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回台教書以來,最混亂的一年。整個政府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事不成」,如果放的假叫「教師節」,那就是紀念孔子誕辰,慰勉老師的辛勞;如果老師不放假,那就請另外取個名字,不要既叫教師節,老師又要上課,好像慶生會,大家都可以進去,只有壽星不准進去。而且誰放誰不放,一直搞不定,我是到最後一分鐘才知道我不要上課。單單一個放不放假就搞成這個樣子,讓人對政府的施政能力很沒有信心。過去我們跟學生說「三人抬不過一個理字」,要講理。現在政府不甩理,直接從「理」上踩過去,老師遵命要來上課,但是助教不要來,請問課怎麼上?這叫最會溝通的政府嗎?
前一陣子為了勞務型和研究型助理的勞保問題,整個校園雞飛狗跳,現在再加上你是專任還是兼任、繳的是公保還是勞保,更是到處烏煙瘴氣。大家見面不再談正事,都在問:你們要不要上班?人事室的電話打到爆,卻沒有個定論。大多數人既然做了老師,就不會在乎多上一天課(課上不完,還不是得補課?)但是政府這種措施實在打擊民心士氣。
正在感嘆時,幾個事業有成的學生來安慰我們,請我們吃飯,慶祝教師節。學生請老師是最高興的事,大家欣然赴宴。
席間,一位精神科醫生說:政客們為拉年輕人的選票,鼓吹「有夢最美」、「去做夢,直到夢想成真」,但是這是不切實際的,有些人作的夢不能實現,音樂、藝術、體育這些領域需要相當大的天賦才能脫穎而出。去做不適合自己的夢只會耽誤人生。現實是殘酷的,當投下時間和精力,最後沒有得到想要的報酬時,孩子會從失望轉為絕望,最後變得憤世嫉俗,出現反社會行為。
我很高興聽到這論點,因我一直認為年輕人應要「努力,直到你的夢想實現」,當你努力時,許多門會因此打開,會有你想不到的收穫。我們都碰過機會來了不肯去抓的學生,理由是這與他的生涯規畫不同。但生涯其實不能規畫,因為機會要怎麼來、什麼時候來,不是操在我們的手上,所以必須隨時把握機會,見機行事。曾有個學生一心要念醫學院,但考三次都落在心理系,他最後只好來念,不然就要去當兵了。但他不肯好好念,進不了醫學院就什麼都不要,白白浪費了大好人生。
人生必須要有彈性,不可死守抱柱信。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任何事情都是決定於我們的心態,莎士比亞說「事情沒有好或壞,是人的思想劃分了它」。人只要改變心態就會改變生命。最近政府的一連串惹民怨的措施就是堅持一個不可行的教條,死不肯改的後果。
國際情勢瞬間萬變,執政者一定要有彈性,才不會被載舟的水覆掉。(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