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高雄氣爆案不能只辦到民間業者為止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8/28 第332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張顯耀當知如何自持
聯合報社論 高雄氣爆案不能只辦到民間業者為止
經濟日報社論 基本工資應該適度調高
聯合晚報社論 加速文創 稅制優惠為王
該管的不管 不懂的亂管
民意論壇 好政策 別裝在死腦袋裡
串接政府、企業資源 發揮善的力量
限時限量補助 受災戶不是乞丐
登革出血熱洶洶 環境衛生著手
聯合筆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哆啦A夢
巢運來了 房地稅別再閃躲
不燒香/學行天宮 擲筊問家裡神明
不燒香/米糕玉蘭花 也是文化記憶

聯合報黑白集
張顯耀當知如何自持
黑白集/聯合報
張顯耀案,高檢署認為以「外患罪」立案有適法性問題。而台北地檢署接案後,將張顯耀改列「洩密案」的被告,案號改為「偵字案」,並限制住居,則顯示檢察官認為本案已非尚待斟酌的「他字案」。

也就是說,本案在高檢署與地檢署之間的這個轉折似乎顯示,本案若以「外患罪」論尚待補件,但「洩密罪」則已具立案偵查的條件。

但張顯耀則公開辯稱,洩密、洩漏談判底線及外洩公文等傳言「完全不是事實」。他將此案指為陷害忠良的政治追殺,以幾近哭號的方式稱「被長官出賣」、「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白色恐怖」、「有人隻手遮天」,「我得罪了哪一位,大家心裡清楚」。也就是說,張顯耀自認一清二白,而欲將整件事說成只是政治整肅而已。

捲進人生風暴,張顯耀為自己辯護,這是公民的權利,也是人之常情。唯本案發展至今,社會輿論均聚焦在當局的處理疵誤;但隨著司法程序進行,張顯耀究竟是「洩密給對岸」或「遭到政治追殺」的真相即可能呈現。因此,張顯耀若像他自己所言「相信司法」,應知妥善節制其抗爭動作,勿為後座力所傷。

倘若「洩密案」不成立,馬政府自當負起重大的政治責任。但倘若「洩密案」成立,待社會回過頭來看張顯耀此時「吾與汝偕亡」的激烈動作,他恐將極難獲得國人原諒。因為,倘真「洩密給對岸」的事實成立,在法律上即使不稱為通敵外患的共諜,但在社會認知上又與共諜何異?而若明明已涉「洩密」,又掀政潮,教國人如何原諒這樣自私的人物?

張顯耀說:「放話人不要因一己之私而傷害國家利益。」同理,他自己今後的「放話」,也必須在「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知所節制。

   
聯合報社論
高雄氣爆案不能只辦到民間業者為止
社論/聯合報
高雄氣爆案,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被依「公共危險罪」及「業務過失致死」改列為被告,以兩千萬元交保。這是民間企業被列為氣爆案被告的第九人。在另一方面,高雄市議會藍軍黨團昨天則向高雄地檢署按鈴申告,控告市長陳菊等五名官員「廢弛職務,官僚殺人」。

到目前為止,被雄檢正式列為氣爆案被告的九人,都是民間廠商相關主管和現場工作人員。「榮化」方面,首波被列為被告的,是氣爆當夜負責接收丙烯的操作領班、操作員、值班組長、工程師四人;另一端負責輸送丙烯的「華運倉儲」,則亦有領班、操作員、工程師三人,主要是輸送丙烯不當而未警覺亦未及時通報。第二波,案情向上升,榮化大社廠廠長王溪洲增列被告,五百萬交保;第三波,則將榮化董事長李謀偉以疏怠維修管線改列被告。這些,顯示了雄檢辦此案的企圖心,無意只「打蒼蠅」了事。

不可諱言,高雄氣爆案是台灣城市公共安全史上一樁指標性事件。不僅丙烯外洩肇禍是前所未見,包括管線維修責任誰屬、為何被包入地下箱涵、至管線破漏口如何形成,在在都是謎團;至今事發即將屆滿一個月,有些疑點仍無法釐清。更令人痛心的是,市府在接獲報案到引爆的黃金三小時內,救災團隊遲遲無法辨識出外洩氣體的種類,因而未下令相關廠商關閉管線;結果導致許多打火弟兄及無辜民眾命喪現場,幾個街區因此淪為廢墟。不幸的是,隨後而來的豪雨又使災區水淹成河,讓重建工作愈形棘手,災民怨聲載道。

正因為氣爆事件發生後,關注焦點一直被拉向業者互推、官員卸責、中央與地方角力、乃至石化工廠的遷移等,社會各界應該如何從此一事件汲取教訓,反而遭到忽略。也因此,半個月後,新北市新店發生住宅大樓瓦斯氣爆造成祖孫雙亡的慘劇,說明高雄氣爆並未使業者全面提高警覺,而民眾對於疑有氣體外洩時所應採取的因應之道,諸如不可打開電器開關、不可發動汽車等,也仍毫無所悉。政府、業者和社會大眾若無法從氣爆慘案學到教訓,卅條人命豈不白白犧牲?

進一步說,雄檢對氣爆案展開偵辦以來,始終將重點放在民間業者的責任追究,市府相關官員均只列為「證人」,這點,未免令人感到不足。榮化和華運兩家企業負責丙烯輸送,氣體大量外漏雙方卻毫無警覺,釀下大禍,雙方當然都難辭其咎。而且,檢方認為榮化這端是下達指令的主動方,要負更大責任,這應是正確判斷。然而,高雄市政府的地下線路圖不確實而失去對榮化輸氣的掌握,原本應該埋設在土裡的管線卻被移置箱涵懸空而日久鏽蝕,是誰在建造箱涵時移動了管線,這些長年累月的行政疏怠都是造成氣體外洩釀災的直間接禍因,雄檢難道可以視而不見?

試想,榮化的管線如果不曾遭到移動,未在市府進行地下排水工程時被誤置到露空的箱涵之中,也許今天即不致鏽蝕;或者就算鏽蝕,外洩氣體在有土壤包覆的情況下,也就不致沿著箱涵四散於下水道中而掀翻整條馬路。故而,高雄市府無論在誰主政時改變了這條管線的環境,都應該負起責任;事實上,辭職的副市長和水利局長都是當年負責排水工程的官員,責任的源頭並未至無從查究的地步。更何況,若榮化的董事長李謀偉都應負「業務過失致死」之罪,那些在氣爆當日指揮救災長達三小時,卻連現場封鎖、交通管制、人員疏散都沒有做的市府官員,要說一點「業務過失」責任都沒有,其誰能信?

高雄市府目前已有四名官員辭職,但他們請辭負的只是「政治責任」,其行政上的疏失責任其實遠大於此,必須依法追究。我們希望雄檢能抽絲剝繭,將重重疑竇逐一解開,將真相公諸於世。高雄議會藍軍黨團昨天按鈴申告,主要目的即在提醒檢方不可忽略高雄市府的行政責任,不能只辦到民間業者為止。

畢竟,人命關天,如果那麼多的行政疏漏和斷裂不能一一抓出來,如果重建只是著重分配賠償金並鋪平馬路,這場氣爆就不算學到教訓。

   
經濟日報社論
基本工資應該適度調高
社論/經濟日報
今年到底要不要調整基本工資,本周是關鍵。由於資方反對調漲基本工資態度強硬,周一缺席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使得會議改成溝通性質,本周五將再開會。資方所持的理由是根據去年作成的決議,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必須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累計達到3%為前提,而今年前七月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僅1.3%,此時不宜再調漲基本工資。

各個工商團體所堅持的理由,表面上站得住腳,但是我們要重申的是官方所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民眾實際消費支出的負擔並未一致。社會大眾上菜市場、超級市場經常買的食物、日常必需品,物價上漲的幅度遠高於官方所公布的CPI上漲幅度。再者,房價居高不下,在房屋貸款負擔下,更無法承擔實際的物價上漲。

其實,如果經濟有成長、企業有獲利,而實際物價上漲明顯,即可討論基本工資的調升。

國發會發布的7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再添1分,景氣燈號續亮綠燈,今年以來已經拉出連續六個綠燈,經濟穩步成長;而金融面、生產面、貿易面指標穩定,在在顯示當前國內經濟保持溫和成長,因此金管會才會一再強調上市櫃公司獲利創新高。

過去十餘年來,台灣經濟並非沒有成長,勞動生產力也非沒有增加,但是經濟成長果實分配給勞工的比率卻日漸減少。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調查,近十餘年來受雇人員報酬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由約52%,降到2012年的46%;相對資本提供者(資本家)所獲得的比率卻是增加的,亦即企業賺錢,卻不一定幫員工加薪。而且,根據主計總處最新調查,國內所得最低的20%家庭(約163.8萬戶)已連續七年入不敷出,去年平均每戶「負儲蓄」2萬餘元,為史上第四高。總括來說,雖然經濟有成長、企業有獲利,但是員工加薪的幅度不明顯,而且所得最低階層的家庭仍然入不敷出,基於此我們贊同今年應該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研議基本工資的調升幅度。

其實深深困擾台灣民眾的是就業市場長期存在「工時長、實質平均薪資低」的現象,這嚴重考驗政府的施政能力。民眾的實質平均薪資已經倒退至16年前,上班族對於工作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備感辛苦及不平。而造成此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台灣產業普遍存在「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營運模式,亦即在台灣所接的外銷訂單,雖然維持成長,但在海外生產的比率卻超過一半,使得企業對台灣的優質就業機會與薪資水準的貢獻越來越少。

抱怨實質平均薪資偏低,不只是台灣人民。美國的企業利潤佳,股市也高漲,但大多數的美國人,並未分享到經濟復甦的好處,卻面臨新的就業機會不穩定、薪酬偏低的窘境,亦即儘管工作機會回來了,收入卻沒有增長。

根據一項調查,突顯了經濟衰退時期失去的工作機會,與其後恢復的工作機會的不對等:失去的工作每年薪資平均近6.2萬美元,而過去六年恢復的工作機會薪資僅4.7萬美元。

一國的經濟發展主要植基於企業家精神,而企業家精神體現於創業與創新能力。政府正致力經濟基本面改善,對內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對外拓展經貿網絡,積極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以加強薪資成長力道。政策重點包括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扶植創新創業等政策,以擴大在地就業機會。另外,政府陸續推出「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標竿新產品創新研發輔導計畫」及「台灣高薪100指數」等措施,鼓勵企業發揮企業家精神,讓員工分享經濟成果。除了調升基本工資,我們希望政府能夠以最大的執行力,落實上述計畫,讓國人儘快看到實質薪資的提升。

   
聯合晚報社論
加速文創 稅制優惠為王
記者黃淑惠整理/聯合晚報
文創產業已是全球都非常重視的明星產業,政策放寬文創產業申請上櫃標準,有助國內的文創產業蓬勃發展。

以南韓為例,在金大中總統時代,就已定位文創產業是戰略性產業;事實證明,文創產業確已成為南韓的重要產業,由遊戲、電影到電視劇等,突然間讓韓國貨變高級貨,南韓產品也變成好產品。

韓國2012年的文創產值達台幣2.46兆元,同年度台灣只有台幣7574億元。韓國約5千萬人口,台灣有2千多萬人口,韓國能把文創產業做好,台灣也一定做得到。

2000年後全世界都積極發展創意產業,英國發動文創產業投資,德國也推動創意產業;柏林成為歐洲創業之都、芬蘭也變成文創大國,美國矽谷也因為創意產業的推動而開始復甦。

台灣近年來把文創產業的發展定位為策略性產業,不過,政策扶植補助範圍有限,讓這個產業發展速度減緩。早期台灣推動科技事業,曾提供5年免稅及投資抵減等政策利多,雖然現在免稅優惠等已經取消,但政策的加持,確實推動國內的科技業蓬勃發展。

在沒有稅制優惠下,政策加快腳步推出讓文創產業可以簡易上市、櫃,是一個非常好的策略,也是推動文創產業必須要走的路;文創產業能透過資本市場取得資金,進一步擴大營運規模,對於文創產業的長期發展將有很大的幫助,但最終還是希望可比照過去高科技事業,給予文創產業更多的稅制優惠,加速台灣文創產業發展。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工會秘書長蘇拾忠口述)

   
該管的不管 不懂的亂管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教育部規定,青年活動中心限定學生及40歲以下青年入住,這道行政命令是回應監察院糾正案而訂定,但「依法行政」,也要有國際觀,否則會鬧成國際笑話。

救國團所屬13個青年活動中心,都是YH國際青年旅舍的成員,各國旅客只要持YH卡可享住宿優惠,且申請YH卡並無年齡限制;因為只要保有年輕的心,旅行不分國界與年齡。

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若遵守教育部規定,拒絕持YH卡的40歲以上國外旅客住宿,恐會違反YH卡的合約;若讓40歲以上外國人入住,也會遭致本國人抗議。

青年活動中心只限青年入住,有網友痛批搞「年齡歧視」;也有網友譏諷,兒童樂園也該限制12歲以下才能去,老人活動中心65歲以下人士止步嗎?

在十二年國教、大學學費、人才培育、學用落差等重大教育議題懸而未決時,教育部此時突然管起非教育大計的旅遊住宿業務,易遭致「該管的不管,不懂的亂管」的罵名。

救國團已於民國78年改為社團法人,理應歸內政部所管,但內政部認為青年活動中心住宿業務非其管轄項目,推來推去,最後行政院裁定由主管學生和青年事務的教育部,充當目的事業管理機關。這也凸顯政府各部門互踢皮球,只要有人負責,只圖對監察院有個交代。

如果教育部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終身教育的角度,去思考青年活動中心的管理辦法,則各年齡層都是服務的對象;教育部只要管好青年活動中心是否謹守公益、教育等非營利目的即可。

當青年活動中心已是國際YH的成員時,教育部還關起門來訂管理辦法,限定五類住宿對象,如果真要嚴格依法執行,恐怕未來得面對國際旅客的抗議。台灣還奢談什麼發展觀光大國?

   
民意論壇
好政策 別裝在死腦袋裡
鄭竹君/準高中生(台南市)/聯合報
暑假過後就要升高中的我,正是十二年國教的適用生,也是人們口中的白老鼠。至於,這白老鼠的實驗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

我認為,十二年國教是教育上非常重要的突破;它不但打破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迷思,更看到了學生多元發展的重要性。

考試,一直以來都是評判學生是否努力的標準;但是,這個看似直接的做法,難道就真的對學生公平嗎?從十二年國教頒布之後,便聽到許多家長在抱怨,說十二年國教並沒有讓學生更輕鬆,反而補習更多,壓力更大。很明顯的,這是標準的舊思維,因為不真正了解十二年國教的意義,也是因為無法拋開舊有的想法。說明白點,這些家長的孩子優勢就在於考試成績,但偏偏努力空間只有百分之廿五,以至於花大錢補習,拚死拚活念書,卻怎樣也就在一點小空間打轉。

但是,學習本來就不應該如此吧!多方面的探索、嘗試,而不是把自己鎖在課本中的小小空間裡,這才是我們要的教育。而十二年國教所採取計分的這些項目,服務學習、體適能、競賽等等,正是讓學生努力的目標和多元發展的管道。擅長的項目便盡情發揮,不擅長的則是從中學習與改進。這不才是教育的意義嗎?

然而,又有人發聲:難道會念書的孩子就活該嗎?答案是否定的,不然,為何還要辦理特色招生呢,這正是讓學生有選擇的一個機會。

只是,十二年國制度仍不夠完善,還需要檢討與改進。尤其是各地方政府不同調的作法讓我很不能認同,「因地制宜」的說法更是誇張,簡直是一個國家,兩個世界。一個制度不該這樣四分五裂吧?且各國中和老師們也應該負起宣導和輔助的責任,帶領學生和家長了解十二年國教的意義和內涵;也必須一對一和每位學生對談,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升學方式。我的學校與老師便做得很踏實,讓我們在會考前和選填學校時,都非常清楚和確定。這一點非常重要,卻被忽略了,以至於政策無法順利執行,也才會在有任何問題發生時,矛頭全指向教育部。

在器物不斷進步的社會裡,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了;在制度不斷改革的社會裡,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但是,思想呢?是不是只有它還駐足不前?這樣子,再好的東西、再好的政策,在這顆等同於靜止的腦袋裡,也只是垃圾罷了。

十二年國教是個值得繼續推動的教育政策,只是需要真正有力的推手。

   
串接政府、企業資源 發揮善的力量
黃兆仁、林業修/商業發展研究院商/聯合報
每當遇到重大災變,台灣展現的力量都很令人感動。大量企業捐款,民眾自發協助,台灣善的力量是非常強壯的,尤其那一份出自內心的人文關懷,才是台灣最美麗的內涵。民間與企業出錢出力彌補政府在社會福利政策傳輸系統上的缺口,呈現出國人對大社會的博愛與關懷。我們要討論的是如何將「企業博愛」與「政府資源」有效串接成為具企業社會責任與福祉新系統環境。

作法上則是由政府建立聯盟平台方式,掃除法規障礙,並且擴大「企業社會責任」的參與,建立「社會企業」友善環境,同時結合公民媒體力量,達到廣宣效果,徹底建立同時兼具社會關懷、環境議題及經濟面向的組織平台,讓這種善的力量可長可久,並且產生正向循環及正面能量。當出現企業社會責任納入核心的企業經營價值,或是成立更多新創型社會企業時,將可引導出更具社會影響、營收增加、治理精進與環境永續的安全、友善、創新大社會。

二○一一年美國發生占領華爾街運動,當時除了喊出經典的「我們是那百分之九十九」口號外,另外也檢討企業社會責任的應有作為。隨後,美國各州陸續立法,試行非常多社會企業法案。環顧美國近期發展,雖然仍依「企業應以股東最大利益作為企業經營之優先目標」的標準,但也大幅調整企業經營哲學,參與社會企業活動,成功地將公司治理推升到另一層次,直接與間接地增加企業營收與品牌價值。具體實例有星巴克公司結合咖啡小農發展出新物流系統與供應鏈,創造永續雙贏;Timberland公司則是允許公司員工每年有四十小時參與社會公益,員工創新力大增,品牌價值增加。

在社會企業推升方面,英國政府深感在推動社會福利政策上出現「時效」及「組織」上的缺陷,於是在二○○一年成立社會企業部門,了解社會需求。次年展開社會企業推廣策略,藉由盤點法規及獎勵措施,建立適合社會企業發展環境,熱絡社會企業發展,解決英國社會問題。

反觀,我國在社會企業發展上無特別推廣,雖然諸多企業以財團法人型態自主發展,然因國內並無健全完整指導方案措施,導致社會企業在經營管理及初期籌資出現困難。未來我國要發展社會企業,應系統性的提出對於培養社會企業之發展內容,傳統補助及稅賦優惠作為不足以因應需求,而應規劃出具經濟力、在地力、永續力的社會企業。我們也應邀請具輔導、創新研發及評鑑的組織,陪同成長,促進發展。

台灣社會已出現對「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的強烈需求,這是國家與市場作為之外的第三選擇。如果政府與企業能投注資源來發展上述第三選擇,那台灣必呈現「人文、關懷、創新、在地、環境」的永續發展社會。

   
限時限量補助 受災戶不是乞丐
黃林楊/家管(高雄市)/聯合報
高雄驚天一爆,炸開了埋藏在地底下幾十年無人知曉的石化管線弊端,也炸出了高雄市政府的行政問題,以及少數民間社團的可議心態。

據市府統計有千餘戶受損,針對這部分補助,市府訂出「自行雇工修繕後,檢據向區公所請領最高五萬元」的辦法,要求受災戶照相、修復、檢據送交區公所申請。

我們自行雇工修繕,也依要求準備資料,但接下來的受理時間和地點,卻一變再變,區公所、里辦公室、五權國小。廿二日在五權國小受理時間是二點半到五點半,很多前一天沒辦成的受災戶,中午十二點多就去排隊,限額五十名,最後一號是一點半去排隊的。之後到的就不予受理,讓許多人撲了個空,罵聲不斷。

我們房屋因氣爆受損,完成修復提出申請,竟然還要排隊,限額領號碼牌,又不是百貨公司周年慶領紀念品,或餐廳贈送餐券,真的很侮辱人。我們災民被招之即來、呼之即去,今天叫你去這辦,明天又改到別處,名額滿了就叫你回去,下次再來,比乞丐還不如。

探詢後得知,某民間社團捐款二千五百萬元,要求處理且自行發放補助,每天只有五百萬現金,以五天的時間,一天受理一百名,前鎮區上午五十名、苓雅區下午五十名。

因廿二日抗議人潮太多,市府相關單位研議結果,竟要求我們三天內把資料送到區公所審查,周四再到五權國小領現金。這樣一來,我們又得再跑兩趟了,市府難道是認為災民都閒著沒事幹嗎,每人至少都得跑個三、四趟,有多少人因此請假再請假,真是擾民。

反觀爆炸案後,災區有太多團體在默默行善,慈濟人到每家戶致贈祝福包和慰問,每天中、晚餐推車在災區巷弄間送餐盒;台積電雇工幫商家修繕,他們真的是在幫助災民。

   
登革出血熱洶洶 環境衛生著手
金傳春/台大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聯合報
台灣南部熱帶氣候極適登革病媒蚊(埃及與白線兩斑蚊)生長,加上每年自東南亞大流行的無數輸入病例,一旦感染者與病媒蚊兩條件持續發生,傳染鏈未斷,易造成一波又一波的流行。面對來勢洶洶疫情,病媒蚊孳生處一日未滅,若民眾配合度低,基層衛生防疫人員常疲於奔命!

二○○一至○二年高屏的登革出血熱慘痛流行,努力不懈仍其效不彰;最後賴環保署派員與地方環保人員仿控制天花的「偵測圍剿」法,自外向內剿,才得平息。顯示自環境衛生著手,易成功防治。

由於颱風襲台突增雨量,若遇空屋、地下室積水、屋內外容器、廢輪胎等供病媒蚊悠遊處多,待登革病例攀升,帶病毒蚊已四處傳播而居上風,此時防治事倍功半。令人納悶的是自衛生單位登革防治愈盡力、環保署愈少擬策略重點後,蚊子專家迅速流失,每年靠流動率大的臨時人員,偏偏登革臨床病徵在流行初最難察覺,每年登革防疫大戰已成為南部地方揮之不去的夢魘!

上周高雄市出現首位登革出血熱死亡,據台大研究群的流行病學發現,一旦出現臨床嚴重的登革出血熱病例,顯示登革病毒已適應人群,致病毒量大,此時防疫需高效,而且要更徹底,尤需民眾全力配合清除環境瓶、罐等容器,患者需穿長袖/長褲、睡蚊帳,以降低傳播機會。

自一九九八年台南第三型登革病毒、二○○一—○二年高屏第二型登革病毒、二○○六年高雄第三型登革病毒等三波較大規模登革出血熱流行中發現:一、台灣登革出血熱的流行是尾隨登革熱之「後」;二、在當地登革病例持續上升數周且病例聚集處較易發生,即病毒傳播愈久而密度愈高,易引發登革出血熱病例;三、一旦出現此嚴重病例,即使入冬,總病例數降,仍見登革出血熱病例,頗似第七十一型腸病毒的重症病例,與雞群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徵;四、若疫情失控,「後」波的流行嚴重度較「前」波為大,類似伊波拉出血熱的流行趨勢。

換言之,由病媒蚊著手打斷傳染鏈是最有效的防疫,流行區的醫護人員應該教患者及家人配合清除所有斑蚊潛藏處。

台灣登革防治在降低登革出血熱病例,成效有目共睹,且遇疑似登革熱即通報,而多數嚴重流行國僅通報登革出血熱,致同新加坡呈現多成人病例。然台灣重臨床研究而易輕忽病媒蚊的防治策略更為重要。

革熱是全球瘧疾下降後最重要的蟲媒傳染病,而登革出血熱的致病機轉又與其他出血熱病毒有雷同處,在國內研究經費遠落後新加坡與泰國研究之際,台灣更需對國際關注重大傳染病,聚焦問題核心,以宏觀視野把握良機,群集海內外華人智慧,貢獻全球衛生。

   
聯合筆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哆啦A夢
張立/聯合報
十幾年前,浪漫電影「電子情書」描述一對男女,在現實生活中互相憎惡,卻在網路世界裡相知相戀,這個劇情在當時多少摻雜了想像力;而現在,電子郵件傳情顯得老派,透過即時通訊軟體和社群網絡,網路交友已非常普遍。

去年,獲得奧斯卡五項提名的影片「雲端情人」,敘述一個剛與妻子離異的男子,接觸到最新的人工智慧「莎曼珊」,雖然女主角根本不是真人,從頭到尾只有聲音,但人機友誼最終發展成一段世俗不可理解的愛情。

電影未必真實可信,但倒也相當程度預言了未來:「網友」取代「筆友」、「雲端」取代「實體」。

電腦、手機幾乎是現代人必備的工具,但這些其實都是「被動」裝置,它需要靠人類發出號令,嚴格來說,並不能「主動」替人解決問題。而當今被產業界高度重視的服務型機器人,因擁有智慧感測能力,可以「主動」工作,將成為全新概念,甚至有人說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二○一○年全球服務型機器人產值約為一百六十億美元,數字不大,但每年以百分之廿的速度增長,潛力可期;日本已是亞洲機器人產業的帶頭大哥,南韓也緊跟在後,機器人已經可以掃地、陪小孩玩耍、照顧老人家生活起居,在人力成本快速增加,而機器人因量產而價格更趨便宜,機器人產業似乎一片光明。

郭台銘在接受完冰桶挑戰之後說,鴻海將全力進軍醫療自動化設備,結合雲端網路、4G,打造醫療生態系;郭董想幫的不僅僅是漸凍人,機器人、雲端才是重點,台灣在機器人產業上正急起直追,或許不久的將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哆啦A夢。

雅虎最近調查全球卅二個市場,發現台灣民眾每天平均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時間高達一百九十七分鐘,堪稱是世界第一,隨著智慧型手機及4G網路普及,民眾上網時間只會更多,對智慧型裝置的倚賴只會更深,紐約時報在它的創新報告中提到,新世代對資訊的態度是「If something is important, it will find me.」資訊多到爆,而且自己送上門,如果機器人也成為事實,「人機關係」比起「人際關係」,將更重要卻更難處理。

國外一位著名網路學者塔克爾說,我們花愈來愈多的時間「一起獨處」,這真是一針見血的評論。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農業機械化之後,有人說只改善了牛的生活,人還是一樣辛苦,而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哆啦A夢時,世界是好還是不好?

   
巢運來了 房地稅別再閃躲
華昌宜/台大建築與城鄉所退休教授/聯合報
廿五年前幾萬人曾聚集露宿台北街頭,「無殼蝸牛」於焉誕生,以後發展成了台灣迄今最持久的社會運動。當初它僅是自發的抗議活動,現在已衍生為多種組織團體而分工各有其具體訴求和政策主張。不過近年來他們則聚焦在要求政府將房屋及土地持有稅(簡稱房地稅)強化來作為社會改革的核心。但當局閃躲,僅允將以房地合一實價稽核之房地交易利得稅(並從輕課徵)來回應。

即使純從稅務觀點,房地稅有三項根本優點。一、豐碩:台灣目前每年土地增值稅約一千億,地價稅約一千三百億。另一方面若依房地稅實價稅率來比較,台灣僅約為美國的十分之一,可以增加之空間巨大無比。二、穩定:所有其他各中央及地方稅稅收均受經濟景氣影響,每年振盪不定;唯房地稅對此並不敏感,可作為地方財政的盤石。三,標的明確顯著,不能藏匿;此不僅使稅之課徵成本最低,亦使納稅人可相互比較監督,最是公允。

對房地稅的意義和功能,於此也略述三點。一、此稅用於地方服務和設施投資,成為居民享用的公共財,本質是使用者付費,這和公寓住戶繳納大廈管理費同理。二、此稅之多寡不僅決定了地方公共財層次,也經後者影響了房地使用價值而藉其市價及稅基決定了此稅之多寡。稅收和稅基二者互為因果,初時形成正向回饋,直至最後藉邊際效果下降而達均衡。高過台灣十倍的美國房地稅水平,正是政府和市場二機制互動而達成的最優化結果。三、此稅作為持有成本若過低,則使房宅轉為投資投機標的,人民囤屋而閒置,使房價高漲。反之高稅則可使房宅回歸為居住,逼使投資者釋放閒置空屋,匡正房價。綜合以上三點可謂房地稅一方面擴大住房集體使用價值而提高居住福利,另一方面降低交易和投資價值。美國的低房價和高居住品質,其基礎即為高房地稅。

財政部僅談具有公平訴求的小咖奢侈稅及交易利得稅,但對兼具公平和效率意義的巨咖房地稅視而不見。何以致此?可能為:一、當局認為提高房地稅會增加一般人民負擔且降低其資產價值,故而為政治上不可行。二、又認為它將驟降房價而導致金融風暴,使全民受損。三、台灣之決策菁英者多已擁有多屋,不可能真心推行高稅措施。

上述第三點涉及政治含義與大選議題,暫且不談。第一點實為宣導問題,提高房地稅不僅可提升集體居住福利,也促進了地方自治;房價下降後,一戶一屋自住者並不受實質影響,且在以換屋來求改進居住時減少了成本。至於第二點擔心金融風暴者應該明瞭:台灣不斷增長中的房地產泡沫愈早破減愈好,拖延危機最後只會形成更大災難。

台灣應籌劃一通盤策略,逐步而堅定不斷提升房地稅,使此稅一面匡正房價消除泡沫,一面轉為社經發展動力。豐碩的房稅可轉為大幅公共建設(包括社會住宅)之投入而直接提高經濟成長;另一方面可徹底改造台灣整體居住環境,吸引全球資本和知識來到台灣而成就另一種經濟。以十年為期,使全球華人都來認同中華民國在台灣是實質和精神家園。拚台灣居住水準的結果拚贏了經濟和政治。

   
不燒香/學行天宮 擲筊問家裡神明
倪銘均/媒體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行天宮撤掉香爐供桌,空氣變得清新,很多信徒說「早該這麼做了」。其他廟宇考量信徒習慣,大多表示不會跟進。

一般人認為,必須燒香才能夠上達天聽,但是「恩主公」已經指示不要燒香、不要供品,就代表心誠意正,人神一樣可以溝通。

龍山寺一九九八年不燒紙錢以後,參拜的信眾還多了三成。行天宮現在更進一步,不燒香不設供桌,清新寧靜的宗教聖地,應該會吸引更多信徒。

其他廟宇就算無法立刻撤掉香爐,也可以從不燒紙錢或是少燒紙錢做起。

除了行天宮、龍山寺以外,還有許多知名廟宇都不燒紙錢,也沒有聽說這些廟宇的神明喊窮。

當然,為了家人健康,大家不妨也擲筊問問家裡的神明,是否要效法「恩主公」不燒香,用愛地敬天表達虔誠。

   
不燒香/米糕玉蘭花 也是文化記憶
蔡依霖/研究生(台北市)/聯合報
有記憶以來,行天宮外就有許多年長的阿姨們在兜售拜拜用的東西,印象最深的,就是手掌大的米糕,以及玉蘭花攤的香味,對行天宮不陌生的人來說,這應該是個共同記憶。

行天宮有許多來自日本、大陸的遊客,攤商可以告訴他們,過去人們在祭拜的時候,習慣買一些平價的米糕跟玉蘭花,祈求天公跟關聖帝君保佑平安,讓他們來遊賞的時候,也嘗嘗我們「熟悉的味道」。

遊客和民眾可以不把這些東西帶進宮裡拜拜,但可以在離開後買點吃的或紀念的小東西。讓攤商繼續販賣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特色小吃或用品,得以原地繼續生存又能保留文化生態。

攤商跟行天宮結合了這麼久,周邊攤商已具有歷史意義,值得換個方式保留。

   
新疆八卦城 特克斯縣傳說多
中國「天山文化旅遊季」8月1日在新疆特克斯縣開幕,活動內容包括特克斯世界周易論壇、特克斯國際攝影節、飛行嘉年華。來自全國的飛行愛好者搭乘三角翼,俯瞰這座世界最大規模的八卦城。

訂閱卡哇依【維京童書報】,送大貓熊生態書!
【維京童書報】介紹優質童書,並邀請名家分享、導讀,讓「閱讀」成為親子間最美好的時光!8/31 前訂閱【維京童書報】有機會抽中《我是你的朋友-大貓熊》乙本,萌翻家中寶貝的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