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思想實踐與藝術實踐的共生


【跟我學日語—高級報】每週文章介紹日本相關資訊,讓你不僅可認識日本,更可藉由閱讀文章來加深日文程度。 厭倦一成不變的旅遊方式?想更深度了解、認識這個世界?【旅遊玩樂報】擷取旅行精華,讓你輕鬆玩遍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今藝術
2014/10/30 652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思想實踐與藝術實踐的共生
最近兩三年,香港發生了一系列引人矚目的變化,在經濟影響力排名小有下滑的同時,圍繞如何對抗大陸意識形態灌輸問題、本地貧富分化和分配公平問題的爭論愈演愈烈。香港特首梁振英最近親自出席「保和平、保普選、反暴力、反佔中」簽名活動,成為據稱數十萬簽名者中的一員。

□ 藝術中的哲學與人類學
自20世紀前衛藝術開始,藝術的發展經常是宣言先於藝術創作的形式與內容,對於藝術的詮釋卻經常是發生在藝術真正發展之前。於是在1980年代末期,當活躍於整個20世紀的前衛藝術漸漸被許多新的藝術形式所取代之時,就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藝術宣稱。

□ 《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
本書《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集結Yishu自2002年5月創刊至今,由總策劃鄭勝天專訪的當代中國及台灣藝術家,共計五十一次訪談,面會五十五位藝術家。
《藝術生活》
巧匠背後的巨人

日 期/2014.11.12(三)
時 間/下午2:30至4:00
講 師/Kasper Holst Pedersen(PP Mobler第三代傳人) 家具設計的奧妙與魅力~
 
本期精選

在AAA圖書館展出的「拼湊亞洲」。

思想實踐與藝術實踐的共生 top
文/蘇偉

亞洲……是終點,也是出發點。[…]那些普通的地方,除了必要區域因時間凝結而將一切磨平之外,並沒有其他明確特點;它們是不起眼的接待室,在期待某些大事,即將在某處發生。[…]赤裸的身體是我們的第一片土。[…]摩洛海盜在詭譎的怒海上橫行霸道,威脅了貿易發展和殖民事業。[…]勾勒地域的輪廓,有賴形形色色的神話傳奇、小說故事以至歷史書寫等多樣的敘述方式。循規蹈矩、舉止有禮,這是禮貌的根基;至於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非法,大多取決於所處文化的時間和地點。[…]由於總涉及當前時刻宛如夢境的集體觀感,未來的城市泰半也將重蹈覆撤。跟神話相反,歷史會在有形痕跡和公認事實的矛盾之間搖擺不定。[…]亞洲……既是無處不在,也是到處不見。

隨手摘取的幾句話,是來自香港的MAP OFFICE小組以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既有的文獻和作品資源為基礎,以彙編形式創作的《亞洲藝術文獻庫地圖集》。這部文字作品使用格言警句的形式進行拼貼,其中每一句話就是針對某一藝術家某一作品的一個描述或者判斷。全文的第一句「亞洲……是終點,也是出發點」針對的是傅丹(Danh Vo)的作品《富國島》(Pho Quoc Island);最後一句「亞洲…既是無處不在,也是到處不見」針對的是郭貞婭(Koo Jeong-A)的作品《Ousss》。整篇文字拼湊出亞洲的創作圖景,它試圖用地圖的寓言勾勒在亞洲這一議題下發生的藝術想像,以及這種想像在社會學、歷史學、神話學、政治學、地質學等等領域的投射。《亞洲藝術文獻庫地圖集》把「現代」這個大命題做為解剖的對象,用格言警句的精闢、瑣碎和詩意抗衡現存理論景觀和藝術機制的統治。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十月號•265期。

 
藝術評論

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嘉義篇之梁芬美 壓克力、紙 203x118cm  2014

藝術中的哲學與人類學 top
文/陳泓易(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助理教授)

對於當代藝術創作的演繹在西方一直有許多的宣稱。在藝術史發展的初期,藝術史總是對於已經發生的藝術進行詮釋,並且加以分類命名,特別是以風格分析來賦予特定時期的藝術一種相對應的解釋。然而自20世紀前衛藝術開始,藝術的發展經常是宣言先於藝術創作的形式與內容,對於藝術的詮釋卻經常是發生在藝術真正發展之前。於是在1980年代末期,當活躍於整個20世紀的前衛藝術漸漸被許多新的藝術形式所取代之時,就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藝術宣稱。最具代表性的是英美分析哲學概念脈絡的藝術評論者丹托(Arthur C. Danto)於著作《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After the End of Art)所提出來的,當代藝術的「哲學轉向」。

而處於歐洲的歐陸哲學(思想體系)文本則提出迴異於英美的看法。最有代表性的則有《關係美學》或者如佛斯特(Hal Foster)(以及許多學者)提出來的當代藝術的「人類(種)學轉向」,倘若我們嘗試用這樣的思辯角度折射回來解讀台灣當代的藝術創作,經常能得到許多有趣的詮釋想像。誠然,如此詮釋並不意味台灣藝術家必然像英美或者歐洲藝術家一般感受,一樣思考,一樣創作。事實上許多藝術家創作主要是企圖回應自己環境社會中所遭遇的問題,表達個人的感受或者提出某種看法。儘管台灣的藝術場域在思辨與創作的形式上與當代藝術的其他文本一直有積極而持續的互動與交流,也無可避免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然而西方藝術型式對於台灣藝術創作的典範化作用至少已經逐漸消減,倘若不是淡出。然而我們,特別是學院之中所慣行使用的藝術詮釋語言,仍然是以西方語言或者概念為主軸。不過至少,在本土化運動時期的反省以來,台灣藝術圈甚至文化圈自己提問,自己詮釋的能力已經轉往一種獨立自主的方向邁進。這一個重新審視,觀望自身的過程總是無可避免的會面向自身的歷史,自身的社會乃至自身的土地與習(風)俗。弔詭的是,在這樣的反省過程中,此一文化自覺或者回歸的過程卻竟然巧妙的開始與人類學,特別是西方人類學,產生了交集。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十月號•265期。

 
優惠推薦
 
《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 top

作者:鄭勝天

跨足兩岸三地,亞、歐、北美,從藝術家童年、家庭、求學談起!

走近去看,他們並不陌生,也是街頭頑童或鄰家女孩長成,也都一如凡人有真情實性。在張揚亮麗的背後,依然敏感脆弱。聽他們如實道來自己的心路歷程,更能使我們感動。 read more

     
訊息公告
手機支付來臨!
中華電信表示,預計最快明年 9 月蘋果將支援電信業者使用 SWP-SIM 卡,待蘋果開放、內部完成測試之後,iPhone 6、6 Plus 用戶也能體驗到 NFC 手機信用卡、悠遊卡這項行動服務。

喝生薑紅棗茶補體抗秋乏
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秋意也更加濃厚了。在秋季,秋乏與秋燥是兩個困擾人們的大難題,加上氣溫一降,又很容易受到秋寒侵襲,為大家推薦一道生薑紅棗茶,一杯茶喝掉秋季煩惱!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