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府的施政未能考量全民利益,甚或傷害大部分民眾權益,如同鯊魚吃小魚,那麼即使透過網際網路宣傳,鯊魚還是無法被美化成鯨魚。例如:政府施政所引發的食安風暴、紛擾未定的十二年國教、永遠買不起的房價、不動的實質薪資、兩岸交流紅利被寡頭壟斷,這些就是鯊魚,而網路的社群網站(例如:臉書)、即時通訊軟體(例如:Line)就是照妖鏡。
政府的政策是涉及眾人的事務,那絕對是相當麻煩的事,因此貴在政策細膩度,且能落實執行。若政策引發大部分民眾的紛紛擾擾,則在網路之互聯網的強大、迅速擴散效果,絕對被批得體無完膚,主政者支持度將再度探底。
網路形成的影響力,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精進,愈來愈無遠弗屆,也逐漸無年齡、階級的障礙與限制。在社群網站,透過按讚之傳播蔓延,以及即時通訊軟體的互聯效果,有如數學之等比級數的快速延展,體現出來民眾愈來愈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
過去政府的施政,主要是藉由記者會、新聞稿、接受採訪,透過報紙、電視、雜誌傳播給民眾。此部分就民眾接收政府訊息而言,屬於間接方式,報紙、電視、雜誌扮演中介功能,這是「間接媒體、間接傳播」。此時民眾比較屬於資訊接受者,而民眾在資訊傳播只能透過聊天、打電話,傳播介面比較單向,而且速度慢。
然而網路之社群網站與即時通訊軟體是屬於直接媒體,其提供訊息傳遞、交流平台,而民眾「人人可成為記者」,把所見、所聞與感想貼文、貼圖、貼照片分享給鄉民,因此網路之社群網站、即時通訊軟體是屬於「直接媒體、直接傳播」。由於是直接抒發給自己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形成鄉民、「婉君」社群,自然有共鳴、「揪甘心」,而且比較沒有利益關係,使得直接媒體的影響效果,遠遠大於間接媒體。此時民眾不再僅是訊息的接受者,也是傳播者,而傳播管道互聯、多重下,影響層面日益廣大。
網路在去年十一月底的選舉與公民運動更是具體的展現效果!過去選舉要廣印實體文宣、遍地插旗幟、大買電視報紙廣告,去年台北市長選舉則大大失效;反而是社群網站、即時通訊軟體發揮鄉民凝聚效果,直接媒體、直接傳播戰勝間接媒體、間接傳播。由於社群網站、即時通訊軟體成本低廉,有可能會大大降低未來政治人物的「真正」選舉經費,亦降低對財團捐款的依賴,可能有助於提升台灣的政治清廉度。
再者,過去政治活動要靠組織、遊覽車動員,現在公民運動則透過社群網站、即時通訊軟體「撂人」,其多重、互聯之驚人延展效果,居然有數以十萬的撂人效果,令人驚嘆。然而重點不在於誰能透過網路撂人,而是政府為何讓民眾會受網路影響而聚集表達不滿。政府不要只問民眾怎麼了,而是民眾在問政府怎麼了!若政府施政得民心,有誰有能耐可透過網路撂人!
近來,政府開始求教於網路大神級人物,想要更了解網路之直接媒體、直接傳播效果,但是我要再次強調「網路不會把鯊魚變鯨魚」。每次坐捷運看到人人在滑手機,突發感想是「賈伯斯改變人們的生活,也打敗施政不佳的政治人物」,執政黨必須謹記不要再製造網路的鯊魚。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