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搬家時,把壞掉的三人份小電鍋給丟了,之後就一直過著沒有電鍋的生活。半年前看了某個部落客寫的悶燒罐廣告文之後也被燒到了,下手買了一個,想像自己也能夠悶煮出好吃的米飯料理。試了幾次後,發現飯的確會熟,但整體而言米心還是有點生,並不是十分美味,悶燒罐就被我晾在角落一陣子。
前一陣子爆發食安風暴,再加上暑假自日本回來後我也想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飲食,九月份開始每天都會打蔬果汁當早餐來喝,原則是盡可能依照時令購買當季水果,經常變換種類,注意糖份攝取量,注意水果是偏寒還是屬熱,混和搭配,而且可以加入低脂牛奶或者無糖豆奶一起打,也可以增加飽足感。另外,也可以加入無糖優格、堅果、加州蜜棗、純芝麻粉、純可可粉、亞麻仁籽、蜂蜜、黑糖薑汁、麥片……等。早上喝一杯之後,再煮顆水煮蛋帶到辦公室,也或者準備一些健康的堅果,中間肚子餓了可以墊一下。
而上個月還是又回頭買了一個大同電鍋,打算連午餐也都自己來。我想起很多年前,那時候也是每天早上煮糙米飯裝便當盒帶到學校去蒸,我想回到那時候的飲食,平時盡可能吃清淡一點。
悶燒罐於是又重回戰場。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煮飯,每一陣子吃的米飯配方可能不同,好比說前一陣子是豆類很多的雜糧米,這一陣子就是單純的十榖米混一些花青素含量豐富的黑米來煮,也或者紅豆或薏仁。另外切一些胡蘿蔔,或花椰菜、玉米粒、丁香小魚、熟香腸、鮭魚片、雞肉,變化無窮。飯煮好悶一下後,再加一點薑黃粉拌一拌,香氣飄散出來,然後裝進悶燒罐。我也懶得用熱水預熱了,反正就直接裝進去,溫度還是可以維持得很好。
悶燒罐的好處是很節能,中午不必再蒸便當或者微波,打開來就是熱呼呼的飯菜。但缺點就是所有的飯菜都醜醜地混在一起,沒辦法像日本媽媽準備的便當一樣打開來叫人驚呼好豐盛。
我想哪個牌子的悶燒罐不重要,重點是合格的材質就好。或許也可以準備兩個,一個帶飯,另一個若天氣冷煮了一鍋肉湯,早上加熱了可以放進來,這樣午餐就更豐富了。
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反而也不是真的很約束自己不可以吃零食。人總是不能過得太壓抑,粗茶淡飯為的就是培養自己面對真正好吃的食物時能夠珍惜而且懂得吃出真味道。我們畢竟吃了太多妨礙味覺的加工食品了。
曾野綾子在《晚年的美學中》書中提到,我們現在不管有沒有伴,都要為一個人的老後做好準備,要避免失智,最好就是自己購物,以及為自己料理三餐。我非常同意。在採買食材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到營養是否均衡以及食物來源是否乾淨,而在準備料理的時候,洗洗切切的,也能夠靜下心來,慢慢體會那種與手邊食材的「互動」。儘管我為自己準備的午餐根本算不上是什麼料理,卻還是能夠藉由每天的這二十分鐘,表達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注與在乎。
海明威教作家們如何過日子,我想這對我們多數人亦是真理:「試著學習呼吸的時候深呼吸,吃東西的時候真正地品嚐食物,睡覺的時候真正入眠。盡可能真正地過生活,想笑的時候開懷大笑,憤怒的時候盡情發洩,學習真正地活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