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頒獎當天缺席的藝人徐乃麟,最近有感而發:「沒有一家電視台真的在做節目,你們都是在花小錢,搞一個綜藝節目而已。」他並提到「電視台錢都拿去買外來劇居多,輕鬆賺收視」,道盡台灣影視產業的困境。
當台灣大買外來劇時,韓國已在國際影視市場意氣風發。
韓國電視劇早年只以模仿美國起家,韓劇「三人行」把受歡迎的美劇「六人行」當作範本;另一齣韓劇The Marrying Type靠模仿美劇「慾望城市」,贏得收視。但經過政府和民間攜手努力,韓國已從模仿抄襲,徹底改頭換面,成為全球矚目的「亞洲好萊塢」。
中國大陸電視最近正播出「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就是由湖南衛視向韓國MBC買下版權;台灣藝人林志穎父子加入演出,再創收視新高,也在台灣播出。大陸還向韓國JTBC買了Hidden Singer(隱藏的歌手)版權。另一齣高人氣的老人實境節目「花樣爺爺」,以四位平均七十多歲的老先生結伴旅行為題,今年更打入好萊塢,成為第一個賣給美國NBC版權的韓國節目。
去年一整年,韓國影視產業雙創新頁。電影一年總銷售額創下十七億九千萬美元,刷新歷史紀錄,票房、電影衍生產品以及海外出口三個指標全部增長;觀影人數為二點一三億人次,為歷史最高。廣電節目出口也達二點四二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三點四%,最主要是有競爭力的韓劇和娛樂節目版權加速出口,帶來收入。難怪最近連SONY影業也承認韓國電影市場難攻,狼狽退場。
韓國影視文化奇蹟,當然不是一天造成的。
韓語是相當封閉的語言,韓國歷史在國際也無足輕重,文化條件在亞洲絕非強勢。但韓國居然可以擦亮招牌,形成新的影視消費風潮,關鍵在政府和業界的決心、執行力和創意。
一九八○年代,韓國決心要用三星等跨國公司的力量走向全球,開始厚植基礎建設。一九九○年代,韓國看出未來媒體趨勢將是多頻道發展及全球市場的時代,積極迎向這股潮流。一九九五年韓國訂下第一個振興影視產業的五年計畫,設定高成長目標值。
韓國政府投下十數億美元扶植產業,業者也很爭氣,充分配合政府,開發節目類型,打造團隊,發揮源源不絕的創意,終能推上國際,發光發亮。
九年前,我應韓國放送影像產業振興院(KBI)邀請,到首爾參加亞洲學者對韓劇收視的研討會,當時看到影視業者、主管機關、官員和國會議員擠滿會場,椅子都不夠坐,人站滿走道,實在太驚訝了。因為在台灣,幾乎不曾有業者、官員和立委因為關切產業發展,認認真真地全程參加學術研討會。
經過時間淬煉,「韓流」已是韓國經濟實力、文化創意和國家形象的最佳代言人。今年八月韓國女作家Euny Hong以「韓國酷的誕生」(The Birth of Korean Cool)一書介紹韓國流行文化如何以一國之力征服世界,深獲紐約時報好評,並說韓國流行文化終於形成「完美風暴」。
韓流三十而立,有華人世界語言文化優勢的我們,只能自怨自艾嗎?台灣並非沒有充滿理想和創意的業者,然而對於如何形成「大氣候」,一直束手無策。「硬體三年,軟體十年,文化千年」,文化的軟實力必然是國力最重要的指標。韓國前總統金大中曾說,廿一世紀韓國立國之本是新技術和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未來的「朝陽產業」。韓國領導者的這種認知,或許是我們還沒學會的一課。
(作者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