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No.284 短評臺灣資本主義發展與原住民社會反體制運動、延續「蒼穹為幕」概念的遺址博物館:卑南二期計畫的工程建設(上)、2014我在史前&


【哈燒王 Hot3C 熱門快報】讓您隨時體驗最新、最專業的測試評鑑,成為親朋好友中的資訊商品意見領袖!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0/01 第28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話題•話語
  短評臺灣資本主義發展與原住民社會反體制運動

博物館頻道

  延續「蒼穹為幕」概念的遺址博物館:卑南二期計畫的工程建設(上)

回想•迴響

  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體驗、見識博物館人的辛苦與偉大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南島研究工作坊,了解考古研究進展

  本館於為9月23日以「世界南島語族考古學研究的新進展」及「臺灣玉與南島語族的擴散」為主題,辦理南島研究工作坊,讓國人對於南島語族的擴散及臺灣玉與東南亞考古的密切關係得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中央研究院臧振華院士認為南島民族在世界上是一個很重要、很主要的種族之一,目前約有4億人口。臺灣的原住民族群歸屬為南島語族,目前人數雖然大約只有50萬,但在世界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臺灣的南島民族很可能是代表南島語族早期的祖先,在學術界是很重要的議題。

  澳洲國立大學Peter Bellwood教授認為南島語族民族的擴散,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很多細節其實永遠無法得知。但臺灣仍是南島語族可追溯最古老、資訊最豐富的地方,可追溯到約四、五千年前,從臺灣移往菲律賓、印尼、太平洋群島,雖然最可能的起源是中國東南沿海,但經過長時間的融合變遷現在很難追溯。南島-臺灣原住民還存在居住於這塊土地使用南島語言,透過他們與考古研究證據應該可以追溯到其他的發現。

  澳洲國立大學洪曉純博士透過在東南亞考古所發現的臺灣玉研究,讓大家更了解臺灣史前與東南亞的海上貿易網絡。考古研究發現史前時代臺灣玉器也在東南亞地區包含菲律賓、婆羅洲北部、越南南部、泰國南部等被發現,甚至是以臺灣玉為原料的玉器作法。早期的玉器可能都是臺灣製造,透過移民配戴著帶到那些地區。典型的例子像卑南遺址的鈴型玉串珠,也在菲律賓被發現。而臺灣發現鐵器時代的物品,如瑪瑙珠、玻璃珠、製造青銅器的模具,整套的技術或產品也都可能是東南亞輸送過來的。從這些考古證據可以發現,至少距離現在2000多年前,臺灣和東南亞地區已經有很熱絡的海上貿易網絡。

  透過工作坊座談,讓大家更瞭解南島語族在臺灣的分布與在世界擴散的路徑。史前館刻正規劃「玉見臺灣:史前與現代的交會特展」,未來也將融入更多學者最新的研究發現。





文/邱瓊儀
圖/陳金震

 


 

  在臺灣,所謂光輝十月,其實對原住民族來說是充滿再次被殖民的傷痕。十月,連結國內外許多原住民族傷痕的記憶,不管是84年前霧社事件抗暴的日子,或是522年前哥倫布號稱發現新大陸,捲入現代政權背後為獲利所推動而引發原住民族生存的問題,使得族人至今仍須不斷抗鬥。

  抗鬥與建設,都是必須不斷進行,才能在時間流�獲致最好的生存。卑南遺址公園的建設,也希望以二期計畫的建設發展來提升服務品質機能。整體計畫延續過往「我們就在遺址上」的信念,以蒼芎為幕拉出天空之下都是展示場的概念,透過遺址保存為主體的方式,提供人們更接近遺址的機會。

  有深度的接觸及參與的機會,才能更深刻認識所在環境的種種酸甜苦辣。今年暑假有十幾位實習生來到史前館,參與不同組室的工作,對於他們的付出,史前館也充滿了感謝。本期開始將連續刊出實習生的來館實習心得,讓我們從文章裡看見他們的領會與收獲。

 
 

短評臺灣資本主義發展與原住民社會反體制運動

文/傅君•圖/林頌恩


「假觀光•真滅族」的議題,同樣牽扯臺灣在資本主義發展向錢看的過程,帶給原住民族社會在土地權、人權、文化與信仰等方面的失落。

  發源於14、15世紀地中海地區,而在18、19世紀,隨著歐洲帝國主義席捲全球的資本主義體制,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又隨著全球化以及「共產主義」集團的解體(包括蘇聯解體、中國「改革開放」),已成為真正全球性的主導性政治經濟實體。

  在「資本家」無止盡地追求利潤的推動力之下,資本家一則以運用勞動者(廣義而言,「勞動者」指不擁有「資本」而為擁有「資本」的企業主生產的人)從事生產、將產品在市場中銷售而創造利潤(所謂「營利所得」);另一個途徑,則是將生產過程的「負面」(有損「利潤」)的面向,加以「外部化」。

  在運用勞動者的生產勞動創造利潤方面,資本家為了將「利潤」極大化,通常採取壓低勞動者所得的途徑,或者是從事研發,以透過生產技術革新來降低生產成本,而技術革新也可以與勞動力配置結合,以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並提高利潤。

詳全▲TOP

 
 

延續「蒼穹為幕」概念的遺址博物館:卑南二期計畫的工程建設(上)

文•圖/游清志


分區計畫圖(中冶環境造形有限公司製作)。

  2013年本館電子報264期文章〈卑南遺址精華區的保存與開展:卑南二期計畫簡介〉,提到卑南二期計畫的主要目標,是以土地徵收、撥用方式取得國定卑南遺址土地,達成遺址保存之目標。本文擬接著介紹卑南二期計畫內工程建設的部分,以工程建設來提高服務機能,這也是卑南二期計畫的目標之一。

  關於卑南二期計畫的工程建設,最初構想只是單純以本計畫所取得卑南遺址土地〈也稱為「二期土地」〉為範圍,在本館2006年提報經行政院核定的「卑南文化公園整體計畫〈第二期〉」中,提到的工程建設為「現地保存展示室」、「一般景觀工程」、「公共設施工程」等,合計經費1億7,300萬元(註1)。

  以經費分配比重來看,以「現地保存展示室」為主要建設重點,故整體計畫內對其功能需求也有較詳細之描述,包含其建築外觀型式、恆溫恆濕、防水隔熱、防塵防蟲防光害等。而內部展示部分,則針對卑南遺址聚落與墓葬遺跡上下交疊之特殊現象,採立體多層的觀覽廊道來展示其垂直剖面。

詳全文▲TOP

 

 

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體驗、見識博物館人的辛苦與偉大

文•圖/羅楷盛


小朋友完成拼出拼板舟模型的挑戰。

  今年暑假在史前館的實習,我學習到很多東西,也更加認識了臺東。   

  這次實習我選擇到展示教育組,期望能學到博物館如何佈展的相關知識,非常幸運我被分配到林建成大哥的計畫實習,參與「百合花記」這次訂於暑假開幕的特展。

  一進到這個團隊,建成大哥就很詳細地跟我訴說這次展覽的內容和進度概況,以及實習生大概可以協助的部分。雖然在那時候正需要的是設計專長背景的夥伴,而我不會設計,但我仍然竭盡全力想要幫忙。建成大哥非常用心在帶領我們這群實習生,只要他有空,他都會不藏私地把他知道的事情告訴我們。不論是部落的、史前館的或是臺東的,只要是我們想知道,他都很願意分享,我也常常從與大哥的對談中學到很多。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蒙藏服飾展
    時間:103年8月1日至103年11月2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
    時間:103年8月8日至104年3月1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傳統民族服飾娃娃展
    時間:103年8月8日至103年11月9日
    地點:本館常態展廳迴廊
  • 百合花記特展
    時間:103年8月16日至104年2月16日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 感恩心、一世情:雅美(達悟)族瑞士返航文物特展
    時間:103年5月17日至104年12月31日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
  • 馬年特展
    時間:103年1月19日至104年2月9日
    地點:本館二樓迴廊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Sanga:飛舞的勇士特展
    地點:21國際渡假村
  • 遠古的臺灣故事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巡迴]海角樂園──國際攝影展
    地點:日暉國際渡假村B1

近期活動:

  • 都蘭山南南西:103年史前館達人深度導覽
    活動時間:自103年4月12日至103年12月6日期間,共舉行6場(更多訊息)。
  • 特展教育活動
    配合特展規劃服飾體驗、藏式奶茶及捏糌粑飲食體驗、蒙古包及藏式帳篷紙雕美勞喔!
    時間:9/20(六)、9/27(六)、10/5(日)、10/19(日)15:00-17:00,共4場次。
    地點:本館教育資源中心
    費用:材料費每份50元 報名:活動需報名,報名請洽(089)381166轉523、592。
  • 故事繪本導讀活動
    教育資源中心有許多好看的兒童繪本,透過繪本的精彩內容,讓小朋友們喜愛閱讀,同時從小培養看書的興趣。全程參與聽故事活動,就可以當場玩戳戳樂!
    日期:週日9/21、10/19(週日)10:00-11:00
    地點:教育資源中心
    講者: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25人採預約報名,報名請洽(089)381166轉523、592,如預約未額滿,則開放現場報名。
  • 專題講座:史前人類的病理現象-以烏山頭的大湖文化人為例
    時間:10/15(三)14:30~16:30•本館行政大樓2058教室
    講師: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林秀嫚助理研究員

  》卑南文化公

  • 手作葉脈化石
    活動日期:10/18(六)14:00∼16:00
    招生對象: 各級中小學學生、家長、教師,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115元
    活動內容: 每一片樹葉有著獨一無二的紋路,以拓印的方式將葉子最美麗的線條記錄下來,彩繪上古樸的顏色,成為另類化石。活動地點:卑南文化公園
    報名方式:請逕上本館官網報名,網址:http://reservation.nmp.gov.tw/
    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聯絡洽詢:(089)233466#210李小姐
  • 2014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更多訊息)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3年9、10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