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alcolm Manners) 為了甩開莫里亞蒂教授的尾隨,福爾摩斯與華生曾在坎特伯里車站下車,並在這裡用了午餐。位於肯特郡的坎特伯里是如花園般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鎮,至今仍有一段羅馬時代的古城牆圍繞於此,由古城牆的西門進入可見到一整片花團錦簇的庭園風光,相當適合徒步散心。由於當地曾受到二戰空襲炮火的猛烈攻擊,有許多深埋地底的殘骸遺跡因而現身,包括一系列的古代餐具、器皿與生活飾品,今日在坎特伯里還專設了一間羅馬博物館來陳列這些物件。 公元六世紀時,羅馬教廷便派遣了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Canterbury,?—604年)於此設立主教座堂,因此坎特伯里是天主教會在英國傳教最早的落腳點,而原先的坎特伯里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也是英國最為古老的教堂。只可惜舊教堂在公元1067年被大火焚毀,今日的大教堂是十一世紀重修後的景物。今天到訪坎特伯里的遊客,也幾乎不會錯過這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World Cultural Heritage)、也成功躲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襲的代表性建築物。 坎特伯里教堂今日是英國聖公會(Church of England,台灣譯為英國國教)首席主教—坎特伯里大主教的主教座堂,這座教堂除了最早是由聖奧古斯丁奠基之外,還與三位英國著名的歷史人物有關。首先便是在英國歷史上最家喻戶曉的一段謀殺案:十二世紀的坎特伯里大主教湯馬斯.貝克特(Thomas Becket)遭到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屬下的騎士殘忍地刺殺在教堂聖壇旁。原屬於國王心腹的貝克特, 在公元1162年亨利二世為了能在干預教會事務而舉薦他擔任坎特伯里大主教,沒有想到當上大主教一職之後,貝克特立即表示教會權力完全獨立自主,足以凌駕王權,這就挑起了英國歷史上的王權與教權之間的矛盾鬥爭。 中古時期的王權與教權相爭,牽扯到許多土地的經濟利益、人事權的任命與意識型態的抗衡。當時的貝克特極度反對限縮教會權限的《克拉倫登憲章》(Constitutions of Clarendon),處處與昔日的主子針鋒相對,甚至後來在得知亨利二世私下為兒子舉行加冕儀式後,他霸氣地將舉行加冕的主教全都逐出教會。每天被宗教問題惹得焦慮不安的亨利二世後來隨口說了句:「難道沒有人可以幫我讓貝克特那傢伙閉嘴嗎?」沒有人知道這只是國王隨口的一句無心話,或是真想讓人替他讓貝克特永遠閉嘴,總之馬上就有四名國王屬下的貼身騎士立即趕到坎特伯里教堂找貝克特算帳。 貝克特原有時間躲藏逃命的,但他面對四名持劍的騎士仍就堅決他的宗教主張,直言亨利二世的過錯。聽到主子遭羞辱的騎士們哪能嚥下這口氣,四個人……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