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掌聲和遺憾過後 中華男籃需要什麼?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30 第29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棒球焦點 棒球/逆風飛翔 看見不一樣的中華隊
張泰山卸甲之日 能有基特級待遇?
籃球天地 掌聲和遺憾過後 中華男籃需要什麼?
不到三個月 騎士新教頭竟成奪冠弱點
 
棒球/逆風飛翔 看見不一樣的中華隊
文/特約作家Ramos/聯合新聞網
必須說一句老實話,這一次仁川亞運中華成棒隊的表現,確實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好。亞運中華隊多半是年輕球員所組成,且後勤支援不足,四強賽對日本,金牌戰對韓國,這兩場比賽都堪稱經典,特別是金牌戰,在全場27,000名地主球迷的助威下,加上裁判的幾次判決都有利於韓國,中華隊一直打到第8局才被逆轉,最終輸了比賽,卻贏得對手尊敬,無論結果如何,都值得嘉許。

過去國際賽中華隊經常出現「這一場比賽打得很好,下一場比賽就兵敗如山倒。」的狀況,例如2003年亞錦賽中華隊先以5比4擊敗韓國,接著以0比9慘敗給日本;2013年WBC經典賽中華隊對日本以3比4惜敗,下一戰以0比14慘敗給古巴。會造成這樣的情形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目標已達成,心態鬆懈了,也可能是最好的幾名投手都已用光,沒投手可以用了,或者是對手太強大,未戰先怯。

但這一次仁川亞運讓我們看到中華隊的好現象是,中華隊球員並沒有因為10比4擊敗日本,闖進金牌戰,認為最差也有銀牌、國光獎金至少150萬元先進口袋就心態鬆懈;也不見這一批年輕球員看到星光熠熠的韓國職棒明星所組成的國家隊,未戰先怯;而中職勝投和防禦率王鄭凱文在四強賽對日本已投6.2局,基本上金牌戰是不可能上了,加上陳冠宇在預賽對韓國已投4.2局,他對韓國隊來說已失去奇兵效果,環顧整個中華隊,能用且可靠的投手幾乎是沒有了,賽前相信許多人都認為金牌戰中華隊少輸為贏,台灣運彩也開出韓國讓3.5分的盤口,就是不看好中華隊能贏球。

過去國際賽總會有幾個業餘投手竄起,1999年亞錦賽的蔡仲南,2001年世界杯的張誌家,都是經典案例,今年輪到郭俊麟。第1局郭俊麟化解無人出局滿壘危機,接下來讓對手12上12下,第5局掉2分,有1分是因游擊手潘志芳失誤多掉的,面對韓職明星隊,郭俊麟毫無懼色,表現可圈可點,旅外發展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他和陳冠宇的好投,幾乎撐起中華隊的一片天,雖然最後輸了,但也讓中華隊看到兩顆未來之星。

另外,有許多人討論這一次中華隊教練團的戰術和調度,而且批評聲浪很大,甚至許多人直接將矛頭指向總教練呂明賜,我覺得很多批評都很中肯,中華隊教練團也要勇於接受批評。

但平心靜氣坐下來想想,過去10幾年來擔任中華隊總教練的人,「下場」都很不好。2004年徐生明帶隊打雅典奧運,沒有打進四強賽,批評聲浪四起;2007年郭泰源帶隊打亞錦賽和世界盃,成績一塌糊塗,被罵得亂七八糟;2008年北京奧運洪一中擔任總教練,結果輸中國,被罵翻了;2006年葉志仙帶中華隊拿到杜哈亞運金牌,聲勢還不錯,2009年經典賽葉志仙擔任中華隊總教練,又輸中國,回國被罵到臭頭;2013年經典賽謝長亨領軍,打到東京連輸日本和古巴,當時就有聲音傳出「如果是郭泰源當總教練,搞不好中華隊就能打到舊金山。」

而上面提到的那幾位中華隊總教練,賽事結束後就再也沒有任何1個人在往後當過中華隊總教練,難怪洪一中會說,「中華隊是總教練的墳場。」其實是很真實的說法。呂明賜在帶完仁川亞運中華隊之後,完成階段性任務,未來將交棒給年輕一輩的教練。

其實教練和球員一樣,上了場誰不想贏球,你可以批評教練的用人和戰術,你也可以質疑教練的調度以及對棒球的理解,但我只能說,這麼多年下來,我們的批評從沒少過,但中華隊教練的人才卻一點一滴流失,曾幾何時,當中華隊總教練的光榮早已不在,反而成了一件苦差事,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這一次仁川亞運中華隊要檢討的東西很多,我們也看到人家韓國職棒的好,這幾天已經有很多人討論了,在此就不贅述。台灣棒球要如何「超韓趕日」?我不曉得,我只知道目前韓國職棒有9支球隊,明年將有第10支,每一隊一二軍教練團加起來都有20人左右,一二軍球員加起來將近80人,最近LG雙子蓋了一座二軍訓練場地,造價折合新台幣約10億元,幾乎全部都是LG集團出資,韓國職棒平均每場觀眾人數是中職的兩倍以上。

10多年前韓國也想說向日本學習,後來他們發現學日本,根本打不贏日本,放棄這一條路,然後慢慢摸索,找到適合的路,加以實踐,這幾年韓國已多次擊敗日本。台灣棒球不需要複製日本棒球模式,也不需要完全走美式球風,目前台灣棒球界有決策能力的人應該多到韓國觀摩,看看人家的基層棒球和職棒是怎麼發展的,吸取優點,然後發展適合自己的路,我們的棒球才會有生機。

 
張泰山卸甲之日 能有基特級待遇?
文/特約作家Dennis/聯合新聞網
大聯盟季後賽名單大勢底定之際,幾位資深球星的職業生涯也抵達終點,其中最令媒體與球迷關注的,就是季初即預告退休的洋基名人堂級游擊手基特(Derek Jeter)。

上星期最賺人熱淚的大聯盟場面,莫過於是基特於金鶯三連戰的最後一戰,同時也是他最後一次於洋基球場以球員身分上場打擊時,9局下半擊出再見安打,氣走來訪的金鶯隊,再次展現出「關鍵隊長」(Captain Clutch) 成名以久的必殺絕學,也讓洋基球迷對這位已入不惑之年的隊長更加依依不捨。

而在本季最後的系列賽,洋基來到世仇紅襪隊主場,由於今年洋基隊無緣進軍季後賽,因此這也是球迷最後一次見到基特馳騁於球場上,雖然基特表示在這三連戰之中,他只會以指定打擊的身分上場,但仍舊無法減少球迷想要一睹這位一代名將身影的渴望。

一向痛恨基特的紅襪迷在他上場時,全場不斷的呼喊基特的名字,並起立對這位傳奇人物至上最高的敬意。當天的主播則是打趣的說,如果閉上眼睛,也許你以為自己身處紐約,而不是波士頓,可見球迷們對這一代球星的尊敬足以跨過世仇的鴻溝,成為棒球界的美談。

除了基特之外,另一位季後將高掛球鞋的好手,還有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白襪強打柯內可(Paul Konerko)。現年38歲的柯內可是2005年破除「黑襪魔咒」梯次中僅存的成員之一。柯內可的名氣與紀錄雖然沒有基特那麼響亮與輝煌,但是生涯6次入選全明星賽、2005年ALCS最有價值球員,並自2006年開始擔任起白襪隊長的重責大任。

總計18季的球員生涯裡,其中柯內可有7季繳出單季30轟,還有6季單季打點破百,如此傲人的成績,讓這位大聯盟生涯突破400轟的強打者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不過,柯內可近幾年的身手明顯下滑,況且本季自從古巴好手阿布瑞尤(Jose Abreu)入團之後,他更是失去原本一壘手的舞台,並且必須和另一位老將鄧恩(Adam Dunn)分擔DH的任務,外加積年累月的傷勢,導致他本季上場次數大幅減少,而且每項打擊數據都創下生涯新低,但這並沒有失去球迷對他的尊重。

和基特相同,柯內可所到之處,主場球隊都會於賽前舉辦簡單而隆重的歡送會,來歡送這位大聯盟的一代球星,為他燦爛的球員生涯劃下句點。至於身為東家的白襪隊,老闆倫斯多夫(Jerry Reinsdorf)更是早就對外表示,未來不僅會退休柯內可的背號,甚至還會為他在球場內豎立銅像。這一系列的舉動,不管是從哪一隊球迷的眼中看來都是滿滿的溫暖。

鏡頭轉換到台灣,和柯內可同歲的張泰山,自1996年加入中職以來,已邁入球員生涯的第19年,而他於中職創下的眾多打擊紀錄,都是未來後輩難以超越的「泰山障礙」。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可說是季初統一教練團與球迷們對這位生涯即將300轟的強打所作出的質疑。季初的不順遂壓縮了張泰山在球隊上的空間,開季不久之後遭到下放至二軍,回到一軍後也不受到教練團的重用,泰山想在結束球員生涯前完成300轟的美夢似乎難以實現。

直到球季的後半段,張泰山才因為球隊傷兵過多的關係得到穩定的出賽機會,而他近期更是展現出寶刀未老的氣勢,適時的為球隊建功。更特別的是,他於9月20日對Lamigo擊出全壘打後,猿迷們以熱烈的掌聲歡呼並起立對他致敬,堪稱是本季中職最感人的場面。可見,這位中職的傳奇人物在球迷心中也具有跨越球隊的價值與定位。

今年初泰山與統一獅隊簽下一紙2年的合約,所以明年球季球迷還是能看到他馳騁於球場上,但是如果泰山決定明年之後就要告老還鄉或是未獲續約,被迫退休,台灣球迷是否也能看到一場不輸基特和柯內可的引退儀式呢?球團和聯盟或許該開始思考了。

 
掌聲和遺憾過後 中華男籃需要什麼?
文/特約作家朱子/聯合新聞網
仁川亞運中華男籃結束賽程,中華隊預賽連輸哈薩克、大陸,無緣八強。

對哈薩克一戰,中華男籃亞運首戰太慢進入狀況措手不及,被哈薩克74:68砍了一刀,這是重傷。

中華亞運晉八之路必須在次役打敗大陸,可惜最後5.7秒呂政儒三分出手不進,大陸59:58一分力克中華,把中華隊擋在八強門外,這是致命。

輸哈薩克,中華隊楞住了,因為這是沒有想到的危機,對大陸之戰中華隊將士用命,玩命拚防守,每個人都努力退防,全力卡位保護禁區和籃板,一路緊咬平均身高逾202公分的大陸,最終一擊失手,一分見負。

拚到最後一秒,中華隊教練許晉哲不甘心輸球哭了,他扛下戰敗之罪,把拚勁和努力、態度的驕傲歸功球員。

拚到最後一次出手,中華隊球員真的打出令球迷感動的比賽,一分輸球,但贏得海內外所有籃球迷起立掌聲和致敬。

這很少見,輸球卻贏得掌聲,無緣八強,卻得到支持。

說穿了就是兩個字「信念」,為中華隊出賽信念,求勝信念,還有投入比賽、專注防守的信念,把信念轉化為態度,把國家隊榮耀和團隊擺在第一,中華男籃雖然輸球,但得到媒體和球迷最正面的評價和鼓舞。

一分輸球很遺憾,不小心輸哈薩克更叫人心痛,但這就是國際賽文化,你一場比賽都不能輸、不能大意,這不是什麼職業聯賽的例行賽,可以放掉一些失控的比賽,這也不是季後賽,可以打7戰4勝或3戰2勝,只要一個大意、一個小小意外,很可能整個比賽就報銷。

2013年菲律賓亞錦賽,日本掉到第九,2009天津亞錦賽,南韓掉到第七,日本實力與中華隊在伯仲之間,南韓實力高出中華一個等級,但他們同樣會在國際錦標賽「大意或放槍」,沒打出合理的名次和戰力。

這就是亞籃當今生態,有6-8支實力在伯仲的球隊,一個不小心就會要你命。

除了肯定的掌聲和無法抹去的遺憾,中華男籃這次亞運還是要記取一些教訓。

第一是「防守」,中華隊有能力打出對大陸一戰的防守強度和緊密度,但我們的球員和教練團必須要清楚,防守一直是台灣球員和教練忽略的弱項,防守必須在平常就建立起來,持續性必須成為習慣,明星球員和國手更要看重防守,防守的強度和決心,要靠平日的訓練和累積成為基礎,不能只在沒有退路時爆發一次。

第二是「籃板」,對平均身高逾202公分的大陸,我們的籃板只以39:47落後8個,這是經典表現。大陸隊是很嫩,平均不到22歲,但從比賽中可以看得出來,中華隊回防更積極,卡位更紮實,場上五人都在用心保護籃板和禁區,這也必須成為習慣和基本態度。

第三是「分享球」,現代籃球主打團隊,關鍵球靠球星,絕殺球很多要靠運氣,過多的盤球和停球,都不是好事。未來中華隊必須要打出更多的分享球和球的移動,更多向下(往籃框)的掩護和空手跑動,利用快速傳球拉開空間,創造均衡、高效的投籃機會,這才是中華隊變身再進化的關鍵。

許晉哲說「中華隊還要持續再進步」,這句話說中了中華隊現況,也說出台灣籃球的未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此時此刻,我認為中華籃協也要站出來說一些話,不管是真心檢討,還是檯面話,不論是面對問題和戰績,還是針對目標做出改變,這才是主事的態度與決心。

事不關己,沒有想法,冷漠以對的少一事心態,這不是籃球人想要看到的現況。

 
不到三個月 騎士新教頭竟成奪冠弱點
文/特約作家周汶昊/聯合新聞網
騎士隊在今年五月二度開除了總教練布朗(Mike Brown),經過為期一個月的尋才及面試,最後由四度拿下以色列聯盟年度最佳總教練的布萊德(David Blatt)出線。這個選擇一開始讓許多美國的NBA專家慌了手腳,當他們被媒體問到對此一決定有何看法時,就有專家坦言他只知道布萊德長期在歐洲籃壇執教,關於他的籃球哲學,還得回去研究他在歐冠的比賽錄影帶。

布萊德對NBA球迷也是一個謎。雖然他畢業於名校普林斯頓大學,受教於籃球名人堂教練卡瑞爾(Pete Carril),但他既沒被任何一支NBA球隊選中,職業球員生涯也全數在海外渡過。後來陸續在五個不同的國家擔任職業隊以及國家隊的總教練,但從來沒有任何NBA球隊的執教經驗。

這麼陌生的面孔,一開始卻沒有嚇壞騎士的球迷。當騎士隊新任總管葛里芬(David Griffin)在6月20日公布總教練人選時,這個決定得到多數騎士球迷的支持,認為這為球隊帶來了新氣象。當時,騎士隊還沒有以狀元簽選中威金斯,詹姆斯還沒說要回家,勒夫還待在灰狼。

而今,情勢丕變,這個選擇帶來的新思維是否還適用於現在的騎士隊型呢?

布萊德大學時打的是控球,他的總教練卡瑞爾就是以「普林斯頓」戰術聞名天下。布萊德自己在過去20年的執教生涯中,也是以進攻見長,被視為服膺於此套團隊進攻戰術的名帥。

許多人對「普林斯頓」戰術有許多詮釋,簡單來說,就是強調大量的空手走位,讓球員與球能在場上快速輪轉,配合掩護走位及傳球策應來造成錯位防守、創造外線出手的空檔,或是籃下開後門的輕鬆得分。在NBA中,艾德曼時期的國王隊就是應用此套戰術思維而取得漂亮成績的代表。

這套戰術強調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團隊至上的精神,揮棄單打突破,透過合作得分取勝。

如果說布萊德真要將普林斯頓戰術的奧義導入現在的騎士陣容,確實會有形勢上的困難必須克服。因為他的場上指揮官是可以用個人單打來扭轉比賽勝負的巨星,而且有此條件的領袖還不只一人。如何說服世界杯新科MVP厄文相信團隊?又如何要求聯盟四屆MVP詹姆斯改變他賴以奪冠的進攻思維?再加上勒夫、馬里安、米勒、瓦瑞喬等一票成名球星,沒有任何NBA背景的布萊德確實得花更多的工夫來溝通才行。

布萊德是在波士頓出生的美國人,在歐洲籃壇乃至於世界舞台都已取得耀眼成就的他,原本就將回家執教NBA球隊視為終極的人生目標。外界在新聞發佈之初,都認為布萊德擁有的三大特點:國際多元的整合經驗、重視球員發展的帶隊傳統、以及進攻戰術的明確思維,都很適合即將擁有三大選秀狀元連線的年輕騎士。

但這個帶過以色列、希臘、土耳其、俄羅斯和義大利球隊的總教練,原本接手的球隊陣容中就沒有太多國際球員,布萊德的歐洲經驗看似派不上用場。騎士目前的球員名單上,只有四個人不是出生在美國,其中更只有來自巴西的瓦瑞喬稱得上是國際球員,剩下其他三人則是出生在加拿大或澳洲,並在美國接受正規大學籃球訓練。

而在自由球員市場上大肆採買之後,現在陣中已經不乏老經驗的球星坐鎮,勢必將壓縮其他年輕新秀的表現空間,這也讓布萊德擅長以實戰讓新秀成長的特色顯得無用武之地。

眼下布萊德最後一塊招牌就是普林斯頓進攻,如果騎士的三位單打天王不願意放下身段和他合作,等於就是拆解了布萊德賴以成名的戰術基礎,這筆四年兩千萬的總教練投資也就可能付諸流水。

布萊德今年之所以能接下騎士兵符,其實是球團一系列新政的開始。今年 5月12日,球隊老闆吉爾伯(Dan Gilbert)宣佈由葛里芬正式接任總經理的同時,也宣佈開除總教練布朗。雖然球團沒有說明葛里芬是否有介入這項決策,但老闆想要大刀闊斧重建球隊的企圖心已經很明顯。

出身太陽隊管理體系的葛里芬在鳳凰城工作了十七年,曾和新任勇士隊總教練柯爾(Steve Kerr)共事過一段很長的時間。40歲的他屬於聯盟中的青壯派,擁有靈活的管理思維。聘請布萊德是他上任之後的第一個重大決策,接著又用四年六百五十萬美金的聯盟史上最高薪,聘請總教練口袋名單上的魯(Tyronn Lue)擔任首席助理教練,這兩個讓球界譁然的決定,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完成教練團的改組之後,葛里芬又經歷了首輪選秀的考驗,交易選秀狀元的掙扎,最後更簽下了重量級的自由球員合約。在時機的配合之下,騎士成功躍升成為總冠軍級別的隊伍。只是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影響球隊奪冠的最大風險居然又變成了總教練。

從歐洲冠軍隊跳到NBA冠軍隊,布萊德回到美國的第一年就選擇了一個巨大的高牆準備跨越。當然,六月他決定接下總教練的時候,騎士還不是奪冠大熱門,當時他的任務只是要帶領克里夫蘭回到季後賽行列。而今,挑戰已經成形,布萊德和球隊管理階層、陣中球星以及俄亥俄州籃球迷之間的蜜月期能維持多久,開季的第一個月將會是嚴苛的考驗。

 
谷歌在歐洲踢到鐵板
谷歌在歐洲處處挨轟,反映美國科技業公司面臨的挑戰。谷歌已成為顯眼箭靶,承受著許多人對美國政府無孔不入的批評及對美國科技主宰全球的關切。

秋燥傷肺!多吃梨子+穴位按摩
秋天是個乾燥的氣候,如果一不小心「秋燥症」就容易找上門。中醫師指出,秋天養生有訣竅,可多吃一些白色食物來滋養肺部,緩解秋燥傷肺,或平日多按摩三陰交等穴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