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超現實的夢之讀本/電影與書的《日曜日式散步者》


透過【談美電子報】,以輕鬆的短篇,分享美的訊息,讓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生命,連綴起美麗的每一天。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9/15 第3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雜誌文摘 超現實的夢之讀本/電影與書的《日曜日式散步者》
專題企劃 読書/穿梭古都今與昔的芥川龍之介
高雄款 KH Style 午後輕軌漫遊──C4凱旋中華站 -C5夢時代站
 
 
 
超現實的夢之讀本/電影與書的《日曜日式散步者》
徐漢明/文
以一九三○年代風車詩社為主題的文學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即將在九月正式上映。藉著難得的機會,與本片的文學顧問之一、也是專書《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的主編陳允元進行簡單的對談。談到電影作品和後續的文學與文化推廣活動時,他的眼中充滿光彩──作為文學研究者,能讓更多人接觸他熱愛的臺灣文學作品,就是最開心的事了。

@如何想像日治時期的臺灣「風車」詩人

在二戰以前,臺灣的文藝家們曾留下了值得令人注目、熠熠發光的成果。他們在日本殖民教育底下成長,憑藉著他們嫻熟使用的語言──日文、以及透過日文接受的廣闊的知識腹地,來認識並實踐出這群人所相信的「美」。他們受到西歐和日本同時代的前衛美學思潮所影響,引進了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詩風。儘管在美學理念上與當時臺灣所盛行的、充滿抵抗精神與左翼無產階級理念的寫實主義文學完全背道而馳,也引發了些許論戰。但無論何者,都是臺灣文藝家們為了各自的理想與美的信念努力的痕跡。

這樣一群在當時被視為「少數」的前衛作家,遲至一九七○年代末才為臺灣重新認識,卻並未真正進入大眾的視野。陳允元表示,「所以亞歷導演說他要拍這部片時,我一方面感到興奮,另一方面則是遲疑:相應的讀者群在哪裡?」陳允元認為,在二戰結束後的臺灣,由於政治因素導致的語言文化及歷史記憶的斷裂,從報章媒體到國民教育,日治時期臺灣的眾多文學作品幾乎從中消失,或以某些形象片面地呈現。從所謂「國文」的範疇來看,在中文的、漢族的、中國中心的預設框架之中,日治時期的複雜性與豐富性幾乎就被屏蔽於外。他說:「以前我在政大教大一國文,便聚焦於大家甚少接觸的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許多作品既非中文書寫、作者亦不見得是漢族,同時也不是中國中心。這完完全全溢出了一般認知的『國文』的邊界。但它們都發生在臺灣。」

我們所熟知的現代主義文學作家──詩人紀弦、�憬間B洛夫,小說家白先勇、王文興等人,透過意識流、超現實主義等書寫技巧,在戰後的臺灣似乎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現代文學全景圖。然而,有那麼一群人則是在三○年代的臺灣就已開始默默耕耘,儘管遭逢了政權轉移或者發表語言使用的限制,甚至是來自國家機器的壓迫而死亡,而長時間遭到遺忘。但這些被視為「孤岩的存在」的詩人和作品們,不應就這樣消失在時代的洪流中……

@輻射和回聲──電影與書的《日曜日式散步者》

透過黃亞歷的文學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我們可以試圖貼近三○年代的詩人和文本,甚至了解當時東亞現代文藝的發展情形。陳允元表示,「先前試映或參加影展時,這部片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也許是對於導演拍攝手法與歷史再現的驚艷、對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好奇、或是對詩的熱愛。不同的觀眾在片中找到與自己的連結及詮釋,進而對其它相對陌生的部分產生興趣,是電影作為一綜合藝術可以發揮的效果。」

如果說這部電影是輻射的中心,那麼作為書籍的《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則能讓讀者在所有的聲音與畫面靜置之後,循著輻射出去的軌跡,追尋文字文本及其所屬的時代。一如陳允元在該書中序文所說:「電影畢竟無法完全取代閱讀(反之亦然)。它是一個開頭,因此才有了《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這一套書的存在。」它收錄了風車詩社成員的作品,書裡所有的邀稿,都是關於風車詩社的回聲──包括這部電影本身。電影是大眾認識風車詩社的開頭、同時也對於風車詩社的致敬與回聲。在聲響與影像和文字交錯的時刻,我們於是能夠有跡可循地去找回這些曾經被淹沒於歷史洪流中的文學遺珠。

徐漢明

一九八九年生,台北人。又有一暱稱皮卡。什麼都讀一點。現就讀於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

 
読書/穿梭古都今與昔的芥川龍之介
吳若彤/文
黑澤明電影《羅生門》,故事實則取材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小說〈竹藪中〉。無論是《羅生門》還是〈竹藪中〉,都是以平安京城為背景,也皆是芥川筆下的「王朝物」。走出虛構世界,京都也是作家常旅行之地,拜訪老友敘舊,放鬆平日寫作的疲勞。

虛構世界中的京都

某日傍晚發生在羅生門的事,開啟了王朝物的扉頁。而〈六之宮姬君〉中朱雀門前某日傍晚的重逢,是整篇小說的重要轉折,也是王朝物的終章。朱雀門是昔日平安京皇宮的南門,羅生門則是羅城門,是整個平安京城的南門。朱雀門到羅城門之間的大路稱做朱雀大路,相當於今日的千本通,平安京以此為軸分成東西兩部。颳過朱雀大路的風吹拂著〈芋粥〉五位的紅鼻與嘴邊鬍。〈運〉的青侍與陶器師對話的地點-清水,是在今日清水寺周邊的清水五條�d。黑澤明的《羅生門》讓人們各說各話的事件是發生在今日的山科、粟田口以及清水寺一帶。追求藝術至上的畫師良秀,是在崛川的大殿私邸親眼目睹美麗女兒坐在車上被烈火焚燒,完成屏風畫〈地獄變〉。〈偷盜〉裡獨眼的太郎站在朱雀大路與綾小路的交叉口,出聲叫住豬熊(今西大宮與崛川之間)的老太婆後開啟一連串的偷竊與逃亡,行蹤幾乎跑遍整個京城等等,京城的某個角落都可能是王朝物的場景。至於苦惱於鼻子長的禪智內供則是在山城國的池之尾,即今日宇治境內的山中某處。

京都旅行

芥川就讀東京第一高等學校期間結識了終生好友井川(後改姓�矞獺^恭,畢業後芥川進入東京帝大,�矞簾市h考取京都帝大並在畢業後留任。芥川首次京都行是在大正四年,為療情傷去島根縣松江的途中換車停留。大正六年帶著養父道章到京都奈良旅遊,這位老友接待芥川父子到廣隆寺以及嵐山等處遊覽。之後由於橫須賀海軍學校的校務,演講旅行以及孝親等等因素,芥川多次到訪京都。大正八年辭去海軍學校的工作後專職寫作,即便是到他處工作沿途也幾乎會順道到京都。京都除了有故人,城市本身的魅力當也是吸引他的原因。例如大正九年與菊池寬、宇野浩二等人受邀到京阪一帶演講,依照宇野的說法,兩人一起去宮川町尋花問柳。大正十二年一月,芥川寫完新年號的稿子後便直奔關西,嚐到京都盆地冬天從腳底冷到頭的「底冷り」。大正十三年五月,拜訪人在金澤的室生犀星後到京都大阪,拜訪住在山科的志賀直哉。在常下榻的旅館抱月(在安井神社附近)寫明信片給室生,說著東山的新葉十分殊勝,你沒能來真可惜云云。這是芥川最後一次的京都行,三年後便長眠在東京染井的慈眼寺。

京都日記

儘管芥川常到訪京都,作品中卻少提及個人的相關經歷,大部分記錄來自書信或是同行者的描述。大正七年,往返廣島縣江田島軍兵學校的途中停留京都後,寫成隨筆〈京都日記〉,算是芥川唯一的親述。

在小林雨郊的領路下進到北區鷹峰的光悅寺內,得知本堂旁的松樹林裡兩間小房子是光悅會建的茶席後,兩人討論這擋住鷹峰跟鷲峰相連的景致,沒經修剪的雜樹林又煞風景地擋住鷹峰的一角。觀賞過寺寶後得知又要蓋一座茶席,兩人十分不以為悵然地離開。

某日雨後坐著人力車經過四條大橋,歌舞練習場,建仁寺,最後終於結束迷途般的亂繞回到下榻處。建仁寺內五月的竹林卻深刻在芥川的心中,之後開始有意識地尋找京都的竹蹤。京都的竹子十分柔和,彷彿連根部吸的水都有白粉的氣味,也好似自然就生得是琳派畫家的畫題。

與小林雨郊到茶屋與藝妓同樂。有一位藝妓突然躁狂,離席一陣後平靜下來。雨郊唱著歌,眼前藝妓翩然起舞,一切是這麼華麗卻反而引起芥川寂寞的旅愁。

表面看似平靜實則事件暗潮洶湧,是芥川手中的筆鍾情於此的原因。現實中他接觸的京都,也總有意想不到的發現與體會。點滴的小火花連成一齣精彩,京都的存在或許曾為嘆人生不過是一行波特萊爾的作家,點燃他視為與性命等重的紫色花火。

吳若彤

因川端康成的『古都』與古都京都結下多年之緣。大學日文系畢業後,負笈至日本京都大學攻讀碩博士班,學習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之餘,修習穿著和服,日本茶道,三味線等日本傳統技藝,朝京女之路邁進。

 
午後輕軌漫遊──C4凱旋中華站 -C5夢時代站
文、攝影/藍秋惠
高雄前鎮區,大家的第一印象,通常是繁華的夢時代或是草衙道,高雄輕軌開通後,便利的交通更是帶來人潮。前往夢時代周邊,可以先從高雄捷運紅線的凱旋站出站,跟隨指標就能看見輕軌的站牌,簡單的轉乘過程,讓往返更為方便 【…閱讀全文】
 
高雄不思議粉絲團 | 高雄款形象影片
 
誰是里約奧運的大贏家?答案是…
中國製造瞄準全球體育經濟市場,放眼本屆賽事,從吉祥物、各國國旗、空調設備、地鐵,通通來自中國,不論獲得金牌數多寡,中國都是里約奧運幕後贏家。

喝紅酒臉紅紅 增食道癌風險50倍
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發現,喝酒臉紅與與乙醛去氫酉每缺乏有高度關聯,特別是,台灣人若每天喝紅酒2杯,臉部發紅,罹患食道癌風險,不僅較一般人高出50倍以上,甚至會增加其它癌症的風險。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版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