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任後推動迥異於往的新南向政策,希冀構建與東南亞各國多元、多面向的夥伴關係,加強臺灣和全球、區域連結,並降低對大陸單一市場的高度依賴。不可諱言,迄自李登輝於1994年提出南向政策以失敗作收後,接任者陳水扁於2002年重啟南向至今,可說是跌跌撞撞逾二十年。然而,新南向政策能否掌握東協的一體化契機及神袐的伊斯蘭金融新商機,頗值關注與討論。
東協一體化 耀眼新勢力
東協經濟共同體(AEC)於去(2015)年底正式成立,其目標在致力創造一個穩定、繁榮,且具有高度競爭力的自由流通市場。具體上,則期許各會員國間建立更自由的資本市場、平等的經濟發展,並縮減貧富與經濟的差距,最終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單一市場。
進一步分析,東協十個成員國的GDP加總達2.3兆美元,在亞洲排名第三;人口將近6.5億人,且具人口紅利及充足的勞動力,是繼中國與印度的第三大市場,可謂充滿前景與商機。在年輕勞動力充沛、中產階級消費人口龐大、基礎建設需求孔急及觀光商機等優勢下,無疑將成為一個龐大的新興內需消費與投資市場。根據美銀美林估計,東協經濟共同體生產總值在2030年將高達10兆美元;光是緬、越、柬、寮等北東協崛起新星的基礎建設需求,粗估就有8,000億美元。其中,較為閃亮的越南,同是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架構(RCEP)成員,身價自是水漲船高。未來產品輸出美國、日本,及中國皆享有零關稅的優惠;又TPP有原產地規定,使各國紛紛走赴越南投資設廠,以取得最低的成本優勢。因此,有論者謂,在中國成長放緩之後,越南有機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最值得投資。
臺灣與東協國家長期以來在貿易、投資、教育、觀光、文化等層面互動甚深;雖然,東協一體化,商機無限,但由圖一東協十國經濟成長概況,可看出各國差異甚大,基礎產業亦有所不同。前進東協宜審慎評估,政府可推動「產業搭橋」合作模式,協助企業切入利基產業,進而建立雙邊或多邊的產業合作關係。否則乘興而出、敗興而歸,徒勞無功,豈不可惜。
金融業布局東協 擴據點嚴控風險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臺灣於2009至2013年間在東協主要六國(印、馬、菲、星、泰、越)服務業之投資金額總計約57.59 億美元;其中,有高達九成的服務業投資均集中在金融及保險業。前已提及,東協十國間存在不少差異,金融業者可依差異化開發不同的金融商品,尋找利基市場。金管會亦應整理東協國家相關金融法規,建立東協資料庫,協助銀行業前進東協併購優質金融機構,增加服務據點。據悉,國內銀行在東協國家中設立分行、代表人辦事處、子行及分支機構等各種營業據點已逾150處。例如凱基證券近年分別併購新加坡券商、收購印尼HD Capital子公司券商HDSI 99%股權,擬發展以香港加東南亞市場為經營特色的區域型券商,成為東南亞區域的創新領導券商;又國泰人壽收購菲律賓中華商業銀行(RCBC)二成股權、中租迪和則持續在泰國擴展新據點,未來將會有更多併購案出現。惟須注意的是,金融業前進東協務必嚴加控管風險,一旦東協國家有政治動亂或出現經濟危機,金融業不免遭殃。對此,主管機關亦應強化東協國家長期的政經風險評估,重新檢視其投資定位並洽簽投保協定,以保障投資安全,並有助於金融業前進東協,拓展金融商機。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16.9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