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拍桌試問蔡英文的髮夾彎


【好心肝.好健康】電子報提供您最正確的保肝之道、最即時的肝病治療新知,以及與您切身相關的健康訊息。 水果奶奶的活動行程,如果劇團的演出訊息,還有更多更多的戲劇相關活動…,【如果愛抱報】通通報給你知!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5/03 第373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大水沖進龍王廟
聯合報社論 聯合/拍桌試問蔡英文的髮夾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520後 兩岸經貿關係如何維繫
民意論壇 不改革 還會毀千萬個翁啟惠
聯合筆記/反送禮的蘇院長
象牙塔閣員 小心荒謬決策風險
減工時、增效率 讓員工去運動
善待移工,疼惜出外的囡仔
外傭可「資源共享」借你用…
資源集中頂大 卻喊公平競爭
美中兩極競合/認同、安全、發展 台灣新三難困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大水沖進龍王廟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林全內閣尚未上台,就有閣員被嗆該下台,且噓聲皆出自自己人。

曾任屏東縣長的候任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談瘦肉精美豬,謂「哪有能耐不開放」。屏東縣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長成是台聯黨籍的縣議員,他率團赴美國在台協會抗議,要求林全撤換曹啟鴻。

候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在臉書批評文林苑事件的王家,並嘲諷支持王家的「文藝青年」。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指張景森「將守護家園者當成敲建商竹槓的無賴,嘲笑聲援者是人家的工具」。太陽花人物林飛帆則說:張景森的發言已明顯不適任內閣閣員。

曹啟鴻與張景森所受批評,皆來自泛綠陣營。無獨有偶,由太陽花分生的「經民連」、「民主陣線」等社團,也對民進黨版的兩岸監督條例表示抗議,要求民進黨「踹共」,否則只有拍桌子。

文林苑事件、美牛美豬事件及兩岸監督條例事件等,皆曾是民進黨藉以獲得強大地氣的寶庫。現在因即將執政,蔡英文說「不要怕調整」、「要有作為執政者的責任感」,所以曹啟鴻、張景森和監督條例才會一個接一個出現了髮夾彎。

眼看民進黨前面必是九彎十八拐的路程,如果連都更、美豬及監督條例的彎都轉不過去,那麼,蔡英文敕封的「天然獨」就更難繞過去了。

民進黨是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在野黨,因此造成泛綠陣營今日演出大水沖進龍王廟的場景。現在談「執政者的責任感」,民進黨臉紅不紅?

   
聯合報社論
聯合/拍桌試問蔡英文的髮夾彎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隨著蔡英文政府人事到位,新政府的政策也開始接受各界檢驗了。從兩岸立場、電價漲跌到美豬進口等多項重大政策,選前主張已引發爭議,選後轉彎更令各界譁然。然而,在準內閣的「共識營」上,蔡英文似乎只把各界的譁然歸咎於準閣員「八秒鐘的失言」。

在朝執政,要調整在野時的不成熟主張,以免硬幹造成無法收拾的政策災難,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在現實權衡下利大於弊的政策轉變,自不必一概否定。不過,自詡將是「最會溝通」的新政府,不能在網路熱議的「蔡英文的髮夾彎」上急馳而過,卻連一點像樣的說明都吝於提出。當然,若因提不出像樣的說明,而寧可閉眼咬牙飆出彎道,則更可怕。明明大家看到彎道已近在眼前,卻看不到過彎技巧,但聞「還沒定案」或「沒預設立場」等話術,難道想趁人們在彎路上暈頭轉向之際倏忽甩尾?

蔡英文強調溝通,而且是具有民進黨特色的溝通。三月拜訪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四月會見環保團體,蔡英文都表示要把民進黨內的「拍桌子」文化帶進新政府,希望大家時時提醒執政團隊,「如果有必要,你們也可以拍桌子」。

若以「拍桌」作為溝通方式,就民進黨立場反覆的政策而言,數一數可以拍桌的議題已經一手數不完;甚至,算一算應該準備掀桌的各類團體,恐怕也算不清了。而如果只把「轉彎」問題簡化成「失言」風波,那該拍桌加掀桌的,更不知凡幾了。問題在,會不會有人拍桌是一回事,拍桌之後有沒有效又是另一回事。

先問,會不會拍桌?觀察重點,在各個社會運動團體的真本色。對學運、工運、環運等團體而言,民進黨不僅是其在立院衝撞的前鋒,更是並肩街頭浴血的夥伴,雙方關係一向「是友非敵」。但以扁朝為例,民進黨登上廟堂之後,昔日理想與街頭戰友皆可拋,正是社運團體的難堪處境。究其原委,或因若干社運人物被收編後,加官晉爵,囊括資源,當然噤聲,甚至曲意附和;或因從意識形態出發,既然打倒國民黨目的達成,其餘都好說,畢竟「歹子嘛得惜」。至於那些堅持初衷者,獨行躑躅,恐怕就無力拍桌了。

蔡英文顯然了解在朝與在野的不同考量,以及政府與社運之間的必然緊張,因而以鼓勵「拍桌」來寬慰環團。如果蔡英文聽到環運律師詹順貴入閣,「心裡顫抖一下」,那麼各路社運團體面對綠朝戰友將採取什麼立場,就更值得思量了。以美豬為例,民進黨過去反對立場鮮明,如今卻說「哪有能耐阻擋」,已為轉彎預留退路了;而社運團體昔日痛責馬政府時的疾風暴雨,如今卻已化作蔡英文髮夾彎上的和風細雨,這符合民眾期待與社運團體的自我定位嗎?

再問:拍桌有沒有效?觀察重點,則在國民黨能否奮發再起,以及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搖擺投機有多大的容忍度。國民黨大選潰敗後,一蹶不振的情況至今尚未平復,如果走不出內鬥與失志的惡性循環,連嗆聲和抗議都沒本事的國民黨,如何用拍桌文化來監督新政府?

但就算在野黨再弱,無論如何,執政者的政策轉彎或固執不變,最後仍須通過民意觀感的檢測,沒有遁逃的餘地。如果急轉彎說得出道理,也拿得出實際成果,再怎麼險峻的髮夾彎,自然也能安然通過。然而,如果言行反覆只為投機取巧,卻難以言之成理,徒然暴露自己缺乏價值信念與一貫立場,甚至讓民眾看破其奪權野心與攪局私心,那就有失速或墜崖之險。

執政之路蜿蜒曲折,過彎必須謹慎;若不理性務實,即沒有永續執政的可能。蔡英文車子已經開進了髮夾彎,如果容我們拍桌而問:新政府做好務實執政的準備了嗎?林全內閣做好決策轉彎所需要的說明和道歉了嗎?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520後 兩岸經貿關係如何維繫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自1月大選後,兩岸經貿關係就進入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北京軟硬兼施要確保台灣不會超越紅線;而我方則堅持在新民意下引導兩岸現狀。若以馬政府八年為比較指標,接下來幾年的兩岸關係,冷卻倒退大概是無疑的。不過兩岸經貿互動向來是產業先行,因而如何確保官方降溫不影響產業互動的溫度,才是關鍵。

未來一年兩岸都面對許多經濟變數及挑戰。貿易與投資一向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但過去一年進出口都持續負成長,短期內不易顯著反轉,而本國及外人投資的狀況也未見改善。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國發會前幾天公布3月景氣燈號,已經連續十個代表衰退的藍燈,成為史上第二長的景氣低迷期。

中國大陸經濟的挑戰也不少。經濟成長持續維持趨緩的「新常態」(今年第1季6.7%),殭屍企業及產能過剩導致企業負債已經到達警戒線,但減產等結構改革措施又因各地下崗工人的社會動亂,很可能會放緩速度。簡單的說,在經濟前景的不確定高於成長率的基本情勢下,兩岸領導人的共同期望,應該都在於降低或控制其他變數,以免使情勢更加複雜難解。

話雖如此,面對台灣新政府,大陸仍如慣例開始採取政治外交及經濟手段,一方面宣示立場,二方面有意藉由經濟條件改變造成之壓力來影響新政府的立場。因此陸客人數減少、現有兩岸協議的空洞化,以及尚未完成協商的協議暫停談判等,都是已經是隱約出現的風險。台灣也在設法擺脫對大陸的依賴,分散市場、移轉貿易焦點。二者相加下,說兩岸經貿關係的前景黯淡已是客氣的說法。

對於兩岸政府而言,固然都受到各種內、外部政治因素及基本立場的拘束及限制而在立場上各有堅持,需要相當時間相互試探磨合,但對於經濟互動,我們建議兩岸應盡力維持克制不要把企業當成棋子,將市場的決定還給市場,各取所需互蒙其利,才是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政策方向。

對台灣而言,重點在不要將兩岸產業互動妖魔化。台商赴大陸投資不但不是台灣的罪人,反而是過去20年經濟成長的基礎。16年前,在扁政府「積極管理」下台商仍積極加碼投資大陸,馬政府完成了ECFA及20餘個兩岸協議,也未能減緩近期台商的退潮趨勢。這些經驗的意義在於人為政策固然有政治考量,但實際上很難改變市場的實際運作,因而政府可以引導經貿重心的分散,但並無必要放棄中國市場。

需要給予台商的協助,包含兩岸經貿協議的推動、投資保護、產合對話以及貿易障礙的調處,都應該維持相同的關注;特別是隨著兩岸官方互動的冷卻,兩岸民間、產業交流反而更加重要應給予支持。

對中國大陸來說,台商的重要性固然在降低,但迄今仍是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推手之一,也是兩岸互動的基礎。陸方介入改變兩岸經貿條件,已然具有經濟制裁的性質,制裁的目的在迫使順從,手段強烈但代價也高。更重要的是直接感受到制裁效果者,不是政府而是台灣業者;此舉不但對台灣人心向背的影響不容易預測,更坐實了「兩岸經貿=高風險」的質疑,壓縮了兩岸的政策迴旋空間。

放眼未來,兩岸服貿及貨貿協議的後續成為重要的觀察指標。按性質,協議談判無疑是官方互動的一環,兩岸政府的放緩甚至放棄之舉當然都有政治表態的效果,但隨中國-東協及中韓自貿協定(FTA)的排擠效應逐漸發酵,台灣產業衝擊日增,關係冷卻帶來的衝擊將由業者承受,並不符合兩岸長期利益,況且政治上之目的還有很多的工具可以達成,不應拿企業當祭旗。反之,持續改善兩岸產業互動的環境,追求在經濟上互利雙贏的思維,或許才是兩岸關係可長可久的基石。

   
民意論壇
不改革 還會毀千萬個翁啟惠
吳建輝/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台/聯合報
浩鼎案爆發後,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先稱病滯美,嗣返國後,中研院旋遭士林地檢署搜索,翁院長並經傳喚,列為貪汙罪被告。立法院並由教育委員會決議之方式,要求翁院長辭職。翁院長自認醣分子研究,對於科學有重大之貢獻,同時,翁院長亦被視為我國離諾貝爾獎最接近之科學家,翁院長學術聲譽毀於一旦,並累及中研院,翁院長想必悔不當初。而一個國際級之傑出科學家,何以至此?

中研院的利益衝突與倫理規範,在六年前陳垣崇案時即引發廣泛討論,中研院並曾邀請相關法律學者演講,然而,由於中研院統治階層之偏聽,凡遇到意見相反之言論,即動輒以妨礙科技發展之罪名加之。因而,就相關規範之制定以及實施,僅剩下若干願意為中研院領導階層背書者。而浩鼎案爆發後,國人一片檢討聲中,中研院仍援引若干「法律諮詢師」之意見,認為翁院長並無違反利益衝突之疑義,翁院長有今日,實乃自取其辱,而中研院聲譽掃地,乃自取滅亡。

立法院決議要求辭職,士林地檢以貪汙罪名追訴,翁院長想必心生不平。翁院長於立院表示:對得起良心,但對不起中研院。並侈言:國家不是拿經費給科學家研究做興趣的,研究要有商業化的可能。誠然,科學研究(尤其醫學研究)若能對於國家社會做出貢獻,更彰顯研究之價值,因此,研究若能商業化並促進產業發展,實應鼓勵。然而,翁院長所錯者,乃在於:在此商業化過程中,自己插了一腳。而這就是利益衝突規範所要避免的。

現在翁院長想必孤立無援,因為翁院長成了藍綠政治人物的棄卒。浩鼎案,蔡英文之家族涉入其中,浩鼎解盲失敗隔日,蔡英文還特別為浩鼎加油打氣。同時,前國民黨高官楊世緘亦有涉入,未經公開的相關藍綠政治人物,想必還有更多。因而,翁院長成了止血的犧牲品。然而,台灣的生技產業發展,除了紅頂商人尹衍樑外,還有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的身影,現在的生技新藥發展條例,正是翁院長親自拜會時任行政院副院長之蔡英文,經時任立法院院長之王金平支持所制定。若說,翁院長係生技產業產官學錯綜複雜共犯結構之代罪羔羊,亦有幾分道理。

六年前,中研院信誓旦旦深刻檢討,今日,中研院高層個個忠心護主;而政治人物(即將就任的蔡總統,以及陳副總統)則如無事人一般,彷彿此事與我無關;立法院則以中研院為豬羊,磨刀霍霍。反正,殺了一個翁啟惠,還有千千萬萬的翁啟惠。而不思改革,毀了一個翁啟惠,還會毀了千千萬萬個翁啟惠。可我們的中央研究院,只有一個。

   
聯合筆記/反送禮的蘇院長
游其昌/聯合報
林全新閣即將上路,在新內閣共識營上,請來立法院長蘇嘉全開講。蘇院長不免俗地要強調兩院多溝通,要官員注意言行,最特別的是,蘇院長強調兩院要合作根除送禮文化,頗有要兩院攜手重樹廉潔新政的氣味。

官場好禮,自古而然,新官上任談簡政廉能,反送禮浪費似乎是最容易的「改革捷徑」。當年游錫 初任行政院長倡儉樸,反送花文化,差點惹得花農北上抗議;習近平剛上任厲行三公政策,嚴管消費,不僅當年餐飲禮品收入下滑,經濟也開始緊縮,後遺症之大,至今餘震未消。

蘇嘉全院長上任推三不,不收禮就是起手式,只是如今這把火要燒向行政院。可以預見的是,嘉全新政應該可以讓立法院少了幾盒爛蘋果,不會因而多了項福國利民的新法案。反送禮不是壞事,但絕不是國會議政的要事,國會議長分不清施政輕重緩輕則是件恐怖的事。立法院長不是廉政署長,國政百廢待舉,蘇嘉全偏選最輕巧的做,為個人擦粉重於為國會革新,虛矯的施政作為才讓人擔心。

別忘了,新內閣還沒上路,但「新國會」早已開航三個月。蘇院長上任時言必稱改革,要開放國會,沒有黑箱。對不起,朝野協商的密室依舊遭到批評;國民黨、時代力量抗議聲不斷,唯一的改變,就是將原本就有的國會轉播擴大給更多的網路頻道,結果居然成了部分立委拚「點閱率」的指標,對國會是更進步還是更添亂,有待檢驗。

蘇院長說,要推「委員會中心主義」。看看現在的運作,委員會依舊是藍綠召委綑綁官員的政治秀場,質詢離譜幼稚不談,監督無能,立法無方,偏偏就不是蘇嘉全和新閣關心的項目。國會亂象並沒因民進黨過半而改善,不僅綠營立委難習慣執政的「假斯文」,國民黨立委也學不會當在野黨,占領主席台都手足無措,連黃國昌都學會了作戲,「國會馬戲團」倒錯如故,連立法初階的改善都未見,蘇院長棄之不理,偏愛管兩院送禮,怎不荒唐?

過去十六年的經驗,不管是那一黨執政,國會亂象永遠是政治癱瘓的關鍵。三個月過去了,蘇院長不能有效改變立法院為正常國會,淨忙著「取消代訂高粱酒」的雞毛蒜皮瑣事,這種空言改革,淨演假戲的議長,怎可能會有憲政高度與能力協助國家發展,這樣的立法院,也註定林全內閣難逃國會掣肘宿命,讓人對小英政府新政難以期待。

   
象牙塔閣員 小心荒謬決策風險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聯合報
準行政院長林全在新閣共識營強調,執政如倚天屠龍,要劍及履及,謙卑謹慎,有招變無招。新內閣即將上場,博士從政近年普遍引起社會失望性觀感,其中出身象牙塔的閣員們經得起現實的操練嗎?

愛因斯坦說:「任何人閱讀太多,但是實際應用太少,就會淪落為懶惰思考。」學者並不懶惰,但如果一切只以理論為基礎,理想為直覺,民粹為思考,許多一廂情願的施政就會演成荒謬的結果。

聰明的人為何在關鍵的時刻卻做了荒謬的決定?社會心理學者的觀點是,荒謬決定有其多樣性,邏輯推理偏差、認知性偏誤、封閉的錯誤和隱性問題覺察不易都是主因,加上參與者共犯結構的推波助瀾,就會使得善意的解決問題初衷反而變成意想不到的災難。學者的過度自信的個性和過度理想的執著,正是懶惰思考和荒謬決策的溫床。

美國故總統尼克森曾批評學者執政和論政,認為學者們可以想入非非,鑽進荒唐可笑的學問堆裡。當權者卻必須牢牢盯著後果、影響和效益。從政者要和具體的事務打交道。新內閣普遍具有強烈的事件及趨勢思考偏好,值得警惕。

歐美國家政府為避免這種決策謬誤,針對重大政策除採用系統、動態、結構和心智模式整合型的決策思考,也採用電腦情境模擬。情境模擬的好處是能觀察記錄各項計畫、決策及評估的過程及背景中隱微不顯的相關因素,更精準地掌握人們心理認知及行為決策模式。

準經濟部長李世光初試啼聲,讓人對博士從政多了些信心。他對電價提出依不同時間、不同所得、不同用量及不同級別的動態計價方案,並採智慧電表將新能源納入電網結構,令人眼睛一亮。能源政策牽涉議題繁雜,對外要考量政治、經濟、社會、人口及技術等多重因素,對內要思考產電、輸配電和售電的相互關係,還要顧及時間的滯延效應及人們的認知差異,必須要有相當高的操作智商 。

操作智商是德國心理學家杜諾提出解決荒謬決策的良方。其精髓在面對複雜問題,知變權變以求變通,不會妄圖一招半式行遍天下,會因時因地因事因物,或靜觀其變,審慎分析,或邊做邊想,適時修正,或迅疾如風,立即行動。

環保、核能、年金、健保、兩岸和財政等等重大議題,疑難甚多,雜症不少,相互關連又相對影響,不能只有單一直覺思考,必須和其他因素和目標作通盤權衡。新內閣應多從系統動態的宏觀格局來思考國家政策,也微觀地審視當前的細節問題,見樹又見林,為國家社會當前困境找到妥善周全解決之道。

   
減工時、增效率 讓員工去運動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副/聯合報
前幾天因上台北開會,和大哥一起開車回家。談到勞動節放不放假這件事,大哥說:雖然星期一勞動節補假,但因為他服務的公司是外商,美國人不放假,他也要回來加班。弟弟、弟媳因為在園區與製造業周一得以補假,但平時工時很長的他們,陪小孩的時間實在有限。

這讓我想起在美國工作的第一年,就有四周假期,要安排假期旅遊或是回台探親都不是難事。雖平時工作壓力大,中午休息時間只有卅分鐘,但因有假期適時放鬆,加上年紀輕,根本不知道過勞這回事。但隨著年紀增加,加上台灣工作場域大多是責任制,工時過長的勞動者工作多年後常有體力或情緒耗竭感,即使身為老師的我們,也不例外。

相較於外國勞動者,台灣勞動人口年平均工時過高。據先前勞動部統計,台灣年平均工時比南韓、日本或歐美國家高;甚至比德國多出近一個月的工時。這種拉長的工時到底有沒有效率,有待商榷。

勞保局資料顯示,製造業、保全等支援性服務業,以及運輸倉儲業,為台灣前三大過勞行業;而需體力負荷的營造業,或素有「血汗醫護」的醫療業與社會服務業,也擠進前六大過勞行業。這些行業要如何減少過勞,本人提出三點看法:

一、用法律強制規定工時,尤其過勞會影響判斷力的行業。記得有一年在德國旅遊,旅行社業者要求司機多開一點時間來完成當天景點,結果很快就被警察攔下,抽出檔案檢視,開下重罰。這種攸關眾人生命安全的行業,工時規定要特別嚴格。

二、用健檢或篩檢找出職場危險因子,早期發現問題。很多職場都有它特殊的危險因子,比如辦公室電腦族容易有頸肩痠痛,只要簡單的人因評估與體能測試,就可以找出問題,減少過勞造成的骨骼肌肉系統傷害。

最後要建議老闆提供時間讓員工休息與運動。根據研究,平時上班只要有短短的休息時間做做伸展操,對員工的骨骼肌肉系統症狀改善就有很大效益。假期有時間多運動鍛練體能,更能使工作效率增加,這對育齡職業婦女尤其重要,因為他們是最沒有時間運動的一群人。

勞動節過了,大家還是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如果勞工們希望工時減少,也該思考和主管認真溝通一下,談談如何增加工作效率,以達到勞資雙贏的目的。

   
善待移工,疼惜出外的囡仔
李月治/服務業(台北市)/聯合報
看了聯合報「被遺忘的移工,六十萬隱形人口在台悲歌」專題報導,有許多感觸。移工從事著台灣人不願做的危險、骯髒、粗重的工作,為台灣經濟默默做出貢獻,卻不被看見不被善待,更屢屢傳出外勞悲歌,讓人不忍。

鄰居坐輪椅老太太請的印尼移工,總是笑臉迎人。有時我等垃圾車遇到她,她會善解人意地叫我不用等,她會幫忙倒,我很感激她。有一天我無意中在樓梯間聽到老太太的兒子用台語飆罵這移工三字經,看到我,鄰居尷尬地說:「伊啊,慢牛厚屎厚尿。」原來她去廁所久了點,雇主認為她在摸魚而罵她,我想起平日看到她細心呵護老太太的情形,難過地不知該說什麼。

我工作的公司也請了不少泰籍移工。蒸便當、打掃廁所、倒垃圾從來都是他們的工作。遇到淡季,他們還要幫忙油漆廠房,去老闆家以及老闆兒女家幫忙打掃、做家事,從工廠移工變成家事移工。

當然,大多數台灣人是善良的,還是有很多台灣人願意對移工伸出友善的雙手,讓他們感受「台灣是我家」的溫暖。

每每在公園看到推著輪椅的外籍移工,就想起那首《出外的囡仔》,七郎用滄桑的嗓音唱著:有時拵心內鬱卒/猶原不敢講出嘴/忍受一切酸苦味…他鄉的月無卡圓/他鄉的路無卡平/靠自己的勇氣…。我彷彿看到這些為了夢想,遠離家鄉的移工漂泊的身影,以及她們頭巾下藏著的歡樂、淚水、鄉愁,及堅忍的精神。

善待移工,疼惜出外的囡仔。因為當有一天,我們的孩子離鄉背井時,我們也希望他們在異鄉被善待,被疼惜。

   
外傭可「資源共享」借你用…
鍾邦友/高職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聯合報報導家事類移工工時超長,薪資微薄,明明做的是照護,卻往往被當成幫傭。我便曾經遇見過類似案例。

之前和某位朋友聊天,她不僅可以把外傭「借」給我們每天幾小時來照顧孩子,還細數自己如何有效率的運用這個人力資源。

這位外傭平常除了負責朋友家中大小事,還要照顧行動不便的公公,晚餐要在六點前完成,因為還要趕赴她姊姊家做晚餐,忙到約九點,再回來繼續工作到半夜一、兩點是家常便飯,周六日還得到姊姊家洗衣打掃。

兩姊妹「資源共享」,外傭工作量倍增,但要求卻完全沒有絲毫鬆懈,像衣服洗淨曬乾不是摺起來收好就可以,還得逐件(包括內衣褲)燙平,讓人難以置信。

我們婉拒了她的「好意」,這樣的故事不斷發生在我們周遭,有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看在移工眼裡,真的是這樣嗎?

   
資源集中頂大 卻喊公平競爭
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新北/聯合報
針對一○五高教危機,台大校長提出「大學存亡交給市場機制」、「讓大學教師可以開公司」的論調,令人遺憾。

這幾年國家對高教的預算有增無減,但所增之處大部分流至所謂頂大的學校中,其目的只在於去衝所謂的國際排名,這五年五百億的經費實際直接用於學生身上,讓學生提高其學習效益與能力者少之又少,若有者也不過其所謂領導培訓花錢讓學生去登山罷了。

大學市場機制在國外,原本是就是一個自由競爭生存規則,但國內長期保護幾個頂大的機制下,已讓整個高教資源過度集中於少數國立大學,這完全扭曲高等教育的發展,更失去自由公平競爭的機制。歐美的頂尖大學,並不依靠國家來扶植,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無不是依自己學校經費來經營,靠的自己學校的校友回饋,或企業界的贊助,讓學校得以競爭生存。

反觀國內的頂大,每年跟國家拿的錢愈來愈多,自己的校友對學校的回饋金,比例之低是令人存疑到底這些頂大校友對母校的認同度有多高。如果,學校都無法跟校友募款,為什麼要由納稅人的錢去補助這些頂大呢?這符合市場自由競爭的機制嗎?

另外,當一位大學教師可以到校外全職開公司,到底老師是要以公司營運為主還是要以學生學習為主呢?此種大學職校化的取向,個人覺得不必如此辛苦讓大學教師去校外開公司,而是直接修改大學教師聘用辦法,讓開公司的老板直接到學校上課還比較簡單,對學生的就業更有保障,學習也直接些。

或可說,當教育部擔心學校倒閉會影響到學生或教師權利時,倒不如訂定一個企業接收大學的相關辦法,此種大學安置方案,對企業和大學的發展或可互蒙其利,大學就可以教導出符合企業需求的學生,學生也可以真正學以致用,不再有企業界的感嘆,現在的大學生是不符合業界的實際需求。

台灣的高教已在過度保護政策下,扭曲變形。學費的凍漲表面看來是保護弱勢學生,但實際上卻是造成更大貧富差距,更無法有自由競爭效益,同樣地對頂大集中經費補助,也無法補到弱勢族群。

台灣的大學確實該倒的就讓它倒,但請教育部以公平自由的機制讓大學自生自滅,不要設定過度量化的標準來強迫大學退場。特別是新政府即將上台之時,想清楚台灣高校該何去何從?不要把頂大排名認定是提高台灣高教的唯一方法,解決高教不平等競爭下的貧富差距才是高教真正目標。若能夠讓弱勢者可以透過大學學習而翻轉其經濟弱勢的困境,那才是真正翻轉教育。

   
美中兩極競合/認同、安全、發展 台灣新三難困境
鍾錦墀/台經院國際處副研究員(基/聯合報
面對大陸與甘比亞建交、大陸表達代為申請亞投行會籍、肯亞與馬來西亞詐騙案台籍公民遣送事件,以及台灣代表在比利時國際鋼鐵會議遭驅離,或甚至五月可能生變的WHA大會,似乎多被解讀為兩岸關係氛圍變化所致。然而,更大的圖像其實是全球政經結構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兩極化。相較之下,兩岸關係只是單純反映東亞區域權力配置的縮影。

台灣的戰略選項受限於兩極化的制約,正面臨自我認同、經濟發展,以及安全保障的新三難困境。「三難困境」(Trilemma)為國際金融市場的經驗法則,意指經濟體無法同時實現資金自由流動、維持穩定匯率,以及維持有效的貨幣政策,必然只能三選其二。三難困境也可運用於氣候變遷,如確保能源安全、推動能源公平,以及維護環境永續。

美中藉由經濟發展、軍事布局及外交結盟等方式相互較勁,權力板塊衝撞最激烈的當屬東亞區域。首先,以軍事安全角度而言,兩海(東海與南海)、兩岸,以及兩韓事務,就屬於美中權力對峙的範圍。其次就區域整合而言,由APEC到東協加三、東協加六、亞太自由貿易區,到TPP與一帶一路、RCEP,正好見證東亞區域權力結構由單極、多極,到兩極化的發展歷程。

在單極體系結構中,安全事務多數由美國單方面定義。在多極體系結構中,當事國對安全事務有相對較大的自主權。在兩極體系結構下,安全事務則幾乎完全受制於美中競合結構。

台灣總體戰略的新三難困境,既然無法同時達成認同、安全與發展等三項戰略目標,當退而求其次,亦即追求其中兩項戰略目標時,需針對無法達成的第三項目標進行風險管理。當台灣選擇要維持自我認同、又要美國提供安全保障,即應慎防兩岸關係惡化對經濟發展之衝擊。若選擇要擴大兩岸經貿合作來發展經濟、又要尋求芬蘭化中立政策,則應留意對自我認同的削弱作用。最後,如果選擇要維持自我認同、又不願意放棄兩岸經貿合作之利益,則將面臨以極大成本追求安全保障。

換言之,台灣如要確保自我認同、又要安全保障,可能會犧牲經濟發展;如要經濟發展、也要安全保障,可能會削弱自我認同;如要自我認同、又要經濟發展,只能建構足以嚇阻威脅的軍事力量。整體而言,對於新三難困境的路線選擇,必將決定台灣下世代的戰略輪廓。

   
腸道不老過敏少!養腸計畫這樣做
每每換季就是打噴嚏大戰,你也是過敏一族嗎?要抗過敏就先提昇免疫力!近來提昇免疫力的做法就是先養腸,腸胃健康了,人就健康。與我們一起做好養腸計畫吧!

《蝙蝠俠對超人:正藝曙光》DC英雄團結救正義
說到近期的影壇盛事,當然首推蝙蝠俠對超人的上映,不讓Marvel的復仇者聯盟專美於前,隨著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狂賣,超人:鋼鐵英雄也成功重啟,DC漫畫的眾英雄終於有機會齊聚一堂,打響頭陣的第一砲。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