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做茶電商,是不是個好主意?台灣賣茶的店家多如繁星,光是路邊的手搖店就高達1萬6000多家,更別說還有其他茗茶老品牌;第二,電商的廝殺戰也已到了如火如荼的階段,往往是燒錢換流量、砍價換轉換率(ROI)的流血競爭,兩邊看起來都已是擁擠的紅海。 2012年起家的茶電商「發現茶」,5個員工,卻在4年內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忠誠客戶,甚至年營收破千萬。1986年次的創辦人陳翊榮說,「消費者痛點(pain point)、需求(needs)、欲求(wants)」3個角度,是關鍵的商業思考。 陳翊榮創辦「發現茶」品牌,用電商方式販賣台灣冷泡茶,標榜透過核心技術,讓冷泡茶在30秒後即可品嘗,突破需時2~6小時的傳統冷泡茶。而在品牌背後,有的更是厚實商業底子跟邏輯性的設計思考。陳翊榮大學原先念的是台大醫學系,在大四時發現志不在此,轉系進經濟系,畢業後踏進BCG顧問業的世界,再轉向科技業,最後決定創業。 他把過去經驗中的商業邏輯訓練全拿出來,透過詳實的數據分析與行為觀察做決策,果然在茶葉電商的紅海中找到能「打中痛點」的產品─30秒冷泡茶,不僅製造了與其他茶產品的區隔,也讓他們找到與消費者溝通的明確訊息,順利吸引年輕族群重新愛上台灣茶的滋味。 這樣的產品定位本身就是在創造新的使用體驗,這是目前市場上不存在的產品,但茶愛好者的確存在「想要輕鬆喝到好茶」的需求,只要創新產品可以比市場上現有競爭對手更好、有足夠的差異化,就可在看似一片紅海中找到切入藍海的捷徑。 在明確的策略下,該品牌果然在4年間從沒沒無聞,至今不僅獲得「全球華人創新創業大賽」的「創新價值獎」,也賣出好成績,一天可以賣出2000包,月營收可達百萬以上。 設計思考找出產品原型 賈伯斯曾說,「許多時候,人們不知道他們真的想要什麼,直到你把成品放到他們面前。」發現茶團隊的產品創新也採取同樣的概念,在真正啟動「30 秒冷泡茶」的戰略前先進行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這個方法的精神就是做出產品原型(prototype),然後讓消費者試用。 就這樣,一場喝茶習慣的人類學實驗就此展開。他們先用最簡單的方式,製造出勉強可以搖出茶味的茶,在PTT上發問卷,挑出30位有喝瓶裝茶飲及手搖茶飲的消費者,發送10種口味、5種形狀的容器讓他們帶回日常生活中做測試。 有顧問業背景的他,在找精準客戶上真的有一套。陳翊榮精心設計了讓問卷效度提高的技巧,他讓受試者在實驗過後填一份上百題的問卷,請他們選出最理想的口味及容器組合,並支付每人1800元酬勞,最後一個題目這樣問:「若我們把你理想的產品組合給商品化,你願意支付多少錢預購?(這個數字將會從1800元裡支付)」。 一般問卷中,這個題目常常被亂填數字,因為沒有真實的感覺,但在這個設計下,卻讓填答者回應時更像真正的消費者選擇。最後結果有3成的人願意支付100~500元購買,且有高達9成的人喜歡「搖一搖、快速冷泡」的方式,只是還不滿意茶的味道,這樣的實驗結果讓發現茶團隊立刻找出產品方向:搖一搖的高品質茶。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