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法治被當成林全的伴手禮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5/26 第375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只不過是一隻魚
聯合報社論 聯合/法治被當成林全的伴手禮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稅改方案——從遺贈稅改革談起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湯唯的信與馬英九的字
少年弒母 天下父母都打顫
太陽花學運若在美國 衝白宮恐會吃子彈
高教南向政策 別搞去中國化
服儀自主權/不愛穿裙子的 就脫掉吧
服儀自主權/尊重學生想法 要符身分
古金水 田徑場上永不放棄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只不過是一隻魚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綠島龍王鯛事件引發偌大風波,殺魚的民宿業者不但遭眾聲撻伐,還可能面臨罰鍰及法律責任。他雖公開道歉,但從動機面去追究,除了貪財,對如此嚴重後果想必始料未及,很可能一開始即心存僥倖,「只不過是一隻魚嘛」!

龍王鯛,多麼美麗,多麼稀有,曾留給多少遊客對綠島的珍貴回憶!但在某些人眼裡,不過就是一隻魚,可殺來吃,可捉來賣錢。很多人對自然界的態度依然如此,以為萬物的存在,不過是為了滿足人類的欲求。這種心態一日不改,就難免砍樹、盜象牙、吃魚翅等行為持續下去;可能也永遠想不明白:怎麼會有人為了救濕地而阻擋開發案?怎麼會有人為了護白海豚而杯葛石化園區?

好在,漸漸有更多人加入推廣永續概念,呼籲人類應與自然萬物相依存。龍王鯛事件是一個慘痛教訓,心存「只不過是一隻魚」的貪念者,應被教育看看另一極端的故事。例如,金山的小白鶴事件裡,一隻遷徙過冬的小白鶴,迷途落腳台灣,引起保育人士注意,不但在新北市金山區成為關心注目的對象,甚至鼓勵了當地農民加入「友善耕作」計畫,希望藉機打造出生態共生區,連附近國小都順勢推行生態主軸的機會教育。

只不過是一隻鶴,形成如此美麗的良性循環,鶴和人共同受益。那些因「只不過是一隻魚」而起貪念者,能不有所省思、有所覺悟?

   
聯合報社論
聯合/法治被當成林全的伴手禮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林全上任的第一件公文,是批准內閣人事命令;第二件公文,則是批示撤回對兩年前攻占行政院的學運入侵者之告訴。此舉,不論是象徵著林揆對太陽花學運的「獎賞」,抑或「報恩」,他都把國家法治當成了自己的政治伴手禮送掉了。

如果林全願意多花一點時間說明他的用意,諸如:為了顧及青年學生的大好前程,使他們不致卡在司法訴訟,也為了讓社會共同療傷止痛云云;或者,他在整體善後問題上提出更完整的解決,諸如:公開說明入侵公署之不宜與不法,但考慮到學生之特殊身分情有可原;同時,也相對要求學運分子撤銷對警察「殺人未遂」的告訴。如此,政院撤告之舉,或許可博得更多社會的支持與諒解。

然而,林全只粗糙地說,這是「政治事件」,而非單純法律事件。他還強調,太陽花學運的訴求,現已普遍成為「社會共識」。言下之意,自己認同的社運就可以超越法律、踐踏法治,而不擇手段?

用「政治事件」作為撤告理由,顯示林全在政治上不是太過天真,就是太過傲慢。太過天真,是因為作為行政院長,他竟看不到其中有更重要的法治及公權力尊嚴需要維護。太過傲慢,是因為他得意於大權在握,可以獨斷獨行,因此就連犧牲警察尊嚴、社會秩序、國家法治亦在所不惜,連說明都一概省略。試想,如果「政治事件」的理由這麼好用,那麼最近本土社團以「扁何罪之有」高呼赦扁,對蔡英文總統而言,以政治為由信手簽下特赦公文,恐怕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吧!

腦筋清楚的人都應該看出:太陽花學運當然不是單純的政治事件,而是林全把它裹上了政治的外衣。這可以分成三個層面來討論:第一,從動機看,學生因為反對服貿協議「卅秒強行闖關」的程序不當而發動示威,進而占領立法院,並演成長達廿四天的抗議運動。這項抗爭的動機,可以看成是「政治性」的,殆無疑義。

第二,但從行動看,在正常民主國家,示威活動應在可供公眾集結的廣場、街道進行,絕不容許「占領」公署,因為這將癱瘓政府機構的正常運作。學生占領立法院,若發生在美日或歐洲國家,早就被警力排除;但在台灣,因為馬政府措手不及,且議長王金平及朝野立委因不同盤算而不願驅逐學生,默認占領的正當性。也因此,在占領國會的部分,學生並未受到司法追訴。但另一部分學生貪功躁進,突然發動攻占行政院,任意毀損辦公室。這種作法,不僅視法律如無物,更嚴重踐踏了公權力,政府若不追訴其責任,豈不是在鼓勵民眾越法踰矩?

第三,從行動的後果看,立法院是代議機構,要休會或易地開會不難;但行政院則是國家行政中樞,學生和群眾攻占行政院,若不設法排除,整個行政體系次日便將陷於癱瘓,這絕非社會大眾樂見的景象。再說,若學生攻占官署可以輕易脫罪,而警察執行公權力,卻遭學生和社運律師控以「謀殺」及「殺人未遂」;這樣的對比,豈不是在塑造錯亂的價值?如果林全撤告學生卻不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甚至不相對要求學生撤告,今後警方誰願認真執行公權力?

我們認為,林全利用撤告來表達某種社會和解之宣示,固有值得積極看待的一面;但問題在,他提出「這是政治事件」的理由卻是錯誤的,他吝於用多一些理由來說服社會大眾的態度是不符合其高度的;甚至,他說太陽花的訴求已普遍成為「社會共識」的說法,其實也強暴了許多民意。更嚴重的是,他把台灣的法治當成伴手禮奉送給太陽花,確實傷害了民主法治。

無論如何,急急於在第二件公文批示撤告太陽花,暴露了林全內閣施政的本末先後欠缺整體考量,不以民心為念。如果這就是民進黨摩拳擦掌的「轉型正義」第一課,結局恐怕要讓人失望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稅改方案——從遺贈稅改革談起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新任財政部長許虞哲表示,下月將提出短期稅改方案,前提是「有些減就要有些增」。在此之前,新政府其實早就明確主張以調高遺贈稅作為長照財源,因此可預期遺產及贈與稅在短期內一定會調高。

說起遺產及贈與稅的改革,充滿了歷史的弔詭。其實最早主張將遺贈稅廢除或調降稅率至10%的,是2007年總統大選時民進黨的候選人謝長廷,國民黨則以「選後召開賦稅改革委員會」緩衝。選後賦改會的研究認為,50%的稅率確實太高,但以提高免稅額、扣除額為優先考量,因為如此可以有效減少納稅件數及徵納成本,稅損不大,又維持公平性;其次才是調降稅率至30%。若稅率調降更低,則指明「所得稅制的改革要同步實施,開徵奢侈稅,引導回流資金投向公共建設或民間生產事業投資」等搭配條件。

但財政部並未採納賦改會的建議,逕自把遺贈稅累進稅率調降至單一稅率10%,遺產稅免稅額調升至1,200萬,贈與稅免稅額更調高至220萬,在立法院瞬即通過,成了國民黨政權兌現民進黨競選支票的怪象。而大幅降稅又毫無配套措施,使得台灣從2009年起回流的資金幾乎都投入房地產,造成房價飆漲,民怨載道,從而導致國民黨近年選舉的全面潰敗,也促使政府研訂課徵奢侈稅和房地合一稅。

因此,必須先釐清遺贈稅調降後的問題,才能提出務實的改革之道。從稅收來看,扣除台塑王家的特殊狀況、公告現值調整及時間落差因素,遺贈稅收額或占總稅收比例都下降;而徵稅案件平均的總額、淨額反而因免稅額、扣除額提高而大幅增加,且徵稅案件的總數或占核定件數的比例銳減,可見得遺贈稅的大降確實誘使資金大量回台,但對稅收的貢獻卻抵不過大幅調降稅率的衝擊。

而觀察遺贈稅的結構變化,發現贈與稅逐年遞增,遺產稅則遞減,現已各占一半,顯示贈與稅仍然是民眾租稅規劃重要的一環,其目的不是規避遺產稅,而是願意以增加一些繳贈與稅的方式,大幅減少所得稅負,因為個人所得稅稅率和贈與稅差距很大,尤其去年實施富人稅而將最高稅率提高至45%,更加強贈與的誘因,也因此衝擊所得稅制的公平性。

此外,遺產稅的平均有效稅率(即遺產稅/遺產總額)因2009年的減稅而降低三成,但按遺產總額十分位比較,發現遺產總額較低者(前五分位)有效稅率提高,遺產高者有效稅率反而降低,顯示遺產稅調降降低了累進程度,減稅利益歸由財產較多者享受更多,在在顯示遺贈稅的調降反而使得財富分配更不平均。

因此,遺贈稅的改革方向目的應在於促進財富分配平均,尤其要防制藉贈與的規劃而規避所得稅。具體的作法就是,在稅率方面提高遺產稅的稅率至少到20%,贈與稅的稅率不妨提高至22%以上。在稅基方面,目前贈與稅的免稅額220萬是全球最高者,應適度調降至150萬元以下。夫妻間贈與免稅之規定等於提供兩倍的免稅額,應當取消,不動產的「時價」不應採用公告現值,應以金融機構的鑑價或具公信力的估價為準。

至於改革能否明顯增加稅收,則不容太過樂觀。畢竟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公平與效率難以兼顧,2009年大降遺贈稅既可誘使資金回台,則加稅必然驅使資金撤離,稅率提高愈多,稅基萎縮愈大,且富人甚至在政府規劃階段就提前反應;如果稅率提高不多,稅基擴大有限,稅收不可能增加太多。再說,遺贈稅和地方政府共分,未來在認定「增加的稅收」方面恐有爭議。建議新政府長照制度別只寄託在遺贈稅加稅,最好另籌財源。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湯唯的信與馬英九的字
張立/聯合報
如果無意間收到一封手寫的信,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最近一部賣座不錯、由湯唯主演的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藉著一本書,讓身在洛杉磯及澳門的男女主角,在陰錯陽差的美麗誤會下,搭上了線。因為書信的交流,兩人從原本極盡惡毒的詞彙交鋒,到後來卻彼此依賴;即使從未謀面,甚至對背景、名字都一無所知。

手寫的書信,牽起兩人情緣,字雖不美,卻深刻讀到對方的心;若是line或臉書,只會換來一張貼圖,永遠不會有這樣的溫度。

前總統馬英九最近有三次用毛筆寫字而上了新聞;一次是他在卸任前一周,用毛筆批准翁啟惠辭呈;二是在卸任前兩天,應聯合報之邀,寫下就任八年的感想;第三,在臉書粉絲頁自嘲錯認鹿茸,罰寫三遍:「鹿茸是指中藥單方中,雄鹿還沒有骨化長滿絨毛的幼角」。

馬英九這三件事,網路引發熱議,焦點集中在他的毛筆字。大陸網友驚豔馬娟秀字跡,還戲稱要開個書法班,一定生意興隆。如果這些都換成電腦打字的公文書,有誰想看?

現代人普遍用電腦取代了筆,學校已經沒有書法課,老師以PPT取代寫黑板,學生用電子檔交報告,連以前在課堂偷傳字條的小把戲,都已被即時通取代;辦公室當然更是全面e化,連公文簽字都省了。

坊間最近掀起一股鋼筆風,有愛好者成立社團,分享關於鋼筆的知識、展現不同類型鋼筆寫出的字體。這群以文會友的鋼筆愛好者不少是年輕人,沒因電腦而忘記了筆,一樣是從手寫字創造出人心的交流。

湯唯在片裡有一句廣為流傳的金句,說著「信是千里之外的一雙眼睛,它能看見你的心,不管是危險的念頭,還是下流的欲望」。一筆一畫的手寫字,有時是疲累下的潦草,有時是憤怒後的零亂,讓接收者有著更深刻的感受。

宋朝詞人李清照在思念夫婿趙明誠時寫的《一剪梅》,「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那時的她,多麼希望收到遠方的書信;以字寄情的愛情篇章,淒美又震懾人心。

湯唯、馬英九、李清照字裡行間都有故事,有空時不妨提起筆,寫封信寄給自己,看看落筆時是怎麼的心情。

   
少年弒母 天下父母都打顫
彭懷真/東海社工系副教授(台中市/聯合報
青少年犯罪是最嚴重的社會問題嗎?台灣多次的民意調查都顯示如此。表面上,比青少年犯罪嚴重的問題固然很多,但人們特別在乎,因為每一位青少年兇手都觸動為人父母的心,甚至可能撕裂大人的心,擔心自己的骨肉有一天會讓自己在絕望與痛苦中死去。

這次向姓少年殺害母親,極為恐怖。他預謀,又說服了昔日跆拳道高手的好友幫忙。先由朋友重擊母親,他利用此時搜刮錢財金飾,然後頻頻踹母親,一個多小時後拖行到另一處,拿出水果刀割母親的頸十幾公分,讓母親慢慢流血致死。母親慘死,他毫不在乎,變賣金飾手機,四處訪友吃喝玩樂。警方緝捕時,他正準備與朋友去金山泡溫泉。

FBI研究殺人案,特別注意犯案時間的短或長、犯罪地點的單一或變動、殺人工具的單一或多元、是否預謀、是否有同夥等等。如果時間長、地點不僅一處、工具不只一種、有預謀、有同夥,都顯示殺人的恨意特別強,不僅是要對方斷氣,更蓄意要讓對方在受盡折磨後死亡。向姓兇嫌,就是極為可怕的犯罪者,他殺的,正是這十六年來對他最好的母親。

四十四歲的母親,人生最後兩小時,飽受痛苦,被打被揍被踹被拖行,然後親生骨肉割頸,在極端疼痛中,昏迷乃至斷氣。這段時間,苦命的母親在想什麼?除了身體的劇痛,心頭更苦。從懷胎十月到生產,到短暫的婚姻結束,到獨自撫養兒子,到看著上國中的兒子不斷闖禍,到兒子一再要錢,到自己終於找到心愛的對象結婚,婚宴的喜悅剛結束九天,兒子逞凶,生命收尾…。

青春期的子女總是漠視母親,很少有兒女像父母凝視自己,看朋友、看手機、看自己愛看的,就是不怎麼在乎爹娘的眼神。母親的眼睛總是看著所生的孩子,一群小朋友嬉戲,母親最在乎的是當然是自己親生的。母親看孩子,有各種的角度—抱在懷裡、捧在胸前、舉高逗弄、幫忙洗澡、一起吃飯、提醒寫作業、載送上下學,不同角度,有各種的美,也常因此覺得驕傲。但這位母親,她在生命終點時,全身癱軟,趴在冰冷的地面,望著兒子,此種望,稱為絕望,生命將終止,心中徹底絕望。

FBI以各種罹難者的照片來教育警察,深具意義。每一位受難者的身軀都是教具,提醒罪惡的可怕與犯罪者的心態。描寫親子關係的畫面千百種,如果有一位畫家或攝影師,能夠把此種景象留下來,讓許多青少年看看,或許可以傳達千言萬語都說不清楚的訊息。

青少年犯罪嚴重嗎?只要台灣有一位青少年傷害父母,就打擊了天下的父母。千萬不要忽視十六歲少年殺害母親的事,無數做爹做娘的,都打顫!

   
太陽花學運若在美國 衝白宮恐會吃子彈
桑品載/作家(台南市)/聯合報
「政治正確」的另一面是「政治不正確」。林全以太陽花學運分子衝進行政院為「政治事件」,而撤銷原由國民黨執政時行政院的「刑事訴訟」提告,理由是「太陽花學運是深化台灣民主的里程碑」,意味原提告是打擊民主,政治不正確;當然,撤銷便是「政治正確」。

就算那是「政治事件」,行政院□有許多政治性檔案及施政發展規畫,民眾衝到□面翻箱倒櫃,這豈不也是「政治事件」?故而制止和提告正是「政治正確」;凡太陽花學運分子衝進行政院的,皆屬「政治不正確」。

當年警備總部所做的事,憑藉的便是「政治正確」,乃鎮壓「政治不正確」分子。民進黨政府同樣先確定何謂「政治正確」,在這面旗幟下保護對她的擁護者;警總人員為政府工作而違法,上級替他們撐腰,那不是很合理嗎?準民進黨邏輯,何來「白色恐怖」之說?

不論政治體制是獨裁或民主,不論是過去或現在,以暴力衝進政府行政機關是絕不被允許的,民主如美國,太陽花學運的行為若出現在華盛頓,群眾衝進白宮、五角大廈,挨警棍還是輕待,有可能嚴重到吃子彈。

「政治」何謂「正確」?如果掌權者說了算數,連為政治效命的法律都不需要,其獨裁程度是王權思想的進階版。王權還有王法,警總執行的是戒嚴法,林全憑的是什麼「法」?

紅衛兵的口號是「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民進黨說太陽花學運是「公民不服從運動」,那就是「革命」;衝進行政院是「造反」,前者「無罪」,後者「有理」,所以撤銷刑事訴訟。民進黨「轉型正義」是要清算國民黨的「不正義」,「文化大革命」則要「破四舊」,兩者多麼相似!

不滿民進黨政府的政治掛帥,反對者認為,他們也可以效太陽花學運作為,找個政治理由占領行政院,理由俯拾皆是,如對「九二共識」的不承認,對沖之鳥由「礁」變「島」。不過,有這種想法的可得當心,民進黨既認為自己政治正確,反對者便是政治不正確,正確是否的解釋權在民進黨手□,它便是新的「警總」,鎮壓、逮捕,不用法律理由,而是政治理由。

民進黨執政第四天,林全任行政院院長上班第一天,便做了這件事,示警意味濃厚。民主、正義、是非、此後都得服膺它所定義下的「政治正確」。蔡英文只需說陳水扁貪腐是政治事件,便可不管陳水扁是否認罪、認錯,而將他特赦;馬英九用官司纏住他,有罪無罪或有理無理都不需要,因為那是「政治事件」。

對太陽花學運分子衝進行政院而提出司法告訴的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昨天投書聯合報,對於林全撤銷刑事訴訟十分不滿,文曰:「可以看出蔡政府多麼想回報太陽花運動對民進黨重返執政的貢獻,也多麼想繼續爭取激進勢力將來的支持。…」當激進勢力被視為「政治正確」而被優遇、保護,這個勢力就是蔡政府的禁衛軍,誰惹他誰倒楣。

馬英九下台了,民意滿意度忽然竄升了將近十趴,有人開始在懷念馬英九了嗎?若是,大權在握的蔡政府得當心,馬英九卸任可能才是他歷史定位的開始。有道是「在那□跌倒,從那□站起來」,馬英九不會站起來了;不過,蔡英文倒有可能在那□站起來,在那□跌倒。

   
高教南向政策 別搞去中國化
胡嘉智/世新大學傳管系副教授(新/聯合報
筆者十年前獲得教育部公費留考獎學金,針對新任教育部長提出五年千億配合高教南向政策,提出兩項建議:

一、支持與東南亞指標型大學強化交流。以筆者藉由台灣政府與新加坡政府獎學金,取得應用經濟博士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簡稱南大)為例,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二○一五年為世界第十三名,也是亞洲第二名。目前南大商學院與政大商學院也有移地教學的管理情境化教學,但力度應可由點線面強化,例如,教育部提出跨校間交流的補助計畫,科技部研究案也可新增南向議題的特定專案,而針對學生跨國海外實習,也提出對應補助計畫。

以筆者服務的世新傳管系畢業生,便有畢業後在新加坡就業,第一年月薪台幣近七萬,兩年內錄取新加坡apple公司正職員工。筆者的觀察是只要補強台灣學生英文能力,獎勵學生早日考取國際英文檢定,補助學生東南亞海外實習,認真學生還是能在海外發光發熱。

二、高教南向政策不應等同於教育去中國化的政治操作。南大在台校友大多十分惋惜台灣高教師資錯過中國大陸開發現代化轉型所需的師資培訓商機,這份龐大高教商機反而大多由新加坡國大與南大的高階公務員培訓班、公共政策或管理經濟碩士班所擷取。

以南大為例,南大中國校友會幾乎涵蓋所有中國省分,單上海及北京之南大中國校友會便個別超過一千人,總計中國國籍南大校友,成員包括中高階公務員及商界人士等,便超過萬人。如果我們同意台灣高教十年變化,比不上新加坡南大這十年的進化,請政治歸政治,教育歸教育,千萬不要把南向高教政策,操弄成教育去中國化的政治目的。

   
服儀自主權/不愛穿裙子的 就脫掉吧
林晉緯/國中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教育部修訂「學校不得將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看著手機App傳來的新聞快訊,當晚興奮得不得了,也想起青春高中生活的一段插曲。

高二那年冬天,我依規定穿著制服,但外面套著體育服外套,原因很簡單,制服外套材質幾乎跟菜瓜布一樣,質感摸起來則是刺刺硬硬的,所以不只是我,許多校友也相當排斥那件外套。結果,我被記了一支警告,那是我求學生涯唯一一支警告。

順帶一提,儘管當時大家身穿相同的衣服,卻十分清楚同學們的家境,例如○○○鞋子都穿限定款;XXX常分享外國旅遊經驗。

一個人所擁有的各式資本,不只體現於使用的物質,更鑲嵌在身體慣習、語言形式與生活風格當中。即使大家身穿制服,但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依然能辨識出彼此所處的社會位置。制服儘管在表面上遮掩了社會階層的差異,但差異始終就在那裡。在理解差異、面對差異,以及處理差異的過程當中,制服從來不是有利的盾牌。

另外,肯定制服的論述,也提到了制服在校園安全維護的功能。制服的統一性,或許可以輕鬆辨識出我群與他者,但只要有相對應的替代方案,則可破除對制服的依賴,如許多大學圖書館須持學生證進出。

最後則是對制服的認同感,基於一種對於學校生活的情感投射,一種以學校為尺度的想像共同體。不過這是自己賦予制服的意義,而非它本身所提供的功能,這種主觀情感奠基於個人對學校的認同,有適得其所,也有不得其所的感受,因此這點理論實在說不過去。

教師可以消極扮演秩序的維護者,也可以積極剝除體制內的千絲萬縷。美國教育學者Giroux對老師的期待是成為一名「轉化型知識分子」,能夠對現實存在的問題提出批判,提出因應策略。若學校教育願意承擔更多責任,願意從小積極教育孩子認識、面對及處理差異,而非視而不見,或遮遮掩掩,這對一個人往後的社會生活,才能更兼容並蓄地欣賞多元、尊重差異。

況且,現在法規並非廢除制服或服儀規定,僅只是不得將之作為處罰依據。所以,不喜歡穿裙子的,就脫掉吧!想戴耳環的,就配上自己珍愛的那一副上學去吧!只要懂得尊重,或是從中學習到如何對自己負責。

   
服儀自主權/尊重學生想法 要符身分
楊芳梅/高職輔導教師(雲縣西螺)/聯合報
新聞報導,教育部修訂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但學生的認知和我對法令的理解,好像不一樣。

首先,修法規定「學校不得將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這句話不等同於「學生可以穿便服來學校」。

第二,學生服裝儀容規定,應以舉辦校內公聽會、說明會或全校性調查問卷廣納學生及家長意見,循民主參與程序訂定,以創造開明、信任之校園文化。這句話是告訴大家,服裝儀容怎麼穿,要開會大家討論決定,不是學生想穿什麼就穿什麼!至於家長意見,各位同學想也知道,你的家長會希望你穿什麼!

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好事,但是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所處的位置,做出合乎身分的行為。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軍人或警察說不要穿制服,要穿自己的衣服,不會影響執行勤務…可以嗎?我們允許嗎?也許你也會進一步想,為什麼需要民眾允許?或是有人也會認為,如果不穿制服就不要當軍警。

我們對學生這個身分也是有期待和要求的。

穿制服的意義很多,除了尊重及彰顯學生身分外,制服也代表各校文化象徵。制服更有其他重要意義,試舉二例說明之。

一是身分辨識。如果不穿制服,教官站校門口可以確認誰是學生嗎?最近社會紛擾造成校園安全意識提升,高中職學生身材長相成熟,很難從外觀去辨認誰是學生,要如何要求教職員工記住學生面孔?

二是對弱勢學生另類的尊重與保護。對部分弱勢或貧困學生而言,最乾淨整齊、最保暖的衣服就是制服。假如開放穿便服到校,學校變成服裝伸展台或展示台,這對弱勢孩子的自尊心沒有影響嗎?

教育部修法是希望學校、家長和學生共同討論出適宜的服裝儀容規定,而不是開放讓學生穿便服。而且合宜的穿著也是做人做事的指標,相信各位同學參加大學推甄時不會穿短褲去面試。

最後,請學生和家長都認真思考,如何在學生身分與簡便舒適的服裝儀容找出平衡點,才是教育部修法的精神!

   
古金水 田徑場上永不放棄
曾清淡/資深媒體人(台北市)/聯合報
「阿水」古金水已在人生舞台謝幕,但他在田徑舞台所扮演的角色永不落幕,這個角色闡揚光大運動家最需要的精神:百折不撓、永不放棄。

阿水在田徑場上堪稱鐵漢。時光倒回一九八四年,阿水試圖挑戰七千六百分的洛杉磯奧運會決選標準,短短兩個多月,他在國內外的比賽五度叩關才如願以償。我當年是採訪記者,兼任全國田徑協會選訓委員,一路見證阿水奮鬥歷程,至今依然感佩。

十項全能運動是田徑選手的終極挑戰,跑跳擲都要接受考驗,而兩天當中要完成十個項目,任何一項絕不允許出差錯,形成對實力、體力、毅力和臨場穩定性的多重試煉。國際田徑界普遍的認知,選手兩場十項比賽至少必須間隔三星期,體力才足以復元,而阿水為了搶搭奧運國手列車,根本不顧自身的體能負荷而咬牙拚搏。

前一年(一九八三年)在科威特舉行的亞洲錦標賽,阿水以七四四二分獲得銀牌(金牌得主是隊友李福恩七六四一分,率先取得奧運參加資格),阿水必須繼續為奧運門票衝刺。

阿水的第五場挑戰是在鳳山陸軍官校舉行的國軍運動會,他以後備軍人的身分參加公開組,過程因器材檢測出了瑕疵,獲准在鐵餅及撐竿跳高進行重測,阿水在爭議風波中以七六二七分取得奧運代表權。

到了奧運會場,阿水穩定發揮實力,證明他是條漢子,他以總分七六二九分名列第十六(負傷上陣的李福恩獲第十九名)。翌年在宜蘭的全國公開賽締造生涯最佳成績七七一四分,接著在印尼雅加達榮獲亞洲賽金牌。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福恩在一九九○年北京亞運會的前七項遙遙領先,被評估已鍍了半身金,未料在撐竿跳高摃龜飲恨,年屆卅的古金水原未被期望奪牌,他卻默默奮戰獲得銀牌。

阿水在田徑場上飽受歷練,人生歲月也受盡滄桑,一九九九年他無端捲入立榮班機爆炸案,一審被判處十年徒刑,二審改判為七年六個月。經「羚羊」紀政一再極力奔走,蒐集相關證據後提起上訴,阿水在花蓮高分院更一審終獲改判無罪。

然而,這起官司纏訟五年多,對阿水的身心、工作及家庭都造成重創,官司平反罹患血癌,鐵漢終究敵不過病魔的摧殘而撒手人寰,但阿水在田徑場上奮戰不懈的精神將永留典範。

   
進擊的全民寫程式!你今天coding了嗎?
2013年成立的美國公益組織Code.org發起了「一小時玩程式」運動,熱烈響應的企業包括微軟、臉書、亞馬遜、Google等國際知名公司。主辦單位表示,任何人只要有心,無需經驗,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參與。

你喜歡日本嗎?這本書讓你變文青旅人
從大事件、小知識、大河劇來讀日本史,最好懂──卑彌呼與邪馬台國真的存在?明治維新之後為何走向軍國主義?古都京都有多少拜表性的文化財?「北海道」何時才出現?另類解讀大河劇主角。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