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志為人間「好種子」


【哈燒王 Hot3C 熱門快報】讓您隨時體驗最新、最專業的測試評鑑,成為親朋好友中的資訊商品意見領袖! 【跟我學日語—高級報】每週文章介紹日本相關資訊,讓你不僅可認識日本,更可藉由閱讀文章來加深日文程度。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7/31 第19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美好不只留在心中
證嚴上人專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志為人間「好種子」
慈濟脈動 見證人生真善美/真心為妙筆 寫出心靈好風光
焦點專欄 大地保母/好話好願與好事
美好不只留在心中
 

如同種子會萌芽,

黃鸝會在樹梢歌唱,

人不應該驚訝自己可以懷抱遠大夢想,

而是能腳踏實地、築夢踏實,行入人群付出——

不只自己好,

也在社會留下美好!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志為人間「好種子」
◎撰文/釋德凡 編輯部整理
 

5/25《農四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真誠付出,到「需要我」的地方,發揮大愛能量。  

小種子,大含藏 

  臺中潭子志業園區的山坡上,有一棵樹齡約兩百年的荔枝樹,枝葉茂盛,結實纍纍。早會時間,上人以此開示:「兩百年的老樹,亦是由一粒種子萌芽。種子含藏著看不見的基因,經由因緣會合,成長、茁壯,年年開花、結果,再從纍纍果實繁衍出幼苗、大樹……」

  上人以「因緣果報」的道理說明,種子是「因」,水、土、陽光、空氣是「緣」,種子成長到一定程度即能開花結果,以纍纍果實報償一切因緣。

  「同理,要成就一位好醫師,在成長、學習過程中也需要有典範引導——悲智雙運,為病患徹底拔苦,讓人恢復健康,擁有幸福人生,而能為社會、人群付出。」

  五十三位參與「第十五屆實習醫學生醫學人文共識營」的慈濟大學醫學系六年級生,入精舍參與志工早會;上人期勉大家珍惜在慈濟環境中受教的機會,將來成為粒粒好種子,讓好醫師「一生無量」,救助無量人。

  「學醫,莫為了謀生而選為職業,應發宏願立志從醫,解除眾生病苦。」上人舉大林慈濟醫院陳金城副院長為例,他出身貧寒之家,深刻體會窮苦人求醫難、偏鄉醫療匱乏之苦,得貴人相助完成學業,學成後回到故鄉嘉義,投入大林慈院照顧鄉親。

  大林慈院初啟業時,神經外科只有一位主治醫師,陳副院長以院為家,二十四小時待命;也出於一分不忍之心,他承擔許多高危險性的手術,幫助許多輾轉求醫而幾近絕望的患者與家庭。

  「醫院硬體建設得再好,假如沒有好醫師,也發揮不了作用。」上人期待每一位「準大醫王」以陳副院長為典範,「鞏固人生目標,前往『需要我』的地區付出,將愛的能量發揮在最需要的地方。」  

志良醫,非名醫  

  第十五屆慈大醫學系學生宣誓授袍儀式在靜思精舍舉行,上人蒞臨主持,逐一為將進入醫院實習的準大醫王們掛聽診器。

  上人開示時,述及花蓮慈濟醫院建院過程艱辛,如用滴滴心血拌攪水泥。「每一位慈濟人無論年紀多大、生活多困難,皆為籌建醫院而盡心力付出,人人以滴滴血淚完成醫院建設;故院內每一寸地板、每一片牆壁,皆充滿愛的故事與歷史。」

  硬體建設完成,進而發現良醫、良護難求,上人遂決心創辦護專、醫學院,希望慈濟所培養出的良醫皆有「佛慈大愛醫王心」,「以如佛陀的大慈悲心,以及『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拔苦予樂。」

  座中醫學生即將成為實習醫師,邁入醫者生涯的重要一步,上人以「立志良醫悲富心」致勉,要立志成為良醫,而非名醫。

  「發自內心尊重生命,用真誠的愛付出,不求在大都會區當名醫,而是到無人想去的地方守護生命、守護愛;將這一分清高的志願入心坎,就是良醫。」

  人生最苦莫過於病痛,上人認為,病人將身體交給醫師,醫師用心治病、拔除苦痛,才是他人生命中的貴人。「醫者能用指尖接觸患者病灶,醫病之間更貼心;反之,若只是操縱儀器而缺少關懷,就少了良能。」

  上人勉眾謹記立志從醫救人的初衷,向典範學習,在行醫路上醫人、醫病更醫心。

見證人生真善美/真心為妙筆 寫出心靈好風光
◎撰文•顏倩妮
 

身為家庭主婦,
承擔撰稿志工,
陳金香不怕「難」也不說「苦」,
聆聽一個個真實的生命故事,
彷彿在寒冬中看見春陽、
悲苦中體會幸福;
她以真心為妙筆,
寫出這些心靈好風光。

寫作人常把寫文章比喻為「爬格子」,美妙的文稿就是這麼一格格、一字字艱辛地「爬」出來;筆耕,就如耕田一樣,構思和書寫就像鬆土、播種、施肥,過程難免艱辛,可是當收成時,卻有著目睹生命綻放的喜悅從心底湧出;這就是陳金香寫作多年的心情寫照。

今年五十八歲的金香,是慈濟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資深筆耕志工,十多年前在位於莎亞南的慈濟會所寫出第一篇文章「兒童精進班」活動報導後,就一直在「格子」上深耕。她懵懵懂懂被安排承擔活動記錄,不知道什麼是「人文真善美」,更沒有團隊可以商量。

每完成一篇報導後,交給職工室同仁處理就了事,從不追問那篇稿子的後續,「寫好稿交出去,就是屬於慈濟的,做就對了!」

她學習在活動中找人採訪,因為不諳電腦操作,在潔白稿紙上寫下一篇篇慈濟故事。

從戰戰兢兢的寫,到現在得心應手,金香覺得最大的推動力,是從受訪者身上吸收了很多感動人心的能量,也讓自己的生命變得豐實。

說個感動讀者的好故事

從原本只是埋頭幫先生顧店做生意,和忙於柴米油鹽的家庭主婦,金香為了要書寫慈濟人、事、物,走遍雪隆各地,甚至跨州到其他慈濟據點採訪。

對金香而言,聽他人的故事,是最幸福的時刻。她坦言,自己個性內向,最不擅長的就是與人交流;可是,為了要做筆耕,就硬著頭皮學習如何與對方交談。接觸許多有故事的人,她變成忠實聽眾,成了愛聽故事的人,往往,從他人口�說出來的故事讓她無限感動,也漸漸學會用慈悲的心聆聽悲苦的心聲。

「在採訪過程中,看到可愛的老人家放下身段歡喜做慈濟;也看到環保志工以最單純的心去疼惜地球;採訪照顧戶時,聽到很多感人甚至激勵人心的故事,更看到了生命的堅韌。」

她難忘在二○○三年採訪照顧戶梁德鴻,寫出了一生難忘的個案故事。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的德鴻行動困難,長期臥躺的起居生活皆須靠老媽媽照顧;但年輕的他樂觀面對病痛,還會唱歌逗媽媽笑……

當下筆寫這篇故事時,金香忍不住一邊寫一邊掉淚,感動於梁德鴻的豁達也感嘆造化弄人,更因此體會到「無常擋不住」,進而常警惕自己:要把握每一個可以付出的機會!

曾經,她採訪一位獨居老阿嬤,租住的房間堆積滿滿垃圾及雜物,阿嬤只能蹲在房內一隅,枕著雜物、伴著老鼠及蟑螂睡覺;直到慈濟志工幫阿嬤找到新居並為她搬家、清理舊居的雜物,阿嬤總算可以躺在舒服的床上安眠。這一篇文章被刊登在慈濟刊物,有讀者邊讀邊流淚,以此提醒自己對父母要盡孝……

每每聽到讀者回饋讀後感,甚至有人給予寫作的肯定,金香告訴對方:不是她寫得好,而是受訪人的故事常常打動她的心,才能讓她將感動化為文字表達。

「人物故事最感人,平凡中必有不平凡處,從細節�尋找寶藏,敏銳觀察細心體會。」他人的故事、自己的心情,猶如在「寒冬中看見春陽,悲苦中體會幸福」,金香把這些心靈好風光都一一書寫出來,希望以文字散播感動,影響更多人;她常將聽到的故事與其他志工分享,「聽故事的人」也變成「愛講故事的人」。

當聽到志工說不敢提筆寫作,認為「我不會寫,我從來都沒有寫過……」、「我的文筆不好……」等心理障礙,她就會跟對方分享:「慈濟的報導最容易寫,因為不需要華麗的文字和言詞,只要用最真誠的心將看到的人事物寫出來,必能感動和啟發他人。」

有心學就不覺辛苦

金香不會開車,到各處採訪時就乘搭公共交通;每次接到任務,她二話不說就答應,從不問地點在哪,她樂觀想:「會有助緣,總能到達。」

十多年前,她自告奮勇要去雙溪毛糯痲瘋病院採訪,與一位志工約定中午十二點在吉隆坡甲洞火車站接她,因為怕遲到,她早上十點就出門了;不料,第一次乘火車的她直坐到森美蘭州的芙蓉火車站後,才驚覺路線不對,輾轉問人得知搭錯車,只好從芙蓉搭火車回到吉隆坡中央火車站,再轉搭另一趟火車。

「抵達甲洞時,已經是下午兩、三點,我又渴又餓,但也不好意思要求那位等我的志工帶我去吃飯,在飢渴的情況下到痲瘋院做第一次的採訪……」

雖然很漏氣,但金香激勵自己要堅持下去;二○○四年底印度洋大海嘯,金香有機會到斯里蘭卡參加國際賑災,並承擔人文真善美任務。不懂得操作電腦,她手寫的稿件得靠搭檔的影視志工幫忙打字,看到夥伴要剪輯畫面還要打字,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當下她深感慚愧,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使用電腦。

身為「電腦盲」,要學電腦真是一點都不簡單,尤其不會漢語拼音,只得從零開始;她天天抱著電腦,步行半小時到鄰近的靜思書軒請教同仁,然後又抱著電腦走回家。「用電腦打字好苦,常覺得被電腦欺負。可是,有心就不難,我現在不但可以打字,會做簡報片,還會上網。」

一次在採訪中,接獲先生來電告知屋�遭人行竊,先生要求她馬上趕回家。她心想,該偷的都偷走了,回去也無濟於事,她不動聲色,繼續未完的採訪。

抵家時,見到屋�被搜過的狼藉,現金和委員旗袍上的慈濟法船別針都遺失了;她雖感心痛,但不再多想,稍微收拾屋�,馬上開啟電腦,將剛採訪的資料化為文字……

另有一次,一邊顧店一邊想動筆寫前晚慈濟活動發生的一幕幕,誰知先生從家�打電話來,一迭連聲地喊:發生火災!受到驚嚇的金香趕回家,才曉得放在門前鞋架上的回收資源不知何故燃起熊熊烈火,先生因此被困在屋�不能出來;幸好,消防員及時趕到將火撲滅,家人安然無事。

那晚,坐在燒焦漆黑的家�,金香想起明天要交的稿件,但室內電源被切斷了,於是,她將椅子搬到屋外走廊,借用戶外的昏黃燈光來寫稿;完成後,身心都沈浸在溫馨感人的畫面�,忘了自家遭殃火災的驚恐……

回憶�,點點滴滴都是感動的故事和身影,因此,不管遇到什麼逆境,她不覺得那是一種「苦」。「比起那些貧窮、病痛的人生,我覺得自己很幸福。有人問我做筆耕最苦的是什麼?最快樂的是什麼?我說呀,做筆耕,只有快樂沒有苦!」

把美好人心寫進歷史

「寫出來的文章一定要有慈濟味道嗎?不把靜思語放進文章�就沒有上人的法嗎?」在雪隆筆耕志工共修交流會上,金香以多年撰稿經驗,一再提醒大家:「故事我們寫,道理上人講;過程要用心,結果要隨緣。」

「很感恩這十多年來一直在人文真善美的崗位,未曾放棄手中這枝幸福筆。回想沒有做慈濟時,我很喜歡旅行,每年一定會和師兄出國遊玩,當時覺得人間最美是那些湖光山色;然而,做了慈濟後,已經有十多年沒出國旅行了,再美的風景都不如心靈風光呀!」

最近在參與慈濟文史集結的過程中,她體悟了很重要的使命:「不管是錄影、相片或是文字,都是最珍貴和最真實的見證;人的記憶會模糊、會倒轉、會消失,但影片、相片和文字絕對不會因為歲月的洗練而變質……」

手中的筆原來可以承載著這麼大的使命,她驀然驚覺,不但要緊握這支筆,更要好好寫下每一則大藏經、每一個菩薩身影,讓慈濟人、慈濟事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存在,永遠鮮明。

大地保母/好話好願與好事
◎ 撰文•蔡瑜璇、黃筱哲
攝影•黃筱哲
 

臺南
洪月嬌

 今年三月我隨營隊來到花蓮,同時記錄來自臺南的生活組志工,其中年紀最長,活力卻最旺的月嬌阿嬤是大家的開心果,應觀眾要求,用帶有海口腔的臺語朗誦自創的慈濟文句,語調抑揚頓挫,一笑開懷宛如綻放的向日葵。在得知阿嬤也是社區的環保志工後,我便決定作為專欄的採訪人物。

  阿嬤的活潑來自開朗,然而這樣的性格不是天生,是靠修養改變。阿嬤本為彰化人,辛苦撫育五名子女,因經濟重擔嗜錢如命,脾氣不好令人心生畏懼。阿嬤曾說那是一段苦到不願再回想的過程,就在進入慈濟後找到離苦得樂的妙方。

  「上人真的很偉大,種種辛苦放在心肝�,不敢講出乎咱知,乎咱看了心痛流目屎。」一談及上人,阿嬤立刻收斂起眉宇間的歡愉,滿是不捨與心疼地說:「看到上人吃少做多睡少,從未埋怨,全為普天眾生,所以咱不要做讓上人操心的弟子。」

環保真好報恁知 

月嬌阿嬤早年聽到上人在推動環保,便騎著一臺五十西西的摩托車到社區向住戶收載回收物,時常疊到只剩一個人的座位空間。二十多年來,場景轉換至環保站,做事專注、動作敏捷的阿嬤仍會每天報到,她笑說自己得了「環保病」,一定要做環保,愈做身體就愈好。

這天工作結束後,大家輕鬆圍坐在一塊兒,聆聽月嬌阿嬤朗誦:「上人做人慈悲喜捨通人知,上人的話是金言玉語,咱要好好放在心肝內,有時陣咱要運用出來,全世界的人大大小小都要來,聽到上人的話沒人敢做歹,阮在做環保真好報恁知,師兄師姊咱要手牽手心連心,呼籲來做環保才應該。」

一段文句感動大家,彷彿道出每個人對於上人的感恩。月嬌阿嬤雖不識字,但是她將上人的法刻在心�,還能將感受體悟化作文句,沒有華麗詞藻的修飾,只有一片真誠心念,實在令人動容。

歡喜布施發大願

看起來身體健朗的阿嬤在數年前罹患皮膚癌,脫去襪子,腳底下深色的傷口痕跡,可想當時皮開肉綻的疼痛,縱然看來坑坑疤疤,卻令我想起佛陀三十二相中的「足下千輻輪相」。阿嬤繼續走入人群、行菩薩道,擔任醫療志工,鼓勵關懷病友,菩提道上步步蓮花。

月嬌阿嬤勤做慈濟,也勤說慈濟,樂於法布施、財布施。平日生活節省的她,更是歡喜發願賣麻油捐榮董,雖然每瓶只賺二十、三十元,但點滴麻油匯聚善心,歷經六、七年後,終於在去年一圓阿嬤的願。此時,阿嬤又發一個大願,她願意存下每個月的老人年金,生活過得再簡樸一點,期盼能於十年後再圓滿一個榮董!

二十多年前,阿嬤因女兒的接引進入慈濟,如今彼此互為生命中的貴人,攜手相伴,廣邀善士耕福田。阿嬤不僅是一位做環保的志工,更將生命臻至「環保心靈化」——口說好話、心發好願、身行好事。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71期

腰受不了的15個NG動作
引起腰痛真正的關鍵,不光是久坐或久站,還包括了姿勢不正確,使得腰椎在不經意間受到傷害。因此,避掉15個NG壞習慣,才能保護腰椎的健康。

韓國偶像團體點名必吃.芒果冰
風靡海內外的【芒果恰恰冰館】到底多有魅力,是林書豪和林俊傑的最愛,就連韓國偶像團體2AM來台開唱前,也特別點名、讓多家媒體及藝人推薦的芒果冰。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