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4日,大陸的知名音樂節品牌「摩登天空音樂節」將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舉辦為期兩天的2014「紐約摩登音樂節」,包括「ATOMIC BOMB!」、台灣歌手張懸、澳洲歌手Lenka、美國團體The Blood Brothers、Cat Power,以及大陸的搖滾樂團「後海大鯊魚」、「萬能青年旅店」、「二手玫瑰」等總共十幾組藝人。
音樂節在大陸的發展比台灣晚,卻早一步跨出到海外,來到的還是世界指標的紐約。包括New York Times、Village Voice等媒體都以相當篇幅報導了摩登音樂節,Bushwick Daily甚至譽為「今秋最值得欣賞的10大音樂節」之一。
台灣的音樂節歷史從1987年水晶唱片舉辦的台北新音樂節、1995年的墾丁春吶、再到這世紀開始有的貢寮海洋音樂祭,一路走來並不輕鬆,卻也因為有許多音樂人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有了今天的榮景,雖然不像歐美音樂節已到了分類多、人數眾,也沒有臨近的日本在軟硬體跟動線規畫上成熟,但至少一座島嶼上能發展出現在一年10多個大小品牌不同的音樂祭,在經濟與創作、表演活動的動能上顯然有巨大的爆發力。
音樂節在不同的訴求基礎上吸引不同的樂迷,但它本身是個經濟活動的創造體,先不論售票與否,該音樂節的周邊商品、攤販、贊助商、間接發生的交通、觀光與旅遊等消費,都足以讓一個城市或鄉鎮因而受惠。若是行之有年、有口皆碑,一個大型音樂節的產值就是幾個億起跳,日本的「summer sonic」兩天20萬人、比利時的「tomorrow land」3天2夜的活動自2005年到今天已有超過百萬人參加過,還有英國的Glastonbury、美國德州音樂節……這些音樂活動如今隨著「演唱會經濟」的蓬勃與穩定發展,不但成了全球樂迷的朝聖地、亦成為流行文化的指標,台灣若能發展出華語重量級的音樂節甚至開發新的品牌,將會是令人振奮而期待的,好比「嘻哈音樂節」就是個尚未出現而極具潛力的一塊處女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