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聽見父母訴苦,孩子的作文寫不出來。 我總是辦開玩笑的問:「孩子會寫字嗎?孩子會說話嗎?聽得懂人話嗎?」目前為止,得到的答案,都是會寫字、會說話,也聽的懂人話。
那就對了!既然如此,孩子怎麼會寫不出作文呢?再怎麼不會寫作,將心中的我思、我想,口中說的話語,直接用懂得的文字表達出來,那不就是作文了嗎?頂多只是作文口語化(還可以呼應一百多年前,胡適之先生所推行的白話文運動---「我手寫我口」。)
我從這樣的觀點推論,孩子寫不出作文,不是不會寫作文,而是「心理」的關卡過不去。
爛作文是一種接納
數年前我開始進入作文教育,發展了一套與時下流行的寫作教育大相逕庭的方式,其中一個方式便是請孩子寫「爛作文」。
為什麼邀請孩子寫「爛作文」?我觀察不少孩子寫作時不敢下筆,導致孩子寫不出來、寫很久、文章很僵化,也缺乏真感情。這樣的現象,我的判斷是孩子為了想寫好一篇作文開始的。
據我的觀察,有很多寫不出作文的孩子,竟然是資優生。當時我的判斷是:作文沒有標準答案,資優生也許不容易接受失敗,因此寫不出來,因為資優生不接納自己失敗!
於是我開宗明義,在課堂進行的前三堂課,邀請孩子寫三次爛作文。
我在《麥田裡的老師》提及,和孩子對談、面對問題時,要能觸及孩子的渴望。自由、接納、有價值、被愛、有意義、擁有安全感與信任,是渴望層次的幾個方向,但需要孩子真正有感覺才行,那意味著孩子要感覺到自由、被接納、有價值…..。
當所有人想方設法要孩子寫「好作文」,孩子並不知道如何寫出「好作文」?但誰不想寫出好作文呢?一旦不確定自己是否寫得好?很可能因此對寫作裹足不前,反而顯得綁手綁腳。
這樣的現象,不只出現在寫作文上頭,也出現在教師要求孩子發言,而孩子不敢發言的狀況也是如此。我們太在乎孩子回答好不好,反而讓孩子失去探索的勇氣。
其實不只學生,我想教師、父母也會有這樣的經歷。我曾經在很多研習的場合,邀請教師寫一篇作文,大部分教師也都怯生生地完全不想下筆;我們要進入教師課堂觀課,教師也會感到壓力甚大,不希望有人觀課……。這些都是深怕自己做不好,不接納自己做不成功,沒看重自己如此努力,所衍生出來的狀況。
為了讓參與的人接納自己,我常要請孩子、教師回答爛答案、提爛問題、呈現不成功的課堂,寫出爛作文。
因此邀請孩子寫「爛作文」,是一種深深的接納,而不是急著想看到孩子寫出文章的目標。
孩子感到安全、被愛、被接納嗎?
當孩子被允許寫爛作文,孩子仍然寫不出來,大人應該思索,我們可以接納孩子寫不出來嗎?可以陪伴一個寫不出作文的孩子嗎?可以讓一個寫不出作文的孩子認知:即使寫不出作文,他都值得被愛,也值得被看見努力嗎?
若是這些都不是肯定的,那麼孩子如何確定自己是被接納、被愛呢?
我常在家庭與學校中,明顯感覺孩子不信任這一切。因為孩子質疑大人說的是表面話,背後還藏著另外一套真相,孩子常感覺大人背後有一套邏輯,不相信大人所說的話。
這是一件悲哀的事。
作文只是一個表象,真正透露出來的是:孩子知道父母與師長在乎的是成績,而不是生命本身。
父母常說,「我很愛孩子。」
但一個被愛的孩子,怎麼連自己都不接納?對我而言,這是說不通的。
父母或者師長可以檢驗,當孩子表現不如預期,自己心中有任何感覺嗎?若是會生氣、難過、焦慮、不安,大人是如何排遣這樣的感覺?還是將這樣的感覺隨著語言,加諸在孩子身上呢?如此一來,孩子便會不會感到自己是被愛、被接納與安全了。
用愛澆灌,便是創造性的等待
自從我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已經邁入第九年了。當面臨寫不出作文的孩子,我一如既往,都是以爛作文邀請他們書寫。他們不信也罷,試探也好,我相信他們終究會曉得有大人真心邀約。
據我的觀察,幾乎所有的學生,在爛作文的邀請下,三堂課便寫出文章了。唯有一位特殊的孩子,經歷了五堂課才寫出作文,但我卻在這位孩子身上,有很甚多的學習。
當孩子寫不出來,我第一個想做的是接納他們,並且陪伴他們經歷這個歷程。其次我便是等待了,在等待的過程中,我會很好奇的觀察孩子,是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我並未注意?並且往往會問自己,我有焦慮嗎?我有不安嗎?我有生氣嗎?我有沮喪嗎?若是都沒有這些狀況,我便會問自己,我可以再等他久一點兒嗎?當孩子寫不出來,我要陪伴的是孩子的生氣、恐懼、焦慮與難過,我是否真正做到了呢?
日本的戰國時代,有三位大家熟知的幕府: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建立的幕府,最後實際統治日本兩百多年,有人引用了一段杜鵑鳥的故事,來比喻德川家康的個人特質。
有人問這三人,若是杜鵑不叫,你會怎麼辦呢?
織田信長說:「杜鵑不叫,我殺了牠!」
豐臣秀吉說:「若是杜鵑不叫,我會想辦法讓牠叫!」
德川家康說:「如果杜鵑不叫,那麼,我便等牠叫!」
等待,是一門藝術。很多人聽了這個小故事,都會問,「若是杜鵑一直都不叫呢?豈不是一直等下去?」
我認為等待需要創造性,尤其是等待孩子,需要更多的創造性的歷程,也請父母在等待的過程中,不要插手幫孩子寫作,那會讓孩子養成依賴,而不是感受到愛。因此我常問父母,可以等待嗎?可以在等待中,讓孩子感受到愛嗎?並且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若這些答案是肯定的,那孩子遇到的問題,肯定不是問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