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在《秋菊打官司》裡演的農婦一直要村長「給個說法」,電影的中心主軸就是要「討個公道」。
51屆金馬獎的餘波,沒想到發生在鞏俐身上,而且是由鞏俐的經紀人曾敬超發聲,對於這個餘波,我有點意外,但可以理解。
鞏俐今年角逐金馬影后失利是「非戰之罪」,她最巔峰的作品,當年因比賽規則來不了金馬獎,如今比她出道晚的大陸女星像是章子怡、周迅、李冰冰、秦海璐、李小璐都已經是金馬影后,呂麗萍、陳沖、湯唯也都金馬加身,鞏俐做為國際巨星級別,今年像個新生般首度坐在金馬影后角逐席上,最後要替別人鼓掌,也許她內心要金馬獎「給個說法」或「討個公道」。
鞏俐做為中國影壇最早被國際三大影展認定的世界級巨星,她今年對金馬獎糾織的愛與恨,深析原因應該來自於金馬獎的歷史演變,以及曾敬超所質疑的現行評審團制度,這兩件事看似各別,其實有所關連。
鞏俐與張藝謀、陳凱歌最巔峰的合作像《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當年因遊戲規則無法競逐金馬獎,不要說金馬影后,《霸王別姬》裡她演的菊仙,拿坎城影后都游刃有餘,可惜當年評審團建議一部片只能拿一個,最後給了金棕櫚。
鞏俐因金馬獎歷史演變、造成早年與金馬影后失之交臂,在今年鞏俐首度來金馬獎,坐在台下準影后席等待開獎前,這段因影史而錯失的美麗遺憾,應該在開獎前要先以較尊敬的方式提及或致意,但不論頒獎劇本、主持人、甚或頒獎人,都沒有想到這點。
結果取而代之是星光大道主持人「那要《歸來》先拿獎再說」,或是女主角還沒揭曉侯導就對鞏俐說「今年來頒獎、明年來拿獎」這些也許說者無心,但卻會讓鞏俐聽者有意的「刺耳」之音。
今天如果在頒獎台上,把鞏俐揚名國際的華人女演員地位先給個尊崇的定義,或許之後獎單揭曉,她情緒受到平衡的安撫,不致於出現較大的反應。
陳湘琪今年《迴光奏鳴曲》表現傑出,頒發女主角時,頒獎腳本也沒有適時提醒鞏俐或觀眾,面對鞏俐的國際位地位,陳湘琪也是位可敬的對手,因為1994年兩人分別因張藝謀《活著》與楊德昌《獨立時代》,同時競賽坎城影展,也就是說,陳湘琪資歷也不輕,而且先後經過楊德昌、蔡明亮兩位大師調教,也一直在大學任教表演藝術。
再講到評審制度,金馬獎頒獎典禮開始有電視轉播,是仿傚美國奧斯卡,因而獎項的設定一如奧斯卡的細類產業獎項,行之多年贏得「華語影壇的奧斯卡」美譽,但我認為如今入圍或得獎的影片多數沒在台灣上映、加上小評審團制度,應該改稱「華語影壇的坎城」。
這應該也是鞏俐或曾敬超對金馬獎17人評審制度質疑所在。首先,鞏俐與金馬失之交錯的關係,如果在一個評審制度有歷史傳承的脈胳裡,譬如像奧斯卡是產業投票,投票人考量的因素會多些,譬如某位演員今年表現雖不是最出色,但以資歷或貢獻到了應該拿獎的時候,會引起投票者的主客觀考量。
我之前預測女主角得主是陳湘琪,但我說如果評審團認為鞏俐早該拿金馬而未拿過,頒獎給她是表彰遲來的榮耀,但顯然金馬獎不是奧斯卡,每年組成份子不同的金馬評審不會有這樣的思維。
金馬獎型式上仿效奧斯卡,但評審團卻年年更迭,評審只就當年的作品就片論片,鞏俐的現象如果發生在奧斯卡,由演員工會大規模的會員投票,就可能會有同業願意支持她。其次,小評審制度確實在給獎上可以被挑出瑕疵,女主角最後陳湘琪以一票險勝,這意味著17位評審團只有9位支持陳湘琪,8位投給了鞏俐,這樣投票數的代表值太小,誤差值又太大。也就是說如果17位評審陣容換人,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得獎名單。
5部女主角入圍片我最早看《迴光奏鳴曲》就猜陳湘琪會拿金馬影后,即使後來陸續看了趙薇《親愛的》與鞏俐《歸來》,演技各有精彩與感動,但我押寶陳湘琪的初衷一直沒變。
《迴光》是對白不多的獨立製片藝術片型,台灣過往由新導演拍這樣的題材,常流於沈悶乏味無趣,但《迴光》因為新導演錢翔是攝影師出身,敘事架構在靜謚美學當中散發一股引人入勝的魅力,這魅力功臣最主要來自從頭演到尾的陳湘琪,融合生命與生活情感歷練,加上本身學與教表演藝術的基礎,使影片非她不成立,放眼現今台灣影壇也找不出第二人能演。
但我對鞏俐畢竟是尊敬的,1992年我第一次採訪坎城影展,走在坎城街道上,法國或是其他國家愛看電影來坎城朝聖的人,看見我(華人)就對著我喊「Gong Li!Gong Li!」,那是中國電影人的驕傲,也是華人的驕傲,是我一輩子會記住的畫面。
麥若愚
資深媒體人、影評人、電影達人、電視廣播節目來賓,曾任金鐘獎、亞太影展、電影輔導金、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金穗獎、新加坡優電影等評審,台北電影節諮詢委員,電影分級審片委員。 著作《麥若愚的電影世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