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為什麼有「經濟選民」這種分類?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常念《文殊咒》、《藥師咒》等咒語,可帶來幸福、平安。欲進入咒語世界,歡迎訂閱【咒語漫談電子報】!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1/27 第338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是文盲還是謊言?
聯合報社論 為什麼有「經濟選民」這種分類?
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須為扭曲匯率付出代價
聯合晚報社論 種族問題下的科技執法
民意論壇 華盛頓沒料到的 柯P想到嗎
金馬51/爭國際大獎 台灣電影別再氣虛
金馬51/鞏俐再努力 「KANO」遺珠之憾
族群不應對立 法律早有規定!
「自我陶醉式」研究 博士怎能不流浪
聯合筆記/千年古鎮裡的現代科技
我看選戰/南韓啟示 選票是人民的鞭子
我看選戰/抓檢方當箭靶 誰玩弄司法?
我看選戰/簡訊尚未送達… 真相全公開?
我看選戰/說好超越藍綠… 柯P被綁架了嗎

聯合報黑白集
是文盲還是謊言?
黑白集/聯合報
「九二共識」四個字,前天首次出現在台北市長選舉的兩岸交鋒之中。

前天,台灣媒體問北京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是否希望柯文哲表態承認「九二共識」;張志軍說:「希望所有人都能認同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對此,柯文哲竟回稱:「九二共識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柯文哲以「不知九二共識內容為何」,來閃避這個問題。正如他曾被問對《台獨黨綱》有何看法,他回稱:「沒看過台獨黨綱。」

柯文哲真的沒看過《台獨黨綱》嗎?這當然是謊話。他說沒看過,只因自知他的「綠骨白皮」沒有能力面對這個問題;正如他謊稱不知「九二共識」是何內容,也是因自知他的「綠骨白皮」沒有能力面對這個問題。柯文哲簡直是睜眼說瞎話,但其支持者卻認為這是聰明。

在台灣,不知《台獨黨綱》及「九二共識」者堪稱政治文盲。但一個自命聰明過人的首都市長候選人,竟說他不知《台獨黨綱》與「九二共識」為何物;這寧非反映出台灣的政治病態:欺騙選民的候選人,與自我迷醉的選民!柯文哲並非政治文盲,而是謊言譁眾。

「九二共識」與面對台獨問題是一體之兩面,柯文哲可以自欺欺人地說他不知二者為何物,但台灣不會因柯文哲之不敢與無能面對二者而迴避掉九二共識與台獨。

柯文哲謊稱不識二者,正可印證他「綠骨白皮」的角色;但過了這次九合一選舉,九二共識立即將成為二○一六台灣的政治主題。如果柯文哲真不知二者為何物,還能選甚麼首都市長嗎?

   
聯合報社論
為什麼有「經濟選民」這種分類?
社論/聯合報
儘管九合一只是地方選舉,選戰進入決戰時刻,仍不斷有官員和企業家跳出來向「經濟選民」喊話,呼籲他們支持政府通過服貨貿等協議,以免台灣經濟喪失競爭優勢。這樣的「經濟牌」能否奏效,仍有待觀察;但特別針對「經濟選民」訴求,卻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經濟選民」一詞,是台灣民主政治的獨特發明,也是台灣在政治分裂、認同歧異、發展失調下的一種奇特產物。人是經濟的動物,人民參政,無非是要透過民主手段追求自己更好的生活。在西方的民主國家,政黨有左、中、右之分,分別以扶弱、求均、求富的政策訴求號召選民支持;同時,也因各國經濟情勢之遞變而產生政黨輪替。但在台灣,藍綠兩黨的理念差異,並不是根據左右的路線而分,而是沿著朝野對中國大陸的戰略差異而區隔。多年來,在這種政經夾纏的情況下,也就增加了台灣在追求均富之路上的顛簸。

路線左右的問題,在台灣一向頗為混淆,未曾被認真釐清。在政治上,國民黨長期被視為親資本家,民進黨則被視為親基層民眾;此一印象,其實是早年國民黨長期一黨獨大使然,但在民主化之後已有了相當大的變化。事實上,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資本家競相入府「進貢」,送上珠寶獻金;可見,資本家對於權勢的靠攏是不分時代的,而權力對資本家的親近也是無分色彩的。

進一步看,在政治光譜上位於「深綠」一端的台聯,除了標榜「反中」,其實甚少提出什麼照顧貧弱的經濟主張;而位於光譜「深藍」那端的新黨,除了力促兩岸交流,也未見經濟上有什麼具體政策。由此可見,台灣長期以來劃分政黨色彩左右的標準,其實是相當特殊而不準確的,與西方談論左右的路線完全不能畫上等號。問題是,在這樣政治與經濟夾纏下,台灣經濟發展卻付出極大的代價。

早年台灣挾著「經濟奇蹟」的光熱,同步創造了相對均衡的所得分配;但近十幾年,國內貧富差距卻不斷惡化。其中原因,其實不難想像:第一,許多新興國家崛起,而台灣卻因自滿自閉,而失去了向外的動力和視野;第二,當各國都在面對全球格局的競爭,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工廠,台灣卻拘泥於兩岸的政治關係,反而自我設限與羈絆;第三,台灣在民主化過程中積累的硬塊無法消化,導致朝野陷入惡鬥、報復、綁架共業的泥淖,經濟這一區塊即成為犧牲。第四,當經濟發展減速,追求均富即更失著力點。

官員及企業界訴求「經濟選民」投票,主要是希望拉回比較理性選民的目光,呼籲人們不要讓台灣經濟日漸萎弱的現象惡化;但這樣的籲求,未必有效。原因是,長期以來台灣的政治不僅在現實上演成藍綠對峙,在思維上更儼然被操作成政治就是與經濟對立的東西。於是,綠營反中國、環保反工業、釘子戶反都更、學生反服貿、媽媽反核四;形形色色的「反」,並不是為了在異議中尋求出路,而是要讓大家都動彈不得,這其實是政治的大失敗。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後,台灣經濟會不會受到重創,朝野說法大異其趣;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受影響最大的是中南部的中小企業。儘管中南部的失業及蕭條遠高於北部,但經濟議題打動不了中南部選民,因為那裡缺乏所謂的「經濟選民」;或者說,在政治操作下,「經濟選民」一詞已被汙名化,和支持剝削、不公不義、資本家的走狗等畫上等號。這就是台灣朝野長期對峙及政治操弄的結果,許多人貶抑經濟、醜化成長、蔑視企業家,回過頭來又卻怨嘆低薪、沒頭路。

台灣之所以有「經濟選民」這樣的名詞,無非是理性選民、中間選民等分類法皆被耗光之後,在民主的窮途中一種無可奈何的發明。名之為「經濟選民」,顯然是相對於「政治選民」或「反經濟選民」而言。諷刺的是,「經濟選民」在選戰中受到召喚之日,其實也是台灣經濟江河日下之時,這是令人惆悵的一幕。

這次選舉,受到不少來台觀光陸客的矚目,許多人在台親身感受了民主的魅力。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台灣的民主政治沒有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甚至長期妨礙經濟的發展;這點,台灣人民還在發愁呢!

   
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須為扭曲匯率付出代價
社論/經濟日報
日本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實際成長率為季減0.4%,是連續兩季的負成長,超乎市場預期,與日本內閣先前預期的2.2%成長率有所落差,也已符合所謂技術性衰退定義,安倍首相也因此宣布提前解散眾議院,於12月14日進行改選,同時,第二波的消費稅調升計畫也延至2017年4月。

一時間許多評論認為,安倍經濟學已敗,三支箭已失效。日本媒體則認為兩個誤判導致日本經濟未能在第3季呈現「V形復甦」,一是消費稅導致家庭收支出現節約趨勢,消費腳步放緩;二是日圓貶值,因為企業生產基地已外移,對出口未能產生顯著效益。

安倍經濟學是否已死?日本貿易依存度占GDP不到三成,經濟成長與否的關鍵並不在貿易面,而在其內需狀況,從第3季的經濟狀況來看,民間消費季增0.4%(相對去年成長1.5%),雖然回復正成長,但幅度有限;日本第3季GDP萎縮的最大因素,來自於企業庫存減少,而企業庫存的減少,當然與其判斷未來民間消費及出口需求的疲弱有關。

事實上,不僅日本企業看法不樂觀,就連日本政府也從兩個月前仍持樂觀態度,如今卻逆轉,不僅加碼購債印鈔,甚至宣布提前改選國會。主要原因便是消費者動向的改變,據日本內閣府所公布的的消費者動向調查,自8月起,已連續三個月下滑。原先4月調升消費稅後,內閣府便小心翼翼觀察消費者是否影響消費意願,此連續三個月的消費意願下滑,大概可確認消費動向的改變。

原本安倍三支箭,試圖透過寬鬆貨幣、加碼財政及開放改革策略,引導日本經濟由通縮消極氛圍,轉成通膨積極態勢,當匯率貶值,無論是因為出口增加或匯兌收益,都可使企業獲利增加,促使企業增加投資或分配利潤給員工,員工因此增加消費,並產生經濟乘數效果。但在這樣的連鎖經濟鏈中,日本也與其他國家一樣,發生企業獲利卻未分享給員工的斷鏈情形,以致日本民眾在沒有顯著加薪的情形下,還得面對物價上漲壓力,反而消費意願更低,要不是因為日圓貶值吸引外國人赴日消費投資,狀況可能更糟。

現在無論各項有關民眾收入,包括受薪階級家庭的平均實質收入、或實質薪資都產生負成長現象,因此,倘若日本政府未認知到印鈔票(貶值)不會使一般民眾更有錢,而不設法打通企業利潤分配,而一味想著擴張其貨幣規模,不僅日本民眾受苦,亞洲各國也跟著受累。

2012年之前,美國仍不景氣,歐洲仍有歐債之累,全球許多避險基金湧進日本,在當時日銀總裁白川方明的不干預措施下,造成日圓不正常大幅升值,此一情勢,雖然短期間給了韓、台等國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上,相對於日本擁有更有利的價格競爭條件,日本製造業差一點因此崩解。但這是不正常狀態,亞洲各國倘若見獵心喜,那麼,當然會產生資源錯置而過度投資現象。

2012年後,接任日銀總裁的黑田東彥政策改變,引導日圓貶值至相對合理價位。如今,隨著美國經濟復甦,避險基金開始逐漸撤離日本,日圓開始再貶值,日本不僅不干預,更順勢加碼,甚至已產生過度貶值的現象,顯然黑田犯了與白川一樣的錯誤,匯率基本上是反映實質經濟與貨幣狀況的結果,無論是坐視金融套利不管,或是當作政策工具,效果不僅只限於短期,還將付出相當代價。

看來,黑田的想法若不改,隨著避險基金的流出,日圓還有得貶呢!在這樣基本上是錯誤而扭曲的匯率下,若依此價位作決策,從長期來看,必然是錯置,但若不回應這扭曲的價位,又該如何抵銷突如其來的短期衝擊呢?這恐怕不單單只是各國央行的難題,也是企業因應扭曲匯率的試煉。

   
聯合晚報社論
種族問題下的科技執法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美國密蘇里州城鎮佛格森白人員警威爾森槍殺黑人青年布朗事件鬧了三個多月,不滿種族歧視的民眾仍怒火沖天,員警配戴隨身迷你錄影機出勤,似乎是解決警方用槍過當爭議的妙方。

威爾森獲報追緝商店搶匪時,攔下布朗和同伴,衝突後槍擊布朗;威爾森將警車橫停擋住馬路車流,因此目擊威爾森開槍的民眾不少,然而,目擊者的描述不見得能完全呈現真相。

有目擊者說,布朗背面中彈,但驗屍報告證明,事實並非如此;布朗挨子彈時,到底是高舉雙手投降、雙手往兩側攤開還是下垂在身側,目擊者說法分歧。

布朗案在佛格森和其他美國城市引發激烈抗議,主因無非是黑人自認遭到歧視的陳年問題;如果威爾森當時佩戴隨身錄影機,可記錄整個過程,可能比較容易釐清用槍時機的爭議,布朗的父親就呼籲警方配備隨身攝影機。

治安單位偵訊嫌犯時全程錄影,有助保障人權、減少爭議,員警如佩戴攝影機執勤,也有相同效果;研究已經顯示,嫌犯知道一舉一動全都錄的話,被搜、被捕時態度會較配合,員警若被誣賴過度使用暴力,可藉影片證明清白。

不過,在講求隱私權的現代,運用科技執法可能衍生另一個問題。

如果有人根據資訊自由法要求警方提供出勤錄到的影片,是否會侵犯鏡頭前當事人的隱私,尤其是家暴案?在美國,除非影片內容成為民刑事案件證據的一部分,警方只能按規定公開出勤的影片,民眾如果將這些影片上傳到YouTube等網站公諸於世,當事人情何以堪?

會叫警察的場合,當事人總有一方受到傷害或處於不利,如果自己是影中人,你願意公開畫面嗎?

   
民意論壇
華盛頓沒料到的 柯P想到嗎
李允中/中國醫藥大學專案助理教授/聯合報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日前受訪表示,「美國為什麼可以成為那麼偉大的國家?因為華盛頓當了兩任總統以後,回家種田,實在是了不起」;柯P也表示若有可能,當完市長之後,就去台東當醫生。

對於此番言論,持正面觀點者認為,柯具有政治家精神及民主素養;較具權謀觀點者則認為,柯P果然具有鴻鵠之志,自比華盛頓,說明其確有進一步謀取總統大位之心。「言下之意」也可解讀為安撫「友黨」的權宜之計:柯P會像華盛頓一樣,在「奪取天下」之後,還政於「民」,回去當個素人。

柯醫師為何舉華盛頓的例子分享其民主理念,不得而知,但若比較華盛頓生平的豐功偉業,筆者嘗試歸納出一些「可能」引起柯P共鳴的具體因素:

首先,華盛頓雖出身「平民」,但家中可說是田連阡陌(八千英畝),且非常富有(近四百名黑奴)。領導北美獨立戰爭時,也算是「自掏腰包」,面對裝備精良且訓練良好,總兵力是「大陸軍」三倍的英軍,華盛頓也算是打贏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華盛頓之所以為美國國父及民主典範,除了上述良好事蹟以外,在獨立戰爭成功之初,華盛頓事實上是對美國國會交出兵權,反對當時還是「邦聯」體制的美國成立軍政府,自己也不擔任任何政府職務,直到一七八七年「費城制憲會議」(聯邦誕生),華盛頓才「重出江湖」。

類似華盛頓可為民主典範,而為後世津津樂道者:國父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後讓位袁世凱;法國總統戴高樂於二戰結束後,即交出臨時政府主席職務,且拒絕任何退休總統的待遇,只領取將軍級別最低的「准將」退休金。

相較於民主楷模,華盛頓事實上對美國有一個較不為人所提及的「影響」:華盛頓唯一的孫女婿,就是之後南北戰爭中,南軍的總司令羅伯特.李。華盛頓未料到其所辛苦建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歷史中唯一的內戰,竟然就是由他的孫女婿所帶頭反抗的。

南北戰爭的起因,一般咸認為是南方各州因反對解放黑奴而聯合起來挑戰北方,但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畜養黑奴的美國南方各州,是美國重要的棉花生產基地,且主要供應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成功後,蓬勃發展的英國紡織業。而以工商業為主的北方各州,作為新興挑戰英國棉紡業的競爭對手,自然想要借「解放黑奴」之名,行切斷南方與英國「經濟整合」之實。所幸南北戰爭最後落幕,美國也開始步入快速發展的局面,甚至之後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

以筆者觀點,今天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崛起,事實上也存在認知上的「南北差異」,只是地理位置與態度,恰與美國歷史相反:工商利益較集中的台北市,態度上支持更多的兩岸經貿交流。另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似乎更具備類似美國的條件。台灣除應致力於調和南北的差異外,是否更應避免落入歷史上英國的遭遇:被切斷與新大陸南方各州的經濟樞紐,「日不落國」最終被後起的「大陸」邊緣化,甚至取代?

上述華盛頓沒有預料到的事,請問柯醫師有想到嗎?

   
金馬51/爭國際大獎 台灣電影別再氣虛
朱立安/教(嘉義市)/聯合報
五十一屆金馬獎,鞏俐質疑公平性。爭議的影后獎項,評審承認經過「艱難而激烈的多輪投票」,才以一票之差分出勝負,換句話說,台灣得獎者並未取得壓倒性勝利。

回顧今年台灣電影,有哪部非李安口中「氣虛」的作品可真正擺上競技台?近幾屆金馬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影帝、影后的四大獎項,總有一個會留在台灣,已成慣例,於是不乏只在台灣拿獎卻在國際上慘遭滑鐵盧的例子。如今,能替那位爭議性影后平反的,唯有到國際上再拿幾個大獎回來,否則,就只能安慰自己繼續在電影路加油,並禮貌性誇讚評審「公平公正」而已。

從更大趨勢說起來,對岸在金馬獎發熱,始於一般所稱大陸「第四代」導演,而這次在金馬獎大獲全勝的已經第六代了,除了婁燁之外,賈樟柯等人早就在全世界各影展出鋒頭。反觀台灣,馬政府幾年前喊出一百億國發基金振興國片,但文化部投資的電影包括「大稻埕」、「大尾鱸鰻」、「花漾」…都沒拿獎,甚至有的票房也很慘,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困境演變成今天金馬獎的爭議,文化部連表態都沒有,真是「好官自我為之!」其實,倘若少了大陸片,整個金馬獎恐怕黯然失色,所以,對岸冒出一些「金馬旅行社」、「窮人天堂」的評論,亦不足為怪。

令藝文界煩憂的事太多,舉例說,今年台北來了一大票國際蕭邦大賽的歷屆得獎者,樂界戲稱台灣成了鋼琴家的麥加朝聖地,但明年就是下一屆蕭邦大賽,中國的李雲迪榮膺評審,台灣卻悄悄地連初賽都不辦了,大家心知肚明,反正不會有人在明年國際賽得獎。

以台灣目前情況,各種獎項和資源都都有限,其分配常常與非專業因素相關,若重點選一兩個「台灣之光」鼓勵一下,只要不太明目張膽,也算某種平衡。但根本問題在於,資本主義化的台灣,自從政府高喊文創產以來,「小眾」似乎成了背離市場的原罪,而不到面臨國際賽時,大家都刻意忽略這種吊詭。可是,既煞有介事設評審,評審的工作就非替商業口味背書,有形無形的「外力」更不該干擾良性競爭環境,才能提升獎項的地位與說服力,文化的光和熱才會持久。

回到所謂「電影的初衷」,如何把藝術風格、品質表現得優雅、耐人尋味,而非為了眼前商業利益儘可能「假掰」以討好大眾呢?套句文學家的話,「滿足各種小眾的需求」與「滿足小眾的各種需求」,差別到底在哪?文化官員制定政策時必得仔細斟酌。

   
金馬51/鞏俐再努力 「KANO」遺珠之憾
蔡國顯/導演(高雄市)/聯合報
鞏俐以中國大陸影后之姿,歡喜入圍渡海登台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評審團又以中、港影人為主,原本信心滿滿,無奈獎落她家,目前傳出透過經紀人對金馬獎表達了不滿。

至今為止,鞏俐沒有親口證實不滿言論為其所出。

筆者的碩士論文訪談研究學者、導演吳念真,就在研究訪談中表示,不同的資金和地區及工作團隊,組合在短期的少數不同的評審團,所得成果都有爭議,各影展皆然。

假若真的那麼希望得到金馬獎,以鞏俐從影輝煌的成績來看,只要精選公司和工作團隊,多拍幾部華語片來參展,要得到金馬獎似乎不是難事。

另外,也是筆者論文的研究學者、自己投資製作總成本高達數億台幣、監製,聯合馬至翔所共同導演的魏德聖《KANO》影片,全數沒有得獎,似有遺珠之憾。

《KANO》影片中,如甲子園棒球賽那場景,無論聲光效果和同步錄音、美術視覺、影片的感光度、景深長度,以及攝影機運動等…,都拍出了好來塢的磅礡氣勢,尤其國內以獨立製片公司一己之力,攝製他國語言發音的影片,金馬獎應該給予正面鼓勵和肯定,台灣被日據數十餘載,有歷史難以切割的情結,這是時代的悲劇,華人應寬容理性看待之。

期待台灣電影和金馬獎越來越好。

   
族群不應對立 法律早有規定!
林滿紅/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台北/聯合報
最近的九合一選舉出現了「藍綠下架」的競選標語,反映了國人對族群不應對立的希望。值得注意的是,民國四十一年國家已經頒布了「藍綠下架」的相關法律。這項法律是民國四十一年八月九日蔣中正總統所公布,四十一年八月十二日刊印在中華民國總統府所編《總統府公報》第三五九號的「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又稱「中日和約」。

條約需派出為對方國家同意的全權代表。代表所簽署的條約還要回到本國批准之後,再換文生效。「中日和約」在全權代表葉公超與河田烈簽署後,經中華民國行政院、立法院通過,蔣中正總統批准;也經日本眾院、參院、內閣會議通過,日本昭和天皇批准後,一九五二年八月五日由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與日本駐台灣海外事務所長木村四郎七換文生效,再由兩國國家領袖公告。這些過程在使條約具有國內法之地位。

「中日和約」第一條規定在此約生效之後,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的戰爭狀態結束,雙方進入和平狀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與日本沒有戰爭,有戰爭是在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所以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是在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的延續,「中日和約」第十條規定在台灣和澎湖的自然人與法人都依據中華民國的法律成為中華民國的國民。在這些規定下,「中華民國須正名制憲」的言論違背「中日和約」這項國家法律。日本於「中日和約」生效之日在台北設駐中華民國大使館,正式由台灣的主人變客人。這項關係沒有因民國六十一年我國與日本的斷交而改變,「台灣地位未定」的言論也違背這項法律。「中日和約」有關台灣的主權移轉是承繼「馬關條約」而來。清廷在北京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割讓台灣自保。在這種前提底下,沒有任何法律基礎責怪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與日本合作。在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的戰爭狀態結束,雙方進入和平狀態的法律前提底下,也不能一直敵視日本。「中日和約」」第一號照會指出:「本約各條款,關於中華民國之一方,應適用於現在在中華民國政府控制下或將來在其控制下之全部領土。」在領土方面,其所指涉也很清楚。

作為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結束戰爭狀態的和平條約,其背後的基礎是中華民國與同盟國對日本聯合作戰取得勝利。台灣人民並沒有像印度或東南亞國家一樣推翻殖民統治而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深受美國催促的「中日和約」的最後簽定,則與韓戰之後美國迫切需要台灣與中華民國政府的政軍力量協助構築其亞太防線有關。六十多年來我們雖有一些族群衝突,但族群合作在台灣延展中華民國,仍是我們的基本盤。

情緒相對於法律,法律可以有非常明確的時間起迄點,戰爭與迫害的傷痕則難以一時撫平。但「六十多年了」,我們不能說這是「一時」。而且看到國家因為族群撕裂而更沒落,我們有需要回到法律的理性層面。在克服情緒方面,因為一九五二年在聯合國以條約系列一八五八號登記的「中日和約」是我們對外彰顯國家主權的基礎。全民以此為張本,共同謀求國際合作與開展,藍綠自然下架。

   
「自我陶醉式」研究 博士怎能不流浪
黃光國/台大心理學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教育部長吳思華指出,目前各大專院校每年畢業五千名博士,其中一千五百名在職,三千五百名等著就業,再加上三百名從國外回來的博士,但是,我們每年只有八百個職缺,「如果再不嚴肅解決,十年後流浪博士將超過流浪教師。」

吳部長的說法,凸顯出廿年前「四一○教改」的另一個後遺症。依照歐洲通常國家的標準,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通常是百分之七十的技職體系,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型大學,其中百分之五的人,從事尖端型研究。但台灣教改啟動之後,在「廣設高中大學」的口號下,我們卻將所有的技職體系全部改成「科技大學」,鼓勵大家一起發表SCI及SSCI的論文!

在SCI及SSCI制度的運作下,我們的學術界出現了許多「官學兩棲」的「大老」,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絞盡腦汁,爭取學術資源,購買貴重儀器,再在幾個大學裡吸收「樁腳」教授,用「放牛吃草」的方式,訓練研究生,教他們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尋找熱門議題,套用西方流行的研究典範,大量發表「輕、薄、短、小」的論文。只要論文能夠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刊登,就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了合法性與正當性,應聘、評鑑、升等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這種「自我殖民」的作法,學術界通常稱之為「養小鬼」,把我們頂尖大學的研究生,訓練成只會盲目套用西方研究典範的「跟屁蟲」;大家不擇手段地製造出一大堆「垃圾論文」,雖可在國際學術期刊上刊登,對我們的國計民生卻沒有絲毫助益。

科技部長張善政表示,科技部曾經做過論文指標分析,發現有些學者表面上看起來很優秀、發表的論文數量很多,但其引用來源不平均,多是固定幾位教授和學生引用,禁不起大數據分析的檢視。所謂「固定幾位教授和學生」,其實就是自己的「研究團隊」。這種「自我陶醉」式的研究,除了詐取國家的研究經費之外,根本毫無意義可言。用這種方式訓練出來的「博士」,如何可能擺脫「流浪」的命運?

張部長在會中表示,從最近一年發生的案例來看,一、兩個學術倫理問題,就已讓我國學術界「在國際上丟人現眼到抬不起頭來」。張部長的發言,是「知恥」;吳部長的講話是「知病」。主其事的部會首長必須「知恥知病」,政府部門才有可能對「民粹式教改」造成的沉痾「對症下藥」。教育部和科技部要如何帶領學術界走出困境,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聯合筆記/千年古鎮裡的現代科技
張立/聯合報
十年前,有一部連續劇《似水年華》,劉若英與黃磊在劇中開展了一段跨兩岸的浪漫戀情。之後不久,描述張愛玲故事的《她從海上來》,在同一地點拍攝。這個地方是浙江烏鎮,千年的江南水鄉,淒美的故事陪襯著流水小橋,是劇中的主要場景。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周同樣選在烏鎮舉行,阿里巴巴馬雲、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騰訊主席馬化騰、臉書全球副總裁史密斯等全球網路大咖聚集,暢談未來科技趨勢。千年古鎮與最先進的現代科技結緣,上世代人賴以交流的小橋降為配角,網路變身為大會焦點。

這些科技大老,除了探討網路如何萬能,相當程度也聚焦在網路如何為人服務;「人」才是未來世界的主角,不是網路。馬化騰說,騰訊現在的戰略是回歸本質,要把人連接起來,還要把服務和設備連接起來。孫正義預測,到二○四○年,世界所有事情都會透過雲端連接,這是人類最寶貴的資產之一。他們的談話重點,都在於網路如何為人類創造更大福祉。

謝謝這些科技奇才,讓網路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縮小了知識差距。上了年紀的銀髮族,直接跳過使用個人電腦的高門檻,成為平板電腦及智慧手機的重度使用者,透過line群組與老友連繫,藉著facetime和遠在他鄉的子女時常「碰面」;年輕人則早已不可一時無手機,與朋友相約出遊、聊天、繳報告,全靠網路。

天下事,沒有全好或全壞,網路的好,不斷被人歌頌,但是網路造成的問題,卻只偶爾被提及,很少認真討論。網路速食的特性,讓輕薄短小成為主流,知識碎片化,或難窺全貌;群我關係變得複雜,個人與陌生大眾透過網路黨同伐異,以極有限的真相當成真理,於是人云亦云,以尖酸刻薄為能事、以霸凌他人為樂時有所見。曾參殺人的故事,如果搬到現代社會,只要他沒有被判死刑,法官必然成為眾口指責的恐龍。

去年,奧斯卡熱門大片《雲端情人》,描述一個宅男愛上無形體的人工智慧莎曼珊;今年中,科技片《全面進化》則是頂尖科學家變身超越人類能力的電腦,而與愛妻產生理念衝突。最終,兩部戲的男女主角都未完美結合,主要問題在少了人性的光明面,網路科技終究不是萬能。

馬雲在互聯網大會上說,要幫助人們在未來時代生存,用技術手段讓水清天藍。但於今觀之,阿里巴巴只能做到技術這一半,剩下的一半,得靠重建網路秩序與倫理,回歸人與人有溫度的關係,不然,網路將是人際關係崩壞的幫凶。

   
我看選戰/南韓啟示 選票是人民的鞭子
劉順達/教(台北市)/聯合報
台韓地方選舉雖有六個月前後時差,但頗像兩個孿生兄弟,值得國人參考。

首先,混濁選舉再燃。南韓六月四日舉行的全國地方選舉,被評為餐飲招待、錢袋及人身攻擊等負面選舉,告訴告發滿天飛。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如何呼籲候選人、選民一起「守法」,都是空談。

其次,選舉「惡材」降臨。南韓四月發生「世越號」大型船難慘案,韓國人責難朴槿惠政府無能,忿怒一時爆發,選情急轉,讓新政治民主聯合黨有機可乘,將選戰策略定調為:「審判無能政府」。

第三,拭擦總統眼淚。朴總統不得不一面向韓人道歉、流淚,另一方面請求韓國人給政府一次改造國家的機會。於是新國家黨打出「請救援吧!拭擦總統的眼淚」口號,讓朴槿惠再次披掛「選舉女神」美譽。

選舉結果,南韓選民的鞭子不僅沒有亂揮舞,還正確打中兩黨要害。除了告訴新國家黨不要依賴「朴槿惠牌」,並且警告新政治民主聯合黨不要只想取得反射利益。

南韓選民的鞭子提供朴槿惠一個安定的基礎,讓她全力專注於經濟與統一。比起南韓,目前台灣最缺乏的是對自己國家的信心。

   
我看選戰/抓檢方當箭靶 誰玩弄司法?
高文文/公(新北市)/聯合報
柯辦竊聽案,至今各說各話,檢方介入偵辦後,藍綠互相指責,或指控自導自演,或稱檢方早有政治心證,讓人霧裡看花。

筆者認為,檢方如有既定的偵辦方向和步調,不應隨藍綠口水起舞,以平常心傳喚相關人員,調閱相關資料,形式上的司法公正,即不容質疑。接下來,就看是誰不斷地向檢方喊話,甚至言語挑釁,抓「檢方」出來當做選舉的箭靶。到底誰在利用司法、玩弄司法?

   
我看選戰/簡訊尚未送達… 真相全公開?
崔伯伯/退休老兵(高雄市)/聯合報
竊聽案儼然成為選前的震撼彈,柯陣營為表清白,大陣仗召開記者會,號稱通訊通聯紀錄「全公開」。然而,我們卻在此紀錄中,看到了「不全」的證明。

十一月六日下午彭送出的訊息中,出現「尚未送達」的紅色驚嘆號標誌,全台灣使用蘋果手機的用戶都知道,此符號表示對方並沒有收到該則訊息。然而,在此訊息後,通訊業者陸續回覆以「惹麻煩」、「知道是證人」等毫無溝通落差的應對。我們合理懷疑,這中間是否存在其他的對話,無論是通話或者被PS掉的訊息內容。

美國法庭戲中,證人上詢問台前都會被要求宣誓說實話:Do you swear to tell the truth, the whole truth, 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

現在,我們也想問問柯陣營,你們公開的是全部的真相嗎?

   
我看選戰/說好超越藍綠… 柯P被綁架了嗎
謝沛民/醫(高雄市)/聯合報
這幾天柯辦的竊聽風雲鬧得沸沸揚揚,真相到底如何還有待釐清,但似乎可以確定的是,這「老鼠尾」不是連陣營所放的。那柯P,您不需要為之前的指控道個歉嗎?

我是個外科醫師,目前也正從事器官移植這方面。之前有幸上過柯P的幾堂課,對於柯P的自信與熱誠傾倒不已,也記得柯P曾在課堂上耳提面命,減少醫病糾紛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誠實,不管是對病患還是對自己,要有誠實面對一切的勇氣。

這些教誨,我一直放在心裡,也一直的提醒自己,我對柯P的品格與理想有絕對的信賴,也因此前陣子藍營對柯P有關帳目與移植相關的指控,我一直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情,因為我相信藍營一定會被打臉的。

但這次的竊聽風波,我卻越看越心痛,姑且不論這是業者的自作主張,還是真如藍營所指控的自導自演,不管如何,之前競選團隊對於藍營的指控,應該是烏龍一場。可是這幾天過去,柯P卻只說對團隊的成員有信心,一句道歉都沒有,這真的不像我所認識的柯P。柯P您所說的誠實與勇氣在哪裡?

再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柯P對那些監聽的指控,事前不知情,那現在難道不應該要求當初指控的發言人出來道歉嗎?我相信以柯P的行事風格,誠實道歉並不是件難事,更何況這只是查證不嚴的誤會而已,應該不至於讓柯P開不了口;那為什麼柯P到現在一句類似道歉的說法都沒有?

我只能推想,應該是幕僚建議不要道歉,因為這不符現今的風格,那我不禁想問:柯P,您被民進黨綁架了嗎?您所說的超越藍綠高規格選戰在哪裡?我該怎麼相信您當選後,還能保有施政的自主性?我又怎能相信您所說的改變台灣從台北開始?

請不要跟我說,藍營也沒有為帳目的事道歉,因為柯P您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他們遠遠比不上的。

   
換掉失敗腦 向成功者借腦袋
出了社會,還在用「學生腦袋」或陳舊思維做事情的人,一輩子都不會進步。 想早一步邁向成功,就請先換掉以下的失敗腦袋,學習成功者如何思考吧!

日本最知名的家庭主婦
誰說家庭主婦只能在日復一日的油煙、杯盤狼藉中埋藏青春?栗原晴美將家庭主婦一職做到極致,成為歐美媒體人口中的「日本瑪莎史都華」,堪稱是日本最知名的家庭主婦!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