言:「美國人的生活沒有第二幕。」他指的是二十世紀初電影業的蓬勃發展有如曇花一現,但這句話更適合用來描述如今許多最熱門的企業。 好消息是,這麼多新創企業早夭,讓我們更容易研究現代企業失敗的根本原因,以及補救辦法。我們的資料庫收集了各行各業三百多個大爆炸式創新的例子,我們從中找出如何開創第二波創新的秘訣。 雖然我們把焦點放在新創企業的危機時刻,但是,無法開創第二波創新不是大爆炸式創新獨有的問題。即使是目前全球最受敬重及成功的公司,也很難安度這種危機,無論危機是何時發生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企業的平均壽命從1920年代的67年,縮減至現在只剩15年。耶魯創業學院(Yale Entrepreneurial Institute)的駐校企業主管理查.佛斯特(Richard Foster)指出,到了2020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企業中,將有多達75%的公司是在2010年未曾聽聞過的。 ...【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