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長壽時代 你想怎麼變老? ── 儲存壽量寶藏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8/04 第32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菩薩壽命無量
證嚴上人專區 壽量寶藏無限 感恩還有今天
慈濟脈動 長壽時代 你想怎麼變老?
焦點專欄 新住民姊妹 他鄉「心」故鄉
菩薩壽命無量
慈濟濟世已超過半個世紀,許多資深志工已滿頭華髮,因病痛或老化,步履漸緩,但依然踏實地走在菩薩道上不退轉,其定力和智慧予後輩無限的啟發。

此也改寫我們對老年的既定印象,生動印證佛法常住不滅的真理。證嚴上人這半年來提出「壽量寶藏」的概念,更激勵廣大志工以年輕五十歲的心態,歡喜在菩薩道上行行復行行;甚至百歲人瑞也發願加入。

上人以《法華經.如來壽量品》所談及的「佛壽無量」,應機開啟「壽量寶藏」的新思維。此源於上人去年底行腳經彰化時,看舞臺上「記憶保養班」的老人家表演,有些年紀較年輕,卻已受失智症所苦,生活難以自主。當時上人驚覺自己也是老人,內心不覺生起疲憊感。

爾後上人來到雲林,與環保志工談話,一群八、九十歲的長者精神矍鑠,紛紛發願:寧做環保到生命的最後一口氣,也不願病死。上人為這分積極的生命態度所振奮,在往後行腳的每一天,時刻提醒自己挺身坐直不認老。

上人闡釋提出「壽量寶藏」的用意,是鼓勵菩薩行者莫被壽數形相束縛,莫覺得已老而無用;不妨將人生的五十歲寄存於寶藏中,以年輕時的精神毅力再度出發,發揮更多的良善潛能。利益眾生的同時,在修行路上精進,經驗代代相傳,可以創造無窮的法身慧命。

「慈濟將佛陀理想中的菩薩境界落實在人間,人人身體力行。雖然人生很短,但是把握在剎那間生起的一念,念念相續,可以延續無量劫。」上人近月來再度行腳,重申此立基於佛法實踐的超越觀點,也欣見許多志工都變得年輕有活力。

隨著醫學和生活品質提高,人的壽命不斷延長。然而,「壽量寶藏」的概念也提醒我們,人並非是「活著」就好,最重要的是,如何不斷開發自己的精神腦力,與他人締結和諧有愛的關係。

老年照護已是現代社會的重大課題。本期主題報導將藉由百歲資深志工蔡寬、投身失智照護的曹汶龍醫師、照顧雙親學習如何老去的賴其萬醫師,以及靜思精舍德澡法師等人的觀點,關注人人如何自我安頓,讓智慧開顯發光來圓滿此生。

壽量寶藏無限 感恩還有今天
畫作╲林淑女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資深是寶,不要讓心態自我老化,

大家把五十歲寄存在「壽量寶藏」,

現在重新年輕起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頭腦清楚,身體還不錯,就要多加善用,

歡喜當志工,在人群中與菩薩互動結好緣,

這就是增長慧命!

六月二十三日展開行腳,每一場所聽到的分享都像是豐富的法筵,每一天分分秒秒都過得很扎實;不是只有師父會說法,法在人人的身上,如是聞法,如是身體力行,每個人腳踏實地,所說的每一句都是法。

來到臺北,與參加「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的海外慈濟人互動,聽見、看見國際間的無常災難,或者是長期的貧窮困苦,許許多多真實的人生,總合起來都是一個「苦」字,幸有菩薩浮現人間,盡心力救助。從每一個故事中,感受得到付出過程的艱鉅,到最後圓滿達成,不由得跟他們說:「真的很辛苦。」他們同樣回答我一句:「我們都是幸福的。」

沒有辛苦,哪能換來苦難人一個幸福的笑容?當看到他們的笑容湧出,這也是內心感覺最舒服的時刻。

來到新店靜思堂,常常聽到救護車頻繁出入隔壁的臺北慈濟醫院,內心為緊急的病患虔誠祝福,但願來到醫院就能穩定。感恩有慈院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也感恩人間菩薩們響應師父建設醫院的呼籲,無論是一塊磚、一把沙、一包水泥,一一勸募完成起來;過去的付出,如今成為守護生命的牢固磐石,天天搶救生命。

臺灣慈濟人醫會也是隊伍浩蕩長,苦難人走不出來,健康人走進去,翻山過海去義診,各科會合起來就像個行動的大醫院。看畫面、聽報告,令人很感動;說的人講起了個案都是哽咽,不捨當地人的苦:病苦、窮苦、缺醫缺藥苦。

服務中見證佛經說的「觀身不淨」,人間苦說不完,感恩也有數不清的人間菩薩救苦救難;每去一個地方看診,不是醫師到就好,志工要先去接水電,也考慮到如何扶持病患安全地上下診療檯,有些器材不是現成買就有,克服萬難用心研發,自己出錢、出力、出時間。

大家分享時都是說:「師父這樣說、我們就這樣做。」大家說「感恩師父」,其實師父也感恩弟子,長年累月真誠付出。全球慈濟人即使種族、語言、膚色不同,但向心力一致,共同方向就是將愛落實當地,在充滿疾苦的人間拔除苦難,分分寸寸開闊菩薩道;也期待大家與師父同心,相互成就,提起生命無限的力量,再接再厲!

發心就有力量,

只要有心,

就能幫助無量無數人。

行腳到桃園時,有位實業家分享,這兩個月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過去對慈濟很反感,後來參加「靜思生活營」,聽見與看見以往很難想像到的事情,感動於這麼多人付出無所求,營隊結束後馬上報名志工,積極投入做好事,體會到利益人群是很快樂的事情。

我問他為什麼會反感,他說,其實只是感覺賺錢很辛苦,為何要捐出來。只是這樣一個觀念,他就耽擱好幾年,終於有機會接觸真實的慈濟,得到真實的答案,做得滿心歡喜。

不怕人深入了解慈濟,只怕不願意了解慈濟走過五十三年,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行腳中部時,九二一大地震後,慈濟援建希望工程的新舊任校長共聚一堂,回憶當年學校倒塌的那種茫然與痛,一直到慈濟投入、展開建設,現任校長也分享如何在堅固的校園實現教育的理想。

九二一後,慈濟在臺中、南投、臺北土城共援建五十一所希望工程;慈濟哪�堥茬o麼多錢,但是學生的教育不能等,於是向國際呼籲,感恩來自十三個國家地區的愛心捐款幫助臺灣,點點滴滴會合起來,完成了建設;每一所學校的工地,都有慈誠菩薩、建築委員的投入與督工,用心血換來牢固嶄新的建築物。

除了災難過後快速完成重建工作,這幾年間慈濟在屏東、高雄、臺東、花蓮與苗栗陸續援建「減災希望工程」,改建老舊危樓校舍;近年來極端氣候、地震活躍,要在災難發生前、傷害造成前,鞏固校園建物,讓師生安全、讓家長安心。

二十年間,慈濟在臺灣共建設七十七所永久校舍,號召全球慈濟人共襄善舉,培養出一代代學子,成為社會的優秀人才。

不要輕視一毛錢,累積起來可以做很多好事;發心就有力量,只要有心,能夠幫助無量無數的人。慈濟取在社會,用在人間,在有慈濟志業的五十七個國家地區,志工接受了慈濟的精神理念,就地取材,落實社區募心募款,帶動人人做好事、幫助當地人;受惠者的回饋就是「感恩臺灣,感恩慈濟」。

有許多人等待著我們去幫助,雖然做好事很不容易,但有很多事情非做不可。慈濟為人間開出一條很真實的道路,期待人人多來投入了解,在付出中體會歡喜!

人在歲月中老去,

正是一面鏡子,

提醒自己「轉識成智」,

分秒不空過,善緣不歇。

這次出門前,對自己沒有信心,有辦法一步步向前走嗎?有辦法向大家說話嗎?出門後,一路走來,真的天天感恩,第一感恩自己還有氣有力,第二感恩有這麼多人間菩薩日日精進,付出愛的能量,為師父打氣。

自從開啟了「壽量寶藏」,讓大家把五十歲寄存,我也回歸到三十歲出頭,正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剛成立的時候,在貧困中會合點滴來教富濟貧,真真正正是克難;那時候心絞痛經常發作,有時天將要亮,忽然間就昏過去,再醒來時,伸展手腳還是自如,就很感恩「還有今天」。

五十年後的現在,就像《法華經》所說「髮白而面皺」,外在的形象是人生自然法則,身體功能也是,以往說話時雖然心絞痛,深呼吸、再擴胸,聲音還是很自然;如今就沒辦法了,要勉強自己用氣又用力才能說話。

雖然身體狀況已有年齡的痕跡,但精神理念要恢復年輕,我還是堅持一定要出門行腳,我關心的是弟子慧命有增長嗎?方向與精神理念正確嗎?靜思法脈不能斷掉,我期待佛法在人間永恆傳續,菩薩道要鋪得更平更廣。

每次聽到志工分享:「要做到最後一口氣!」我也是發這樣的願,所以再怎麼辛苦,也希望讓人人體會佛法的精髓,依著佛法的教育投入人群。大家「為佛教,為眾生」,投入心力與時日,已經打穩志業基礎,慧命更要鞏固;如果半途而廢,真的不捨。

資深菩薩們不惜辛苦,從慈濟什麼都沒有,陪伴著我一步一腳印,為眾生的貧苦打拚,為眾生的病苦建院,盡力為人間付出。資深是寶,不要讓心態自我老化,大家把五十歲寄存在「壽量寶藏」,現在重新年輕,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人生最好用的時期;頭腦很清楚,身體還不錯,就要多加利用;每天都要自我打氣,要有信心。

科技再如何發達,都無法給我們一個永遠不老、永遠不會消滅的生命,但生命可以很有價值;不只顧自己、家庭、子孫,要放眼天下,關心世間事,對長輩尊重,對年輕人疼愛,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不要認老,老才得要做更多,分秒都不能糊塗過;走入人群結好緣,歡喜當志工,這就是增長慧命。上了年紀最怕退化,自己要多活動,與人多互動,只要走得出家門,就要不斷去拉長情、擴大愛,今天多我一個人付出,今天多結一分好緣,日日累積,輕安自在地做到最後一口氣。

人在歲月中老去,正是一面鏡子,提醒自己要「轉識成智」,轉見識為智慧,不要帶著煩惱,而是要帶著智慧。時間不要空過,鋪緣不要停歇,盡此生保護好心念,來生來世不會讓業力牽著走,而是有自己的慧力──智慧的力量,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走,明明朗朗。

時日不會為我們多留住一分一秒,但我們知道自己慧命在增長,生生世世接續菩薩好因緣。

進到慈濟大家庭,人人都是覺悟的有情人;法親之間相互陪伴,覺有情、菩薩伴,這分真情很珍貴。

難得菩薩道已開,方向既正確,心路更要鋪平,不能放任它坎坎坷坷;過去付出那麼多,不要為一點點事情就我執、成見;如果用凡夫心聽人說話,聽到不如意的就激動、起瞋恨心。放下過去,壞的不計較,好的要保持,「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

要做一個主動關心別人的人,一個人無法關心天下人,就要連心牽手,心合起來,相互疼愛,和氣相處,憑藉著彼此的力量一起付出,庇蔭眾生平安。請大家多用心!

長壽時代 你想怎麼變老?
企畫•葉又華 攝影•黃筱哲
長壽在當代已成常態,

在醫療、經濟等長照議題備受關注的同時,

已經、正要、未來將成為長者的每個人,

內在如何自我安頓而能圓滿此生,

必然是無可迴避的課題。

「人老了,就要有老的樣子!」採訪今年邁入一百歲的蔡寬,聊及染髮話題,黑白髮絲交雜顯出的老態總是惱人,免不了要定期將髮色染黑,才顯得朝氣;但是她在五十歲時就決定放棄這項定期「回春」的行為,她說,自然法則既然不可抗拒,何必再費力用各種打扮掩飾,在自己身上製造出年輕與老年的衝突樣貌?老年,有自己的容顏、自己的氛圍和自己的樂與哀。

依據內政部統計,臺灣在今年四月正式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即每七個人就有一位是老人;民眾平均壽命也逐年延長,推估到二○六一年,將比目前再多四到五歲,女性壽命更上升為八十七點五五歲。

長壽變得日益普遍,然而「老」卻總是以令人驚恐的姿態現身。談到「老」,疾病的發生首先被憂懼,失去生理自主能力的景象首先浮現。生理功能以及社會關係退位之下,年長者也是憂鬱症等心理疾患的高危險群,適應生活變遷的障礙,也導致自殺比例相對於其他年齡層較高。

「從中年開始,只有準備好與生同死,才算是真正的活著。」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在一九三○年代即已主張,執戀青春年華的美好、內心受無常迫近的恐懼籠罩,無法安住於當下,就抑制了人在晚年的心理成長。

年老退休,家庭責任告一段落、退出勞動市場,人生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好做嗎?身在長壽的年代,你想成為怎樣的老人?步入漫長的老年又將為何而活?

老了,就要出來給人看

對百歲老人蔡寬而言,老年生活的意義是在「邊走邊尋覓」的過程中逐步建構的。自職場退休之初,她對於老年該過怎樣的生活,並沒有規畫藍圖,只是呼應著社會氛圍對「老」的想像,認為年紀大了就該享福度日。

身為大時代之下獨扛家計的職業婦女,對於宗教,她隱約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直至因緣巧合認識慈濟,靜思精舍師父們在自力更生之下,開展慈善濟貧的行動,喚起了她在助產士職涯時渴望助人卻礙於生活困苦而未能達成的心願,「做志工」於是成為老年的生活日常。「年老等於沒用」的社會價值觀曾令她自我懷疑,終而受到鼓勵而奮勇前行。

「老了,就要出來給人家看!」蔡寬依循著證嚴上人的期勉,積極參與志工活動,投入程度令年輕的慈濟人也自嘆弗如。

隨訪視團隊進入案家拍攝訪貧現場,凝望蔡寬和案家互動的舉手投足,家常的對話本身並沒有特別之處,只見她目光專注、面容和煦,每說一句關心的話語,就彷若推開了對方心�堛漱@扇門;案家持續不斷地傾訴生活近況,臉上原本皺著的線條逐漸柔和。當她應著請求,前去探視案主行動不便的兒子,一家人起了莫大的歡喜,深感能夠獲得百歲長者的鼓勵是無上的祝福。

原來,「老了出來給人家看」並不僅只是人生經驗的分享,而是歷經人生歷練、智慧熟成之下,她的在場帶來了渾然天成的涵容氛圍,彷若可讓年幼的孩子蜷在阿嬤的臂彎�堙A卸下對外在世界的憂懷懼怕而沈沈入睡,終而嘴角浮現一抹微笑。

老了,正是經驗充沛時

證嚴上人於今年初提出「壽量寶藏」概念,鼓勵年長者將五十歲的年齡存起,不再受限歲數,提起年輕的心態積極發揮生命良能,持續增長慧命。

本期主題報導中,記者訪談也證實心念的力量。長年關注醫療人文的賴其萬醫師,在病人身上及陪伴父親十年的歲月中領悟,「心態」之於老年的重要。

面對各方面「不如過往」的退化現象,若因種種「失去」而起了「放棄」的消極心理,這種陰暗與萎靡會讓人的身心狀態在一夕之間「老」了,更甚者,則失去了持續活下去的意志。因此,年齡並不足以定義老化的狀態,而是取決於面對老年的心態。

長期投入社區失智症照護的大林慈濟醫院曹汶龍醫師說,老年儘管沒有青壯年的體力,卻有人生累積的智慧,必須找尋適切投入的事物,藉相對積極的青壯年心態為自我推動的力量,就不易遭老年所遇的挫折打敗。

靜思精舍德澡法師筆下,今年九十歲的林阿蝦,則展現了堅毅的心理韌力。她先是遭逢大兒子的離世,次子不久後中風,身為母親難免擔憂,卻未曾令周遭的人感受到她的憂悲苦惱;乃至自己罹病,長達一年必須仰賴輪椅行動,她依然堅持著日常勞動。儘管不識字,心�堥怮豯菑W人所闡述的佛法道理凝聚心神,形成了宗教修行的自我修煉。

也正是這精神上的強大內聚力,令她未曾遭受老年病痛的恐懼襲奪,在積極復健下離開輪椅,度過晚年所遭遇的難關。

人最終是要面對死亡的,在醫療、經濟等等外在物質與長照議題的討論之外,回歸已經、正要、未來即將成為長壽長者的每個人自身,內在如何自我安頓,而能圓滿的終了此生,必然是無可迴避的生命課題。 (撰文/葉又華)

邁入高齡社會

臺灣每7個人有1位是老人 

平均壽命為80.0歲男性76.8歲、女性83.4歲

平均每人一生長期照護時間約為7.3年

家戶人口下降至2.77人,家庭照顧人力愈來愈少

新住民姊妹 他鄉「心」故鄉
撰文•朱妍綾 攝影•黃筱哲
二十多年來,已有五十多萬新住民,在你我周遭,

撐起家庭、進入職場、養育下一代;

在高雄鳳山,有一群新住民姊妹自助助人,

調適了文化差異,也寫下跨國婚姻幸福經。

初秋,校園大葉欖仁的葉子撒落一地;和孩子們拿著竹掃把掃著中庭的落葉,枯葉與掃帚摩擦,颼颼作響。資源班老師來到我身邊,說著孩子近況,「老師,玲玲經重新鑑定後,可以不用去資源班做語文的補救教學了。」

玲玲一年級入學鑑定時,建議必須做語文的補救教學,原因之一是越南籍的媽媽無法協助孩子學注音符號;從小,媽媽和她的對話一半是越南母語,所以孩子在學習語文的關鍵期,顯著落後同齡的孩童。

「經過兩年補救教學,確定孩子的語言發展沒有問題,現在進步很多!」與特教老師一同走向教室,邊聽著她的陳述。

遠遠看見玲玲的媽媽站在教室門口,她一看到我,就迫不及待地高興說道:「老師,玲玲不用再到資源班上課了!」

「恭喜你們了。」我說:「玲玲對於語文的理解能力愈來愈好,也是媽媽認真配合教導的功勞啊!」

「來臺灣十多年,剛來時,要聽懂華語都很困難,又要適應這�堛漸肮〃葴D,還有,一家子的生活……好累!我只會講越南話,怎麼教孩子念書?小孩也不知要學哪一種語言?我一直很害怕孩子會有自卑感,覺得比不上別人。」這是玲玲媽媽心中一直罣礙的事。

「現在你放心了,知道孩子是有潛力的!」我拍拍媽媽的肩膀說。

「老師,我們把落葉掃乾淨了,好多喔!」孩子們老遠喊著。玲玲和同學回到教室,從這學期開始,她不必再利用早晨的時間到資源班上課了。

看著玲玲的媽媽腳步輕快地消失在長廊的盡頭;我心歡喜,想必,她已卸下心中的一塊石頭。

軟實力的愛

玲玲媽媽心中的問題,也是許多新住民子女入學後對學校生活適應的問題,包括語言溝通、學業表現、人際互動等。

然而,孩子的適應只是新住民處境難處的延伸。根據內政部統計,到二○一七年為止,新住民包括中國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累積達五十三萬,他們在中小學就讀的子女數高達十九萬。新住民女性進入臺灣,儼然成為一種社會趨勢,然而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風俗民情及生活環境,都面臨跨文化適應的衝擊;她們的移入形成新興族群,卻也成為社會中相對弱勢的一群。

在高雄,有四萬七千多個家庭有外籍配偶,其中又以鳳山區人數最多。十多年前,我在學校擔任輔導主任期間,晚上兼上成人教育識字課程,發現學員中新住民比例逐年增多,她們承受著社會文化調適的壓力,奉養公婆、照料先生與孩子,每天從早忙到晚,還能利用晚間來進修,算是家庭很支持的。

感受到她們來臺生活適應的不易,很需要心靈支持的力量,一群慈濟人有了組織「慈濟新住民親子成長班」的發想,二○一一年二月起在鳳山聯絡處開班,至今已過七個年頭,有四千兩百多人次親子學員參與,從課堂到社區織起關懷網絡。

早期為每週五晚間成人的華語文課程,與媽媽同來上課的孩子則委請教師陪伴指導課業;來到這兒的孩子,從四歲幼稚班到國中,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有效學習,依年齡分組,活動的場所從教室延伸到中庭、到餐廳、到迴廊;國中的學生則以課業指導為主。

如今上課時間為每月第四週的週日半天,親子成長班大人與孩子依舊分流上課── 孩子們學習生活行儀、聽故事與DIY課程;新住民媽媽也暫時放下家務、工作,為自己充電,與姊妹們相聚。

「不用!不用!男生力氣較大。替全班同學服務烤鬆餅,非常快樂!」年輕的爸爸婉拒幫忙,用力攪拌著鬆餅粉,陪太太來上課的他,一樣認真。不只是先生陪著老婆來,高齡的婆婆也陪著年輕的媳婦來上課。

「學手語、閱讀、美勞,來到慈濟真的學到很多。」

「剛來的時候,就覺得慈濟師姊們都很親切,教我們如何與人相處,潛移默化中,自己的脾氣變好,對孩子也比較有耐心,會用溝通的方式跟他們好好說,孩子也都很期待來上課。」來臺灣十二年的范玉雲,已經連續上了三年的課程。

難行路能行

慈濟人的大愛,讓學員感受到溫暖,七年來,也考驗著教師與志工們的智慧;陪伴這群需要從識字開始的新住民姊妹,不論志工人力或課程設計都是挑戰。

某些社教機構或學校也有新住民課程,並提供學歷或學習時數的認證;而慈濟新住民親子成長班的特色,則是設計多元彈性的課程,適應中國大陸、越南、印尼、菲律賓等不同地域,包括烹飪、插花、健康講座、美容、美髮、家鄉料理、環保手工袋製作、手工皂製作等內容,吸引學員投入。

每個年度的戶外踏青是親子們的最愛,不只有多元文化的交流,也是新住民姊妹們全家聚會的日子。在大樹下學習,環保體驗,分站活動,難得全家大小攜手同心。

為了解除新住民家人的疑惑,並與新住民的姊妹們建立更深的情誼,志工也走進社區,到學員家中拜訪。家訪互動過程中,傾聽家人說出生活的點滴,也深刻感受到新住民們離鄉背井孤單無助的心情;雖然開辦親子班非常不易,志工仍願意堅持下去。

志工了解,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問題,但都需要愛的關懷;在一次又一次的陪伴中,也帶出更多新住民媽媽參與社會服務,在自助助人中,看見人間的美善。

相邀來上課

高雄鳳山新住民親子成長班

開課時間:每年九月

慈濟鳳山聯絡處電話:07-7475132

高雄蕙質蘭心新住民成長班

慈濟岡山志業園區

洽詢時間:週六至週三

電話:07-6233125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21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