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九月廿六日在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多次強調「一國兩制」方針,表示在涉及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大陸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會有任何妥協和動搖。
習近平於此四天之前,在九月廿二日會見了首任香港特首董建華率領的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強調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基本法。
自從鄧小平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以來,大陸對台政策基本原則從來沒有改變。只是近幾年來,多談的是胡錦濤時期開始強調的「和平發展」與習近平接班以來不斷講的「兩岸一家親」;對台灣而言,「一國兩制」基本上與「香港模式」畫上等號,既不適用於兩岸,也不會接受,原因很簡單,因為Taiwan is not Hong Kong。以大陸涉台研究機構長年來的用功程度,北京對此應該再清楚不過。
習近平如今回頭來,針對兩岸關係大談「一國兩制」,值得推敲、深思,更有必要正視。
習近平重提「一國兩制」是在接見主張兩岸統一的台灣團體,強調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方針,場合上並不奇怪。其實,「一國兩制」近來成為話題,本來就有其緣由。今年大陸高調紀念鄧小平誕辰一一○周年,除了凸顯習近平繼承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政策,不免也會回顧鄧小平當年主導中英香港地位談判,提出將原本設計處理兩岸關係的「一國兩制」方針,先適用於香港的史實。此外,最近陸港之間為香港特首選舉議題,演變出若干團體發起「占領中環」以及大學罷課的行動,讓習近平的心念總是圍繞著「一國兩制」,也是無可厚非。
再進一步觀察,還有兩項因素,可能亦須在估算之內。首先,去年簽署的服貿協議在立法院觸礁之後,兩岸關係的困境逐次浮現,今年的太陽花學運甚至有將經貿利害轉化成為政治認同的危機。如今,兩岸貨貿協議進展緩慢,互設辦事機構停在構想階段,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躺在立法院不動,都使得過去六年積累的兩岸互信,橫遭逆風。凡此諸多挑戰,是否宜藉由兩岸領導人出席北京APEC的國際場合,當面排難解紛,並賦予兩岸關係進展的新動力?雙邊的觀點顯然並不相同。
其次,美中兩強對於我國一年半後的總統大選,似已開始關注。在兩岸關係邁入深水區,而有不進則退的壓力時,包道格、葛來儀、容安瀾等三位背景與觀點往往並非一致的美國智庫專家,九月十二日在我陸委會贊助,於華府舉行的研討會中,均預言歐巴馬政府在未來剩餘的兩年任期之內,應該會有新一波的對台軍售。
更值得關注的是,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在同一場研討會表示,我國歷屆總統大選,美方從未保持沉默,二○一六年也不會不作聲;台海穩定涉及美國在太平洋的根本利益,自然有義務提醒台灣選民。
面對我國十一月九合一選舉,可能造成的政治氣候與板塊變化,以及明年初即將暖身起跑的二○一六總統大選,華府似已有開展「先期部署、預設底線」的端倪。從這個角度觀察,北京當然不能,也不會按兵不動;而習近平此時再次高舉「一國兩制」的旗幟,自有多重的戰略意涵。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